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特伍德是加拿大著名詩人、小說家、文學批評家、隨筆作家以及環(huán)保主義者,也是迄今在中國被翻譯和研究得最多的加拿大當代作家。上周六,譯者周瓚、批評家戴錦華、詩人翟永明就阿特伍德與詩歌做了精彩的對談。
嘉賓介紹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電影研究、大眾文化研究、女性文學研究。代表作《電影批評》《蒙面騎士》《鏡與世俗神話》等。
翟永明:詩人。著有詩集《女人》、《在一切玫瑰之上》、《稱之為一切》、《黑夜中的素歌》、《翟永明詩集》、《終于使我周轉(zhuǎn)不靈》;散文隨筆集《紙上建筑》、《堅韌的破碎之花》、《紐約,紐約以西》等。
周瓚,詩人、學者、譯者、戲劇工作者。出版有詩集《松開》、《寫在薛濤箋上》,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詩集《吃火》,尼娜·卡香詩集《葬禮上的啦啦隊長》,學術(shù)著作《透過詩歌寫作的潛望鏡》、《掙脫沉默之后》等?,F(xiàn)居北京。
關于阿特伍德
戴錦華:在系統(tǒng)地讀《吃火》之前,阿特伍德在我的記憶當中是一位作家,我認為是當今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優(yōu)秀的作家。我不要提那樣一個問題,但那個問題??M繞在我的心里:諾貝爾獎在他們的諸多的策略,諸多的排列組合當中,阿特伍德哪一天才會排到他們的名單上。
我說我不愿意說,是因為我不想給諾貝爾獎這么高的聲譽。但是我同時還仍然感覺到,阿特伍德她不僅是一位今天最優(yōu)秀的作家,她也是今天最獨特的作家。她的機敏、才智,她極度敏銳的把握和她不斷探索實驗的原創(chuàng)性的形態(tài),她的女性立場但又沒有被教條化的女性主義所限定,女性的生命經(jīng)驗,女性的生命痛楚在她的作品當中,但是所有這一切她對世界,對今天的時代,對整個世界越來越重的疾病的指認,相互地滲透,相互地交織在一起。
所以我說她是我最愛的一位作家,今天讀到她的詩集的時候,我一點都不奇怪,她的作品如果讀英文版的話可能感覺會更強烈。她的文字是那么的敏銳,那么的準確,所以她能夠?qū)懗瞿敲淳实脑娛强上攵?。我最后想說的是《吃火》這個名字我覺得非常阿特伍德,吞咽下火被燒灼,被燙傷,痛楚和那份熱度,那份勇氣。前年在美國的時候,哈佛大學給阿特伍德一個獎,她自己開玩笑說,你們是不是要彌補那些莊嚴的獎從來不頒給我,在那個場合我有機會見到她,我也沒有想到我最愛的這位女作家和翟永明很像,盡管年紀比我年長,但是非常的美麗,非常的優(yōu)雅,而且極端機智。
翟永明:阿特伍德也是我的最愛,其次,每次諾貝爾獎沒有頒給阿特伍德的時候,我也非常生氣,覺得她是真的應該得到這個獎項。我認識阿特伍德的淵源比較早,可能是在一九九四或者一九九五年,當時是在《今天》雜志上看到她的五六首詩,就是周瓚剛才接受的叫做《日漸衰老的女詩人》,但是當時看過以后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誰翻譯的,好像我覺得是黃燦然翻譯的,但是周瓚說好像不是,因為時間確實拖得很久,后來那本書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所以我也可能記憶上出現(xiàn)一些誤差,但是那幾首詩對我的影響挺大的,我就特別喜歡,跟我當時的寫作也有很大的關系,我在讀到這個詩的時候,我覺得我也開始接觸到衰老這個主題,但是我以前好像沒有寫過衰老,衰老是女人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主題,所以阿特伍德的詩給我一個很大的震動,她能夠把女人的衰老寫得那么睿智,寫得那么透徹,寫得那么引人入勝,所以后來在我寫《紙上建筑》的時候我就把心得寫出來了,寫她的一篇文章很短。
關于詩歌讀不懂
周瓚:關于詩歌讀不懂,或者怎么閱讀詩歌,的確是一個非常重大的問題。特別是把詩歌跟其它的文類比較,阿特伍德也既是詩人,也是小說家,同時還寫過評論,隨筆,她甚至特別喜歡科幻文學,她寫過一整本有關科幻文學的隨筆和評論,河南大學出版社也要出版了。我想在文類的比較上來看的話,詩歌對于語言的運用,和盡量地把語言的各種可能性都打開的一種寫作,它跟小說注重于敘事,注重于講故事,散文注重于個人的經(jīng)驗與體會不太一樣。
