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本篇著重對儒家經(jīng)籍以外的諸子百家的著述進行辯解?!皶奔词侵高@類著述,因為通篇采用對答的形式,故取名《書解》。
漢代提倡尊孔讀經(jīng),用天人感應、讖緯迷信解說儒家經(jīng)書以宣揚君權神授的儒生倍受朝廷器重,他們的學說被立為官學,不少人因此爬上博士高位。而對現(xiàn)實有所指責的作者及其著述,因為“失經(jīng)傳之實,違圣人質(zhì)”而被斥為“于世無補”的“玉屑”,其前車之鑒就是“身下秦獄”的韓非。那些“遠圣從后復重為者”的著述,被說成是不可“采用而施行”的“妄”作。王充指出,世儒說經(jīng)都是“虛說”,而文儒“卓絕不循”的著作才是“實篇”?!皶酁楸荆?jīng)亦為末,末失事實,本得道質(zhì)”?!爸萋┱咴谟钕拢д咴诓菀?,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他強調(diào)“后人復作,猶前人之造”,“文義與經(jīng)相薄”,決不能以儒家經(jīng)書的是非為是非,“使言非五經(jīng),雖是不見聽”。
對創(chuàng)作問題,王充反對“積閑暇之思”,主張面對現(xiàn)實,“感偽起妄,源流氣A”,認為“問事彌多而見彌博”,即是說社會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
王充把五經(jīng)和諸子的位置顛倒過來,在五經(jīng)立為官學的情況下,這是極為大膽的。他借古喻今,為“后人復作”鳴不平,更是對漢代官學的挑戰(zhàn)。
【原文】
82?1或曰:“士之論高,何必以文?”
【注釋】
文:這里指文采。
【譯文】
有人說:“士人的議論高明,為什么一定要依靠借助文采呢?”
【原文】
82?2答曰:“夫人有文質(zhì)乃成。物有華而不實,有實而不華者?!兑住吩唬骸笆ト酥橐姾蹀o?!背隹跒檠裕鸀槲?,文辭施設,實情敷烈。夫文德,世服也??諘鵀槲模瑢嵭袨榈?,著之于衣為服。故曰:德彌盛者文彌縟,德彌彰者人彌明。大人德擴,其文炳;小人德熾,其文斑。官尊而文繁,德高而文積。華而者,大夫之簀(11),曾子寢疾(12),命元起易(13)。由此言之,衣服以品賢,賢以文為差。愚杰不別,須文以立折。非唯于人,物亦咸然。龍鱗有文,于蛇為神;鳳羽五色,于鳥為君;虎猛,毛`■(14);龜知(15),背負文。四者體不質(zhì),于物為圣賢。且夫山無林,則為土山;地無毛,則為瀉土(16);人無文,則為仆人(17)。土山無麋鹿,瀉土無五谷,人無文德不為圣賢。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18),二氣協(xié)和,圣賢稟受,法象本類(19),故多文彩。瑞應符命(20),莫非文者。晉唐叔虞(21),魯成季友(22),惠公夫人號曰仲子(23),生而怪奇,文在其手。張良當貴(24),出與神會,老父授書,卒封留侯(25)。河神,故出圖;洛靈,故出書。竹帛所記怪奇之物(26),不出潢矗27)。物以文為表,人以文為基。棘子成欲彌文(28),子貢譏之。謂文不足奇者,子成之徒也。
【注釋】
答曰:“王充的回答?!币韵隆按鹪弧本?/p>
文:文華、辭采。質(zhì):樸實。
華:同“花”。
引文參見《周易?系辭下》。
扎:同“札”。古代書寫用的竹簡、木簡。
敷:布,陳列。烈:通“列”。羅列。敷烈:充分表達出來,顯現(xiàn)。
文德:參見61?10注。
人:當作“文”,形近而誤。
小人:對“大人”而言,指比大人地位低的君子。參見61?7注。
?。╤uǎn緩):光滑。
?。?1)簀(é則):席子。
(12)寢疾:病重臥床不起。
?。?3)命元起易:參見55?12注。
?。?4)`■:同“紛綸”?;y很多的樣子。
?。?5)龜知:古人用龜甲占卜以斷吉兇,因此就認為龜有智,能先知。
?。?6)瀉:當作“”,形近而誤。下同。土:不生長草木的鹽堿地。
(17)仆:通“樸”。未成器的東西。
?。?8)文:指日、月、星辰。后土:大地。理:紋理,指山川陵谷等?!兑饬帧芬墩摵狻坟脑唬骸疤煊腥赵鲁叫侵^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p>
(19)本類:指天地。
(20)符命:指預示帝王受命于天的吉兆。
(21)晉唐叔虞:參見54?8注。
?。?2)魯成季友:參見54?8注。
