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
◆支遁(314-366)
東晉詩僧,佛學家。字道林,世稱“支公”、“林公”。自幼讀經(jīng),秀穎過人。早年隱居余杭山,25歲時出家。后入剡州(今浙江嵊縣)沃洲山,建庵養(yǎng)鶴。以好談玄理著稱于當世、與東晉諸多名士如王羲之、謝安等交往過密,常以詩文酬酢,標榜風雅。善寫五言詩,大多描寫山野幽趣,借以抒發(fā)佛家超脫之理與色空之念。其詩開一代模山范水之雅風。
詠懷詩
端坐鄰孤影,眇罔玄思劬。
偃騫收神轡,領略綜名書。
涉老咳雙玄,披壯玩太初。
詠發(fā)清風集,觸思皆恬愉。
俯欣質(zhì)文蔚,仰悲二匠徂。
蕭蕭柱下迥,寂寂蒙邑虛。
廓矣千裁事,消液歸空無。
無矣復何傷,萬殊歸一途。
道會貴冥想,罔象掇玄珠。
悵怏濁水際,幾忘映清渠。
反鑒歸澄漠,容與含道符。
心與理理密,形與物物疏。
蕭索人事去,獨與神明居。
【賞析】
這是一首結(jié)合莊老闡揚佛理的我國最早的佛理詩之一。
作為一代身披袈裝的兩晉名僧,他多與名士交游,廣涉莊老之學,玩味有無之玄與太初之境。玄思之際,深感莊老雖逝,其道永存,合于佛途,所謂“萬殊歸一途”。須持無心,不輟反省,不懈修習;須心與理密,形與物疏,方可達到與道符合、與神明居的境界。
這首融匯佛、道,體現(xiàn)當時佛學與道學合流之佛理詩,飽受當時名士稱贊。后人皎然評其人其詩“山陰詩友喧四座,佳句縱橫不廢禪”。
◎本文轉(zhuǎn)自: 顯密文庫,詳細出處請參考: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5215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