三、再次續(xù)弦,被迫回家
民國是個翻天覆地的時代,無論是對文化來說,還是對婚姻來說都是如此。
如今常說,民國是一個推崇自由戀愛的時代,可這件事談何容易。
當時所謂的新青年,也逃脫不了封建制度的影響。顧頡剛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幾段婚姻,表現(xiàn)了一部分人對于婚姻的態(tài)度變化。
顧頡剛在十三歲時,和第一任妻子吳徵蘭訂婚了,當時的吳徵蘭是十七歲。
包辦婚姻的一個典型特點,是妻子要比丈夫大。
雖說是包辦婚姻,但是顧頡剛對吳徵蘭并沒有什么抵觸心理,婚后兩人的生活很幸福。
包辦婚姻中最幸福的一種結(jié)局,是一個在外賺錢,一個在家侍奉老人、操持家務。
在閑余時間,顧頡剛也會教妻子吳徵蘭識文斷字。這樣的日子很幸福,但壓在吳徵蘭身上的擔子,還是太重了。
那時,顧頡剛的老祖母和母親對吳徵蘭不是特別滿意,雖然當年是她們看中了她?;蛟S是媳婦熬成婆,便要讓新媳婦站規(guī)矩。
吳徵蘭因為顧頡剛的寵愛不覺得苦,可終究熬不住時間摧殘,和日復一日的勞累不堪。
后來,顧頡剛北上求學,老祖母和婆婆對吳徵蘭的要求變得越來越苛刻。吳徵蘭怕打擾顧頡剛的學業(yè),一直默默承受。
可惜,久而久之,吳徵蘭挺不住了。生下次女后不久,吳徵蘭就感染上風寒。
求學的顧頡剛,不可能回到家鄉(xiāng),只能請求家人將妻子送到醫(yī)院。但祖母和婆婆卻一直在推三阻四,直到吳徵蘭離世。
顧頡剛為此立志終身不娶,卻耐不住家人以傳遞香火,多次勸說顧頡剛續(xù)弦。顧頡剛因為經(jīng)濟不獨立和幼女無人照顧只能答應。
喪妻后,顧頡剛渾噩了很長一段時間,身為好友的葉圣陶和王伯祥有些看不下去,便邀請他到直古鎮(zhèn)散心。
在此期間,顧頡剛遇到了王伯祥的學生殷履安。這是個相貌姣好的女學生,葉圣陶和王伯祥都很欣賞她。而此時,顧頡剛的心里,則生出了另一種想法。
一周游玩后,顧頡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家人詢問,是否能讓殷履安當自己妻子。家人十分贊許。就這樣,殷履安成了顧頡剛的第二任妻子,一個位于包辦婚姻和自由戀愛之間的妻子。
婚后,顧頡剛發(fā)現(xiàn)自己與殷履安的共同點非常多,最讓他贊嘆的,是殷履安曾經(jīng)說過的一句話——
“昔顧亭林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吾以為匹婦亦與焉?!?div style="height:15px;">
之后兩人的婚姻生活,與顧頡剛和吳徵蘭的婚姻相差無幾,一個在北京求學,一個在老家服侍老人、照顧孩子。
顧頡剛的孩子顧潮曾這樣評價殷履安:
事實也是如此,顧頡剛的家人去世時,所有的事務都是殷履安在負責。而顧頡剛兩個和前妻生的孩子,她也視如己出。
可最終,殷履安還是早一步去世了。
關(guān)于她去世的原因,至今很難確定,或許和多年如一日的勞累有很大的關(guān)系吧。
婚姻對于顧頡剛來說,可能是必需品,所以,在喪妻不久后,他就在朋友的介紹下和大齡剩女張靜秋結(jié)婚了。
婚后,張靜秋為顧頡剛生下了兩個孩子。張靜秋懷第三個孩子時,被迫在上海定居,而顧頡剛則在蘭州做起了學問。
當時,張靜秋多次催促顧頡剛回家,顧頡剛卻以這里更適合做學問拒絕了。無奈的張靜秋,謊稱自己有早產(chǎn)和難產(chǎn)的跡象,將顧頡剛騙回了上海。
顧頡剛責任心比較重,得知消息,他急忙趕回上海,卻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騙局。
兩人的矛盾,可能也是從這里開始埋下了,最后兩個人離婚了。而在此之后,顧頡剛還有過一任妻子。
顧頡剛的婚姻銜接得非??欤瑥淖铋_始的包辦婚姻,到自己挑選的包辦婚姻,再到后來朋友介紹和最后的自由戀愛。
顧頡剛真正愛過誰,是一個未知數(shù),可能都愛過,也可能都沒愛過。可他在婚姻中卻很少有不負責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