詩歌是一個跟語言自身保持著緊密的緊張關系的文類,所以詩人寫下來的作品往往會遭遇到晦澀,朦朧,看不懂,但是也有一些詩呢是明白曉暢的,因此關于詩歌閱讀又會有其它的問題產(chǎn)生,寫得太晦澀的詩會被認為是不好的詩,也有的寫得太直白的詩評價上有差異。從寫作者的角度來講的話,我覺得詩歌的晦澀是它的一種品質(zhì),因為它要通過語言去探討經(jīng)驗和感受的復雜性,呈現(xiàn)出詩人對事物、對世界、對人的理解的豐富性和復雜性,它在運用語言的時候會自覺地去帶有晦澀朦朧的特征,怎樣去讀也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我相信這需要一定的指導和一定的引導,就像古詩很明白曉暢,床前明月光是非常好懂的,但是真正的去讀唐詩,去讀古詩,有許多需要借助一定的訓練,關于讀詩的素養(yǎng)需要一定的方法和訓練,我想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但是我并不把看不懂的詩就簡單地認為是不好的詩,這個我想是一個常識。
翟永明:現(xiàn)在很多人一談到讀詩,好像詩歌太晦澀了,讀不懂等等之類的說法。因為可能從上中學,或者小學,甚至大學,我們的教育里面對當代詩的這種閱讀和訓練是沒有的。小學和中學的課本都是中國古代詩歌,有一些大學文科會有一些當代詩歌,但是總的來說,中國教育對當代詩的引導和訓練、閱讀上的指導都是很缺失的,而且大家也都對當代詩沒有一個認識,是因為整個社會對當代詩沒有一個正面的引導,所以中國的當代詩歌處在一個比較邊緣的狀態(tài),大家都不太關心,因為不關心也不會去閱讀,不去閱讀也不會找到一個路徑來進入當代詩。所以我覺得這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不是說完全是詩人的問題,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我覺得詩人能夠做的是盡量能在寫作中能夠跟觀眾對話,喜歡詩歌的觀眾也要自己找到一條進入當代詩,能夠去理解和學習。
戴錦華:我覺得詩是很難定義的,但是在我心目當中詩至少是兩個東西,第一它是語言藝術(shù)的最高形態(tài),它在探索語言,它在實驗語言,它在發(fā)展語言,它在試圖用語言去觸摸那些我們內(nèi)心那種幽隱的美麗的神圣的情感;另外一點我覺得是個它一定和另外一些東西連在一起,就是美、夢想、理想、飛翔、逃逸、越界,它一定是和這樣一種東西聯(lián)系在一起。所以今天我們的時代不讀詩,覺得跟我們很隔膜,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我們在一個空前沉重,空前現(xiàn)實的年代,我們在一個審判夢和審判理想的年代,所以人們會覺得詩飄渺,詩陌生,詩太高,不是我們的現(xiàn)實,不幫助我們的現(xiàn)實。
另外一個原因在兩位詩人我就有點不好意思說了,到今天為止中國的當代詩現(xiàn)代詩遭遇到一個很重要的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就是現(xiàn)代漢語是一個年輕的語言,漢語是個古老的語言,但是現(xiàn)代漢語其實就是一百年的歷史,這個年輕的語言還在發(fā)展和成熟之中,所以要用這個年輕的語言來創(chuàng)造它的藝術(shù),每一個詩人面臨的問題都是全新的,所以有很多人認為當代詩不好,大家可能受到了某種傷害,或者受到了某種阻礙,但是我想每一個讀詩的人應該意識到,詩人不光在寫詩,詩人也在做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個民族語言的推進和實驗和探索,這是我要說的就我理解的詩歌的第二點,就是年輕的漢語怎么發(fā)展為一種藝術(shù)。我們總說,古詩寫得好,現(xiàn)代詩寫得不好,知道古詩是一個古老的語言,是一種悠久的文字,從最早的詩經(jīng),甚至更早,它慢慢地累積。而現(xiàn)代詩我們那么空白,現(xiàn)代詩應該是什么樣的,間行是如何的,所有這些問題我們一直在討論。詩人們一直在試驗,
關于詩歌的春天
周瓚:確實最近幾年很多讀者在讀詩,每年我都會有意識地觀察一些新的詩歌現(xiàn)象,特別是近幾年,隨著微信等自媒體的興盛,詩歌閱讀好像比其它的閱讀更加普及了,因為通過微信和微信上的一些公眾號,這兩年帶動了詩歌的閱讀,但是不是因而也帶動了詩歌出版,我正在感覺到當代詩歌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的讀者閱讀。可能在這一點上翟永明也有一些體會,因為她在成都有一個酒吧叫白夜,她在那里辦活動,比如詩歌的朗誦會,她也跟我交流過一些她的體會。
翟永明:在整個90年代,我覺得詩歌是非常非常邊緣化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四川有特別多的詩人,但是,在整個90年代,周圍的詩人我沒有聽說過誰出過詩集。當然我自己也一直沒有出過詩集,整個90年代到2000年之后,出版社基本上不出詩集。因為出詩集,可能也沒有人讀,因為全社會都在賺錢,出版社也是這樣的。
