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炮仗
“爆竹一聲除舊歲,春風送暖入屠蘇",一進入臘八,年味就越來越越濃了。噼哩啪啦的鞭炮聲由遠及近;呯哧呯哧的禮炮聲由近及遠,它們組成歡樂的交響樂昭示著年的到來。
放鞭炮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南朝梁代《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于庭前爆竹……放鞭炮湊的是一份熱鬧,圖的是一種喜氣,它是年味更濃更醇,而過年又是親情友情愛情的保溫桶,快樂幸福的催生婆。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是一個連鹽巴也無咸味的苦日子年代,但一到春節(jié),人們也要咬緊牙關從牙縫中擠出個碎銀來買炮仗,寧可食無肉,不可年無炮。差不多每家每戶都要買500響或1000響的鞭炮,稍微富裕的人家也許買幾個2分錢一個的高起,呯喳,在空中炸響,那就是了不起了。那時炮仗質(zhì)量很差,容易受潮,主人就將它放在灶壁里烘干,以求開門炮聲響,日子順豐。
除夕夜是小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年夜飯后,有一個必做的項目-一搶鞭炮。我們早早的扒完年飯,拎著土制的燈籠呼朋引伴的聚集在一起,商議著今晚的計劃。十二點一到,我們就像兔子一樣興奮起來,東家主人炮仗一響,就躥起東方,西家人主高起一炸,便打馬回道一同趕過去。撿鞭炮是個技術活兒,要的是膽大心細,行動過早,容易被炮所傷,過遲剛被同伴先下手,你只能空手而歸。除夕夜,我們這些孩子東游西逛,好不樂哉!而父母是不在意你是否則回家睡覺。正月初一是我們展示戰(zhàn)利品的時候,我們東放一個,西炸一個,鬧得大人心煩,但又鬧出了熱鬧和喜慶。
改革開放的東風吹綠了神州大地,吹醒了人們的思想,吹鼓了人們的腰包。于是過年買鞭炮禮花便成了過年的一件大事。富裕起來的人們肩扛手提,從超市扛回家,這哪里是鞭炮,這分明是對幸福的憬憧,對祥和的希望。除夕夜成了不夜天,你瞧,東邊天空,滿眼金黃,似天女散花;看西邊天際,落英繽紛,流光溢彩。整個天空成了花園,一個五光十色的盛會。放鞭炮的,看煙花的,人人臉上盛開著花朵,因為我們趕上了一個新時代,擁有了新氣象,創(chuàng)造新作為。
空中爆竹聲聲,地上梅花點點,年味越來越濃,但我覺得年意卻越來越淡。但不管怎樣,過年過的是心情,圖的是吉利,盼的是心想事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