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時,中原已多年沒有戰(zhàn)事,大家都忙著吟詩作樂,熱衷于免費旅游幸福得麻痹的樣子,而且軍隊大部分被李隆基派往邊境駐扎(邊疆烽火倒是常常燃燒),為他打天下邀邊功,以致老百姓都不識兵革知識,面對叛軍氣勢洶洶的鐵蹄滾滾而來,長刀短槍的兇惡樣,慌亂起來也只能爭當范跑跑,無目的地撒腿狂奔,像一大群被惡狼追趕的亂成一團的綿羊。
最要命的是,李隆基平時只知吹拉彈唱話酒事,內(nèi)部防務卻很空虛,簡直就是大唱“空城計”,不知是他疏忽大意還是故意為之,反正很多郡縣無兵可用(不僅野戰(zhàn)軍沒有,估計連武警部隊也沒有,有個把城管吧),一聽到戰(zhàn)事也毫無應變準備和抵御能力。
平時喝花酒、說花話還有一手的地方官吏,一聽到叛軍將至,不僅不能組織有力抵抗,還嚇得六神無主魂飛魄散,或棄城逃跑,或開門出降,總之是望風瓦解兵敗如山倒,也就是說老安的“虎狼之師”幾乎沒有遇到一點像樣的抵抗,簡直就是鹵水點豆腐,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的樣子,很快占領了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qū)。事情還不僅如此的壞,沒有遇到有效抵抗的老安進兵特別神速,至十二月三日就已經(jīng)抵達河南道靈昌郡(今河南滑縣)的黃河北岸。第二天,過了冰凍的黃河,進入河南道境內(nèi),簡直就是如入無人之境。
而安祿山范陽起兵的消息初傳長安時,正在“酒池肉林”里快活,不知天下形勢如何的李隆基,還以為是徹頭徹尾的假新聞,學古人“烽火戲天子”也,于是當作謠言處理,甚至出面辟謠也懶,因為從來沒懷疑比自己兒子還孝順的老安會反他,然后繼續(xù)和生死相隨的親密愛人楊貴妃燈紅酒綠、醉生夢死。
直到十一月十五日,當確知老安已向南進軍而不是空穴來風時,才大驚失色繼而不知所措,先是像無頭蒼蠅團團轉,然后在有識之士的督促建議下才匆忙部署軍隊平叛,那種窩囊憋氣估計也只有李隆基本人才知道有多難受了。
反正,病急亂投醫(yī)的李隆基先命特進畢思琛赴東都,金吾將軍程千里赴河東,各自募兵數(shù)萬人抵抗叛軍;然后又命安西節(jié)度使封常清赴東都招兵買馬,保衛(wèi)洛陽。等緊急部署緩過氣之后,李隆基才騰出手來收拾老安在京師的家人,報仇雪恨式地殺了老安長子安慶宗,還罷免了老安親戚安思順朔方節(jié)度使之職,并命李隆基第六子榮王李琬、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正、副元帥,統(tǒng)領數(shù)萬兵馬出潼關東征,還在各地新設節(jié)度使、防御使,重組皇家軍隊班底防御叛軍,軍政大換血是也。
然而,這卻導致了大唐名將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雙雙被殺,血濺當場,歷史現(xiàn)場驚心動魄的一幕啊。
那么,這兩個大唐名將是因何被李隆基下令處死的呢?
