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是中華民族最燦爛奪目的文化瑰寶。人們熟知的有盛唐的“李杜”、中唐的“元白”、晚唐的“小李杜”等。但很多人不知道在晚唐還有一位最具影響力的詩人,后世認為他可以和杜甫齊名,他就是許渾。
唐宣宗大中三年,許渾來到長安,擔任監(jiān)察御史。當時的社會,吏治腐敗、農(nóng)民暴亂時有發(fā)生,大唐政權(quán)已經(jīng)處于風雨飄搖當中。
這年秋天的某個傍晚,許渾登上咸陽城東樓,脫口而出一首他最擅長的七言律詩,其中有一個千古名句,這首詩就是《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詩歌的首聯(lián)緊扣題目,寫景中直抒胸臆。詩人一登上高高的咸陽城東樓,遠遠望去,暮色蒼茫中,片片叢生的蒹葭和楊柳像江中的小洲,心中猛地生出無邊的悲愁。開頭的“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這“愁”,來自于哪里,僅僅是眼前的景物嗎?當然不是,詩人愁的也許有離家萬里的無奈,但愁得更多的是時局,愁的是晚唐的危急形勢。
頷聯(lián)寫晚眺遠景,意蘊深遠。小溪盡頭烏云陣陣,落日沉降在樓閣后面,狂風吹襲著城樓,暴雨即將來臨!這里一方面是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唐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同時也揭示了開頭登樓就產(chǎn)生“萬里愁”的原因。
頸聯(lián)寫晚眺近景,虛實結(jié)合。因為山雨就要來臨,鳥雀們倉皇逃入園子里荒蕪的雜草中,秋蟬躲在黃葉高林中悲鳴,這些是詩人眼前所看到的實景。但“秦苑”和“漢宮”又給人無盡的聯(lián)想,世事無常,繁華已逝,只空留荒草黃葉,凄涼之感油然而生。
尾聯(lián)作結(jié),融情于景。過往的路人們不要再問當年那些秦漢興亡的往事,我登上這咸陽城東樓,根本看不到秦漢那些古跡,只看到眼前的渭水,一如既往日夜不停地向東流去。“莫問”二字,飽含著詩人登樓之行的無奈、失落、悲愁,委婉含蓄,令人感傷。
這首詩基調(diào)凄愴,境界雄闊,意蘊含蓄,情景交融,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結(jié)合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深刻思考,抒發(fā)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傷和悲愁。是唐代登樓詩中的難得的名篇。
而最為后人稱道的是千古名句“山雨欲來風滿樓”。短短七個字,十分貼切地寫出了暴雨來臨前城樓上狂風呼嘯的情狀,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但這里表面寫大自然現(xiàn)象,從深層次看則暗示了大唐王朝危機四伏、崩潰在即的險惡狀況。這個詩句以后往往用來比喻重大事件發(fā)生前的緊張氣氛。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