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鐵杵磨針
【原文】
磨針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①,棄去②。過小溪,逢老媼方磨鐵杵③,問之,曰:“欲作針?!碧赘衅湟猓€卒業(yè)④。媼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巖。
(選自《方輿勝覽》)
【注釋】
①:完成學(xué)業(yè)。②棄去:放棄學(xué)業(yè),離開讀書的地方。③媼(ǎo),年老的婦女。杵(chǔ):棒槌。④卒:完成。
【譯文】
磨針溪,在眉州的象耳山下。傳說李白在山中讀書的時候,沒有完成好自己的功課就出去玩了。他路過一條小溪,見到一個老婦人在那里磨一根鐵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問這位老婦人在干什么。老婦人說:“要把這根鐵棒磨成針。”李白十分驚訝這位老婦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課完成了。那老婦人自稱姓武?,F(xiàn)在那溪邊還有一塊武氏巖。
【故事】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大詩人。可是這位大詩人小時候還逃學(xué)哩!
那時,李白一天到晚讀的都是深奧難懂的文章,也不懂學(xué)的是什么,如果背不出文章,嚴厲的老師就用竹板打屁股。李白覺得讀書難,于是就不想上學(xué)了。
有一次,李白獨自在一條溪邊快活地玩,他看到溪邊的茅屋外,有一個老婆婆正在一塊石頭上磨一根鐵棒。那老婆婆聚精會神地磨著,沒有發(fā)現(xiàn)李白。李白好奇地問:“老婆婆你在干什么呀?”老婆婆看了他一眼,說:“磨針?!崩畎茁犃撕荏@奇,脫口而出地說:“這么粗粗的鐵棒做針,要磨到什么時候呀!”老婆婆十分自信地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說完仍低下頭磨她的鐵棒。李白聽了,心想,人家老婆婆年紀那么大,還有決心把鐵棒磨成針,我小小年紀怕上學(xué),還不如她。
從此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學(xué)了。他用磨杵成針的精神刻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詩人。
【拓展】
李白讀書臺
臺址在今四川眉州江瀆鄉(xiāng)象耳村之象耳山上,離江口鎮(zhèn)約7公里。山深林密,重巒疊翠,山下有寶硯、磨針二溪,景色秀麗。《蜀中名勝記》記,李白年少時曾此讀書,“鐵杵針”一典即出于此(見《四川通志》)。臺前石壁上,原有晚唐詩人杜光庭“山中猶有讀書臺,風(fēng)掃晴嵐畫幛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的題詩,及李白留題“夜來月下臥醒,花影零亂,滿人襟袖,疑始濯魄于冰壺也”(見《輿地·碑目》)。臺后懸崖上有唐代摩崖造像31龕,計1104尊,雖風(fēng)化嚴重,仍可窺其概貌,為舊時彭山十景之一的象耳摩崖。山下有水庫曰太白湖,長約3公里,蜿蜒于青山幽谷間,為避暑勝地,可蕩舟垂釣。湖畔崖上,有宋人題留17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