以下我們引用《舊唐書·封常清傳》作結:十四載,入朝,十一月,謁玄宗于華清宮。時祿山已叛,玄宗言兇胡負恩之狀,何方誅討?常清奏曰:“祿山領兇徒十萬,徑犯中原,太平斯久,人不知戰(zhàn)。然事有逆順,勢有奇變,臣請走馬赴東京,開府庫,募驍勇,挑馬箠渡河,計日取逆胡之首懸于闕下。”玄宗方憂,壯其言。翌日,以常清為范陽節(jié)度,俾募兵東討。其日,常清乘驛赴東京召募,旬日得兵六萬,皆傭保市井之流。乃斫斷河陽橋,于東京為固守之備。十二月,祿山渡河,陷陳留,入罌子谷,兇威轉熾,先鋒至葵園。常清使驍騎與柘羯逆戰(zhàn),殺賊數(shù)十百人。賊大軍繼至,常清退入上東門,又戰(zhàn)不利,賊鼓噪于四城門入,殺掠人吏。常清又戰(zhàn)于都亭驛,不勝。退守宣仁門,又敗。乃從提象門入,倒樹以礙之。至谷水,西奔至陜郡,遇高仙芝,具以賊勢告之??仲\難與爭鋒,仙芝遂退守潼關。
根據(jù)以上史料所載,即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當時的情形是:一邊是兇狠無比的戰(zhàn)亂,一邊是朝中既無士兵又無良將,這些人幾乎全都被派到邊境地區(qū)去立邊功了。剛好入朝匯報工作會晤最高領導人的老封曾是威鎮(zhèn)敵膽的悍將,立馬也把謀略過人的封常清當作對付老安的最后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問老封有何妙計能安天下。
于是渴望戰(zhàn)斗的老封說了以上那番慷慨激昂的話。他說雖然安祿山來勢洶洶,我軍又久疏戰(zhàn)陣,形勢非常不利,不過安祿山是犯上作亂不得人心,邪不能勝正也。如果天子信得過我,讓我等赴東都開倉賑民招兵買馬,大軍一到,立馬可取安逆賊的首級,云云。
老封這話當然有點吹牛皮的成份,不過卻對當時一片人心惶惶的朝野,有很大的安撫鎮(zhèn)定作用,這牛也不算是白吹了。以老封那種足智多謀的儒將風范,他當然知道穩(wěn)定朝中情緒特別是鼓舞天子奮起抗戰(zhàn)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故意用夸大其詞的說法對天子講了那些漂亮話,這也可謂是對癥下藥。
果然當時也嚇得六神無主的李隆基一聽到打仗蠻有一套的“智多星”老封的說辭,立馬像打了安痛定或吃了鎮(zhèn)靜藥一樣平靜下來,不再心慌意亂,喜不自勝的皇上也于第二日就任命老封為范陽、平盧節(jié)度使,取代老安的職位,開始改變了戰(zhàn)亂之初的“無頭蒼蠅”般的一邊倒慌亂態(tài)勢,從而能比較從容地調兵遣將,唐朝長達八年的平叛戰(zhàn)爭也由此開始。
所以說吹牛也是需要智慧和勇氣的,尤其是那種鼓舞人心的大話,有時候不叫吹牛而是自信,看是什么效果了。在這方面來說,老封可以說是卡耐基式的“激勵大師”也!
要不是后來昏君李隆基的一系列違反常識的低級軍事指揮錯誤,即使克敵不是指日可待,至少也不用“八年抗戰(zhàn)”那么慘烈,天要亡盛世唐朝,一切時也命也。
十一月十七日,封常清走馬上任受命于危難之間,他立即動身到東都洛陽招募新軍抵御叛軍。封常清心急火燎地奔赴洛陽,并在10日之內(nèi)招募到新兵6萬人,算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美中不足的是,老封所招募到的新兵都是沒有軍事素質的散兵游勇,市井之流,未經(jīng)任何軍事訓練,所以也特沒戰(zhàn)斗力,連軍人最基本的ABC都不懂,等于是一群烏合之眾,如何指揮這幫“流寇式”兵士對抗老安的精銳之師確實是大傷腦筋也。
迫不得已,封常清下令砍斷洛陽北邊黃河之上的河陽橋(在今河南孟州西南),以阻止叛軍迅速從北面攻陷洛陽,固守東都。
