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昆蟲習性,選對攝影器材
昆蟲是一種高難度的微距攝影題材。要拍好昆蟲,必須先對它們的習性有初步的了解。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昆蟲的分布、生活習性、外形特征等,是拍攝前要做好的功課。昆蟲這種自然界的精靈從春季就開始活躍。盛夏則是昆蟲最活躍的時候,也是拍攝它們的最佳時間。在了解了不同昆蟲的棲息特征以后,要有意識地尋找它們,為拍攝創(chuàng)造條件。
從廣義上講,昆蟲大多喜歡在人類活動較少且植被覆蓋率較高的區(qū)域活動,濕潤多花也是重要的自然條件。最佳拍攝時間是清晨和傍晚,因為那時昆蟲的活動節(jié)奏慢,喜歡靜止,有利于提高拍攝的成功率。
對沒有更多機會深入野外的影友來說,花叢通常情況下是昆蟲攝影的試驗田。在這里,會捕捉到蝴蝶、蜻蜓以及其他各種昆蟲的身影。城市中的植物園為拍攝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拍攝昆蟲時,大多選用微距鏡頭。其中,焦距超過100mm的長焦微距鏡頭由于具有更長的拍攝距離,無疑是拍攝昆蟲的最佳選擇。除此以外,鏡頭對焦系統(tǒng)最好是超聲波馬達,以降低噪音,避免滋擾昆蟲。昆蟲攝影還需使用三腳架配合拍攝。如果經(jīng)濟條件允許,微距攝影專用的環(huán)形閃光燈也是昆蟲攝影中可供選擇的重要附件。
適用拍攝昆蟲的 EF 180mm f/3.5L USM 長焦微距鏡頭
微距攝影專用的環(huán)形閃光燈
采用平視避用居高臨下的視角
拍攝昆蟲,尤其是拍攝軀體較為集中緊湊的昆蟲時,最好調(diào)低拍攝視角,以和昆蟲平視的角度拍攝。因為居高臨下的拍攝方式司空見慣,缺乏視覺沖擊力和現(xiàn)場感。昆蟲大多棲息在植物的枝葉上,而非低矮的地面,所以要和昆蟲保持平視并不困難。
有些昆蟲移動的速度很快,也十分警覺。為了住難得拍攝時機,最好預先支起三腳架,在發(fā)現(xiàn)目標后再調(diào)整位置和高度。
昆蟲攝影由于拍攝距離近,因此畫面的景深很淺,而三腳架的作用就在于定位拍攝距離,控制景深。在對焦點的選擇上,昆蟲攝影也要以拍攝對象的眼睛作為對焦點。通過淺景深的方式突出主體。
常規(guī)角度拍攝蜻蜓,居高臨下,感覺畫面很平,沒有立體感
從平視視角拍攝昆蟲,照片的代入感很強,照片具有視覺沖擊力
昆蟲的身體形狀差別很大,其中的絕大多數(shù)都有長長的軀體。攝影師在拍攝方向的選擇上,應主要考察正面和側面的表現(xiàn)效果,并根據(jù)不同昆蟲的特征,選擇最佳的拍攝方向。
本例中的圖片,攝影師選擇從正面拍攝昆蟲。正面拍攝昆蟲的效果非常具有沖擊力,因為這種視角不符合大多數(shù)人的視覺習慣。正面視角不但有一種“對峙”的視覺沖擊力,而且可以表現(xiàn)昆蟲身體的對稱美感。另外,昆蟲長長的觸角也可以為照片增加生氣。
用正面表現(xiàn)的手法拍攝白色的昆蟲
側面拍攝
側面拍攝也是常見的昆蟲表現(xiàn)手法。這種角度的優(yōu)勢在于景深控制相對容易,畫面效果一目了然,給人一種教科書般的經(jīng)典視角。
拍攝昆蟲和其他自然風光題材有很大的區(qū)別,“拍下來”往往要優(yōu)先于“拍好”。而側面的視角又是攝影師在發(fā)現(xiàn)昆蟲時,兩者相互位置關系的大多數(shù)情形。此時,要注意角度的微調(diào)。在側向的基礎上,適當?shù)叵蚶ハx的正面移動,如此一來,對昆蟲眼部的刻畫就可以更加到位了。
用側面表現(xiàn)的手法拍攝蝗蟲
放大美麗器官的微觀細節(jié)
在微距鏡頭的放大作用下,微小的昆蟲往往可以呈現(xiàn)出如生物教科書上所繪制的精美絕倫的身體細節(jié)。其中,照片最大的亮點往往來自于昆蟲的眼睛。
昆蟲的復眼不是簡單的平面結構,而是常常成球形、腎形。要想突出表現(xiàn)眼睛的細節(jié),就必須采用更近的拍攝距離。畫面景深會在拍攝距離縮小的同時變得更淺。在極淺的景深下,展示昆蟲的立體結構需要精確的對焦和景深控制。以本例中的照片為例,焦平面應該選擇在復眼的最高點和身體軸線中間的位置,利用焦點前后的景深空間,使更多的細節(jié)得以清晰展現(xiàn)。
使用微距鏡頭放大蜻蜓,著力刻畫它的眼睛
用微距攝影的方式表現(xiàn)蜘蛛的復眼
鏡頭的表現(xiàn)下,蜻蜓眼睛的細節(jié)得以清晰呈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