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地理上看,印度離我們很近,從中國到印度,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就到了。 但是,喜馬拉雅山脈很高,這段平均海拔超過6000米的“世界屋脊”,將中國與印度生生隔開,以至于在古代,想要從印度到中國,需要北上繞道克什米爾、新疆、河西走廊,才能抵達中原腹地。佛教東傳路線塔,在今天的中國隨處可見,佛塔、鐵塔、白塔、文峰塔……或登高望遠,或瘞埋高僧,總之,塔已經(jīng)成為承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而石窟,則是佛教藝術(shù)的“博物館”:飄逸靈動的飛天、精美絕倫的壁畫,以及無數(shù)的佛像,和穿越千年的經(jīng)卷……其實,不論是塔還是石窟,都是“舶來品”。他們隨著信仰的腳步,北上克什米爾、新疆、河西走廊,最終抵達中原腹地。從印度到中原腹地,這段路走了幾個世紀,以至于當我們?nèi)プ匪菟褪叩脑搭^時,竟然會覺得他們是如此的陌生……一、印度佛教石窟與佛塔公元前3世紀,南亞迎來了一位雄主。這位國王橫空出世,四處征戰(zhàn),最終統(tǒng)一了整個南亞次大陸。到了晚年,他深深地感到早年殺戮太重,終究放下屠刀,開始篤信佛教,同時,在全國各地興建佛教建筑,以弘揚佛法為務(wù)。他就是古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Ashoka)。阿育王石柱阿育王在位時,約相當于戰(zhàn)國晚期;阿育王去世時,秦始皇已經(jīng)開始運籌帷幄,正式開啟了統(tǒng)一六國的大業(yè)。阿育王時期(孔雀王朝中后期),伴隨著佛教地位的上升,佛陀本人開始成為信徒們崇拜的偶像,而佛教藝術(shù)也開始從“象征物時期”向“佛像時期”過渡。佛塔與石窟,也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不同時期的印度(Mauryan Empire即孔雀王朝)1.佛塔佛經(jīng)中曾記載,人們可以通過“觀想”的方式在修行中有所進益。擇一處凈土,觀想佛陀的本生與弘法故事,即為修行的法門。佛陀肉身已經(jīng)不在,留存在世間的,就只有佛舍利了。因此,埋葬佛舍利的窣堵波,開始成為人們觀想佛陀生平、追憶佛陀德行的中心。窣堵波(Stupa),本為埋葬佛舍利的墳冢,其樣式也來源于印度的墳?zāi)怪剖健?/section>桑奇大塔及其俯視圖、側(cè)視圖最初的窣堵波,分為塔座、塔身、塔剎三部分,塔身外圍有欄楯,四周有門,信徒們可以進入禮拜道進行禮拜。地下還有地宮,埋有佛舍利。欄楯及門上多有佛教象征圖案,與佛傳故事雕刻。比如,象征清凈的蓮花,象征佛陀說法的法輪,以及記述佛陀離家求道、證悟菩提的佛傳故事畫等——所有這一切,都是圍繞著觀想、紀念佛陀的主題展開的。這種窣堵波的建筑形制,從中亞、新疆逐步傳入中原腹地,與當?shù)氐膫鹘y(tǒng)建筑相結(jié)合,演變成一種全新的建筑——塔。今天的中國境內(nèi),文峰塔、佛塔、鐵塔、白塔,各種各樣的塔,幾乎無處不在。2.石窟在印度現(xiàn)存的1200余座石窟中,有大約30%屬于佛教。這些佛教石窟,最初分為支提(Chaitya)、毗訶羅(Vihara)兩類。支提,泛指禮拜場所,支提窟內(nèi)鑿有象征性的佛塔(Stupa),是佛教信徒誦經(jīng)禮拜的場所;毗訶羅,指僧人集體居住的僧房、精舍或寺院。一個石窟群,一般由一個(或幾個)支提窟,以及數(shù)個(或數(shù)十個)毗訶羅窟構(gòu)成。早期的佛教石窟,以支提窟為中心,環(huán)繞毗訶羅窟;其中的支提窟有一個很大的開窗,窟內(nèi)的佛塔(Stupa)較粗矮,雖然沒有佛造像,但已經(jīng)有了一些夜叉、藥叉女的形象。 卡爾利石窟第8窟(公元1世紀中期,上)及其解剖圖(下)隨著佛教從部派佛教、小乘佛教向大乘佛教轉(zhuǎn)變,印度佛教石窟也發(fā)生了變化。在后期的印度佛教石窟中,開始出現(xiàn)佛像、壁畫、雕刻紋飾等多樣的藝術(shù)形式,佛傳故事逐漸成為這些藝術(shù)的主題。