十二月初二,老安大軍迅速渡過了黃河。時任平原太守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早在安祿山叛亂發(fā)動之前,就已看出了老安的心懷不軌,并未雨綢繆做好了戰(zhàn)備工作,以便抗敵,大唐牛人就是多。
搞陰謀詭計能力畸形發(fā)達的安祿山,當然看不出書生氣十足的顏真卿會有如此的遠大目光,真正的有識之士啊,當然也不會懷疑他。老安起兵反唐后,還煞有介事地發(fā)公文讓顏真卿率領平原和博平二郡的7000兵士守衛(wèi)黃河渡口,以為老顏是自己人呢!可惜老安看走了眼,得知老安起事后,精忠報國的老顏立馬派平原司兵李平抄小路把叛亂消息報告給唐廷,讓天子有所防備。當時剛剛履新的封常清看過密信后,也回信讓顏真卿堅守黃河渡口,顏真卿見信便通知諸郡,不久便正式起兵討伐安祿山。
十二月初六,安祿山指揮叛軍攻打陳留(今河南開封東南),河南節(jié)度使張介然是一個剛上任不幾天的超級“菜鳥”(軍政大換班也),而他的手下將士,也全都是未經(jīng)沙場操練沒有打仗經(jīng)驗的“嫩鳥”,一聽到叛軍殺氣騰騰的號角鼓噪之聲,個個嚇得“授甲不得,氣已奪矣”,哭爹喊媽屁滾尿流的可笑樣,要多狼狽有多狼狽,根本不是打仗的好把式。所以久經(jīng)沙場如狼似虎的安史叛軍一到,不用打上一回合唐軍立馬土崩瓦解作鳥獸散,“菜鳥”張介然被俘,后被殺害,光榮殉國,而兵士降者近萬人。
據(jù)資料顯示,安祿山之所以喪心病狂干掉河南的最高長官,是因為見到河南道滿大街張貼懸賞老安人頭的榜文,多少大洋買一人頭什么的,這個我們當然是司空見慣也,最令老安受到刺激成“失心瘋”的是,他聽說寶貝長子安慶宗被狗天子泄憤而被殘殺了,“革命”的代價原來就是親人的寶貴生命,于是強忍巨大悲痛的老安也以牙還牙進行了泯滅人性的血腥報復,你做初一我做十五,于是倒霉的“菜鳥”張介然及上萬降卒接連倒在血泊之中,血流成河啊,都成了殺人狂魔老安屠刀下的新鬼,他也算是大大出了一口惡氣也。
然后,安祿山乘勝進擊滎陽(今河南滎陽)。滎陽太守崔無波登城拒戰(zhàn),守城兵士一聽見鼓角聲,又克隆了一次陳留故事,“紛紛自墜如雨,盡為賊所虜?!焙喼本褪秋L吹柳絮摧枯拉朽那么神奇。
然后,躊躇滿志的安祿山令其部將武令砌留守滎陽,又乘勝命田承嗣、安忠志、張孝忠等驍將為開路先鋒,以閃電戰(zhàn)術進襲洛陽,希特勒進攻蘇聯(lián)都沒有那么快。
當時叛軍迅速推進到罌子谷,張牙舞爪兵鋒甚盛,史曰“兇威轉熾”,前鋒還抵達了葵園。封常清率驍騎和叛軍進行遭遇戰(zhàn),即殺數(shù)百人,大大挫傷了叛軍的銳氣,可謂是初戰(zhàn)告捷。
不過這種勝利態(tài)勢并不能維持太久,就像好賭之人進了澳門葡京賭場嘗到甜頭之后,立馬被巨大的老虎機吃得只剩下內(nèi)褲的狼狽樣,當叛軍主力趕到后,以雜牌軍對抗野戰(zhàn)軍的老封也只能連戰(zhàn)連敗,連同生命一起“退休”。
盡管封常清身經(jīng)百戰(zhàn),為當時名震四方的大將,還足智多謀有著豐富的陣前作戰(zhàn)經(jīng)驗,但他的部下都是沒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烏合之眾,甚至比有訓練的民兵還不如,估計連瞄準都沒有學會,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而老安的叛軍卻是訓練有素的正規(guī)部隊,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專吃“打仗飯”的亡命之徒,史稱“祿山精兵,天下莫及”。特別是田承嗣、安忠志所率的叛軍前鋒部隊,多是驍勇善戰(zhàn)的精銳騎兵,橫沖直撞所向披靡。還沒等唐軍列好陣勢,早已被如狼似虎的叛軍鐵騎沖得七零八落,立馬潰不成軍,哪里抵擋得了敵軍的火力交叉網(wǎng),也只能作鳥獸散了,敗得一塌糊涂的那種。
