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回門:婚后第二天,山西各地,男家要設筵款待親友和賓客,親友和賓客向男家恭賀行禮,俗稱“道喜”?;楹蟮诙爝€要舉行拜人儀式,由新郎、新娘依次向前來道喜的親友和賓客行禮。
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一早,新娘要拜謁公婆和家族中的長輩,家族中的平輩和晚輩也要來見新娘,俗稱“分人小’或“見大小”,其意義是確認新娘在男方家族中的地位。有的地方,男家還要引導新娘拜見街坊鄰里,各家老少一擁而出,圍觀新娘,稱為“拜巷”、有的則稱為“串村子”。類似的儀式,一些地方則在新婚當天拜堂之后舉行,名為“吃過街飯”。一般是由男方本家或鄰里請新娘到家里象征性地吃一點飯。各家要事先準備好座席和飯食,并在大街上迎候。新娘由“大戚”(即迎親、送親的親友)各二人陪同,每至一家,“大戚”介紹過主家身份后,新娘就要上前拜禮,互相見禮畢,然后入座,象征性地吃一點飯,一般為“圪托”。飯畢,由主家送出,又由另一家接走,直到“大戚”認為滿意為止。一般不一定是有請必至,大量的還要謝絕。當?shù)胤浅V匾曔@一習俗,一來是讓新娘認一下本家、鄰里,便于日后往來;二來顯示婆家的人緣。請過街飯的越多,主家越高興。事后,婆家都要給請過街飯的人家送謝帖,以表謝意。
婚后第三天,山西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暖女”的古老習俗。這一天,女方父母拿著點心、燒餅來看閨女,生怕女兒初到婆家拘謹,吃不飽飯餓著。
“回門”,即新婚夫婦雙雙回女方家省親的習俗,也流行于各地,只是時間不一。娘家親戚在婚后第二天開始,輪流喚回回三至五天不等,當天新婚夫婦還要一同再回到男家。
民間把新娘從娘家嫁到婆家稱為“進門”,所以才把新娘從婆家回娘家省親稱為“回門”。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成雙成對,又稱為“雙回門”。這一習俗從女婿方面來說,有感謝岳父、岳母恩德,拜會、結識女方親友等意義;從女兒方面來說,則表示了出嫁成家后不忘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心情。不過,深受初離家門、乍別父母的新娘歡迎的這一習俗,對于新郎來說,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且不說在女方親友面前,新女婿要備受“品頭論足”,單單是新娘的妹妹們,他就招架不住。這些放肆的女孩,把煙灰、黑漆往姐夫臉上抹,讓姐夫吃包有辣椒、花椒的餃子,無所不用其極。新女婿在被戲鬧的過程中不能發(fā)怒,即使手足無措,備極尷尬,也還得滿臉堆笑,聽憑發(fā)落。
“會親”,即新郎會見女方親族的儀式,晉中等地在新婚夫婦回門時舉行。晉南一些地方則是婚后第三天或第十天,在男方家中由新婚夫婦主持家宴,款待雙方父母和雙方親友。通過這一會見,不僅兩親家加深了了解,聯(lián)絡了感情,就是雙方親友也初步結識,為今后的往來打下了基礎。
“回門”在山西大多數(shù)地方即算婚姻禮儀中的最后一項內(nèi)容。然而在太原、大同等地,還有“住對月”一種習俗,婚后滿一個月,新媳婦要回娘家住夠一個月才返回婆家。至此,熱熱鬧鬧、紅紅火火的人生大禮才算落下了帷幕。
婚姻禮儀,祁縣和全國各地的婚俗一樣,有兩個特點非常明顯:一個是講究紅火熱鬧。迎娶之日,男女雙方都要將門戶裝飾一新,院門、房門貼喜聯(lián),窗戶上貼大紅雙喜字和“喜鵲登枝”、“鴛鴦戲水”等吉祥剪紙,大門口懸掛紅布彩綢,張貼大紅雙喜。為了歡宴親友、賓客,男方往往要在院子里搭起“喜棚”。新郎、新娘和主持婚禮的人要身披紅綢,胸佩紅花。新娘身穿紅衣紅褲,頭罩紅蓋頭,更是一身紅。一應用品,大到車、轎,小到花燭、裝飾、顏色均以紅色為主。鼓樂喧天,鞭炮連聲,親友云集,鄰里畢至,一派歡聲笑語。參加婚禮的男女老幼三天內(nèi)不分大小,“戲公公、婆婆”、“戲大伯子”、“鬧洞房”、把喜慶氣氛渲染得火爆熱烈,無與倫比。
再一個特點是祈求吉祥如意。首先希望新婚夫婦和諧美滿。拜堂之后,新郎、新娘手挽綰有“同心結”的彩帶共入洞房,象征一對新人自此以后結為一體,同心相愛,白頭偕老。忻州等地,新娘在婆家吃的第一口飯要經(jīng)新郎口含過,稱為“合歡飯”,表示共同生活的美好開端。晉南一帶,新郎的姑姑、姨姨、舅舅等至親要蒸“盤珠”饋贈男家。這種面食狀如龍盤,上插紅、綠紙花,每個重約二、三斤,具有“珠聯(lián)壁合”、“天作之合”的涵義。
其次是希望新婚夫婦多子多福。忻州等地講究雙方在饋送的食盒中放置棗子和石榴。棗子,即“早子”,早生貴于;石榴籽多,含有多子的意。浮山一帶,則要在新房的枕頭里、尿盆下放象征男孩、女孩的面蛇、面兔。平魯?shù)鹊兀禄橹蛊牌庞H自把被褥鋪在床上,藏入棗、栗子等干果,讓新人摸取,以“早立子”的諧音,祝愿兒子、兒媳早生貴子。沁縣一帶,新郎、新娘在半夜要倒坐門檻喝放有棗、花生、麻籽的“兒女湯”,一邊喝一邊還要念誦道:“左手拌疙瘩,兒女一不灘……”
第三是希望新婚夫婦婚后豐衣足食,平安無事。祁縣,新娘下轎要跨越火盆;有的地方,則要在院子中燃一堆柴火,即“旺火”,讓新郎、新娘進門后繞火而行。這都是表示驅(qū)除邪惡,并象征新婚夫婦婚后日子越過越紅火。鬧洞房的宗旨是“不鬧不發(fā),越鬧越發(fā)”。撒喜果,撒七彩紙屑,“攆白虎”,洞房里放斗,斗里放五谷、銅鏡以避妖鎮(zhèn)邪,凡此種種,無不寄寓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隨著時代的前進,各地的婚姻禮儀不僅由繁趨簡,而且內(nèi)容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一些迷信的、丑陋的陳規(guī)舊俗從婚禮中消失了,一些健康、活潑的新風尚逐漸推廣開來,國家倡導節(jié)儉辦婚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旅行結婚、集體婚禮等新的嫁娶形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