?。?3)惠公:魯惠公。仲子:宋仲子。參見23?19注。
?。?4)張良:參見7?4注。
?。?5)留侯:張良的封爵。“留”是他的封地,在今江蘇沛縣東南。
?。?6)竹帛:泛指書籍。
(27)矗和“污”。潢矗盒∷坑。
?。?8)棘子成:衛(wèi)國大夫。彌:通“弭(mǐ米)”。止,取消。文:指禮節(jié)儀式。棘子成欲彌文:棘子成認為只要具有遵守禮儀的思想就行了,不必要表面的禮儀。子貢譏諷他說,如果把毛去掉,虎豹皮和犬羊皮就沒法區(qū)別了。參見《論語?顏淵》。
【譯文】
回答說:“人要具備文和質(zhì)兩個方面才算完美。物有只開花不結果的,有只結果不開花的?!兑住飞险f:“圣人的情感通過文辭表達出來?!闭f出口就成了語言,把簡札編在一起就成了文章,文辭書寫出來,真實的情感就顯現(xiàn)了。體現(xiàn)德行的文采,就是社會的服飾。只見之于文字叫“文”,實際去做叫“德”,裝飾在衣上叫“服”。所以說:道德越高的文飾就越多采,道德越明顯的文飾就越鮮明。官大位尊的人道德豐盈,他的文飾就鮮明;君子的道德高尚,他的文飾就華麗。官高位尊文飾就繁多,道德高尚文飾就豐盛。華麗而又光滑的,是大夫享用的席子,曾子病重臥床,讓兒子把這種席子換掉。由此說來,以穿的服飾來區(qū)別賢人,賢人是以文采的多少來區(qū)分高低。愚昧杰出不能分別,必須要靠文采來判斷。不僅人類是如此,萬物也都是這樣。龍的鱗上有花紋,在蛇類中是神物;鳳的羽毛有五色,在鳥類中是首領;老虎威猛,毛色花紋很多;龜智慧,背甲上有花紋。這四種動物的軀體花色華麗,在動物類中是圣賢。如果山?jīng)]有林木,就是土山;地上不長草木,就是土;人沒有文采,就是無用的人。土山上不會有麋鹿,土上不會生五谷,人沒有體現(xiàn)德行的文采就不會是圣賢。上天多日月星辰而大地多山川陵谷,陰陽二氣協(xié)和,圣賢承受此二氣,仿效天地,所以文采繁多。祥瑞吉兆,沒有不以文采來顯現(xiàn)的。晉唐叔虞,魯成季友,惠公夫人名叫仲子,他們生下來就很奇怪,有字樣在他們手上。張良命該顯貴,出逃時與神人相會,黃石老人授以兵書,終于被封為留侯。黃河神異,所以出現(xiàn)河圖;洛水神靈,所以出現(xiàn)洛書。書籍所記載的怪奇的事物,不會出現(xiàn)在小水坑中。物以文采為外表,人以文采為根基。棘子成想取消文采,子貢就譏諷他。認為文采不足為奇的,是棘子成這類人。
【原文】
82?3著作者為文儒,說經(jīng)者為世儒。二儒在世,未知何者為優(yōu)。
或曰:“文儒不若世儒。世儒說圣人之經(jīng),解賢者之傳,義理廣博,無不實見,故在官常位;位最尊者為博士,門徒聚眾,招會千里,身雖死亡,學傳于后。文儒為華淫之說,于世無補,故無常官,弟子門徒不見一人,身死之后,莫有紹傳。此其所以不如世儒者也?!?/p>
【注釋】
文儒:指學識淵博、能撰文著書的儒生。
世儒:指宣揚天人感應的今文經(jīng)學的儒生。章太炎《國故論衡下?原儒》:“文儒者,九流六藝大史之屬。世儒者,即今文家。以此為別,似可就部。然世儒之稱,又非可加諸劉歆、許慎也?!比A淫之說:華而不實的議論。
紹傳:斷承。
【譯文】
能著書立說的是文儒,能解釋經(jīng)書的是世儒。兩種儒生同在社會上,不知哪一種更優(yōu)些。有人說:“文儒不如世儒。世儒解釋圣人的經(jīng)書,解釋賢人的傳述,意義道理廣博,沒有不見實效的,所以在官府有固定的職位;其中地位最高的是五經(jīng)博士,聚集了許多門徒,招引會集了千里之外的學生,即使他本人死了,他的學說仍然流傳于后代。文儒發(fā)表的是華而不實的議論,對社會毫無補益,所以沒有固定的官職,不見他們有一個弟子門徒,他們本人死亡之后,沒有人繼承他們的學業(yè)。這就是文儒不如世儒的道理?!?/p>
【原文】
82?4答曰:不然。夫世儒說圣情,共起并驗,俱追圣人。事殊而務同,言異而義鈞。何以謂之文儒之說無補于世?世儒業(yè)易為,故世人學之多,非事可析第,故宮廷設其位。文儒之業(yè),卓絕不循,人寡其書,業(yè)雖不講,門雖無人,書文奇?zhèn)?,世人亦傳。彼虛說,此實篇。折累二者,孰者為賢?案古俊V著作辭說,自用其業(yè),自明于世。世儒當時雖尊,不遭文儒之書,其跡不傳。周公制禮樂,名垂而不滅。孔子作《春秋》,聞傳而不絕。周公、孔子,難以論言。漢世文章之徒,陸賈、司馬遷、劉子政、楊子云,其材能若奇,其稱不由人。世傳《詩》家魯申公,《書》家千乘歐陽、公孫,不遭太史公,世人不聞。夫以業(yè)自顯,孰與須人乃顯?夫能紀百人,孰與廑能顯其名(11)?
