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里在七言絕句的目錄下,收錄作品最多的詩人您知道是誰嗎?不是李白、杜甫,也不是“七絕圣手”的王昌齡,而是被成為“小李杜”之一的杜牧,那么在蘅塘退士的眼里,杜牧的七絕勝過李白和王昌齡嗎?
七言絕句是舊體詩中最常見的詩體,絕句指的是四句的詩,因為每一句的字?jǐn)?shù)不同,絕句又有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數(shù)量很少的六言絕句。
我們從小學(xué)習(xí)古詩一般都從絕句學(xué)起,例如黃河遠上白云間、兩個黃鸝 鳴翠柳、牧童遙指杏花村等如今不用想就能背出來,可見這些詩多么得膾炙人口。說起唐朝善于作七絕的詩人,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李白、杜甫、王之渙、王昌齡、杜牧等一大串的名字,那么這些人誰的七絕最好呢?在《唐詩三百首》七言絕句共收錄了51首,其中王昌齡3首,李白2首,而杜牧卻有9首。蘅塘退士認為杜牧的七絕最好嗎?
俗話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評價文人的作品第一往往會有很大的爭議,比如有人說崔顥的《黃鶴樓》是七律第一,馬上就有人說杜甫的《登高》是七律第一。關(guān)于七絕誰最好,古人也確實有相關(guān)的評價,比如明朝的王世懋(1536-1588)在《藝圃擷馀》寫到:“(絕句)盛唐惟青蓮(李白)、龍標(biāo)(王昌齡)二家詣極。李更自然,故居王上?!?這意思就是盛唐絕句是李白和王昌齡最好,其中李白的絕句更加“自然”,所以認為唐朝李白絕句第一。胡應(yīng)麟(1551年-1602年)《詩藪·內(nèi)編》 曾經(jīng)說:“太白諸絕句,信口而成,所謂無意于工而無不工者??梢娨驗椤盁o意于工而無不工者”,李白很受這兩位的推崇。
陸時雍在《詩鏡總論》評價李白和王昌齡:王昌齡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齡得之錘煉,太白出于自然,然而昌齡之意象深矣。
吳喬(1611~1695)在《圍爐詩話》卷二指出:“王昌齡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zhuǎn)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后人無不宗之。”可見吳喬對于王昌齡的評價非常高,他認為王昌齡在七絕的創(chuàng)作上起了奠定基礎(chǔ)的作用。到了清朝,有人認為王昌齡的七絕第一,清代著者潘德輿(1785~1839)在《養(yǎng)一齋詩話》中說:七絕第一,其王龍標(biāo)乎?右丞以淡而至濃,龍標(biāo)以濃而至淡,皆圣手也。 右丞指的是王維,龍標(biāo)指的是王昌齡。
前人多將王昌齡與李白相比,或是因為他們是同時代的人,或者因為在七言絕句的最初推廣上這兩個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絕句這種形式在李白王昌齡以前并不是最常見的詩體。在南北朝時期雖然有了絕句,但是一開始連八句的詩都少見,都是長篇的大作。到了謝靈運時八句的詩才多一些,但是四句還是很少見,而且詩五言詩為主流,當(dāng)時的鮑照開始大力的推廣七言的詩。到了唐朝初期,絕句也不是很流行。今天李白流傳下來的絕句有100多首,王昌齡留下了七十多首其中大部分詩七言絕句。如果沒有李白和王昌齡,七言絕句不會在后期這么流行。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詩人,他的絕句與律詩的數(shù)量差不多,都有200多首,據(jù)說杜牧臨去世之前曾經(jīng)焚燒了很多不滿意的文章,加上歷代散失的詩文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古人的作品估計十分之一都不到。
蘅塘退士在《唐詩三百里》收錄了杜牧的9首七言絕句,他們是贈別·其一(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其二(春風(fēng)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金谷園(日暮東風(fēng)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寄揚州韓綽判官(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遣懷(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椗牵?、將赴吳興登樂游原一絕(清時有味是無能,閑愛孤云靜愛僧)、赤壁(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這9首詩幾乎每一首中國人都能背上兩句,不知道是因為流傳的廣而被蘅塘退士收錄,還是因為被收錄所以流傳的廣。
王昌齡3首,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閨怨(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春宮曲(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第一首人人能背誦,第二首就差一點,第三首估計很多人記不起來。
李白的兩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早發(fā)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兩首不用說了,估計小學(xué)生們都能背過。
另外蘅塘退士把李白王昌齡的一些絕句放入了《樂府》的目錄里邊了,王昌齡的有6首: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 長信怨5首(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等5首),李白有清平調(diào)3首(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枝紅艷露凝香、名花傾國兩相歡) 。
根據(jù)上面的計算王昌齡在《唐詩三百首》里有9首,和杜牧的數(shù)量相當(dāng),李白只有5首,比二人少得多。老街感覺蘅塘退士的選本還是有些問題,好多詩人的優(yōu)秀詩篇沒有被選入,選入的詩未必都是佳作。比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竟然沒有選入,其中有: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fēng)秋等都是千古流傳如雷貫耳的名句,而入選的《春宮曲》(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好多人都很陌生。
蘅塘退士的選詩標(biāo)準(zhǔn)是“因?qū)>吞圃娭心捴巳丝谥?,擇其尤要者”,估計蘅塘退士還是以儒家知識分子的眼光看問題,收錄了不少質(zhì)量一般的應(yīng)制詩和宮體詩,而好多在百姓間“膾炙人口之作”卻沒有入其法眼。
@老街味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