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全詩】
楓橋夜泊(1)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2),江楓漁火對愁眠(3)。
姑蘇城外寒山寺(4),夜半鐘聲到客船。
【注釋】
(1)楓橋:在今江蘇省蘇州市西郊閶門外楓橋鎮(zhèn)。原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名“楓橋”。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2)烏啼:烏鴉啼叫。霜滿天:霜本在地上,這里指空氣中彌漫著寒意。(3)江楓:江邊的楓樹。漁火:漁船上的燈火。對愁眠:指詩人對著江楓、漁火,滿懷著憂愁夜不能寐。(4)姑蘇:江蘇省蘇州市的別稱,因市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寒山寺:寺院名,在蘇州市西效,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在此住持,故名寒山寺。
【賞析】
這首著名七絕把多種色彩的景物、深沉悠遠的聲響和旅人淡淡的愁思和諧地組合在一起,創(chuàng)造了一個清遠幽深的意境。第一句所寫月落、烏啼、霜滿天三種密切相關的景象。分別為所見、所聞、所感,層次分明地體現(xiàn)出一個先后承接的時間過程和感覺過程。第二句寫“楓橋夜泊”的特征景象和感受?!敖瓧鳌迸c“漁火”,一動一靜,一暗一明,一在江邊,一在江上,景物搭配組合很見用心。一個“對”字,把舟中旅人和舟外景物交融、契合在一起,既滲出旅人縷縷輕愁,又隱含著其對旅途優(yōu)美風物的新鮮感受。頭兩句布置了六個景物,而后兩句卻只寫臥聞山寺夜鐘一事,結構疏密有致。于景物中雜以鐘聲,不但襯托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詩人臥聽夜半鐘聲時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之中了。這后兩句還把讀者引導到對寒山寺文化歷史和現(xiàn)時活動的聯(lián)想中,從而借鐘聲烘托出一個特定的境界,深化了詩的意境。
【作者簡介】
張繼(生卒年不詳),字懿孫,襄州(今屬湖北?。┤?。唐代天寶年間進士,曾任檢校祠部員外郎,洪州鹽鐵判官。其山水旅游詩清秀爽利,富有韻味,有《張祠部詩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