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杜甫“諸葛詩”與其仕宦心態(tài)
杜詩論述



徐建芳傅紹良


內容提要    杜甫一生寫了二十多首“諸葛詩”,從這些“諸葛詩”中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時期,杜甫審視諸葛亮的角度是不同的,而這種不同又與他自身仕宦心態(tài)的變化是一脈相通的??梢哉f,杜甫在“諸葛詩”中感情的變化就是他自己仕宦心態(tài)變化的一個具體而微的縮影。

關鍵詞    杜甫;“諸葛詩”;仕宦心態(tài)



    杜甫一生功名事業(yè)心極強,因此對那些風云際會、乘時建功立業(yè)的人物特別欣羨。三國時那“三顧茅廬”的風流佳話就成了他心向往之的理想境界。而諸葛亮更成了他心儀的偶像,在詩作中或隱或顯地提到他二十多次。但如果仔細研讀這些詩作的話,可以發(fā)現(xiàn),杜甫在不同時期審視諸葛亮的角度是不同的,大體經(jīng)歷了一個由欣羨到同情再到理智地以“時”“命”來解釋他的功敗垂成的心態(tài)變化過程;而這個過程正與他自己仕宦心態(tài)的轉變暗相契合,可以說,“諸葛詩”是杜甫仕宦心態(tài)變化的一個具體而微的體現(xiàn)。


一、不阻蓬蓽興,得兼《梁甫吟》

    青年時期的杜甫尚未遭受重大的人生挫辱,對未來充滿了絢麗的幻想。因此他審視諸葛亮時主要是艷羨他與劉備風云際會、魚水相得,成就不朽功名的千載殊遇。杜甫在詩作中第一次涉及到諸葛亮的作品,是天寶四載(745)游齊魯時寫的《同李太守登歷下古城員外新亭》:

新亭結構罷,隱見清湖陰。跡籍臺現(xiàn)舊,氣冥海岳深。     
圓荷想自昔,遺堞感至今。芳宴此時具,哀絲千古心。      
主稱壽尊客,筵秩宴北林。不阻蓬蓽興,得兼《粱甫吟》。

    此詩是和詩。前三聯(lián)記新亭景物,后兩聯(lián)敘登亭情事。結聯(lián)說眾人不嫌杜甫地位微賤,也讓他參與此次聚會,使他有幸忝列達官貴人之間吟詩作對?!芭钌溑d”顯出杜甫的自謙與感激,“梁甫吟”卻透出杜甫的自信與遠志。清代的浦起龍認為:“結聯(lián)見同賦意,兼切齊州” (1)398。楊倫也說:“合到和詩,兼切歷下?!保?)13 但我們只要追索一下“梁甫吟”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內涵,就可明了此詩中的“梁甫吟”并非只是巧妙地點出了和詩之事與和詩之地,而是杜甫此時內在情志的一個有意無意的流露。

    《梁甫吟》這一意象之所以引起歷代文人墨客的特別關注起始于諸葛亮。據(jù)《三國志·蜀書》載:“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甫吟》。”(3)9l1  其《梁甫吟》曰: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姜子!(4)81-82

    詩中所詠為春秋時期齊國國相晏嬰設謀“二桃殺三士”事。王炎平先生對此詩的分析可謂深得其精神內核,他說:

    詩的作者對“三士”是贊嘆、惋惜、傷悼;對于“晏子”,則是嚴譴。嘆惋“三士”,言外寓含士人如何立身處世之思考;嚴譴“晏子”,言外寓含為相者如何用人及治國之思考。(5)11 “二桃殺三士”者,乃朝廷以功名利祿為陷阱也,亦士人以爭奪功名利祿而自蹈于死道之悲劇也。(5)12 總之,諸葛亮《梁甫吟》之所寄寓,一為士之道,一為相之體。……蓋悲士人立身處世之不易,諷為相之不仁也。(5)17

