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金陵地方文獻19種書目提要

 

   丹陽記  

   南朝地志。宋山謙之纂。山謙之(?~約454),元嘉(424~453)時為史學生,后任學士、奉朝請。受著作郎何承天之委,協(xié)撰《宋書》,孝建元年(454)奉詔續(xù)撰。除《丹陽記》外還著有《南徐州記》、《吳興記》、《尋陽記》。原書宋佚,現(xiàn)存清人輯錄本。據佚文,該書載述丹陽郡及屬縣之地理風俗,尤詳于諸縣山川古跡。主要有三類:建置沿革,含疆域、分野、鎮(zhèn)市、坊里、街巷、橋梁、鋪驛;地理風貌,山川、湖塘、井泉;名勝古跡,含城闕、宮殿、城郭、堂館、臺觀、亭軒、第宅、古陵墓、寺院、碑碣等。體例簡明,記述詳備,歷代多所引用。作為南京地區(qū)早期地方志,對研究南京六朝以前地方歷史有極重要的參考價值,對后世方志編撰也有一定影響。版本:清順治刊本;清江西金溪人王謨輯編本,收于《漢唐地理書抄》嘉慶本;清人安徽歙縣人黃■輯,揚州《漢學堂知足齋叢書》道光本;《說郛》本,內容極簡,僅有7條,但流傳最廣,有清順治浙江李際期《說郛》宛委山堂重刊本(系順治四年姚安陶珽增訂本,后又收入《四庫全書》)、民國十六年上海商務印書館鉛印本、民國十九年上海印書館鉛印本、1988年10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說郛三種》第6冊。    

    六朝事跡編類  

   史地雜記。南宋張敦頤撰。紹興三十年(1160)撰成,14卷。張敦頤,字養(yǎng)正,婺源(今屬江西)人。紹興八年(1138)進士。歷知舒、衡二州。是書乃其在建康(今南京)的江東路安撫使兼知建康韓仲通幕中任干辦公事時,為補"圖經、實錄"之脫漏而作,書成由建康府學刊刻。全書分總敘、形勢、城闕、樓臺、江河、山岡、宅舍、讖記、靈異、神仙、寺院、廟宇、墳陵、碑刻14門。作者以六朝以來80余種典籍與所存碑記相參訂,材料詳備。故其內容雖然超出六朝,上溯吳越,下及唐宋,致有"失于斷限"之譏,也不能掩蓋其較高的存史價值?!端膸烊珪嵋愤€認為作者宣揚北伐必敗,過于卑懦,是主和派的論調,但也承認其說法至少比虛夸形勝者要切實。版本:2卷本,叢書本有明《古今逸史》、清《四庫全書》、《叢書集成初編》,單行本有清初馮知十家抄本、清不不通閣抄本、清嘉慶沈兆沄??尽⑶宓拦庑脸髲埵蠈毜轮乜荆?841年)、清抄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14卷本,清光緒十三年寶章閣仿紹興建康府學刊本、清末刊本;14卷附識1卷本,清道光庚子金陵張氏校刊宋本(1840年);1卷本,名《六朝事跡》,皆叢書本,有《說郛》、《錦囊小史》及明末《五朝小說》和民國掃葉山房《五朝小說大觀》中的《宋人百家小說瑣記家》;解放后校點本,1989年11月南京出版社王進珊校點本、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張忱石點校本。版本之多正反映其受重視的程度。另,所謂14卷、2卷、1卷,只是分卷、排列不同,內容還是一樣的。     

