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當中一寫到秋天,打開詩篇就能感覺到一種濃濃的愁緒。悲哉秋之為氣也,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中國的詩歌當中就被浸透了悲秋的文學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了幾千年。
因為秋天確實是一個特殊的季節(jié)。對比夏天,秋天所看到的只有一片蕭瑟。雖然寓意的豐收的季節(jié),但對于這些古代士大夫來講,他們完全感受不到豐收的快樂。他們看到的只是滿目蕭瑟,繼而想到人生命運當中的秋天,所以那種止不住的悲情就在詩詞中流露出來。
很多詩人的詩詞一寫到秋天就充滿無限悲情,充滿無限愁緒。但是到了一個宋代詩人的筆下,卻還嫌秋天的韻味不夠充足。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
莫遣西風吹葉盡,卻愁無處著秋聲。
這首古詩就是宋代詩人陳與義《秋夜》。題目當中就告訴我,這是一首寫秋天夜晚的詩歌。秋天的夜晚對比其他季節(jié)的夜晚,更容易讓詩人抒發(fā)情感。因為不管是秋天的月亮,還得秋風的涼爽,那都是最有詩意的細節(jié)。
這首古詩當中的詩人顯然也已經(jīng)感受到其中的美。“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夜深了,淡淡的月光灑滿了中庭;露水下降,乾坤清澄,銀河耿耿,所謂秋高氣爽。白天就呈現(xiàn)出一種比較爽朗的感覺,空氣也變得清新,而天空中的云朵更是云淡風輕。
到了晚上,因為有月亮的加持,這樣的秋夜更為迷人。而且天氣冷,甚至還出現(xiàn)了露水,整個乾坤澄清萬里,更帶給人一種空曠之美。而在這種空曠之美的背景下,詩人也能夠看到星河燦爛壯觀之景色。
“莫遣西風吹葉盡,卻愁無處著秋聲”,這首古詩最值得品味的還在于最后兩句,所表達的情感不太一樣。按照一般人的寫法,前兩句寫景,后兩句則就是抒情了,抒發(fā)秋日的苦,抒發(fā)秋日的愁,抒發(fā)秋天的悲情。
但是詩人反其道而行之,總覺得眼前的這個景色不適合抒發(fā)秋天的悲情。雖然秋風起,樹上的葉子正在凋落。反說請凌厲的秋風不要把樹葉都吹盡,使得耳中缺少了沙沙的秋聲。這樣寫表面上是說自己不會發(fā)愁,有意尋覓秋聲,唯恐缺少了引起愁思的秋聲。
這樣的一種豁達,在古典詩詞當中確實很少見。劉禹錫曾經(jīng)寫過一首“我言秋日勝春朝”,極言秋日之詩意。那首古詩當中的精彩,這個宋代的詩人也是有意為之,意圖追上那首古詩的境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