    諸葛亮之后的文人大都沒能細究諸葛亮“好為《梁甫吟》”所寄寓的多層深衷,大多錯會為諸葛亮時暮失志,懷抱不得伸展的惆悵悲嘆。加以諸葛亮此后的非常際遇,致使《梁甫吟》漸漸成了一個文人志士們抒寫懷才不遇、渴望風云際會、乘時建功立業(yè)的極富象征性的意象。如李白在其《梁甫吟》中寫道:

    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灰姼哧柧仆狡鸩葜?,長揖山東隆準公。……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咳爾為徒勞?!读焊σ鳌?,聲正悲。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山兒)屼當安之。

    蕭士赟評此詩曰:“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喻有志之士,何時而遇主也?!熬灰姟眱啥?,聊自慰解,謂太公之老,食其之狂,當時視為尋常落魄之人,猶遇合如此,則為士者終有遇合之時也?!皡浅鵁o劇孟,亞夫咳爾為徒勞”,又自慰解,當國者終須得人為用,必有遇合之時也?!啊读焊σ鳌?,聲正悲。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風云感會起屠釣,大人(山舁)屼當安之”,申言有志之士,終當感會風云,如神劍之??會合有時。(6)175

    從李白此詩對《梁甫吟》的引用來看,他對《梁甫吟》就主要理解為暫時韜光養(yǎng)晦,待時機一到即可大展宏圖之意。他另兩首與《梁甫吟》有關的《留別王司馬嵩》、《南都行》也都蘊含此意。與李白同時的杜甫在引用《梁甫吟》時應該也寓含了此意。

    此詩是杜甫第一次下第之后東游齊魯時所作。杜甫從小志向高遠,如今科場失意,這對正銳意進取的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于是,他使氣負性,“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過起了“快意”的游賞生活。而他的心卻沒有忘記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理想。這從他寫于此時的《望岳》中那“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就可看出個中端倪。因此,在與文壇宿老們飲酒和詩時,那象征著早年矢志,后得殊遇的《梁甫吟》就成了既得體地切合到和詩之地,又委婉地透露了他內心情志的載體。

    這從杜甫其他幾首引用《梁甫吟》的詩中也可得到證明。如《登樓》: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王嗣奭曰:“又及《梁甫吟》,傷當國無諸葛也,而自傷不用亦在其中。不然,登樓對花,何反作傷心之嘆哉?!?(7)1132  朱瀚曰:“又矯首以望荒祠,因念及臥龍一段忠勤,有功于后主,傷今無是人,……猶為《梁父吟》,而不忍下樓,其自負亦可見矣。” (7)1132  《上后園山腳》曰:“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黃金。敢為蘇門嘯,庶作《梁父吟》”,仇兆鰲說:“久客籍金,不得為蘇門之長嘯,而志士惜日,猶思作梁父之行吟,蓋終不能忘情于用世耳?!保?)1648  《諸葛廟》:“忽憶吟《梁父》,躬耕也未遲?!背鹫做椪f:“躬耕未遲,蓋借孔明以自況?!?(7)1675  由以上可見,杜甫在引用“《梁甫吟》”時往往寄寓了自己的一片幽衷?!锻钐氐菤v下古城員外新亭》中的《梁甫吟》正應如此理解。

    杜甫對諸葛亮君臣間之魚水相得更是艷羨不已。如乾元二年(769),他在對肅宗徹底失去信心,棄官西去時寫的《遣興五首》其一中說:

蟄龍三冬臥,老鶴萬里心。昔時賢俊人,未遇猶視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又如壟底松,用舍在所尋。
大哉霜雪干,歲久為枯林。


    楊倫說:“此章言士不遇知己,則不得展舒其抱負,……雖有兩古人作骨,卻多說自家話?!保?)233-234 確實如此,在稚康和孔明的遇與不遇對照中,杜甫對自古以來生不逢時的先哲們傾灑了如許的同情之淚,而對孔明君臣間之魚水相得又投注了如彼的羨慕之情!而孔明之 “有”的幸運正反襯出自己“無”的可悲。

