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葬禮儀習(xí)俗喪葬,在古六禮中屬于兇禮,也是人生禮儀最后一件大事。人們總希望亡故的親屬到陰間能得到安寧,所以特別重視治喪,在力圖悼慰亡靈的同時,也竭力標(biāo)榜自己的孝道,由此引發(fā)治喪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花費越來越高,禮俗也越加復(fù)雜,實際上違背了“厚養(yǎng)薄葬”的古訓(xùn)。 備 喪 過去,老人年滿六十,可以以稱為享壽。所以,老人年過五十以后,做子女的開始為老人備喪。所謂備喪,就是給老人準(zhǔn)備送老的衣物、棺木等。舊社會,民間農(nóng)家生活困難,送老的衣物棺木等不可能一次性備全,因為沒有這種經(jīng)濟(jì)實力,而是陸續(xù)辦置。衣物只是備料,不必預(yù)先制作。棺木可以提前打就,架在空閑屋里,通常稱做壽材。壽材由底、幫、天三部分組成,其用材和規(guī)格,視喪主的經(jīng)濟(jì)條件而定。上等材選用柏木或楸木,—般用松,次者用柳。用材不同,規(guī)格也就有了差異。就其厚度而言,有“四五六”的,即天六寸、幫五寸、底四寸;有“三二二五”的,即天二寸、幫二寸五、底—二寸;有“凈二五”的,即天二寸五、幫二寸、底和回頭各一寸;有“荒二五”的,即天、幫各按二寸五、二寸下鋸破板,荒板推凈不足二寸五或二寸者,故稱“荒二五”。達(dá)不到上述標(biāo)準(zhǔn)者,則將材就料打成,規(guī)格小一,統(tǒng)稱薄皮棺材。而壽衣只有年過七十者才可預(yù)做,因年過七十而亡者,俗稱“喜喪”。七十歲以下者,壽衣都是臨時趕做,做時,不能啼哭流淚,否則淚水滴在壽衣上,死者穿上想念兒女,心情會不安的??p線一端也不能捻疙瘩,免得死者到陰間疙疙瘩瘩,不順利。壽衣的件數(shù)忌雙喜單,多為五件上衣,三條褲子,因到陰間,以棉衣為主,男用黑,女用黑、藍(lán),男性尚有棉帽和棉鞋。男女皆用褥子、枕頭,枕頭是三角形,內(nèi)裝谷皮,紅布縫制,俗謂“元寶枕”或“雞鳴枕”。
初 喪 舊社會衛(wèi)生醫(yī)療機(jī)構(gòu)很不發(fā)達(dá),有藥房而無醫(yī)院,病人通常在自己家中亡故。凡正常死亡的老人,盡量避免在炕上咽氣。初喪就是處理亡前事宜的,人體包括四個部分: 沐浴更衣 當(dāng)病人生命垂危之際,首先要為病人沐浴更衣,俗稱“穿衣裳”。臨終前的沐浴吏衣,實際上是為病人作最后一次整齊。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女兒料理。沐浴更衣一般足給垂危之人洗臉、理發(fā)、洗手、洗腳、擦拭身體、修剪指甲、梳頭等,然后給其穿上“送老的衣裳”。如果病人突然咽氣,沒來得及沐浴更衣就死在炕上,俗稱“光著身子走了”,死者親屬會抱憾終生的。 移床 榮成習(xí)俗忌諱病人死在生前的炕上。因此,沐浴更衣后,將其移至正屋明間,或客屋、倒房臨時搭就的靈床上。搭靈床有規(guī)矩,不能隨心所欲。死者年齡大、子孫滿堂,靈床可高些,用兩條長凳平行排列,架門板其上;年輕無子,靈床必須矮停,以土坯將門板墊起即可。