   景定建康志  

   南京現(xiàn)存最早的官修志書。南宋馬光祖修,周應合纂。景定二年(1261)成書,50卷。周應合,原名彌垢,號淳叟,自號溪園先生,武寧(今江西九江境內)人。淳佑(1241~1252)進士。景定(1260~1264)年間任江東路安撫司干辦公事兼明道書院山長。南宋乾道(1165~1173)、慶元(1195~1200)年間建康兩次修志,但不完備,且無地圖。馬光祖設局鐘山閣,聘周應合修志。該志前有序、表、箋、目錄,正文分五類:留都錄、建康圖、表、志、傳。表記大事,志分總序、疆域、山川、城闕、官守、儒學、文籍、武衛(wèi)、田賦、風土、祠祀,分志下又有細目若干,傳分序、古今人表、分傳(有10類)、拾遺。此編撰體例為后世廣泛采用。其內容合乾道、慶元兩志,并經增補、考辨,保存了大量史料,由于兩志與所引大部分圖書已經佚失,該志已成為研究南宋以前南京歷史地理極可寶貴的重要文獻。該志還是除《雍錄》外存圖最多的宋代方志,所存地圖19幅大多按上北下南繪制,反映了中國繪圖史的進步。明代已近失傳,幸有清江南織造曹寅家藏全本,朱彝尊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借得抄錄,復傳于世。版本:現(xiàn)存最早為明影宋抄本,續(xù)有清《四庫全書》本、清錢大昕抄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清嘉慶六年(1801)孫星衍《岱南閣叢書》刻本和七年金陵孫忠愍祠刊本、1990年5月中華書局《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本,其中以孫星衍的兩種嘉慶本較佳。南京出版社正計劃出點校本。 

   至正金陵新志 

   元張鉉纂。至正四年(1344)刊,15卷。張鉉,字用鼎,陜西人。長期任教集慶路學。集慶路學曾于天歷(1328~1330)年間修《集慶路續(xù)志》,但未加詳審。至正三年(1343),集慶路總管府聘張鉉入局,續(xù)補《景定建康志》,年底撰成。書首有序、修志文移、修志本末、引用書目。正文分地理圖考、通紀、世年表、疆域志、山川志、官守志、田賦志、民俗志、學校志、兵防志、祠祀志、古跡志、人物志、摭遺、論辨。體例、篇目大體沿襲《景定建康志》。除景定志外,還廣為輯錄近百種書籍,許多今已佚失,所參引者尤以豐富的元代南京地方史料最為珍貴。該志本末明晰,考訂較精,少有蕪雜附會之病。有圖18幅,在宋元明方志中也不多見。其刻板至明嘉靖中尚存。版本:元代集慶路學初刻本,明正德十五年(1520)補刻本,清《四庫全書》本,民國《南京文獻》本,明初、清代、民國3種抄本(皆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民國七十二年(1983)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本,1990年5月中華書局《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本,1991年12月南京出版社田崇點校本。  
  
   洪武京城圖志 

   明王俊華纂修。1卷。洪武二十八年(1395)詹事府右春坊右贊善王俊華奉命纂修成書并刊刻行世。專記明初京師南京情況,有“皇城”、“京城山川”、“大祀壇”、“山川壇”、“寺觀”、“官署”、“國學”、“街市橋梁”、“樓館”等9圖,正文分宮闕、城門、山川、壇廟、官署、學校、寺觀、橋梁、街市、樓館、倉庫、廄牧、園圃等13類,以為圖解。書前有杜澤(承直郎、詹事府丞)序、王俊華記、“皇都山川封城圖考”。版本:明洪武刊本(原書六十葉,半葉十行,字仿趙孟頫,大而悅目,清藏書家朱緒曾贊曰:“古香觸手,與宋元佳刻無異”),明弘治五年(1492)江寧知縣朱宗重刊本(附南京戶部主事王鴻儒題記),清抄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無杜澤序,編為六十葉,缺二十一、二十九、三十九、四十一、五十四等葉),民國戊辰(1928)南京中社影印弘治本,1947年3月南京市通志館《南京文獻》第三號,1991年上海書店《南京文獻》影印本,1988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影印本。  
   