無奈,曾把胡人打得屁滾尿流的封常清只好收拾殘部,想拒守洛陽葵園,還是頂不住叛軍鐵蹄的瘋狂踐踏,又敗一仗。然后老封退兵到洛陽上東門內(nèi)與叛軍激戰(zhàn),由于雙方力量非常懸殊,戰(zhàn)敗始終是當時唐軍的宿命,主旋律的東西也。
十二月十二日,“常敗將軍 ”封常清終于沒有創(chuàng)造奇跡,還跌入了萬劫不復的人生深淵之中,惡夢由此開始,因為叛軍最終攻陷了東都洛陽,叛軍從四門入城,鼓角震天啊。這是叛軍的第一個大勝仗,興奮不已的老安HIGH到極點,作為最高獎賞,他縱兵大肆燒殺搶掠,金銀財寶和美女悉數(shù)落入叛軍手中,處心積慮十年備戰(zhàn),我老安終于等到了快意恩仇的這一天了,狗天子你就等著發(fā)抖吧。
總之,伴隨著老安的從勝利走向勝利,封常清的最后軍事指揮生涯也總是和戰(zhàn)敗兩字連在一起,如惡夢一樣揮之不去,英雄末路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好比“體操王子”李寧最后“兵敗漢城”從鞍馬上掉下來那么狼狽,也只能解釋為“花無百日紅,人無百樣好”的宿命了。一敗再敗的老封率殘兵敗將與叛軍轉戰(zhàn)于都亭驛,又敗走宣陽門,最后只好推倒禁苑的西墻向西撤走,戰(zhàn)略性撤退是也。
反正,有點兵敗如山倒況味的唐軍,最后也只能且敗且走,毫無還手之力,為了阻止叛軍迅速追擊,也只能于途中消極地“伐大木塞道以殿”,倒樹以礙之,讓叛軍減緩行軍速度。然后渡過谷水,西奔至陜郡(治今河南三門峽市西),正好遇到以前的老上級高仙芝,高仙芝也是以平叛副元帥之職前來陜郡平叛,“老鄉(xiāng)見老鄉(xiāng),兩眼淚汪汪”啊,兩個非常務實的將領最后真誠地交換了意見,老封也具實說出了敵情,鑒于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估計也很難與老安爭一日之長短,所以很會打仗的名將高仙芝也從諫如流,聽從了老封的建議,退守潼關,準備和老安打持久戰(zhàn)。
總之,經(jīng)此一役,以前曾忠心耿耿獻計阻止老安以獻馬之名搞突然襲擊的河南尹達奚珣為了保命只好變節(jié)投降安祿山,不過老安倒是沒有如何炮制這個曾“陰”過自己的人,還給他當了左相,蠻“愛才”也,最后被唐廷斬首了。
當然,也有鐵骨錚錚的大唐名士以身殉國,留守李橙、御史中丞盧奕、采訪使判官蔣清,全都寧死不屈而被殺,壯烈犧牲了。
其實,在封常清動身去洛陽招募新兵之后,李隆基也立即電召朔方、河西、隴右等節(jié)度使的大部分兵力內(nèi)附勤王,參與平叛,連京城都岌岌可危了,哪還有精力和阿拉伯帝國爭奪中亞的控制權,保衛(wèi)帝座才是當務之急也。
國難思良將啊,于是兵敗怛羅斯后時任右金吾大將軍的高仙芝,被李隆基起用為平叛副元帥。除了在長安募兵,李隆基還把在京的邊兵及飛騎、彍騎部隊集中起來,大約5萬人交由高仙芝統(tǒng)領抵御叛軍(其實當時高仙芝手下的兵士質量也不比老封強多少,也多是沒有作戰(zhàn)經(jīng)驗的市井子弟,打架斗毆可能就會一點點),不過可能是最受天子寵幸的老安反叛的“骨牌效應”吧,反正李隆基卻不大放心高仙芝的樣子,另外任命宦官邊令誠為監(jiān)軍(這也開創(chuàng)了唐朝宦官監(jiān)軍的先河,為以后宦官奪取軍隊控制權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屯兵陜郡。
當封常清被叛軍打得落花流水率殘部退回陜郡時,據(jù)說貪生怕死的陜郡太守竇廷芝早已棄城逃往河東,城中老百姓也都四處逃竄,等于是一座空城。
于是封常清向駐守陜郡的高仙芝說:“常清連日血戰(zhàn),賊鋒不可當,且潼關無兵,若賊豕突入關,則長安危矣。陜不可守,不如引兵先居潼關以拒之。”也就是前文提過的老封勸高仙芝退兵之古文版,這兩個戰(zhàn)場上的最佳拍檔當然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老封絕對不會夸大軍情的,于是接納了他的意見,率軍退守潼關。
