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含蓄,一方面是指遣詞造句的,不好見子打子,看見什么說什么,特別是情感更宜藏而不露。這個要運用“意象”借物言志。另一方面是指意境營造,謀篇布局的。比如我要說離愁,全詩看不見我的影子,也沒有說自己愁,讀者卻能明顯感受到。流隊長將含蓄美好有一比:“霧里賞鮮花,簾后美嬌娘”。下面用幾首耳熟能詳?shù)拿o大家分析含蓄美的表現(xiàn)手法。(對詩的解析部分來自中國古文選讀,特作說明)
一、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經(jīng)過十五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白帝城時。突然傳來大赦的消息,李白滿懷對生活的憧憬乘船順流而還,寫下這首詩,抒發(fā)了重獲自由的歡愉和喜悅之情。起句寫得熱情奔放,“彩云間”三字不僅寫白帝城地勢高峻,也賦予全詩一種爽朗明麗的色彩,而一個“辭”字更寫得傳神,表達了詩人一旦獲得自由后的驚喜情態(tài)。第二句實寫順流東下的情景,后兩句為補敘之筆,描寫行程的經(jīng)過,特別通過經(jīng)常使人感到哀婉悲涼的猿鳴反襯出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輕舟”的“輕”字,用得巧妙,是寫實,又體現(xiàn)了詩人的主觀感受,真正做到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兩岸猿猴的叫聲還沒停止,可那輕快的小船已經(jīng)駛過了千山萬嶺。這兩句詩人先寫猿聲,繼寫輕舟,用一個“已”字把“啼不住”和“過萬重山”聯(lián)結(jié)起來,借猿聲回響襯托輕舟的快捷,這種修辭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詩人急欲東歸的心情,洋溢于詩的明快的節(jié)奏之中。
全詩寫景抒情,寫的是輕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輕快愉悅之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在這里作者的所有心情都寄托在意象之中,并無一字描寫心情,卻將心情表達的淋漓盡致。
二、杜甫《旅夜書懷》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公元七六五年,杜甫帶著家人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飄泊。這首五言律詩大概是他舟經(jīng)渝州、忠州一帶時寫的。
三、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
夜深還過女墻來。
劉禹錫任和州刺史時(824-826)作《金陵五題》,以聯(lián)章方式,歌詠五處古跡,總結(jié)歷史教訓?!妒^城》是這組詩的第一首。
以偶句發(fā)端,筆勢渾厚。“山圍”、“潮打”,僅四個字便標出石頭城的位置,而地形之險見于言外。“故國”意同“故都”,與“空城”同指“石頭城”。用“故”用“空”,使空間與時間結(jié)合,喚起蒼茫悵惘的吊古意識。
“山圍故國周遭在”,反襯六代豪華事已消歇,見得人事不修,則地形之險實不足恃。“潮打空城寂寞回”,賦予江“潮”以人的情思,因感知所拍打的是一座“空城”而“寂寞”地退回,則昔日此城車水馬龍、金迷紙醉之時,它自然并不感到“寂寞”。江“潮”猶有今昔盛衰的感慨,何況人呢?三四句請出萬古不磨的明月作為古今治亂興亡的見證人,抒發(fā)更為深沉的感喟。“石頭城”上,“女墻”仍在,卻不僅無人戍守,而且也沒有任何人來此憑吊;只有曾照“舊時”繁華的明“月”,在“夜深”人靜之時,從“淮水東邊”升起,經(jīng)過“女”,“還”來相照。吊古之情,從“山圍故國”、“潮打空城”涌出,波瀾疊起,至月照“女墻”而推向高潮,詩亦戛然而止,令讀者詠嘆想象于無窮。
意寓于景,情景交融。詩人在寫石頭城時,不是直寫何其頹圮,多么荒涼,而是采用意寓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把石頭城放在沉寂的群山中寫,放在帶涼意的潮聲中寫,放在朦朧的夜月中寫,這樣便烘托出石頭城的沒落荒涼。這樣只寫山水明月等景物,而六朝繁華富貴俱歸烏有,作者所表達的深沉感慨也盡寓其中。詩中句句是景,然句句寫情,景語即情語,無景不融合著詩人對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慨,寓意十分深刻。
擬人手法的運用。詩人登臨懷古,石頭城是歷史遺跡,厚重無言,如何將登臨懷古之情寫得生動傳神,感人至深,在此,作者選取了兩個具備動感的情緒化意象——江潮河明月。在作者筆下,江潮激烈地拍打城墻卻無人欣賞而落寞退去,多情的明月不知人事變遷,依舊從東方升起并不忘光顧石城,江潮有意,舊月多情,而無情的卻是歷史的滄桑和人的命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