   南畿志  

   明聞人詮修,陳沂纂。嘉靖十三年(1534)刻,64卷。陳沂(1469~1538),字魯南,初字宗魯,又字石亭,自號小坡。先人以醫(yī)籍居南京,遂入上元縣(今南京)籍。正德進士。官至山西太仆卿。少有文名,博學多才,善書畫,篆隸皆稱能品。初與顧璘、王韋號“金陵三俊”,后與寶應朱應登合稱“江東四大家”。致仕后,在南京筑有遂初齋,杜門著述。聞人詮赴南京任提學御史,于貢院開局,聘已致仕的陳沂率各地郡學諸生22人編輯《南畿志》,越3年而成。南畿有應天(治今南京)、鳳陽、蘇州、松江、常州、鎮(zhèn)江、揚州、淮安、廬州、安慶、太平、寧國、池州、徽州14府及廣德、滁州、徐州、和州4州之地,約合今江蘇、安徽兩省。該志分總志和各府州分志兩部分,其中總志3卷,包括都城圖、南都紀、地理圖、畿土世代表、命官、戶口、田賦、水利、戎備;府州志載府圖、沿革、區(qū)域、城社、建置、學校、祠墓、古跡、宦跡、人物、列女、方外、藝文。古事主要取材《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及各郡縣志書,今事惟取官書?!独m(xù)修四庫全書提要》稱其“開各省通志之先河”(其實陳沂在前一年已先完成40卷《山東通志》的纂修,再早的還有成化年間所編17卷《山西通志》,《提要》當是以體例之完備、內容之充實而言),分別總志、分志的作法措置適當,全書“體例簡要,剪裁有法,良史才也”。版本:初刻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明隆慶、萬歷間修補嘉靖本(僅存28卷,藏臺灣),初刻抄本(藏中國國家圖書館),1941年抄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臺灣影印嘉靖刻本,1988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24冊影印嘉靖刻本;另單行有《南畿志圖》,現(xiàn)存嘉靖刻本和日本東洋文庫影印嘉靖本。 

   后湖志  

   明代專志。南京戶科給事中兼管后湖黃冊庫事務趙官等編,南京戶科給事中萬文彩、李萬寶、陸鳳儀等續(xù)編。正德九年(1514)初成。明初下令全國編黃冊,十年一造,送戶部,于后湖(今玄武湖)建庫保存。黃冊以里(110戶為里)為單位,記載所屬每戶的丁口、事產、鄉(xiāng)貫、姓名,作為賦役依據,封面為黃紙。由于鱗次櫛比的木構建筑一旦遇火,往往是焚毀整片區(qū)域的建筑,水面環(huán)繞的后湖湖洲因此成為黃冊的理想置放地。最初冊庫建于舊洲(梁洲),每10年增建30間左右,放置新造的五六萬本黃冊。至崇禎十五年(1642),冊庫增至960間,分布于今梁洲、環(huán)洲、櫻洲三洲,藏黃冊超過170萬本,成古代世界規(guī)模最大的檔案館。正德(1506~1521)間,趙官為記其事,歷時3年,八易其稿,始成8卷、附錄詩文2卷。嘉靖(1522~1566)、萬歷(1573~1620)、天啟(1621~1627)等朝又陸續(xù)增訂,增為11卷,分事跡3卷、事例7卷、詩文1卷。事跡記后湖沿革、形勢、黃冊數(shù)目、黃冊庫架、黃冊職官、巡湖職役、后湖界址、后湖公署等;事例為文件匯輯,包括黃冊編造、庫房建造、禁例、黃冊庫內部制度等;詩文記晉至明有關后湖及黃冊庫紀事詩文。該書輯錄明代南京后湖賦役黃冊庫史事,具有檔案館館志性質。其內容依據《諸司職掌》、《大明會典》、黃冊庫奏錄和存留案卷以及編者之見聞,是研究明代黃冊制度及戶口、賦役、里甲、財政、官場綱紀等方面的重要文獻。其中有關玄武湖的內容,成為后來諸種湖志的藍本,為研究玄武湖歷史也提供了重要史料。版本:明刊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影印明刊本(南京圖書館藏),1987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一函七冊)。  
   