【注釋】
“情”字下疑脫“文儒”云云五字。文儒、世儒并言,故謂其“共起并驗,俱追圣人,事殊而務同,言異而義鈞”。今本脫此五字,則“世儒”失所比較。據(jù)文意,“世儒”前疑脫“文儒”二字。
非事:不急之務,平常的事情。析第:區(qū)分等級高低。
折累:判斷比較。“折累”疑當作“析累”,析累猶“序累”。
俊V(yì義):賢能的人。
明:顯明,此指出名。
周公制禮樂:《禮記?明堂位》:“周公踐天子位以治天下,六年,朝諸侯于明堂,制禮作樂?!?/p>
陸賈:參見8?10注(14)。司馬遷:參見3?4注(18)。劉子政:劉向。參見13?5注。楊子云:參見3?4注(16)。
申公:申培,又稱申培公,魯人,漢文帝時立為博士,他注釋的《詩》被稱為《魯詩》。是西漢今文詩學“魯詩學”的開創(chuàng)者。
千乘(shèng剩):郡名,在今山東北部。歐陽:歐陽生,西漢千乘郡人,字和伯,以精通《尚書》聞名。公孫:可能是指公孫弘,漢武帝當過丞相,被封為平津侯。據(jù)史籍記載,公孫弘以精通《春秋公羊傳》著名,而不是《尚書》:“公孫”前后疑有脫文。
太史公:即司馬遷。他在《史記?儒林列傳》中,記載了申公、歐陽生、公孫弘的事情。
(11)廑(jǐn僅):通“僅”。
【譯文】
回答說:并非如此。文儒世儒解釋圣人的實情,是出于同一個動機,有同樣的效驗,目的都是想追隨圣人。事情雖然不同但勉力從事是一致的,說的話不一樣但道理卻是相同的。為什么說文儒的議論對社會沒有補益呢?世儒的學問容易做,所以世人學習的就多,平凡的事情都可以分出高低來,所以官府朝廷中都設置了他們的職位。文儒的學問,卓越非凡不循常規(guī),人們很少讀他們的書,他們的學問即使沒有用來傳授,門下即使沒有弟子,但他們的著作文章奇?zhèn)ゲ环玻郎系娜送瑯恿鱾魉麄兊闹?。那些世儒的都是虛妄的言論,只有這些文儒的才是有實際內(nèi)容的文章。判斷比較這兩種儒生,哪一個賢明呢?考察古代賢能的人著書立說,自己用自己的學問,自己在社會上出名。世儒在當時即使尊貴,如果沒有被文儒把他們寫進書里,他們的事跡就不會流傳。周公制禮作樂,名聲流傳而不滅絕??鬃泳帉憽洞呵铩罚暳鱾鞫粶缃^。周公、孔子是圣人,難以用他們作例子來論證人才。漢代寫書的人有陸賈、司馬遷、劉子政、楊子云等人,他們的才能如同奇人一樣,他們的名聲不是靠別人得來的。世人傳聞的《詩》家魯申公,《書》家千乘郡的歐陽生和公孫弘,如果不是遇上太史公將他們記載下來,世上的人也不會知道他們。憑自己的學問出名的人與依賴別人才出名的人相比,哪個更好呢?能夠記載一百個人的事跡使他們出名,與僅僅能使自己出名的人相比,哪個更高明呢?