    總起來說,艷羨于諸葛亮的風云際會、得遇明君,代表了青年時期杜甫審視諸葛亮的角度。


二、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

    但當乾元二年(769)底杜甫漂泊到四川后,他審視諸葛亮的角度就發(fā)生了轉變。不再一味地艷羨他的風云感會,而是看到了他壯志未酬、身先殞落的悲劇性一面。這種心態(tài)轉變可從他一到成都就去拜謁武侯祠時所寫的《蜀相》中看出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前兩聯(lián)“柏之森森”、“草自春色”、“鳥空好音”的環(huán)境描寫,一入手就渲染出一片凝重肅穆、人去屋空的凄清之感;頸聯(lián)凝煉地概括了諸葛一生的匡時雄略和報國深衷;尾聯(lián)則把自己對諸葛亮新的理解淋漓盡致地傾瀉出來。清人金圣嘆說:丞相受眷于先,并效忠于后,雖不能混一天下,成開濟之功,然老臣之計、老臣之心,則如是也?!笫烙⑿?,有其計與心而不獲見諸事者,可勝道哉!在昔日為英雄之計、英雄之心,在今日皆成英雄之淚矣。(8)96

    明人王嗣奭曰:(孔明)乃以伊、呂之具,出師未捷,身已先死,所以流千古英雄之淚者也。蓋不止為諸葛悲之,而千古英雄有才無命者,皆括于此,言有盡而意無窮也。(9)120

    杜甫自小立志高遠,“竊比稷與契”;再加上他生活的前期是“蓋九五之后,人人自以遭唐虞;四十年來,家家自以為稷契”(7)2152 的“開天盛世”,因此,在他看來,稷契之夢的實現(xiàn)只是唾手可得之事。然而,他在長安耗費十年時間尋求入仕途經(jīng),卻只勉強得一卑職;他為了國家中興大業(yè)上疏直諫,卻被視為琯黨而遭外放;殘酷的現(xiàn)實使他不能不正視稷契之夢的破滅。在委屈、等待后,他只好棄官而去。他是在幾近絕望之下流落到成都的,因而一見到諸葛祠廟,那無法排遣的深悲劇痛就噴涌而出了。諸葛雖說得遇明君,但他嘔心瀝血的“興復漢室”宏愿在有生之年同樣沒能實現(xiàn)、赍志而沒;豈不和自己終身不用,無由實現(xiàn)稷契之夢一樣是人生的最大憾恨?于是,那“同是天涯淪落人”之劇痛就油然而生,老淚縱橫地唱出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令千古壯志未酬的志士仁人扼腕嘆息的哀歌。正是杜甫有了這種切身的人生體驗,所以當他再度審視諸葛亮時,才發(fā)現(xiàn)了諸葛的人生悲劇,仇兆鰲說: “能以吊古之情,寫用世之志,足令千年上下,英雄墮淚,烈士服膺”(7)1356 可謂的評!

    這種心態(tài)在大歷元年(766)初到夔州時寫的《武侯廟》、《八陣圖》中也有所顯露: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后主,不復臥南陽。(7)1277


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7)1278


    前詩先寫祠廟周遭環(huán)境:年久失修,丹青脫落,烘托出一片荒涼破敗的蕭瑟氛圍;接著由身后的凄涼又聯(lián)想到他生前那忠勤報國、披心瀝膽的忠貞義行;在這前后不成比例的鮮明對照中,一股深深的哀情彌漫于字里行間。這樣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杰出人物,猶不免最終消逝于滾滾歷史長河之中!杜甫勢必會同時聯(lián)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他一生“竊比稷與契”,矢志要“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然而卻終身坎壈不遇,理想與現(xiàn)實間的巨大反差豈不和諸葛亮身前身后的凄涼同一性質嗎?