   金陵古今圖考 

   南京圖志。明陳沂撰。1卷。正德十年(1515)陳沂應邀修府志時始編,次年書成刊刻。專紀金陵建置,自列國至明代有圖15幅。因金陵城郭規(guī)制歷代差異很大,故又作互見圖以分辨。有自序,每圖并附文說明。對研究南京史地有重要價值。版本:初刻本,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綠紫套印本(又作《嘉靖金陵古今圖考》,簡稱《金陵圖考》),明天啟四年(1624)金陵朱氏(之蕃)重刻本(與《金陵圖詠》、《雅游編》合刊),清抄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民國戊辰(1928)南京中社影印明天啟刊本,1929年南京中社影印明正德初刻本,國學圖書館傳鈔本(南京圖書館藏),1947年3月南京市通志館《南京文獻》第四號,1991年上海書店《南京文獻》影印本。  
   
   南雍志 

   明代國子監(jiān)專志。明黃佐撰。24卷。黃佐(1490~1566),字才伯,號泰泉。廣州香山(今廣東中山)人。正德十六年(1521)進士。歷南京翰林院少詹事、南京國子祭酒等職,因與大學士議論不合罷歸。撰著有《樂典》、《泰泉集》等以及兩廣志書多種。永樂遷都后,南京、北京皆設國子監(jiān),南京國子監(jiān)又稱南雍。景泰七年(1456)南京國子祭酒吳節(jié)曾撰《南雍志》18卷付印,嘉靖(1522~1566)初南京國子祭酒崔銑重纂未成。嘉靖二十二年(1543),黃佐攜國子監(jiān)丞趙恒、博士王制、博士周瑞、助教梅鷟,在崔銑遺稿和吳志基礎上增刪成書,次年刊刻。后歷朝又有增訂。志分事紀4卷、職官表2卷、雜考12卷、列傳6卷。體例仿《史記》之紀、表、志、傳,而略有不同,如“事紀”仿本紀,職官為表,人物為傳并附論贊,而雜考分規(guī)制、謨訓、禮儀、音樂、儲養(yǎng)、經籍等6考,仿志例。卷首凡例后還列有引用書目88種。天啟三年(1623)南京國子祭酒黃儒炳又撰《續(xù)南雍志》18卷首1卷。南雍諸志留存了大量明代太學教育制度及印刷出版等方面的史料。版本: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初刻隆慶增修本,明嘉靖刻隆慶萬歷增修本,明嘉靖刻隆慶萬歷天啟增修本,清國子監(jiān)精抄本,民國二十年(1931)江蘇省立國學圖書館影印本,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第749冊;《續(xù)南雍志》有天啟初刻本,1980年偉文圖書出版社有限公司(臺北)3冊本(另有71年或76年影印本的記載,未詳)。 

   龍江船廠志 

   明代專志。明李昭祥撰。8卷。嘉靖三十二年(1553)成書,時有刊本。李昭祥,字元韜,上海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三十年(1551)升工部主事,駐龍江船廠,專理船政。因船廠管理混亂,歲無定法,遂以兩年時間撰成該書。書分訓典、舟揖、官司、建置、斂財、孚革、考衷、文獻等8志,一志一卷。內附各種船圖26幅。為達到經世致用的目的,作者博考載籍,嚴謹選材,故資料翔實,富有實用價值,是記述明代造船史和官營手工業(yè)管理史的重要文獻。過去專家多認為龍江船廠即為鄭和下西洋建寶船的寶船廠,據近年考古發(fā)掘所見,其實寶船廠位置應在龍江船廠之北側更近于龍江口的地方,現(xiàn)仍保留有若干巨大作塘的龍江船廠也曾經制作過鄭和的海船,2005年5月在龍江船廠遺址上已建成鄭和寶船遺址公園。版本:民國三十六年(1947)國立中央圖書館《玄覽堂叢書續(xù)集》(鄭振鐸編)影印嘉靖本,1999年3月江蘇古籍出版社王亮功校點本, 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78冊影印《玄覽堂》本。民國影印本質量很差,模糊不清者占了全書的1/5,無法辨認的達5000字。王亮功校點本著實下了不少功夫,據《南船記》等書核補,除10余字外復原了絕大部分內容。  