【原文】
82?5或曰:“著作者,思慮間也,未必材知出異人也。居不幽,思不至。使著作之人,總眾事之凡,典國境之職,汲汲忙忙,或暇著作?試使庸人積閑暇之思,亦能成篇八十數(shù)。文王日昃不暇食,周公一沐三握發(fā),何暇優(yōu)游為麗美之文于筆札?孔子作《春秋》,不用于周也。司馬長卿不預公卿之事,故能作《子虛》之賦。楊子云存中郎之官,故能成《太玄經(jīng)》,就《法言》。使孔子得王,《春秋》不作;長卿、子云為相,賦、玄不工籍(11)?!?/p>
【注釋】
間:同“閑”。閑暇,有空閑。
或:據(jù)文意,疑當作“何”。
成篇八十數(shù):寫成八十多篇文章。這里暗指《論衡》一本。
昃(è仄):太陽偏西。日昃不暇食:傳說周文王因為忙于處理國家大事,太陽偏西了,還沒有工夫吃飯。參見《尚書?無逸》。
沐(mù木):洗頭。一沐三握發(fā):傳說周公禮賢下士,忙于接待,洗一次頭就要中斷三回。參見《史記?魯周公世家》。
司馬長卿:司馬相如。參見42?8注。公卿:三公九卿,泛指高級官吏?!蹲犹摗罚骸蹲犹撡x》,司馬相如的代表作之一。此賦全文保存于《史記》及《漢書》本傳中;《文選》則以其前半題為《子虛賦》,后半題為《上林賦》。
中郎:皇帝的侍從官。
《太玄經(jīng)》:參見39?3注。
《法言》:參見56?14注。共十三卷。
?。?1)“籍”字疑當在句首“長卿、子云”之前。“籍”即“使”之意。
【譯文】
有人說:“從事著述的人,只是有空閑時間來思考罷了,不一定是他才智出眾不同于平常人。居住的地方不幽靜,文思就不會到來。如果讓從事著述的人,總攬各方面的事,掌管國境之內(nèi)的職責,心情急切忙忙碌碌,他還有什么空閑去從事著述呢?假使讓一個平庸的人把閑暇時的思慮積累起來,也能寫出八十多篇文章。周文王忙于政務太陽偏西也沒有空吃飯,周公洗一次頭要中斷三回來接待客人,還有什么空余時間悠閑自在地用筆在簡札上寫出美麗的文章呢?孔子寫成了《春秋》,是因為沒有被周天子重用。司馬長卿因為不能參預公卿的事務,所以能寫成《子虛賦》。揚子云因為只當了中郎這樣一個閑官,所以才能寫成《太玄經(jīng)》和《法言》。如果孔子能當上君王,《春秋》就寫不出來;假如司馬長卿和揚子云做了丞相,《子虛賦》和《太玄經(jīng)》就不會有如此的巧妙?!?/p>
【原文】
82?6答曰:文王日昃不暇食,此謂演《易》而益卦。周公一沐三握發(fā),為周改法而制。周道不弊,孔子不作,休思慮間也,周法闊疏,不可因也。夫稟天地之文,發(fā)于胸臆,豈為間作不暇日哉?感偽起妄,源流氣A。管仲相桓公,致于九合;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然而二子之書,篇章數(shù)十。長卿、子云,二子之倫也。俱感,故才并;才同,故業(yè)鈞。皆士而各著,不以思慮間也。問事彌多而見彌博,官彌劇而識彌泥。居不幽則思不至,思不至則筆不利,ㄍ韁人有幽室之思(11),雖無憂,不能著一字。蓋人才有能,無有不暇。有無材而不能思,無有知而不能著。有鴻材欲作而無起,細知以問而能記(12)。蓋奇有無所因,無有不能言,兩有無所睹(13),無不暇造作。
【注釋】
謂:通“為”。此文說文王因演《易》而不暇食,未知所據(jù)。
《韓詩外傳》、《史記?魯世家》、《說苑?敬慎篇》記載周公一沐三握發(fā),并謂敬賢下士而然,此謂因為周改法,又是一種說法。
周道:指周代的禮儀制度。
據(jù)文義,“休思慮間也”當作“非思慮間也”。
管仲、桓公:參見3?2注(12)。
九:形容次數(shù)多。
商鞅、孝公:參見1?5注。
二子之書:指《管子》和《商君書》。
士:通“仕”。做官。
泥:疑為“深”字形誤。此文義無取于“泥”字。
?。?1)ǎyín銀):頑固。
?。?2)句上脫“無”字,“問”為“閑”字形誤。
?。?3)“兩”字誤衍。
【譯文】