    后詩前兩句從全局和具體兩方面贊頌了諸葛亮一生的豐功偉績。但后兩句的情調就與此迥然不同,周錫韛先生說:“后段睹‘陣’懷人,為武侯功業(yè)未竟而嘆惋,猶《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之意?!保?0)57 可謂深悉其旨。據(jù)劉禹錫《嘉話錄》所記:夔州西市,俯臨江沙,下有諸葛亮八陣圖,聚石分布,宛然猶存。峽水大時,三蜀雪消之際,澒涌滉漾,大木十圍,枯槎百丈,隨波而下。及乎水落川平,萬物皆失故態(tài),諸蕩小石之堆,標聚行列依然,如是者近六百年,迨今不動。(7)1279

    這歷經(jīng)數(shù)百年長江洪流的沖擊卻依舊巋然不動的八陣圖石堆,似乎是諸葛亮對自己赍志以歿表示遺恨的象征。金圣嘆說:

    “八陣圖”,壘土作八行,在魚復浦平沙上。……設此隱以制東吳寇蜀之路。蓋東和孫權,北拒曹魏,乃孔明三分勝算?!恢^關羽奮一朝之勇,失之于先;先主又逞一擊之忿,失之于后?!渲两襁z恨者,不親吳而欲吞吳,究反被吳所敗。其失孰甚焉?失陣圖之意,而空存陣圖之名,非孔明之遺恨而何?(8)165-166

    即使諸葛亮一生智慧超群,創(chuàng)造了這一神奇莫測的軍事陣圖,但終因不能勸阻劉備的吞吳盲動,使其聯(lián)吳抗曹的戰(zhàn)略計劃遭到破壞,以致統(tǒng)一大業(yè)中途夭折,成了千古遺恨。另外,據(jù)學者分析,諸葛亮的遺恨還不僅僅在此:身為一國之相的諸葛亮在這國家生死存亡關頭,竟然不能阻止曾稱得到他“猶魚之有水也”的劉備,并悲嘆“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就使東行,必不傾危矣”(11)卷69,2205,言外之意,劉備這時已不再信任他,他的諫言根本不會被采納。王夫之曰:

    談君臣之交者,競曰先主之于諸葛。伐吳之舉,諸葛公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公之志能盡行于先主乎?公之大節(jié)苦心,不見諒于當時,而徒以志決身殲遺恨終古,宗澤詠杜甫之詩而悲惋以死,有以也夫?。?2)264

    王夫之還說:乃武侯且表于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項,死之日,不使內有余帛、外有羸粟,以負陛下?!?一若志晦不章、憂讒畏譏之疏遠小臣,屑屑而自明者?!戎髦桑w終身而不釋。……不然,公志自明,而奚假以言明邪?(12)277

    身為一國之相而須防猜避嫌,足見其同劉備父子關系的疏離。子夏說:“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13)403處此嫌疑之地,縱有丹誠忠謀,也終難為人信用!非遺恨而何!“精神還仗精神覓”,杜甫所以能發(fā)現(xiàn)孔明如此深幽難言的苦衷,可說是在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安史亂中,他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從叛軍占領的長安逃向皇帝所在地——鳳翔。對此,黃生說:“公若潛身晦跡,可徐待王師之至,必履危蹈險,歸命朝廷,以素負匡時報主之志,不欲碌碌浮沉也”(7)349。確實道出了杜甫此行的真實動機。肅宗有感于他不畏生死投歸的忠心,授予他左拾遺,擔當起了拾遺補缺的職責。當月,宰相房琯因受門客牽累被罷相。他認為因小事而罷免朝廷重臣實在不妥,因此犯顏直諫,以為“罪細,不宜免大臣(14)5737,竟至觸怒肅宗,“詔三司推問”(14)5737。后經(jīng)張鎬等人相救,杜甫才免遭不測。房琯事件后,“帝自是不甚省錄”(14)5737,并把他目為房琯一黨,開始冷落他。乾元元年(758)六月,隨著房琯等人的貶黜,他也被外放。他的忠心換來的卻是殘酷無情的打擊,正可謂忠而見疑、忠而被棄。這些當時不易明言的幽憤在杜甫后期的詩作中還是有所發(fā)露的。如其《秦州雜詩二十首》其二十:“唐堯真自圣,野老復何知?!奔粗C宗后來對杜甫的態(tài)度,及杜甫當時的憤懣無奈;《憶昔二首》其一曰:“關中小兒壞紀綱,張后不樂上為忙。至令今上猶撥亂,勞心焦思補四方。”傷痛肅宗失德,李輔國與張良娣持權禁中,朝綱不振,貽誤戰(zhàn)機,給后世留下無窮后患,等等,在這幫昏君佞臣所掌握的朝堂里,杜甫的一腔報國熱血只能付之東流。豈不與諸葛之不被劉先主信任,使他“興復漢室”的忠貞夙愿半道夭折一樣是人生之最大憾恨嗎?泣諸葛,乃自悼也!