   萬歷應天府志 

   明代南京方志。明應天知府程嗣功主修,汪宗伊、王一化等纂。萬歷五年(1577)刊,32卷,現(xiàn)為僅存的明代應天府志。汪宗伊,武昌崇陽(今湖北崇陽)人。嘉靖十七年(1538)進士,萬歷初為應天府尹,后累官至南京吏部尚書??岷弥问?,有著作10余種,其中關系南京的有《南京尚寶司志》、《南京大理寺志》、《南京吏部志》等。應天府于永樂、正德間均曾修志:永樂十六年(1418)明廷普詔郡縣修志,永樂《應天府志》應于此時所修;正德年間,徐霖等兩次應邀修志,于十四年(1519)修成。此二志今皆不存。萬歷府志分為郡記3卷,沿革表1卷,歷官表3卷,封爵表、科貢表各2卷,薦舉表、詔令表、風土志、山川志、建置志、官職志、學校志、田賦志、祠祀志各1卷,雜志3卷,宦跡傳2卷,人物傳3卷,勛封傳、一行傳、列女傳、雜傳各1卷。萬歷二十年(1592)補刊時又增補15年歷官表和記事。該志所記明代典章制度與金陵往事頗與史傳相合無謬,對沿革、戰(zhàn)爭敘述尤詳。此志在清順治年間被知府林天擎用作底本,稍作修改,刊為順治《江寧府志》,后佚。版本:萬歷初刊本(藏日本內閣文庫),萬歷二十年(1592)補刊本,中國書店1992年《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影印本,齊魯書社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03冊影印明萬歷初刻本。  

   萬歷江寧縣志  

   明江寧知縣石允珍主修,邑人李登、盛敏耕、顧起元修纂。萬歷二十六年(1598)刻。作志者為當時南京文章名家,歷來受人稱許。李登,南京人。拔貢。曾用家藏“合字”(即活字)印其自著《冶城真寓存稿》,又有《重刊詳校篇?!?。盛敏耕,字伯年,號壺林。上元(今南京)人。萬歷中期在世。為以書、畫、文章擅名一時的盛時泰之子。有才而淪落,與張四維、陳所聞等友善。善散曲。顧起元(1565~1628),字太初,一作璘初。江寧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進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謚文莊。著有《蟄庵日錄》4卷,《客座贅語》及《金陵古金石考》、《說略》等,均列入《四庫總目》并傳于后世。縣志共10卷,凡表三、志六、傳五。分別為第一卷沿革表、地理志,第二卷建置志,第三卷版籍志、戶口志,第四卷祠宇志,第五卷古跡志,第六卷官守表、宦績傳,第七卷科貢表,第八至十卷人物傳。該志體例較《正德江寧縣志》為精,采錄甚嚴?!独m(xù)修四庫全書提要》稱其“體嚴而事廣,文簡而義該”,堪為良志。版本:萬歷初刻本,1985年南京古舊書店發(fā)行、廣陵古籍社影印線裝本。  

   金陵梵剎志 

   南京最早的佛教專志。明葛寅亮編纂。53卷。萬歷三十五年(1607)南京僧錄司刊。葛寅亮,字水鑒,號屺瞻。浙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進士。官至南京尚寶司卿?!督鹆觇髣x志》是其任南京禮部郎中時仿北魏《洛陽伽藍記》所編。專記南京佛寺,是研究明代佛教史的重要參考書。首2卷為皇帝詩文、詔令等。其后分記靈谷、天界、報恩三大寺和5所次大寺,及所統(tǒng)32所中寺、中寺所領120所小寺。廢寺別為1卷。末附《南藏》目錄、寺規(guī)條例。每寺則詳記殿楹、寺產、山川、古跡、人物及名賢題詠等。版本:萬歷初刻本,天啟七年(1627)金陵兼善堂補刻序文本(凌大德所繪,傅汝賢、張承祖所刻圖版被認為是寺志插圖的典范),民國二十五年(1936)10月鎮(zhèn)江金山江天寺影印天啟七年本,1980年明文書局(臺北)《中國佛教史志匯刊》第一輯第四冊,1987年11月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一函十二冊),1995年(臺北)宗青圖書出版公司《中國佛寺志匯刊》本,1996年8月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中國佛寺志叢刊》影印本,1997年齊魯書社《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43~244冊民國本,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第718~719冊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民國鎮(zhèn)江本。 