高仙芝退到潼關之后,安祿山得力部將崔乾佑旋即率叛軍趕到,險啊,險過鬼剃頭,好在當時唐軍已經(jīng)完成戰(zhàn)備據(jù)險死守,叛軍一時不能攻下,一點便宜也占不到,只好退回陜郡,老封果然足智多謀。之后,臨汝、弘農(nóng)、濟陰、濮陽、云中等郡都被攻陷降于安祿山,山河破碎易色矣。
此時,李隆基所征調的朔方、河西、隴右諸鎮(zhèn)正規(guī)軍還奔跑在途中,尚未抵達長安勤王,關中震動,一片慌亂。幸虧“小富即安”的老安,革命尚未成功就轉做天子夢,攻下東都洛陽后立馬忙著帝業(yè),放緩了進攻唐軍的速度,沒有大志的小犬戎是也,不說也罷。加上軍事天才高仙芝、封常清高瞻遠矚及時地退守潼關,扼守住長安的東大門,作好戰(zhàn)略性防備,天然屏帳也,也最終遏制了叛軍的銳不可當?shù)墓?,爭取了一點喘息的機會,也一改了戰(zhàn)爭之初兵敗如山倒的被動挨打局面,關中軍民的慌亂之情也得到了大大緩解。
如果按照高仙芝和封常清等軍事達人的高超指揮藝術,有條不紊地進行平叛工作的話,用不了多久基本就可以扭轉唐軍的一邊倒頹勢,即使是不能進行戰(zhàn)略性反攻,至少也能進入到戰(zhàn)爭的相持膠著階段,不讓老安那么舒服地攻入京城,然后在援軍到達之后,再進行戰(zhàn)略大反攻。最可惜的是,當初還沖動地想帶兵御駕親征安祿山的李隆基,最后又不明就里、糊里糊涂地聽信宦官邊令誠公報私仇式的攛掇,沖動地把高仙芝和封常清這兩員大將干凈利落地干掉,等于是“自毀長城”,嗚呼哀哉!
其時,李隆基聽說封常清兵敗如山倒,一怒之下立馬免除了他的一切職務,讓他以白衣之身在高仙芝軍中效力,戴罪立功的樣子,高仙芝當然知道老拍檔是有料之人,即使戰(zhàn)敗也是非戰(zhàn)之罪,于是讓封常清巡監(jiān)左右?guī)T軍,成為自己的左右手,繼續(xù)重用,也有效地守住了潼關,先穩(wěn)定了京城形勢。
可惜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事情壞就壞在君側人物的使橫手上。
正當高仙芝率軍東征時,只會搗亂的宦官監(jiān)軍邊令誠,曾向高仙芝建議數(shù)事甚至還公開索賄,足智多謀的高仙芝當然心中有數(shù),并不聽從邊令誠指手劃腳瞎指揮,因為戰(zhàn)場形勢瞬息萬變,稍有不遜就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何況唐軍那時的情況又不容樂觀,所以也只能當老邊是透明的,論打仗你個小閹人懂個鳥,一邊涼快去吧。這使邊令誠惱羞成怒還懷恨在心,老是想找碴兒在昏君那里參高仙芝一本,出口惡氣。
及至高仙芝聽從老封的意見棄陜郡退守潼關后,邊令誠不管這是不是戰(zhàn)爭需要,立馬找到了把高仙芝置于死地的口實,趁入朝奏事之機,向偏聽偏信的李隆基反映了高仙芝、封常清自作主張棄地敗退之事,陰陽怪氣地說:“常清以賊搖眾,而仙芝棄陜地數(shù)百里,又盜減軍士糧賜。”當時已經(jīng)被安祿山氣得不能正常思維的李隆基沒做深入調查便聽信了邊令誠的不實之辭,棄地幾百里不算,居然還敢克扣軍餉,發(fā)國難財啊,高仙芝也忒是太可惡了,這不是死有余辜嗎?于是立馬暴跳如雷,不管三七二十一立即派邊令誠赴軍中對高仙芝與封常清斬立決,連審判也免了,有魄力也。
以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隨著高仙芝和封常清屈辱地人間謝幕,終于大唐的另一名將哥舒翰,又被李隆基救急般地推到了前臺,因為其時昏君手中能獨當一面的悍將也不多了,誰叫他那么沖動不分青紅皂白,把最有可能把老安擋在長安之外,讓他不用狼狽逃亡蜀地的高仙芝和封常清給開除地球籍了呢?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