靈床上鋪送老褥子,擺送老枕頭,然后長子抱頭,次子抱腳,其他人兩側(cè)幫扶,將病人抬上靈床。頭的位置,如按正房可頭東腳西;按地脈走向,可頭高腳低。移到靈床后,親屬日夜守候,時刻不得離開,使其度過彌留時刻,謂之“送終”,對病人則謂“挺喪”。病人臨咽氣時,守在身邊的子女和親屬要含悲大聲呼喊:“爹(媽)別走哇,別扔下我們不管!”直到咽氣,謂之“叫魂”。 病人斷氣后,使其仰臥,頦下塞以棉絮,并將用紅紙包好的銅錢塞進(jìn)死者嘴里,俗稱“擎口”,以示含銀而去,后人旺發(fā)。再將兒子或重孫的頭發(fā)剪下,和在面里團(tuán)成球,上插一棒,塞在死者手里,此謂“打狗餅”、“打狗棒”。據(jù)說人有三魂六魄,人死后六魄即散而三魂未散,一魂駐守尸身,二魂轉(zhuǎn)世投胎,三魂西天朝佛。西天路途遙遠(yuǎn),又多惡犬?dāng)r阻,必須用棒子驅(qū)趕,或用餅塞狗嘴。因餅子有頭發(fā),會塞住狗的嗓子,使它無法施威。靈床底下,要放一盞點亮的豆油燈,俗稱“照尸燈”,防狗貓進(jìn)入靈堂。一盆半生不熟的米飯,上撒掰碎的碎餑餑,俗稱“倒頭飯”,并用秤砣壓住死者胸口,以免詐尸。 告喪 尸體暫時安排停當(dāng)后,首先要在大門上貼張白紙,通知村鄰,家有喪事。然后制作喪幡,或稱“招魂幡”,榮成俗稱“掛挑信”。喪幡,過去用“毛太”紙,一裁兩截,每截為一張,按死者的年齡,每歲一張,外加“天”一張,“地”一張,一并用半圓形紙鑿鑿為三節(jié)。第一、二節(jié)分兩列,一列寬二寸許,一列寬寸,長等于紙寬,皆鑿制錢印痕;第三節(jié),成長方形,下方中間鑿一方孔,用青麻搓成繩聯(lián)結(jié)起來,用長竿挑起,按男左女右懸于門旁。其作用既用于招魂,亦用于告喪,以示周知。 對道 又稱報喪。人死后,喪主必須立即差人會知親友。報喪人多為子侄等晚輩,腋下夾著喪服去外村親屬報喪。如死者為女性,必須立即向其娘家報喪。見面后跪倒磕頭,聲言“某某于某時病亡”。娘家人得兇信后,立即趕去查看,看看是否屬于正常死亡,如同意入殮方能入殮,否則是不能入殮的。過去,大戶人家或書香門第多用訃文或訃告,平常人家則以口傳。報喪人每到一家,必須吃點飯或點心,不得空口而歸,否則對雙方,尤其對被通知人不利,日子會因此而敗落。訃文的格式如下: 顯考某府君(女則寫顯妣某大君)享年某某歲,于本月某日某時壽終正寢(女寫內(nèi)寢),泣于某月某日成服,即于是日治喪候唁,過時掩柩,忝在至戚,謹(jǐn)此訃聞 款落到緦服以內(nèi):, 靈 奠 從初喪事宜完畢到出殯為止,屬于靈奠階段,俗稱停靈。大戶人家于這一階段開靈,停靈三日、五閂、七日甚至百日,平常百姓只停靈三日、這個階段包括入殮、成服、破孝、吊唁、報廟、寫主等部分。 入殮 死者遺體入棺稱之為入殮。入殮的時間各地不一,榮成都在死后當(dāng)天進(jìn)行。靈堂即設(shè)于靈床處。入殮前,先在棺材底部撒層石灰或草木灰,鋪一層谷秸,再鋪上一層黃豆渣,忌用黑豆。這—切鋪好后,將死者的遺體連褥子托起,放入棺內(nèi),并將被褥衣帽整理周全,周圍塞以谷草,大戶人家用燈草。塞實之后,將棺材蓋虛掩,架在靈床處,撤下門板。靈柩前面懸掛幔帳,白布或白紙制作均可。