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學概念。體現了古人對于詩歌的本質特征的認識。語出《尚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苯酥熳郧濉对娧灾颈妗芬詾橄惹亓餍械摹霸娧灾尽闭f,是儒家傳統(tǒng)詩論的“開山的綱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它從文藝主體論出發(fā),概括地說明了詩歌文學表現思想感情的特征。但在先秦時期,這一理論還是比較朦朧的,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記趙文子對叔向稱“詩以言志”,《荀子·儒效》“詩言是其志也”,《莊子·天下》“詩以道志”,所謂“言志”或“道志”,意義并不完全一致,也沒有作出進一步的解釋。發(fā)展到漢初,《禮記·樂記》據此發(fā)揮,指出詩人所言之志是“感于物而后動”,探討文藝產生的本原,從文藝主體論進一步探討創(chuàng)作主客體的關系,涉及到文藝的本體論。《詩大序》又深一層地作具體發(fā)揮:“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其作者又強調所言之志必須“發(fā)乎情,止乎禮義”,情不能超越封建倫理規(guī)范。因而詩歌的政治教化作用很大,“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彪m然所言之“志”,與后來陸機《文賦》“詩緣情”說有質的區(qū)別,還不是屬于純粹審美的意識,但是,漢人由言志擴大到道情,卻開拓了詩人視野,擴大了“志”的表現范圍,其中又提出了“情”與“志”的關系新課題。大概經過魏晉南北朝文學自覺意識的沖擊,“詩言志”說在唐宋以降,也日漸增強了它的審美意蘊。如唐孔穎達,雖是經學家,但也解釋說:“在己為情,情動為志,情志一也?!保ā蹲髠髡x·昭公二十一年疏》)發(fā)為情、志統(tǒng)一之說。詩人所言之志,不僅是涉及政治教化的理性規(guī)范,而且可以容納生動的個性化的情感活動。古代文論家常把“言志”與“緣情”二說加以對立,但考其源頭,原應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而“美教化,移風俗”的說法,又從詩歌的認識功能,進一步論其社會教育作用。東漢初班固《漢書·藝文志》據此發(fā)揮說:“《書》曰:‘詩言志,歌永言?!拾分母?,而歌詠之聲發(fā)。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證也?!边@是在“詩言志”主體意識的基礎上,發(fā)揚了古代“采詩觀志”的精神,充分發(fā)揮了詩歌文學的認識功能和教育作用,從抒發(fā)個人情志,進一步要求去反映生活,以便在封建體制中完成能動改造社會的任務。在這里,漢儒已逐漸把傳統(tǒng)詩論從主體意識的表現延伸到對于創(chuàng)作客體的探索。但無論是“志”或“情”,都是人的思想感情。社會極為復雜,人的思想感情的抒發(fā)及其藝術反饋也就千變萬化,各逞異貌。如《禮記·經解》篇有“溫柔敦厚”的“詩教”之說,它是“詩言志”說眾多理論表現形態(tài)中影響重大的一種?!皽厝岫睾瘛弊鳛閭鹘y(tǒng)“詩言志”的一個思維模式,要求按照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要求來“發(fā)乎情,止乎禮義”,限制了詩歌文學反映和批評現實的斗爭性。這一理論規(guī)范卻不可能永遠一統(tǒng)詩壇。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詩言志”說又被后人賦予新意。傳統(tǒng)詩論中的“詩言志”說之所以源遠流長,生命綿延,這種突被與發(fā)展所注人的新鮮血掖的奔騰是必不可少的。如唐韓愈的“不平則鳴”(《送孟東野序》之說,認為詩歌所言之志不僅溫柔敦厚,逆來順受,而是標志人的主體意識的覺理,是對社會環(huán)境壓迫的抗爭和吶喊,是詩人干預生活、改造社會并求得內在心理平街的一種特殊需要。后來白居易《與元九書》又以“詩言志”為據,發(fā)為“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之論,逐漸加強了詩歌文學的批判精神和斗爭性,從而把古代的“詩言志”說,發(fā)展為富有古典現實主義精神的詩歌理論。而清初黃宗羲《萬貞一詩序》,又結合時代斗爭,對“溫柔教厚”的“言志”之說作出了全新的解釋。他批判了俗儒“厭厭無氣”、“委蛇頹墮”的言志方式,要求詩人“怒則掣電流虹,哀則凄楚蘊結,激揚以抵和平”,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溫柔敦厚”。這一新說,雖然并不符合漢儒原意,但新思維拓寬了“詩言志”說的理論視野,并賦予了新的審美活力??上е钡酵砬?,仍然是漢儒所稱“溫柔敦厚”式的“詩言志”說統(tǒng)治傳統(tǒng)詩壇。(蔣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