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這是李白在鄂中留下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篇。
開元十六年,李白又一次來到江夏(今武昌),恰巧孟浩然自此東下廣陵(今揚州市),李白便以惜別的深情發(fā)出這一情韻悠揚的高唱。
詩的起句概括地道出了詩題內(nèi)涵的各個方面:地點、人物、去向。將行的故人不言而喻是指孟浩然,而“黃鶴樓”本身就是一個具有多方面象征意義的意象,首先它總是與仙人乘鶴而去的傳說相聯(lián)系。那滿身紫氣的仙人,正好使我們聯(lián)想起送別者瀟灑風流倜儻的形象。其次,黃鶴樓的一經(jīng)引入,便給人一種想象的空間:歲月不再,世道滄桑?!包S鶴樓”一詞,不僅增加了那種愉快暢想的氣氛,也明確地點出送別“故人”的地點,隱約地表現(xiàn)“故人”前行的方向,兼示相送之意,起句的七個字,意思全面而周到。
次句具體地交待“故人西辭”前往的目的地,以及時間?!皳P州”是當時江東繁華的都市,“三月”是春暖花開,萬物爭艷的季節(jié),“三月”前又冠以“煙花”,不但突出了三月花樹迷離的美好,而且突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別離。李白有過一個“夢筆生花”的故事,想不到作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夢中筆頭生花,竟生成了送別時的三月煙花,贏得前人稱此句為“千古麗句”。常人之別有無限的悲痛,而這兩位詩人的離別則是輕松愉快的,把送別環(huán)境中詩的氣氛涂抹得更加濃郁,而且也隱約透露出時代的氣氛。因為處于開元時代長江下游的揚州本來就是繁花似錦,三月的揚州就更加嬌美迷人,作者于分別在即的惆悵中略帶有羨慕的遺憾,惜別的寂寞在此已為美麗的憧憬所沖散。
在美麗的季節(jié)和繁華的去處中著一“下”字,令人感到喜氣洋溢,且用在乘舟而行上,含有順利暢達的意味,何況又是在“煙花三月”呢!
這兩句偏于敘事,黃鶴樓與揚州一起一止,都使人感發(fā)思古之幽情。
三、四句重點敘寫送別故人的情景?!肮路?、“遠影”、“碧空”三個偏正詞組是“故人”之舟離去,在詩人眼中消失過程中的三個剪影,是隨著詩人的視線而移動的三個景點。詩人與朋友拱手而別,友舟離岸,初時還遙相揮手,繼而只能看到東去的白帆,一變而成為隱約可見的帆影,最后連帆影也消失在遙遠的藍天中了。這是一幅富有流動感的離別圖。詩人目送故人行舟時間之長,從而可以見出他對于此番離別的依依不舍;帆影消失之后,詩人仍佇立江岸,凝目遠眺天邊綿綿東去的江水,可見友情的純篤真摯。三個剪影以遞進的方式寫出了景物的動態(tài)過程,以及景物后邊詩人企望的目光?!氨M”是個關(guān)鍵的字眼,帆已盡而情未了,異峰突起,友情顯得更濃更純。
末句緊承上句,寫“孤帆”消失后詩人看到的景象:“惟見長江天際流”,在只見長江奔流天際而不見行舟帆影的嘆息中似乎蘊含著對故人此去猶如江水東流不再復(fù)返的擔憂,而似乎還含有連目送孤帆以寄托離情也不能夠的感嘆,余韻不盡,耐人尋味。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水天空闊的景象,又是詩人空虛寂寞之情的寫照,而浩蕩而去的一江春風,恰又象征著詩人起伏不止的綿綿情思,情寓景中,意寓言外,以鮮明的圖景蘊含了無窮的情韻。
這是首送別詩,前兩句敘述送別之事,辭意密集,氣勢急迫,首句全用實詞點出復(fù)雜的題旨,次句以具體事物補充展開題意,使人耳目一新;三、四句描寫離別之景,氣勢悠然,意象高遠。
這首詩并未明確顯示離別之情,但字里行間,向慕之情,悵惘之緒,溢于言外,使讀者深感余味無窮,而且憑借具有崇高美的自然景物把惆悵的感情表現(xiàn)得淋滴盡致,透出一種雄渾的人格力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