   金陵瑣事  

   南京掌故筆記。明周暉撰。正續(xù)8卷。萬歷三十八年(1610)刻。周暉(1546~?),字吉甫,號漫士,又號鳴巖山人。上元(今南京)人。諸生。隱居不仕。博古洽聞,多識往事,馳譽鄉(xiāng)里。早年與朱之蕃等結白門詩社。卒年80余。有詩集《幽草齋集》(已佚)、曲論《周氏曲品》等?!督鹆戡嵤隆酚?卷,續(xù)和再續(xù)4卷,另有《瑣事剩錄》8卷(一作4卷)。書前有作者自序和焦竑所作引。專記明初以來金陵掌故,上涉國朝典故、名人佳話,下及街談巷議、民風瑣聞。周暉交游廣泛,老而好學,所記信而有征,如海瑞事跡、倭寇犯南京等皆可補正史之缺。故該書歷來受學者重視。版本:國家圖書館圖書館藏初刻萬歷庚戌刊本,正、續(xù)共8卷,此本后有清文浩堂張滏補輯本、道光元年(1821)江寧李鰲刻本、光緒江寧傅春官重刊本、1983年臺灣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方志叢書》影印本、1985年臺北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第16編影印本;清乾隆四年(1739)江寧張氏木活字本(清張滏補輯,4卷);1935年中央書店鉛印本襟霞閣主人輯《國學珍本文庫》第一集(2卷);1955年文學古籍刊行社據萬歷本影印本(全二冊)。  

   客座贅語  

   南京掌故筆記。明顧起元撰。10卷。萬歷四十五年(1617)撰成,次年刊。顧起元(1565~1628),字太初、璘初、隣初(一說是其號),號遯園居士?;蛘f名培,以字行。江寧(今南京)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會試第一、殿試第三,授翰林院編修,遷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歷任左諭德、右庶子、國子監(jiān)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吏部左侍郎等。萬歷后期辭官歸隱,在南京城西鳳凰臺側(今花露崗39號)建遯園(“遯”即“遁”,以示歸隱的決心),埋首著述。后七次婉拒朝廷征召為相,園內有友人所題七召亭。天啟年間,南京官員建魏忠賢生祠,請其撰文,“辭以手疾”。其于經史子集、詩詞曲畫、文字音韻、方言俗語等均有涉獵。學識淵博,尤勤于撰述考證。詩文亦蔚為大家。主要著述有《中庸外傳》、《顧氏小史》、《金陵古金石考說略》、《雪堂隨筆》、《客座贅語》、《遯園漫稿》、《四書私箋》、《嬾真草堂集》等,今存者30余種。顧起元與客座談時,常涉及金陵故事,遂命侍者隨時記錄,積數(shù)年札記而整理成篇,以期裨益地方史和考訂載籍,是為《客座贅語》之由來。該書專記南京故實,如戶口、賦役、方言、典章制度、名勝古跡、藝林掌故、鄉(xiāng)邦文獻、習俗風尚等,內容豐富,尤偏重明代史事,為研究南京歷史地理、都城風貌的重要史料,也可補史乘之闕,與同期的《金陵瑣事》可視為明代南京的百科全書。版本:現(xiàn)存最早為萬歷四十六年(1618)戊午戴惟孝刊本;清道光中汝南家塾刻《賴古堂藏書十種》本,為1卷本;清光緒間甘氏津逮樓刻本;清光緒三十年(1904)傅春官收入《金陵叢刻》,重新刊印,此本較為流行;1987年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今人譚棣華、陳稼禾點校,1997年第二次印刷;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子部第1260冊影印南京圖書館藏明萬歷四十六年刻本。另有清末陳作霖所輯《冶麓山房叢書》本《客座贅語摘鈔》,又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記有清寫本。  