    陸游說杜甫:“落魄巴蜀,感漢昭烈,諸葛丞相之事,屢見于詩,頓挫悲壯,反復動人,其規(guī)模志意豈小哉!”(15)卷1 7確實,這些詩與其說是在為諸葛綿綿無絕期的淵深岳重之憾悲悼,毋寧說是在為包括杜甫自己在內的那些壯志未酬的志士仁人一灑同悲之淚。


三、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時須

    大歷元年(766),當杜甫在夔州安頓好之后,養(yǎng)病之余,寂寞的他開始回顧一生遭際,寫了許多追懷憶舊之作,如《八哀詩》、《往在》、《昔游》、《壯游》、《遣懷》、《秋興八首》等。從少年得意到老年飄零、從辛苦求仕到意外入仕、從感恩受職到無奈辭官、從個人窮通到朝廷興亡、從今人悲歡到古人成敗……杜甫對歷史、現(xiàn)實追憶著、思考著,他不可避免地去推究宇宙、人生的命運和規(guī)律,這使他的認識層次又得到一個飛躍性的提升。同時,他對諸葛亮人生遭際的審視也出現(xiàn)了另一新傾向。他不再局限于一時一地的具體情事,而開始從整個宇宙、歷史的宏觀視界去探究人生的成敗得失、貴賤窮通:不再盲目地或艷羨或悲痛,而開始理智地研析人生之謎,勘破了“時”“命”對人生的不可抗拒的絕對權威性。這種認識角度在大歷元年(766)秋以后所寫的涉及諸葛亮的詩中都有所流露。如大歷元年秋在夔州時寫的《謁先主廟》:慘淡風云會,乘時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經(jīng)綸。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雜耕心未已,歐血事酸辛。霸氣西南歇,雄圖歷數(shù)屯。

    仇兆鰲評到這首詩的時候說:霸氣二句,言天命去而漢祚終?!抖乓堋吩唬骸笆駶h不興,以霸氣歇、歷數(shù)屯,天限之也?!保?)1353

    諸葛與劉備間的風云際會乃時勢使然,因此,盡管他們戮力共濟,無奈“霸氣歇”、“歷數(shù)屯”,時運已去,“北定中原”的愿望只能化為泡影。在《詠懷古跡五首》其五中,杜甫更加明晰地表達了“命運”對人生事功的限定、制范作用: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詩的前三聯(lián)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了極度贊頌。他名滿寰宇、永垂不朽,三分功業(yè),在他只是百施其一而已;他超人的才智膽略只有商、周的伊尹、呂尚差可比肩;他運籌帷幄的指揮才能使?jié)h初的蕭何、曹參相形見絀。楊倫曾說:

    武侯才品之高,如云霄鸞鳳,世徒以三分功業(yè)相矜,不知屈處偏隅,其胸中蘊抱百未一展,萬古而下,所及見者,特云霄之一羽毛耳。(2)653然而遺憾的是,盡管諸葛具備了自古以來所有的才能、智慧,對“興復漢室”的宏愿矢志不渝;但時運轉移,他也無力回天,只落個壯志未遂身先死的悲壯結局。俞浙曰:

     孔明人品,足上方伊呂,使得盡其指揮,以底定吳魏,則蕭曹何足比論乎?無如漢祚將移,志雖決于恢復,而身則殲于軍務,此天也,而非人也。(7)1506

    周甸曰:

    羅隱《武侯祠》詩:“時來天地雖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庇酰h運告終,天嗇其壽,是不能盡展其才,以光復大業(yè)。(7)735

    王嗣奭曰:直因炎運已窮,人力難挽,故恢復之志甚決,而身殲于軍務之勞,有才無命,止垂空名……公自許稷、契,而莫為用之,蓋自況也。(9)281

    確如其言,杜甫一生才智淺嗎?看他“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彼闹鞠蛐幔靠此霸S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彼麑实鄄恢覇??看他至德二載(757)不畏艱險地從安史亂賊中拔歸就知他的一片赤膽忠心。然而,一切奮斗、一切掙扎都成子虛烏有。他仍擺脫不了“苦搖求食尾,常曝報恩腮……饑藉家家米,愁征處處杯”的窮困潦倒命運,他仍無緣受知于君王,他仍得“支離東北風塵際,飄泊西南天地間”,四處逃難;面對“此生遭圣代,誰分哭窮途”,“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難齊”,這無法推究的不平世道,杜甫只能接受傳統(tǒng)意識中積淀下來的不能解決問題的解脫辦法——安命。杜甫在詩中最后一次提到諸葛亮是大歷四年(769)漂泊湘潭時寫的《別張十三建封》,“君臣各有分,管葛本時須”,君臣能否相遇相得是有一定命分決定的,管、葛的出現(xiàn)也是時勢所須,不可妄求。此詩可說代表了杜甫一生對窮通際遇的最后總結。

    精神上的徹悟都是一種‘解放’的力量,它使人們擺脫對自我的執(zhí)著?!保?6)151  正是在對命運的不可抗爭性的體認中,杜甫逐漸擺脫了功名仕途對他的拘牽;以忘懷榮辱、任運隨化的心態(tài)來對待人生的沉重苦難;不再怨天尤人地控訴人世之不公,不再作無補于事的抗爭;他安命了:“側身天地更懷古,回首風塵甘息機”(7)1109、 “洗眼看輕薄,虛懷任屈伸”(7)1129、 “余今委修短,豈得恨命屯”(7)1621、 “貧賤固其常,富貴任生涯”(7)1644。 “安命”心態(tài)使杜甫即使在絕境中也能超脫苦難,以一顆審美的心態(tài)去欣賞人生、自然中的一切現(xiàn)象,也給其詩作增添了一些通透亮麗的風景,使其詩歌異彩紛呈。




參考文獻:

(1)(清)浦起龍.讀杜心解![M].北京:中華書局,1978.
(2)(清)楊倫,箋注.杜詩鏡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 陳壽.三國志·蜀書[M].北京:中華書局,1959.
(4) 諸葛亮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 王炎平.釋諸葛亮“好為《梁甫吟》”[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6)(清)王琦.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華書局,1999.
(7)(清)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95.
(8)(清)金圣嘆杜詩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9) 王嗣奭.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 周錫韛.說杜三題[J].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5).
(11)(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76.(12)(清)王夫之.讀通鑒論[M].北京:中華書局,2002.
(13) 劉寶楠.論語正義[M].上海:上海書店,1996.
(14) 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7.
(15)(南宋)陸游.渭南文集:東屯高齋記[M]//四部叢刊初編集部(第200冊).
(16) 斯特倫.人與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簡介:徐建芳(1976-),女,河南南陽人,博士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


原載:《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9月第34卷第5期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草書杜甫詩(三)寫給諸葛亮的詩:蜀相、八陣圖、諸葛廟、武侯廟
呂冠南:和刻本《諸葛孔明異傳兵法注解評林》的文獻價值
諸葛亮身上的三個神奇事件,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有關諸葛亮的詩詞曲賦
杜甫二十首經(jīng)典絕句,字字珠璣,傳唱千古
追憶諸葛亮的十首著名詩詞曲:諸葛亮算不算英雄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