帳前設(shè)香案、紙盆,祀奉死者靈牌(靈牌格式見后文)。死方如系少亡,又無子嗣,靈牌中間上端得注“亡男”、“亡女”、“亡媳”字樣。靈牌供在香案正中,前設(shè)祭器如香爐、蠟臺及祭饌等。供桌兩旁分列手捧盆、巾、櫛和酒、茶具等的紙扎童男童女。點燃的信香,橫臥香爐之卜,等外甥吊唁時將其豎插于香爐之中,謂之“扶香”。如逢重喪口,需扎一小棺材置于死者棺下,以免災(zāi)禍。 成服 其實就是俗話說的“戴孝”,即穿著孝衣。戴孝的類別與期限,以家族的親屬遠(yuǎn)近有所差異。中國古代的孝服分為五等,稱為“五服”,至親者所服稱之為斬缞,是兒子、未嫁女為父,承重孫為祖父,妻為夫所服。所以稱斬,是取其悲痛至甚之意。這種孝服是用極粗的生麻布做的,毛邊,服三年。第二種是齊缞,次于斬缞,服期一年、五個月和三個月,即夫為妻、孫為祖服一年,重孫為曾祖服五月,玄孫為高祖服三月。大功又次之,期九個月。凡堂兄弟、已嫁的姑及已嫁的女為伯叔父等服之,又稱為功服。小功,凡本宗為曾祖、伯叔祖、外祖及舅姨等服之,期五個月,鰓麻,為五服中最輕的。一種,服期三個月,本宗為高祖、伯叔曾祖、族伯叔以及岳父母。盡管占禮規(guī)定了各服制的用布,但境內(nèi)孝服均用白布制作。斬缞下邊撕開,不剪、不繚、不繰,俗稱毛邊孝服,不釘紐扣,用毛帶白布條系結(jié),圓口無領(lǐng)。兒、兒媳、女兒、承重孫全著這種孝服,頭上扎孝帶,披發(fā)以青麻束之。兒子所戴的孝帽用白布縫一圓筒狀,高約一尺,上口均勻地折攏許多小褶,縫死后再翻過來,下口向上綰邊二寸,毛邊,俗稱抽頂孝帽。女用蓋頭布,即用長方形白布,從長邊中對折,四角兩組相對重合,折縫成軸,從對軸任意一端開始,沿長邊縫一尺,即成尖頂蓋頭布,戴時尖角恰對“百合”。侄輩、孫輩、女婿、外甥等著孝服、束孝帶,戴道冠式孝帽。不過,戴道冠式孝帽,根據(jù)親疏關(guān)系,有光頭戴與不光頭戴之分。光頭戴較近,孝帽直接戴到頭上;不光頭戴較疏,即將孝帽套在別的帽子上,再戴到頭上;曾孫則戴兩角孝帽,兩角各綴一條紅布條;玄孫所戴的兩角孝帽不用白布,改用黃布縫制。男女著孝者均需用白布將鞋幫遮蓋,俗稱:“瞞鞋臉”。子女如祖父母、父母皆去世可整瞞外,否則不得整瞞。瞞的長度隨老人去世而增加。女人的鞋后跟嵌一塊紅布,然后瞞至紅布處。其他戴孝者瞞鞋的長度隨孝服的遠(yuǎn)近而遞減。 成服,得請禮賓司儀,孝子穿戴孝服孝帽,隨禮客贊禮,行俯匐叩禮(俯,折腰跪;匐,以首及地),加梁冠(用紙糊帶梁的帽子,梁上畫白杠,孝子五道;侄、孫輩一道),束首(以青麻或稻草搓繩,繩卜拴羅底一塊,長約四寸寬約寸許,遮蓋眼睛,使其“目不斜視”,兩邊各綴棉球兩個,以塞耳朵,使其“耳不旁聽”),披麻衣(通常用長約三尺、寬約尺半的麻袋布將前半中間剪開,分別搭在左右前胸,后半披于后背,裹額(將扎頭孝帶由中間從前額圍于腦后系結(jié),剩余雙股拖于背后),束腰(即用麻繩或草繩扎腰),執(zhí)杖(俗稱孝棒或哭喪棒,用高梁秸糊剪穗的白紙為之),撒履(將鞋后跟踏倒趿著),至此禮成。 破孝 是對主要參加喪禮的人,即五服以里的人,均需按親疏遠(yuǎn)近分送相應(yīng)的孝服,當(dāng)?shù)厮追Q“撕孝帽子”。