后期的支提窟保留了窗戶,但明顯變小,佛塔變得瘦高,而且還會將佛像雕刻在正面。阿旃陀石窟19、26窟平面圖(5世紀晚期)從時間上看,到了公元5世紀,印度佛教石窟已經(jīng)由早期過渡到晚期,而佛教在印度,也在經(jīng)歷過輝煌之后,開始出現(xiàn)衰頹的跡象。不過,佛教石窟藝術(shù),歷經(jīng)幾個世紀的旅程,途經(jīng)中亞、新疆,開始在敦煌站穩(wěn)腳跟。公元4世紀末,僧人們開始在敦煌城東南50里,鳴沙山東麓的崖壁上開鑿石窟。在工匠們的勞作聲中,一個響亮的名字逐漸浮出水面——敦煌莫高窟。從印度,到敦煌,石窟的旅程,走了幾個世紀。在中國境內(nèi),經(jīng)過歷朝歷代匠人們不懈的努力,石窟,最終成為了承載傳統(tǒng)文化、古代藝術(shù)的“博物館”……二、佛塔和石窟在哪里?1300多年前,玄奘法師曾經(jīng)不遠萬里,西行取經(jīng)?;貒?,他在《大唐西域記》里記載道:(摩訶剌侘國)東境,有大山,迭嶺連嶂,重巒絕巘,爰有伽藍……阿折羅阿羅漢所建……(伽藍)精舍四周,雕鏤石壁,作如來在昔修菩薩行諸因地事,證圣果之禎祥,入寂滅之靈應(yīng),巨細無遺,備盡鐫鏤。伽藍門外,南北左右,各一石象。聞之土俗曰:此象時大聲吼,地為震動。阿折羅(Ajanta),今天通常譯為阿旃陀,玄奘法師所說的這處“伽藍”,便是西印度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寺)。阿旃陀石窟留存至今的印度佛教石窟,主要分布在西印度的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除了阿旃陀,巴賈(Bhaja)、可內(nèi)里(Kanheri)、卡爾利(Karle)、埃洛拉(Ellora)等石窟,都是印度佛教石窟藝術(shù)的精華。而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佛塔(窣堵波)——桑奇大塔(Sanchi Stupa),今天仍屹立在緊鄰馬哈拉施特拉邦的中央邦(Madhya)首府——博帕爾(Bhopal)。西印度佛教石窟分布圖西印度,佛塔和石窟藝術(shù)的源頭。畢業(yè)于中央美術(shù)學院的朱若麟老師曾在那里,深入考察過各個時期的佛教藝術(shù)。2020年2月底,朱老師將和孫琪老師一起,重啟西印度之行,探尋佛塔和石窟藝術(shù)的源頭。/ 回到印度,探尋佛塔和石窟藝術(shù)的源頭 / 藝旅文化 特邀講師 ▼講師|朱若麟中央美術(shù)學院雕塑系中國傳統(tǒng)雕塑工作室畢業(yè)后,在電影《妖貓傳》擔任副美術(shù)設(shè)計,負責場景與佛像壁畫的設(shè)計,現(xiàn)于東京藝術(shù)大學文化財保存學雕刻修復研究室做木雕與干漆佛像技法的研究。曾深入印度腹地考察各個時期的佛教藝術(shù)精華。講師|孫琪 師從金石名手、古籍善本收藏家許志成先生,自幼對古典文化有著偏執(zhí)狂般的熱愛。在宗教、彩塑、造像、古建及傳統(tǒng)織物、茶學、瓷器等領(lǐng)域均有研究。擅長運用樸實的語言將不平易近人的文化知識以及自身對美學的理解分享給聽眾。活動結(jié)束后,送至孟買機場解散返程航班建議購買在當?shù)貢r間19:00后三、探尋佛塔和石窟的源頭印度與中國,雖然只隔著喜馬拉雅山脈,但相互之間的聯(lián)系,卻需要繞很長一段路。以至于我們對這個鄰國的印象十分模糊。其實,印度是個不折不扣的宗教國家,在這片由恒河水哺育的南亞次大陸上,秉承著各種宗教信仰的人們,給印度的歷史、宗教和建筑文化,留下了無盡的寶藏……而佛塔與石窟,無疑是其中最燦爛的古文明代表。在古印度,人們相信通過修行可以獲得智慧和力量。所以印度早期虔誠的佛教徒在僻靜的山間,用竹、木修筑小屋,用作對佛祖頂禮膜拜之所,后來逐漸發(fā)展成石窟寺,這就是最早的石窟雛形。至于佛塔,則是印度人虔誠信仰的實物佐證。1.桑奇大佛塔(The Great Scupa of Sanchi)桑奇大佛塔是印度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佛教遺跡,始建于公元前 3世紀。