回答說:周文王忙得到太陽偏西了還沒有空去吃飯,這是為推演《易》和增加卦數(shù)。周公洗一次頭要中斷三回,這是忙于為周朝改訂法度和制禮作樂。周朝的禮制不敗壞,孔子就不會寫作《春秋》,并不是因為他有空閑時間來思考,而是因為周代的禮制已經(jīng)不完備,不能再沿用了。他承受了天地的文采,發(fā)自內(nèi)心而寫作,哪里是閑著無事而寫作以免荒廢日月呢?這乃是對虛妄有所感觸而引起的,就像水源會流淌熱氣會蒸騰一樣非寫不可。管仲輔佐齊桓公,以致于多次召集諸侯會盟;商鞅輔佐秦孝公,為秦國開創(chuàng)了帝王之業(yè)。然而他們兩人寫的書,也有幾十篇之多。司馬長卿和揚子云,也是管仲、商鞅這類人。由于他們都有所感觸,因此才干不相上下;才干相同,因此學問相當。他們都在做官而又各自著書,并不是因為他們有空閑。過問的事情越多見識也就越廣博,官務越繁忙見識也就越深厚。居住的地方不幽靜文思就不會到來,文思不來下筆就不流利,頑固愚笨的人,有幽室供他思考,即使他無所憂慮,還是寫不出一個字來。人才有能與不能,而不在于有沒有空閑。有缺乏才智而不能思考的人,沒有具備才智而不能寫作的人。有才智很高想寫作而無所緣起的人,沒有才智很低而由于有空閑就能記錄成文的人。大概奇才有無從下筆的,沒有不會寫作的,有看不到的,沒有缺乏功夫進行寫作的。
【原文】
82?7或曰:“凡作者精思已極,居位不能領職。蓋人思有所倚著,則精有所盡索。著作之人,書言通奇,其材已極,其知已罷。案古作書者,多位布散解;輔傾寧危,非著作之人所能為也。夫有所浚有所泥。則有所自,篇章數(shù)百。呂不韋作《春秋》,舉家徙蜀;淮南王作道書,禍至滅族;韓非著治術,身下秦獄。身且不全,安能輔國?夫有長于彼,安能不短于此?深于作文,安能不淺于政治?
【注釋】
罷(pí皮):通“疲”。疲憊不堪,消耗殆盡。
?。和ā鞍恪???鞓?。解(xiè謝):通“懈”。懈怠,無所事事。此處文句疑有脫誤??:汀氨啤薄4弑?,推動。
此處疑當有脫文。
呂不韋:(?~前235年),衛(wèi)國人,戰(zhàn)國末年曾任秦相,因陰謀叛亂,被秦王政撤職罷官,貶居洛陽。后因繼續(xù)搞陰謀活動被發(fā)覺而畏罪自殺。《春秋》:指《呂氏春秋》,亦稱《呂覽》,二十六卷,是呂不韋召集門客編寫的,為雜家代表作。
舉家徙蜀:呂不韋自殺后不久,全家也被流放到四川去。事見《史記?呂不韋列傳》。淮南王:劉安。參見24?5注。道書:這里指《淮南子》,亦稱《淮南鴻烈》,劉安及其門客所著?!稘h書?藝文志》著錄內(nèi)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nèi)篇論道,外篇雜說。今只流傳內(nèi)二十一篇。
滅族:古刑之一。《書?泰誓上》:“罪人以族。”孔傳:“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兄弟妻子?!表n非:參見21?12注。治術: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這里指《韓非子》一書。身下秦獄:戰(zhàn)國末年,韓非到秦國。由于李斯、姚賈嫉妒他的才能,他被害死在獄中,事見《史記?老莊申韓列傳》。
【譯文】
有人說:“凡是著書立說的人他的精力智慧已經(jīng)窮盡,居官位就不能勝任職責。大約人的思想偏重于某個方面,那么精力也就會在這方面用盡。著書立說的人,寫的東西精深奇特,他的才智已經(jīng)到了極限,他的智慧已消耗殆盡??疾旃糯鴷⒄f的人,大多處在閑散無事的地位;至于輔佐將要傾覆的社稷,安定將要危亡的國家,這不是著書立說的人所能做到的。有所推動,有所堅持,就會有所開端,寫出成百篇的文章來。呂不韋寫《呂氏春秋》,全家流放四川;淮南王作《淮南子》,遭禍至全家被處死;韓非著《韓非子》一書,自己被害死在秦國的獄中。自身尚且不能保全、怎么能輔佐國家呢?在那方面有所擅長,在這方面怎么能不有所不足呢?精通寫文章,怎么能不在政治上有所不足呢?”