如果經(jīng)濟(jì)條件允許或大戶人家,按全額分給,如服齊缞的,必須按齊缞用布分給所有服齊缞的人,但農(nóng)村平民百姓沒有這種能力,只給至親如閨女、女婿、孫子、孫女、外甥等分孝服,其他人只給一頂“孝帽”,這就是“撕孝帽”的由來。其他服喪者全由自己操辦籌借,好在齊缞以下均穿沿邊衣服,借身白褂子即可,所以,農(nóng)村破孝比較簡單。 奔喪 俗稱“哭道”。凡死者臨終時,未能守護(hù)送終的女兒、兒媳、孫女或者比較親近的女晚輩得到兇信后,即來奔喪。奔喪臨近村子時需且哭且行,以避不孝之嫌,俗稱哭道。也有說是為死者招魂引路的。據(jù)說人死后,魂飛無依,在附近飄蕩,甚至?xí)允Х较?。此時有人啼哭,能喚醒飛魂,隨從哭聲直撲靈堂,歸守尸身。因此,家中女眷平輩或晚輩聽到哭聲后,哭叫著急奔村外迎接。雙方相逢時,相互單腿跪拜兩次。然后,來者在前,迎者在后一同哭入靈堂。 報廟 人死之后,由長子或承重孫手捧香紙盤子,率領(lǐng)眾子眾孫一行到土地廟“報廟”。去時默不作聲,同時—路舉哀。實際上,去時是同死者的靈魂一起去的;回時,土地爺將死者的靈魂給留下了,因此舉哀。據(jù)說閻王爺管人生死,土地爺是他手下的地方官死者鬼魂見閻王前,先在土地廟羈押三天,報廟就是把死者的鬼魂送到土地廟里。因此,報廟之后,緊接著要給死者的鬼魂送湯水,以免鬼魂餓著。送湯水與報廟不同,報廟女眷不參加;送湯水男女眷屬均需參加。首先要請一位同輩的長者為前導(dǎo),一手提盛漿水的瓦罐,一手執(zhí)木勺舀漿水沿途潑灑,饗野鬼游魂,所有眷屬男前女后,一行尾隨。行到半路,女眷停下,分跪于路旁哭祭,男眷隨長者到土地廟前燒紙焚香,拜神致祭,謂之送湯水,也叫送紙,每天早中晚三次,連續(xù)三天。祭完后,男眷返回時,女眷站起與其同歸。至家門,兒與兒媳按男左女右跪于門兩側(cè),讓其他孝眷進(jìn)靈堂后,再起立進(jìn)屋?!八图垺苯Y(jié)束后,要燒倒頭馬或轎。過去,分三次進(jìn)行,后來人們把報廟、送漿水、燒倒頭馬并在一起進(jìn)行,即送完漿水接著就要燒倒頭馬。燒倒頭馬要頭向城隍廟。過去,榮成屬文登縣地,城隍廟位于西北方向。西北屬乾、屬陽,但因城隍所在,也只得向西北.燒前,要在地卜畫‘圓圈,西北處斷開留門。孝子哭喊:“爸爸呀,上馬吧,一條西北是人道哇!”女性死者則坐轎.倒頭馬是用秫稈和紙扎的。 此前,要寫好路引和馬引。路引揣在死者懷內(nèi),馬引貼于馬胸。路引格式為: 靈寶大法司 為發(fā)給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壽終正寢,今為陰府,身秉白馬一匹,上搭錢褡一個,內(nèi)裝金銀錢物,路過關(guān)津隘,不得攔阻,如有違者,仰陰曹官按律治罪,重責(zé)不貸。實藏懷內(nèi)。 某年某月某日 也有另一種寫法: 榮成縣正堂某某(知縣的姓) 為發(fā)給路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某某之父(或母),于某年某月某日壽終正寢(女用內(nèi)寢,不是六十者壽終改疾喪),身騎白馬一匹,財寶一楮,過關(guān)渡津,放行無阻。 右諭周知,實揣懷內(nèi)。 