在慘烈的羯陵伽戰(zhàn)爭后,阿育王深感痛苦與悔恨,決心放下屠刀,皈依佛教。據(jù)說,當時阿育王在全國各地修建了8萬多座佛塔,大力弘揚佛教,桑奇也成了當時有名的佛教中心之一。桑奇大塔的外形像墳冢,半球的形狀象征著宇宙。相傳,其下供奉有佛主的舍利與法物。從公元前2世紀的巽伽王朝開始,桑奇大塔被陸續(xù)擴建,尤為重要的是加筑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塔門。這四座牌樓上的雕刻非常精美,歷經(jīng)2000年的風雨走到今天仍在無聲而又清晰地向世人講述著佛陀的故事:降生、悟道、說法以及涅槃。2.阿旃陀石窟(Ajenta Caves)圖源:藝旅大約200年前,英國軍官狩獵時闖入一片陌生的地域。沒想到,他們在無意中留下的“到此一游”的字樣,卻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玄奘法師筆下的“伽藍”——阿旃陀石窟群。壁畫是阿旃陀石窟中最為人們矚目的藝術(shù),被認為是印度古代壁畫的重要代表。壁畫表現(xiàn)了佛陀生前的種種傳奇故事,題材大多選自《阇陀伽本生經(jīng)》。壁畫表現(xiàn)了大量王宮和宮殿建筑,這些內(nèi)容在古代印度文獻《摩訶婆羅多》《羅摩衍那》中反復出現(xiàn)。同時,畫面上出現(xiàn)的大量現(xiàn)實生活場景,表明當時的繪畫藝術(shù),已出現(xiàn)世俗化傾向。畫中所描繪的眾多婦女形象,體態(tài)豐滿,姿態(tài)優(yōu)雅,形象高貴典雅,反映了印度古典藝術(shù)的美學思想。3.埃洛拉石窟(Ellora Caves)埃洛拉石窟共有34座石窟,分屬佛教、印度教、耆那教。埃洛拉石窟和阿旃陀石窟宣揚的主題不同,后者的主題是弘揚佛教,而前者則是三教同堂,早期主要為佛教洞窟,中期主要為印度教洞窟,晚期為耆那教石窟,這種現(xiàn)象實屬罕見。其中的第16號窟是整個埃洛拉石窟中最著名的一座印度教石窟,被稱為“蓋拉什廟”。其雄偉奇特之處在于,它沒有添加任何建筑材料,直接把整座山鑿成了一座廟宇! 4.可內(nèi)里石窟(Kanheri Caves)印度佛教石窟中第二大石窟群,石窟總數(shù)為110個,持續(xù)時間從公元前1世紀至公元11世紀,是印度境內(nèi)連續(xù)開鑿時間最長的石窟遺址,見證了印度佛教的興盛與衰亡。石窟群內(nèi),有將近一百件帶銘文的文物出土。 這些銘文,使用了包括梵文、婆羅米文在內(nèi)的多種語言,記載著這里曾經(jīng)的贊助者和供養(yǎng)者:和尚、金匠、商人、官員……石窟內(nèi)佛陀形象有用圣樹和佛足來象征的表現(xiàn),顯示了小乘佛教的存在。同時,佛像也出現(xiàn)在石窟內(nèi),反映了當時大乘佛教、小乘佛教相混合的狀態(tài)。2019年10月,藝旅文化@可內(nèi)里除了佛塔與石窟許多有關(guān)古代文明的線索都靜靜地佇立在博物館里等待著櫥窗內(nèi)外穿越時空的對話5.印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India)國家博物館是了解印度文化最好的一扇門。館內(nèi)藏有公元前3世紀至今的印度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的各種珍貴歷史文物,包括銅器、陶器、雕刻等藝術(shù)品。甚至還有甘肅敦煌繪畫、西藏宗教器物等。探訪石窟與佛塔之前,不妨在這里,讀讀印度的昨天。6.威爾士王子博物館(Prince of Wales Museum)孟買的威爾士王子博物館與加爾各答的印度博物館、新德里的國家博物館并稱為印度的三大博物館。它建于1904至1914年,因威爾士王子1905年蒞臨孟買,并親自奠基而得名。自1922年開館以來,就以其高水準的收藏水平而成為印度首屈一指的博物館。威爾士王子博物館的陳列,獨具特色,里面的展品,完整地展示了文明發(fā)展的整體進程與序列,對于我們理解印度文明,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