【原文】
82?8答曰:“人有所優(yōu),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非劣也,志意不為也;非拙也,精誠不加也。志有所存,顧不見泰山;思有所至,有身不暇徇也。稱干將之利,刺則不能擊,擊則不能刺,非刃不利,不能一旦二也。彈雀則失■,射鵲則失雁;方員畫不俱成,左右視不并見,人材有兩為,不能成一。使干將寡刺而更擊,舍鵲而射雁,則下射無失矣。人委其篇章,專為攻治,則子產(chǎn)、子賤之跡,不足侔也。古作書者,多立功不用也。管仲、晏嬰,功書并作。商鞅、虞卿,篇治俱為。高祖既得天下,馬上之計未敗,陸賈造《新語》,高祖粗納采(11)。呂氏橫逆(12),劉氏將傾,非陸賈之策,帝室不寧。蓋材知無不能,在所遭遇,遇亂則知立功,有起則以其材著書者也。出口為言,著文為篇。古在言為功者多,以文為敗者希。呂不韋、淮南王以他為過,不以書有非;使客作書,不身自為,如不作書,猶蒙此章章之禍(13)。人古今違屬,未必皆著作材知極也。鄒陽舉疏(14),免罪于梁(15),徐樂上書(16),身拜郎中(17)。材能以其文為功于人,何嫌不能營衛(wèi)其身?韓蚤信公子非(18),國不傾危。及非之死,李斯如奇(19),非以著作材極,不能復有為也。春物之傷,或死之也;殘物不傷,秋亦大長。假令非不死,秦未可知(20)。故才人能令其行可尊,不能使人必法己;能令其言可行,不能使人必采取之矣。
【注釋】
“有身”錯倒,當作“身有不暇徇也?!?/p>
干將:傳說中古代著名的寶劍。
一旦:一時,同時。
(bìng并):一種甲殼蟲。此字可能有誤。據(jù)上文以“干將”為喻,“”可能是一種彈丸的名稱。■(lǚ呂):■(lán蘭)■,布谷鳥。
員:通“圓”。
攻:當為“政”之誤。政治本連文,此正承上文而言。
子產(chǎn):參見11?14注。子賤:參見13?2注。
侔(móu謀):等,齊。
虞卿:參見39?8注。
馬上之計:指使用武力的主張。
?。?1)高祖粗納采:《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陸生時時前說稱《詩》、《書》,高帝罵之曰:‘乃公居馬上而得之,安事《詩》、《書》?’陸生曰:‘居馬上得之,寧可以馬上治之乎?’高帝不懌而有%色,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懮舜质龃嫱鲋?,著十二篇,號其書曰《新語》?!?/p>
?。?2)呂氏:指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呂雉以及她的侄子呂產(chǎn)、呂祿等人。呂氏橫逆:劉邦死后,呂后、呂產(chǎn)、呂祿等人陰謀篡權,陸賈與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多次計議,終于消滅了呂祿等人,迎立漢文帝劉恒,鞏固了漢王朝的統(tǒng)治。參見《史記?酈生陸賈劉傳》。
(13)二“章”字,疑皆當為“辜”之字誤?!斑`屬”疑當為“連屬”,亦形似之誤。此文本作“如不作書,猶蒙此辜。辜之禍人,古今連屬?!?/p>
(14)鄒陽舉疏:參見39?8注(13)。
(15)梁:指梁孝王劉武。
?。?6)徐樂:參見3?3注。
?。?7)郎中:皇帝的侍從官。
?。?8)韓:指戰(zhàn)國末期韓國君王韓王安。蚤:通“早”。公子非:指韓非。
?。?9)如:據(jù)文意,疑為“妒”字之形誤。
(20)疑此處文句有誤。
【譯文】