靈寶大法司 某年某月某日 馬引: 靈寶大法司 為發(fā)給馬引事 照得某省某縣某都某里某村新亡人某某,今為陰府,身秉白馬一匹,上有錢褡一個,內(nèi)裝金銀財寶,馬夫一名,不準(zhǔn)遠(yuǎn)離,過關(guān)渡口,不得攔阻,如有違者,嚴(yán)懲不貸, 特示勿違。實貼馬胸。 某年某月某日 若死者為女性則坐轎,路引與男性大致相同,惟將“身秉白馬一匹”改為“身乘彩轎一秉”,“馬夫一名”改為“轎夫四名”,外加“廠環(huán)兩名”。 迎旌 旌,亦稱銘旌,用寬尺半至二尺,長丈許的紅綢或紅布做成。上書死者的官銜或功名、姓名字號、年齡等,皆豎行書寫,先寫死者所處的時代,其格式如下: 皇清(或中華)邑生(或官銜)某公諱某,字某、號某、享壽某十有某,行幾之銘旌。 預(yù)先將旌陳于村外旌架上,設(shè)供桌,置香爐、蠟臺和千枚制錢。迎旌前要請賓客,以備拜旌。迎旌時,進(jìn)香燃燭,孝子行一拜叩禮,于前引導(dǎo),安于旌棚,若無旌棚,可安放在顯著部位或懸于堂棚正中。然后請賓客拜旌,行三拜九叩禮,孝子跪陪于旁。拜畢,孝子行俯匐大禮為賓客送行,謂之酬賓,一般行一拜二叩。而賓客在其二叩時辭謝,不受全禮,以示謙遜。賓客受禮時于左旁揖還。多數(shù)賓客約請拜旌時,可不應(yīng)不酬,或只酬不迎。 題主 就是寫神主碑。神主包括套、龕、碑三部分。套也稱櫝,罩在龕外,前面左右上方各刻一圓圈,左圈刻三(乾)代表男;右圈內(nèi)刻三三(坤)代表女,稱乾坤門。龕以細(xì)質(zhì)木料制作,以能容下神主碑為度。龕內(nèi)用木條隔成格兒,以亡者合葬人數(shù)而定,每格一碑。碑用栗子木制作,取其立子之意。高約七寸,厚不足一寸,分粉面、陷中、底座三部。 粉面與陷中原為一整體,頂端呈半圓,在半圓向下寸許鋸斜茬,然后豎著剖開,后扇與頂端相聯(lián),稱為陷中,厚度約占三分之二。鋸下的那扇頂部恰能鑲陷中上部的斜槽,稱之為粉面。底座高十許,寬二寸,長三寸,上部推成坡狀,上鑿深約二分恰與粉面、陷中之合的隼,將粉面、陷中插進(jìn)。題主時,孝子將神主套、碑用木盤托著送到禮賓棚,行一拜四叩迎賓禮,將神主舉過頭頂,膝行至少三步,知客接過,遞在禮賓案上。禮賓將陷中、粉面分開,先題粉面。 此時,孝子退跪于階下,謂之跪題。粉面正中寫“顯考府君某公諱某行某之神王”,女性則寫“顯妣太君諱某氏之神王”,左側(cè)下端落奉祀人的名字。如果長子先去世,其他兒子不能具名,要由承重孫奉祀,而寫祖考(妣)。如孝子數(shù)人,只具長子名,名后可加等字,但承重孫名后不得加等字。陷中中央一行寫死者姓名、年齡、行次等,并冠以時代,如“皇清”、“中華”等,右側(cè)寫死者生辰,左側(cè)寫死亡時間,左右兩行均比中間低二至三字。字?jǐn)?shù)要雙不要單,要求同寫靈牌一樣。至于為什么要寫神王,是因為死者為大,一般沒有功名的人不敢加上面一點。這“點”一點就貶王為主了,怕死者的鬼魂不饒,所以,只能寫成神王。請禮賓先生是要具帖的,帖的稱呼同婚帖相仿,惟內(nèi)容和落款有差。如“孤子(喪父)泣叩或泣血叩”;母喪則寫“哀子”,父母俱喪要寫“孤哀子”了。如請題主的禮賓,其帖為: 謹(jǐn)占某月某日,潔治豆觴,奉迓文旌 籍重 鴻題 榮光宗佑,曷勝銘感。