    帝里明代人文略 

   南京現(xiàn)存最早的斷代人物傳。清路鴻休輯。24卷,其中訂輯大意1卷、總目條例1卷。路鴻休(1623~?),字子儀,晚號青巖逸叟。上元(今南京)人。 明崇禎十三年補博士弟子員。因家貧以賣詩畫自給。著述有《尚書紀聞》、《遺民行略》、《青巖詩集》等。鴻休以南京人文甲天下,而郡乘所載百無一二,乃于80歲時開始纂輯明代的南京人物傳,與友人汪檥(字道鄰)遍訪各宗族家譜,參閱《金陵瑣事》、《客座贅語》、《存征錄》等書,歷4年而成,時為康熙四十五年(1706)。該書仿正史、郡志體例,將王侯、官族、名流、技藝等各類人物以宗族為基礎,分為天宗、王宗、懿宗、勛宗、品外宗、大學士宗、尚書宗、文武甲科宗、宗系可考、宗系未考等10門。內容尤重于風教,史料多不見于方志。晚清陳作霖編《金陵通傳》即略仿其體例。版本:道光三十年(1850) 五月金陵甘氏津逮樓排印本,乃甘熙之兄甘煦以聚珍板所印,這也是南京少見的以木活字排印的圖書。書初印后,甘煦又寄書金陵藏書家朱緒曾,邀其補闕數(shù)十條并志略。  

   康熙江寧府志  

   清代南京方志。有陳開虞本和于成龍本。陳本修于康熙六年(1667),江寧知府陳開虞(字大亨,陜西關中人)主持,鄧旭、白夢鼐纂修。鄧旭(1609~1683),字元昭,號九日。明末自壽州遷金陵,遂為江寧人,卜居城南秦淮河畔萬竹園。為鄧廷楨五世祖。順治四年進士,授檢討。八年,典江西鄉(xiāng)試。仕至甘肅洮珉道按察副使。古體詩為錢謙益、徐乾學、王士禎諸大家所推重。存《林屋詩集》九卷。白夢鼐,字仲調,號蝶庵,江寧人。明諸生。與兄夢鼎合稱“金陵二白”,又與余懷、杜濬在南京國子監(jiān)考試累居榜首,并稱“魚肚白”。因忤馬、阮,陷獄,入清得釋,康熙九年進士,官大理寺評事,十九年嘗典福建鄉(xiāng)試。該志次年刊,為清代首部江寧府志。共34卷,分圖紀、沿革表、疆域志、山水志、建置志、賦役志、學校志、科貢表、歷官表、官績傳、人物傳、古跡志、災祥志、祠祀志、寺觀志、摭佚16類。其中“圖紀”收有春秋至清初金陵城邑、山水圖17幅,及周亮工跋、高岑(金陵八家之一)繪“金陵四十景圖”40幅,其圖之多在方志中頗為少見,“金陵四十景”更是影響久遠?!八掠^志”記大報恩寺尤詳。于本修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江寧知府于成龍(字振甲,漢軍鑲黃旗,一作鑲紅)主持。分23類,共40卷,現(xiàn)存34卷,未刊。在前志基礎上補充了康熙七年以后內容,體例略有調整,如增設“帝王世系”和“藝文志”。版本:陳本初刻本和于本抄本皆存。于本抄本有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二十二年精抄本和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康熙二十三年稿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清抄本,因有織造曹家史料,為紅學界所重。  