后來從2010或2011年,我們在白夜搞的活動就有很多圈外的文學愛好者,尤其是年輕人,我覺得可能在過程中我就看到了詩歌的讀者也在那一代人,他們漸漸地不讀詩了,可能去做各種各樣的別的事情吧,或者是追求自己的事業(yè),反正在這個過程當中放棄閱讀詩歌了,所以呢,年輕一代成長起來,他們對詩歌的興趣就開始產(chǎn)生了,所以我后來的活動年輕的詩人也越來越多,而且有所參與,我覺得也可能詩歌的春天現(xiàn)在是來臨了。但另外一方面我覺得也沒有那么樂觀,因為在很多情況下,出版社仍然是把詩歌放在一個不愿意出版的一個狀況下。但是畢竟現(xiàn)在喜歡詩歌的人有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它跟過去還是不一樣了。從詩人這個角度來講,我們自己可以不用通過編輯部,編審啊,要不要給你發(fā)表啊,通不通過啊這一類的限制,詩人可以自己自由地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發(fā)布自己的詩歌,通過自媒體把自己的詩歌,尤其是那種比較年輕的剛剛開始寫作的詩人,這個平臺對他們來說也更是重要的。所以呢我覺得這兩年還是越來越好地一個狀態(tài)。
戴錦華:我覺得我們確實也不必悲觀,因為我們經(jīng)過了90年代世紀之交,現(xiàn)在二十多年過去了以后,我覺得某些泡沫開始破了,某些泛起的渣滓開始沉下去了,某些躁動的心開始安靜了,我們大家開始去找可能我們自己更需要的和屬于我們的,所以我覺得詩歌在尋找它的讀者,讀者也在找他們心里的詩,我覺得可能重要的是相互找到,但是我想詩歌恐怕一定是小眾的,一定不是大眾的。某一個詩歌某一個詩人的流行可能是有的,是短暫的,但是一定不是長久的現(xiàn)象。一個時代,一個全民詩歌的年代,一定不是一個春天,大概不是那樣意義的春天,或者我們不用夢想當年人人讀詩,人人寫詩,人手一本詩集的年代。如果按照那樣的想法,春天就永遠不會再來了。
但是,其實可怕的是,詩歌被拒絕,詩歌被否認,然后我們以寫詩讀詩為恥,如果是那樣一個時代風尚的話,就像人人都讀詩,人人都寫詩一樣。所以我覺得在座的朋友會來這個會,是因為你們要尋找自己心里的詩,所以我想是這樣一個漂流當中相遇的過程。太俗的比喻了,當著詩人就更不好意思,其實當然是漂流瓶啦。你寫了一首詩是丟出去的,你完全不知道誰會打開它,誰會閱讀它,奇妙就在這,你去尋找,不要因為你讀到了一首惡劣的詩,你遇到了一個惡劣的詩人做了惡劣的事,就否認詩歌。世界很大,我們要耐心一點去尋找自己心里向往的東西。
阿特伍德大家去讀吧,至少她有三本書我覺得已經(jīng)絕對的會留在世界文學史上,也絕對會成為經(jīng)典,那就是《盲刺客》、《使女的故事》和《羚羊與秧雞》,臺灣翻譯成《末世男女》。這三本書我想一定會留在文學史上,這三部小說它是政治寓言小說,科幻、性的災難小說和多重文體的試驗,如果你們想讀一本的話,我推薦《盲刺客》。臺灣較早翻譯它,我最早在臺灣讀到它就到了那種沉迷不可自拔的程度,就是寫得這么奇妙,如果你讀了這本書,如果你喜歡這本書,那么通俗文學和高雅文學那種距隔,你會看到阿特伍德把科幻小說寫到多么出神入化,你會看到一個科幻小說的段落怎么作為書中書,然后進入到一個沉重痛苦的現(xiàn)實主義段落,你會從現(xiàn)實主義段落又進入到一個羅曼史的愛情故事。就是這樣一個非常美麗的結(jié)構(gòu),同時你讀那本書會讀到可能今天你拒絕讀,或者你讀不到的關于十九世紀,關于二十世紀初,關于現(xiàn)代資本主義的很多很多道理。而《使女的故事》已經(jīng)是全世界很多很多大學當中的性別研究系,或者是社會學系的必讀參考書目。法西斯主義政治和女性,性別歧視,性別暴力和政治體制當中的暴力的必然聯(lián)結(jié),所以你可以把它視為女性主義著作,你可以把它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反烏托邦作品之一。《羚羊與秧雞》很好玩,它出版的一個月以后,SARS爆發(fā)了,簡直就像現(xiàn)實的一個預言,今天可能在座的朋友甚至可能不知道什么是SARS,就是非典。我們已經(jīng)忘記了,昨天和一個醫(yī)生彈起來,他說道今天為止,我們對于這個病的機制,發(fā)病的原因和治療,沒有任何進步。所以說傳染病,環(huán)境污染等等等等,那些未知的災難其實就讀阿特伍德,讀翟永明,讀周瓚,其實我們也是在分享一份憂患,分享一份承擔,我說完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