右啟上 大德望某某公某先生大人閣下 孤哀子某某泣血稽顙 豆是古代的高腳盤,觴是酒具,意思是準(zhǔn)備好干凈的酒菜,專等先生到來。寫完后,孝子膝行捧主退歸靈次,并一拜四叩酬賓,賓客一般只受半禮。凡請賓儀、點主、執(zhí)事、僧道等均具帖,帖式與請賓題主之帖大同小異。 吊祭 亦稱吊唁,俗稱吊孝,是悼念死者的重要形式。榮成平常人家的喪期,從入殮到出殯,在家停棺的時間為三天。在這段時間里男不剃頭,女不梳發(fā),寢苫枕塊,日夜守侍靈前,以盡孝道。一天三時,焚香燒紙,酹酒哭祭,即所謂“晨燒雞鳴紙,晚焚夜辰香”。這三天,也就成為吊祭日,親朋故舊,親族鄰里,攜帶香紙前來吊祭。榮成講究死者為大,平輩吊祭也要磕頭,大都一拜一叩,晚輩則一拜三叩。一般的吊祭者只送香紙,至親或大戶人家辦喪,吊祭者不僅備香紙,而且要送挽聯(lián)、挽幛的。挽幛多用黑、白、藍(lán)色布制作,寬等于幅寬,長七至八尺,上貼與底色相反的紙條,上寫: 某某翁某老先生大人千古。 帖心可視男女、職業(yè)、威望等自由選擇。如“望重鄉(xiāng)黨”、“神歸紫府”、“天閣修文”等。 落款寫某某敬挽。 吊祭時,死者親屬要一旁陪叩。吊祭完畢,死者親屬趨前屈右膝跪拜親友,謂之謝孝。至于大戶人家無論發(fā)紙或吊祭,均由禮賓贊禮。其禮大體為:“孝子跪”、“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起”、“跪”等反復(fù),孝子根據(jù)贊禮者的指揮,或跪,或叩,或起。民初以前,起字用興字代替,說興就是起立。 合棺 亦稱大殮。過去,考慮到病者可能假死復(fù)蘇,入殮后均不合棺,將棺材天的隼和棺材幫的槽錯開;虛掩著,棺材天與幫之間能有二寸的孔隙。第三天,死者復(fù)蘇無望,即行合棺。合棺前,移開棺蓋,先由孝子焚香燒紙、酹酒叩拜之后,死者親屬依輩分、長幼為序,繞棺瞻仰遺容,向遺體告別。如果不是本宗的年長者來瞻仰遺容,即使輩分很低,也要讓在最前面,并由孝子攙扶瞻仰遺容,并揖送至門外。然后,將棺蓋合隼,并用七根長釘(俗稱子孫釘)將蓋與幫鉚緊。鉚時,親屬高叫“某某,躲釘”,再將棺縫鉚嚴(yán),合棺禮畢。 送盤川 合棺以后,死者的鬼魂即將由土地廟起程,西行上路了。這時死者的親屬就得給死者送盤川,以供在路上花費。送盤川一般在第二天中午或傍晚進(jìn)行因為要燒很多扎材,通常在曠地上或村頭進(jìn)行。過去送盤川,一般的人家至少也得給死者扎三間房和幾個仆人、丫環(huán)。房屋門前金寶銀錁、黃表紙錢,都必須用包袱包好,寫好封批,以免其它鬼魂冒領(lǐng)。至于大戶人家,送盤川的氣魄很大,樓臺亭閣,應(yīng)有盡有,即使房間也要扎三進(jìn)、五進(jìn)的。門前堆滿金山銀窖、聚寶盆、搖錢樹,擺滿牛豬、車轎、仆從、丫環(huán),背后注有各自的名字。送盤先要祀廟,意思是給土地爺行賄,即在土地廟前給土地爺燒香上供,酹酒跪拜,祈求土地爺不要為難羈留鬼魂,好讓他及早順利地起程。做好土地爺?shù)墓ぷ骱?,再燒盤川,祭送鬼魂起程西行。孝子及死者親眷要三步一叩,向西送出二十幾步后才能返回,意思是把鬼魂送走了。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