回答說:人有優(yōu)的地方,必然也有劣的地方;人有工巧的時候,必然也有笨拙的時候。并不是由于低劣,而是心思沒放在這方面;并不是由于笨拙,而是精神沒有集中于這方面。心中存有某種志向,就會連泰山也看不見;思想達到了某種境地,自己就沒有空閑來有所謀求。世人稱贊干將的鋒利,但它能刺就不能砍,能砍就不能刺,不是劍刃不鋒利。而是同時不能起兩種作用。用彈雀就不能同時彈■,用弓射鵲就不能同時射雁;方和圓不能同時都畫成,眼睛向左右看不能同時兩邊都看見,一個人如果同時做兩件事,結果一件事也做不成。如果干將不用來刺而改為砍,不用射鵲而改為射雁,就一定能砍下來,一定能射中而不會失誤了。人如果放棄他的寫作,專心搞政治,那么子產(chǎn)和子賤的事跡就不值得一比了。古代著書的人,很多都是能建立功業(yè)的人,只是沒有受到重用。管仲和晏嬰,功業(yè)和著書都有所建樹;商鞅和虞卿,文章和政治都有所成就。漢高祖得天下之后,使用武力治國的主張沒有改變,陸賈寫出《新語》,漢高祖大體都采用了。呂氏陰謀篡權,劉氏的天下將要傾覆,如果不是陸賈的政策,漢家帝室就不會得安寧。有才智的人沒有辦不到的事情,關鍵在于他的遭遇如何,如果遇到亂世,就會去建立功業(yè),有所感觸,就會以他的才智從事著述。說出口就是語言,寫成字就是文章。古代憑說話建功的人多,為寫文章而遭受敗家滅族的人極少。呂不韋、淮南王是由于別的事而犯罪,不是因為著書才有罪的。讓門客來寫書,自己并不寫,即使不寫書,也仍然要蒙受災禍,災禍害人,從古至今接連不斷,不一定都是在寫作上才智窮盡了的人。鄒陽在獄中上書,被梁孝王免去了罪;徐樂給漢武帝上書,自己被拜為郎中。才智能以文章的形式有功于人,為什么要懷疑它不能保護自身呢?韓王安如果早點聽從公子韓非的意見,國家不會有傾覆的危險。至于韓非的死,是因為李斯嫉妒他才能出眾,并不是由于他著書才智竭盡,不能在政治上再有作為的緣故。春天植物受到傷害,有的因此而死了;有些被摧殘過的植物如果不再受傷害,到秋天也會長大成熟。如果韓非不死的話,秦王朝的前途就很難說了。所以有才學的人能夠使自己的德行受人尊敬,卻不能使別人必定效法自己;能夠使自己的議論切實可行,卻不能使別人必定采納自己的主張。
【原文】
82?9或曰:“古今作書者非一,各穿鑿夫經(jīng)之實傳,違圣人質(zhì),故謂之蕞殘,比之玉屑。故曰:‘蕞殘滿車,不成為道;玉屑滿篋,不成為寶?!叭私?,猶為蕞殘,況遠圣從后復重為者乎?其作必為妄,其言必不明。安可采用而施行?”
【注釋】
“夫”當為“失”之脫壞,“傳”疑當在“經(jīng)”之下。此文當為“各穿鑿失經(jīng)傳之實,違圣人質(zhì)?!?/p>
蕞(uì最):細小。蕞殘:支離破碎之物。
篋(qiè竊):箱子。
西漢桓寬《鹽鐵論?相刺篇》:“玉屑滿篋,不成其寶;誦《詩》、《書》,負笈,不為有道?!?/p>
【譯文】
有人說:“從古到今寫書的人不止一個,各自牽強附會失去了經(jīng)傳的真實內(nèi)容,違背了圣人的本質(zhì)意義,所以稱之為殘缺之物,把它比作玉屑。因此說:‘殘缺之物裝滿車,不能成為什么學說;玉屑裝滿箱子,不能成為什么寶物?!鼻叭俗罱咏ト?,還被稱為殘缺之物,何況遠離圣人隨前人之后重新來寫書的人呢?他們的著作必定是愚妄的,他們的言論必定是不賢明的,怎么能夠采用而用來施行呢?”
【原文】
82?10答曰:圣人作其經(jīng),賢者造其傳,述作者之意,采圣人之志,故經(jīng)須傳也。俱賢所為,何以獨謂經(jīng)傳是,他書記非?彼見經(jīng)傳,傳經(jīng)之文,經(jīng)須而解,故謂之是。他書與書相違,更造端緒,故謂之非。若此者,韙是于五經(jīng),使言非五經(jīng),雖是不見聽。使五經(jīng)從孔門出,到今常令人不缺滅,謂之純壹,信之可也。今五經(jīng)遭亡秦之奢侈,觸李斯之橫議,燔燒禁防,伏生之休,抱經(jīng)深藏。漢興,收五經(jīng),經(jīng)書缺滅而不明,篇章棄散而不具。晁錯之輩,各以私意,分拆文字,師徒相因相授,不知何者為是。亡秦無道,敗亂之也。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俱在,可觀讀以正說,可采掇以示后人。后人復作,猶前人之造也。夫俱鴻而知(11),皆傳記所稱(12),文義與經(jīng)相薄,何以獨謂文書失經(jīng)之實?由此言之,經(jīng)缺而不完,書無佚本,經(jīng)有遺篇。折累二者,孰與蕞殘?《易》據(jù)事象,《詩》采民以為篇,《樂》須不歡(13),《禮》待民平。四經(jīng)有據(jù),篇章乃成。《尚書》、《春秋》,采掇史記(14)。史記興,無異書(15),以民、事一意。六經(jīng)之作皆有據(jù)。由此言之,書亦為本,經(jīng)亦為末,末失事實,本得道質(zhì),折累二者,孰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jīng)誤者在諸子。諸子尺書,文明實是。說章句者終不求解扣明(16),師師相傳,初為章句者(17),非通覽之人也。