    江南通志  

   清代方志。有康熙本和乾隆本兩種??滴醣臼夹抻诳滴醵辏?683),兩江總督于龍成等奉命創(chuàng)修,延聘何洯、宋曹(負責總校,書成不愿具名)等,開局江寧,次年成書。有輿地、食貨、學校、武備、職官、選舉、人物、藝文8志,下列34門,共76卷。附山川等圖50幅,由僑居江寧的《芥子園畫傳》撰者之一王概負責繪制。雍正七年(1729)署兩江總督尹繼善等奉詔重修,九年(1731)十月于江寧開局,至乾隆元年(1736)十月兩江總督趙宏恩任上始成,次年刊刻,是為乾隆本,也是通行本。卷首增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朝詔諭、御制詩文4卷,正文仿史例列有10志、68門,較舊志增河渠、雜類兩志,共200卷。內容于康熙朝事增補尤多,記江蘇詳于安徽。其體例門目分類謹嚴,多有參考價值,常為清代修志者采用。編者認為古跡一門“非僅供博覽,實為論世考地之資”,應詳實記載。反對在藝文志中博采詩文,主張分經、史、子、集匯編,“有關地方利弊及考訂古今興廢者,則附入各門”,題詠之作一概闕而不錄。乾隆本原屬黃之雋等編纂,后又易手。黃氏后在《骭堂集》中稱,是書刻本與原纂多有舛互,而且有許多遺漏重復,都是后來纂修者竄改所致。黃之雋(1668~1748),安徽休寧人,徙居華亭。字石牧,號痦堂。初名兆森,字若木??滴趿辏?721)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授編修,提督福建學政,旋遷中允。乾隆元年,薦試博學鴻詞科,因年邁未能終卷,罷歸。囊無余資,惟嗜蓄書,歸里時編入目錄者2萬余卷,另有雜書800余冊。著有《■(上廣下吾)堂集》50卷(又《補遺》2卷、《續(xù)集》8卷)、《香屑集》18卷,又有雜劇、傳奇。參與兩志纂修者多為當時俊彥,如鄧漢儀、宗元鼎、梅清、顧棟高、秦蕙田等。版本:兩志初刻本皆存。乾隆本通行有四庫全書本,后有臺灣的京華書局影印乾隆元年刊本(1967年初版)、華文書局影印乾隆二年重修本(1967年8月初版),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四庫全書本(1995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1987年,三函二十冊)。

   江寧金石記  

   南京文物專志。嚴觀輯。8卷,附《待訪目》2卷。嘉慶九年(1804)賜書堂初刊。嚴觀,字子進,號述齋。江寧(今南京)人。學者嚴長明長子。太學生。幼承家學。乾隆四十三年(1778)為錢大昕導游江寧古跡,五十五年(1790)在畢沅幕。曾補《元和郡縣志》9卷,協(xié)助姚鼐分纂《江寧府志》。因父親談及鄉(xiāng)邦文獻時,囑托他留意金石文字,以補志乘之闕。遂歷時3年,尋山訪友,遍拓金陵1府7縣的碑刻。自漢迄元,依時代為次,錄其全文,附以考證。又將取求而未得者編為《江寧金石待訪目》2卷,作為附錄,也有同年張敦仁刊本。章學誠稱其“于古錄之存者,必證以今之所見;又于今之所見,補古錄之所無”,必擇可知者加以考訂,不轉抄文辭以求全備。嚴觀于金石文字用力甚勤,還撰有《江寧石刻記》1卷、《湖北金石詩》1卷,校輯孫星衍、邢澍所撰《寰宇訪碑錄》12卷?!督瓕幗鹗洝钒姹荆杭螒c九年賜書堂刊本,宣統(tǒng)二年江楚編譯書局刊本,1977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廠房史料新編》影印宣統(tǒng)刊本,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續(xù)修四庫全書》史部第910冊影印嘉慶九年刻本;《待訪目》2卷,除嘉慶九年張敦仁刊本單行外,尚有光緒乙未元和江標刻《靈鶼閣叢書》本(第二集)、《叢書集成初編》本(影《靈鶼閣叢書》)。

    http://tieba.baidu.com/f?kz=150908193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南京杏花村考
?《江蘇文庫》之史料編(地理類·續(xù))
南京圖書館藏宋刻本《醫(yī)說》及其影印
2011年6月10日購書目錄
《三余日札》(八)
鄭幸丨從刻工題名看清代刻書業(yè)的地域變遷與異地流動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