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曾在《中國人的修養(yǎng)》里說道: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學(xué)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謂百變不離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strong>
家庭教育離不開家訓(xùn),歷史上很多名門望族的家訓(xùn),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所謂“言居家之道,以垂訓(xùn)子孫”。
在諸多家訓(xùn)中,《顏氏家訓(xùn)》最受世人推崇,它被譽為“古今家訓(xùn)之祖”,又經(jīng)反復(fù)刊刻,雖歷千余年而不佚。
檀作文注譯|中華書局
細讀《顏氏家訓(xùn)》,你會發(fā)現(xiàn):良好的家風(fēng),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
而一個家庭要想興旺,下面這三樣一樣也不能少。
自省之念
在《圓覺經(jīng)》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文殊菩薩問佛陀:“怎樣才能找到我們本來的面目?”
佛陀說:“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所謂的“智慧覺”,便是懂得自我反省,善于通過反省來不斷認識最真實的自我。
《顏氏家訓(xùn)》中說:“醒悟做事,反思做人;夜覺曉非,今悔昨失?!?/p>
為人處世,責(zé)備別人,輕而易舉;反省自己,則難上加難。
但一個人只有從內(nèi)心找尋不足,才能實現(xiàn)由內(nèi)而外的成長。
《世說新語》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三國時期,有個叫周處的人。
這周處年紀輕輕,卻才華橫溢、勇武過人,但他縱情肆欲,為害鄉(xiāng)間,經(jīng)常騎馬驅(qū)馳田獵,鄉(xiāng)里人均以他為禍患。
有一天,周處問一個老鄉(xiāng):“現(xiàn)在時政和諧、年成豐收,但鄉(xiāng)親們?yōu)槭裁炊疾豢鞓纺兀俊?/p>
老鄉(xiāng)感嘆道:“我們這里有三個禍害未除,怎么會快樂呢?”
周處問:“哪三害?”
老鄉(xiāng)回答道:“南山猛虎,長橋蛟龍,加上你正好三害。”
周處聽后,決然道:“我能為鄉(xiāng)親們除此三害?!?/p>
于是周處進入深山射死猛虎,跳入水中搏殺蛟龍。
大家認為周處這次必與猛獸同歸于盡,都紛紛慶賀三害已除。可就在此時,周處平安回來了。當他看到鄉(xiāng)親們歡慶的場面時,終于認識到大家對自己的厭惡有多深。
他痛定思痛,決定改過自新。
從此之后,周處磨礪意志,發(fā)奮好學(xué),時刻反省自己的言行。后來更因?qū)W識品行出眾,成為一代名臣,就連蘇軾也稱贊他是“改惡修善,奇?zhèn)ブ俊薄?/p>
荀子說:“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strong>
自知者明,自勝者強。
自省就是征服自我的過程,它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更加準確地改正自己。
《顏氏家訓(xùn)》說:“巧偽不如拙誠?!?/p>
人行在世,我們每個人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而與人打交道最好的方式便是——真誠。
北宋詞人晏殊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
皇帝召見了他,并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
結(jié)果晏殊發(fā)現(xiàn),考試題是自己幾天前剛練習(xí)過的,他如實向皇帝報告,并請求改換題目。
皇帝非常贊賞晏殊的誠實品質(zhì),便賜他“同進士出身”。
還有一次,晏殊被皇帝選為太子伴讀。
對于這突如其來的恩旨,晏殊十分驚疑:汴京并不缺乏俊杰,皇帝為何偏偏選中自己這樣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呢?
后來,他才知道:原來是皇帝聽說大臣們都熱衷于游樂宴飲,唯獨他晏殊閉門讀書,所以才破格提拔了他一下。
當皇帝問他,為什么不與眾人一同游樂飲宴時,晏殊對皇帝說:
“臣并非不愛宴游集會,只是因為沒錢揮霍。臣若有財力,也一定和他們同去了?!?/strong>
這樣笨拙誠樸的一句話,讓皇帝大加賞識,最后晏殊不僅成了太子的老師,還入閣拜相、名動天下。
《莊子》有言:“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p>
要知道,任何虛偽、圓滑,都抵不過時間的考驗,只有真實、真誠,才經(jīng)得起歲月的沉淀。
勤奮之行
勤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每一個人的成就,都離不開勤奮二字。
正如《顏氏家訓(xùn)》中說:“習(xí)閑成懶,習(xí)懶成病?!?/strong>
東漢學(xué)者董遇曾被當時讀書人奉為“一代儒宗”,可是董遇年輕時家庭境況并不好。為了貼補家用,他常和家人一起去田里耕作,有時也出門做些小買賣。
但盡管如此,董遇也盡量擠出時間用以讀書。
無論是下田耕作,還是做買賣,他總是隨身帶著一些書籍,一有空閑,就拿出誦讀。
建安初年,曹操將漢獻帝接到了許昌,朝廷綱紀稍有恢復(fù)。董遇因?qū)W識淵博,被征召為黃門侍郎,不久又被選為漢獻帝的侍講官,專門負責(zé)向皇帝傳授各種經(jīng)典。
當時,有不少儒生想拜董遇為師,跟他研究學(xué)問,董遇都婉言拒絕,他說:“你們?nèi)粢菸覟閹?,就一定要把各種經(jīng)典誦讀一百遍。”
有人問:“為什么要讀一百遍呢?”
董遇笑著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讀了一百遍書,書中的意思難道還會不明白嗎?”
有人又問:“可是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怎么辦呢?”
董遇說:“可利用三余來讀?!?/p>
什么是“三余”呢?
董遇解釋道:“冬天,是一年中最空余的時間。晚上,是一天中最空余的時間;陰雨天,是平時最空余的時間。你們只要好好利用這三余來讀書,怎么會沒有時間呢?”
眾人聽后,深覺獲益匪淺,自此,“三余讀書”的刻苦精神一直流傳下來,受到后世讀書人的推崇。
韓愈曾言:“業(yè)精于勤荒于嬉?!?/p>
不是每個人都有天賦,沒有天賦的人,就更要笨鳥先飛,用勤奮去彌補自己先天的不足。
機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從自己的勤奮中長出來的。
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xiàn)目標,才能讓人能夠獲得成就。
魯迅說:“家風(fēng)是一個人精神成長的開端?!?/p>
一個家庭的好風(fēng)水,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風(fēng)的熏陶。
無論大家小家,父輩祖輩顯赫與否,他們一定有自己的立身處世之本,他們都會告訴晚輩應(yīng)當如何行走人世間。
優(yōu)秀的孩子不是一夜長成的
優(yōu)秀的父母同樣如此
「十點聽書會員」好書上新
教育專家劉稱蓮作品
《陪孩子走過小學(xué)六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