【注釋】
經(jīng):張華《博物志?文籍考》:“圣人制作曰經(jīng),賢人著述曰傳?!眰鳎骸夺屆?釋典藝》:“傳,傳也,以傳示后人也?!?/p>
記:《儀禮?士冠禮》賈疏:“凡言記者,皆是記經(jīng)不備,兼記經(jīng)外遠古之言。”據(jù)文意,下“書”字當作“傳”。
韙(wěi委):是,對。
“?!碑敒椤吧小弊中握`?!傲钊恕倍譃椤敖瘛弊钟炑??!暗浇裆胁蝗睖纭?,是說未遭秦火焚燒。
橫議:指李斯主張焚燒儒家經(jīng)書,并不準保存流傳。
“休”當為“徒”之壞字。
分拆文字:指進行支離破碎,牽強附會的解釋。
諸子:指先秦諸子的著作。
尺書:參見36?5注。
?。?1)俱:指解釋經(jīng)書的人和諸子百家兩方面。鴻:通“洪”。大,指博學。
?。?2)傳記:指歷史著作,史書。
?。?3)不:據(jù)文意,當作“民”。
(14)史記:指古代史官的記載。
?。?5)此處文句當作“史記與書無異”。
?。?6)章句:指經(jīng)書的段落字句。扣:同“叩”。問。
?。?7)初:疑“當”為“仍”字之形誤。既言“師師相傳”,不得云“初為章句”。
【譯文】
回答說:圣人寫經(jīng),賢人作傳,要闡述著書人的本意,采集圣人的遺志,所以經(jīng)必須要有傳來解釋。都是賢人所寫的,為什么偏認為經(jīng)傳是對的,而其他的書和記都不對呢?那些可以見到的經(jīng)傳以及解釋經(jīng)的文章,說明經(jīng)必須要傳才能解釋清楚,所以說它們是對的。其他書與傳上的解釋不相符合,別創(chuàng)一說,所以說它們不對。像這樣的話,以五經(jīng)作為是非標準,假如說的話不符合五經(jīng),即使完全正確,也不會被人聽信。假使五經(jīng)從孔子門中出來,至今毫無殘缺散失,稱得上是純粹完整的東西,相信它是可以的?,F(xiàn)在五經(jīng)已經(jīng)遭受了秦朝的糟踏,受到李斯主張的觸犯,焚燒并禁止流傳,伏生這類人,懷抱經(jīng)書深藏在山中。漢朝興起,征收五經(jīng),經(jīng)書殘缺散失而下落不明,篇章亡佚散失而不完備。晁錯這類人,各按自己的想法,分割拆散文字的本意,師徒相繼沿襲傳授,不知道哪一個是對的。秦朝無道義,所以就敗亂了。秦朝即使無道,并沒有燒諸子的著作。諸子的著作,文章篇目全都存在,可以閱讀用來糾正各種言論,可以拿來給后人看。后人重新寫書,就和前人創(chuàng)作一樣。都博學而有智慧,全是史書所稱道的,文義與經(jīng)書不相上下,為什么單認為諸子的著作偏離了經(jīng)書的真實呢?由此說來,經(jīng)書殘缺而不完整,諸子百家的書沒有散失不全的,而經(jīng)書反而有遺失的篇目。分析比較二者,誰是支離破碎的呢?《易》是根據(jù)事物的表象寫成的,《詩》是向民間采集而編輯成篇的,《樂》的成書有賴于老百姓的歡愉,《禮》的成文全靠老百姓安樂講禮節(jié)。四經(jīng)都有所依據(jù),它的篇章才能寫成?!渡袝泛汀洞呵铩?,采取了史官的記載。史官的記載與諸子的著作沒有區(qū)別,與依據(jù)百姓和事象寫成的經(jīng)書是同一個道理。六經(jīng)的寫作全都有所依據(jù)。由此說來,諸子的書是根本,經(jīng)書則是枝節(jié),枝節(jié)偏離了事實,根本卻具備了道的實質(zhì)。分析比較二者,誰才是玉屑呢?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失誤的人在民間,知道經(jīng)書錯誤的人在諸子。諸子的著述,文句明白,事情真實。解釋經(jīng)書章句的人不想求得徹底地理解而去問個一清二楚,一代代師承下去,仍就如此解釋經(jīng)書章句的人,就不會是通曉古今的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