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蠻夷
世界文明分為不同的文明體系或稱為文明共同體,在每一個文明共同體中,都有不同的國家,雖然文明程度不同,但是彼此之間有共同的基礎。同時,在這些文明共同體的邊緣地區(qū),也存在一些相關的游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他們在歐洲被稱之為“蠻族”,主要原因并不在于其文明落后,而是由于它不屬于基督教民族。在中國文明史上,也有相當多的少數民族被稱之為“蠻夷”。首先應當承認,這些民族雖然不完全從屬于古代文明中的任何一個文明共同體,但是他們其實與所在地區(qū)的文明民族有相當密切的關系,所以“蠻族”這個稱呼是不恰當的。
從另一方面來說,雖然他們曾經在歷史上長期與文明民族進行商業(yè)交往或其他活動,但他們仍然保持了自己獨立的民族生活方式與習俗。我們可以說,在文明進化史上,他們是從部族向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歷史階段的一種現象,具有典型意義。我們雖然仍然沿用“蠻族”這個約定俗成的稱呼,保持其歷史意義,以表示與主要文明共同體各民族之間的區(qū)分,但是并不把它們歸之于野蠻民族之中。
從公元前10世紀到公元10世紀,大約2000年時間里,世界文明主要共同體與各蠻族的關系經歷了分化與互相征戰(zhàn)的過程。各蠻族主要分布于草原大漠、深山密林與河湖沼澤地區(qū),而且以游牧狩獵生活方式為主,時聚時散,時起時滅。他們自身也經歷著劇烈的分化,不時有新的部族興起,舊的民族則在戰(zhàn)爭中滅亡與分化。其數目與民族狀況都難以統計。如果大致劃分,可以說有東西方兩大類蠻族,其歷史命運并不相同:
第一類是西方蠻族,也就是歐洲蠻族;歐洲古代文明中心是位于南部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北方,早期的蠻族主要是克爾特人、日耳曼人、斯基泰人和薩爾馬特人等。其東部是斯拉夫人與以后到來的匈奴,匈奴最早是在中亞地區(qū)中國北方活動,公元一世紀前開始西遷,進入歐洲,最后定居于多瑙河流域,最后發(fā)展成獨立的民族國家。
第二類是東方蠻族,其中又可以劃分為東亞蠻族與南亞蠻族,合稱東方蠻族。東亞古代文明中心是中國,周邊有多種古代民族存在,我們上文已經說過,這些蠻族被分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等不同集團。其中每一個集團都有數目眾多的民族在中國境內境外活動,而且隨著歷史時代不同也有相當大的變化。他們的時代從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鐵器時代一直到現代。當漢族已經進入現代社會時,還有一部分少數民族保持著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制度,這些民族大多數是農業(yè)民族與畜牧民族。
蒙古族人
中華民族中的少數民族如蒙、回、滿、藏、維吾爾族與南方眾多的被稱之為“南蠻”的民族,從秦漢之后陸續(xù)歸入中國,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員。其中蒙古族曾經建立過世界大帝國,滿族也曾經統治中國三百年,他們都一定程度上被中華文明所同化,進入了文明社會。由于東西方文明的差異,蒙古大帝國與西方文明之間有不同標準,所以蒙古大帝國可能被西方視為是野蠻民族,但這與羅馬時代的歐洲蠻族是不同歷史時代意義上的,不可同日而語。比如,同為蒙古族的一些部落,大約在公元10至12世紀的克烈部、乃蠻部與汪古部就信仰過基督教,據《多桑蒙古史》記載,這些部落在11世紀曾經有過景教傳教的事情,成吉思汗還曾經利用過這些民族來為自己服務。這些民族按西方標準就很難被說成是蠻族了,他們信仰基督教可能早于相當多的西方文明民族。
歷史上曾經對于中國文明長期進行侵擾的蠻族主要有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他們不但在中亞地區(qū)活動,以后還向歐洲和南亞移動,活動范圍相當廣泛,他們可以說是從東方蠻族變化為了西方蠻族。
另外就是南亞蠻族,南亞文明以印度文明為核心,由于印度半島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印度洋方向來的海上民族對于南亞文明的作用并不構成主要威脅,主要是來自北方的入侵者。
古時突厥人
首先是來自中亞的突厥人是印度最大的蠻族對手,在伊斯蘭教擴張之前,游牧民族突厥人就開始向印度進犯。8世紀初,穆斯林對中亞的征伐中,戰(zhàn)勝了吐火羅人、布哈拉人與粟特人,基本統治了突厥人。從9世紀起,伊朗與呼羅珊即花剌子模成為與印度相鄰的強大國家,10世紀時,新興起的薩曼王朝也開始借用突厥兵力對印度進行威脅。1192年,伊斯蘭教的穆伊茲-烏德-丁帶領精銳的突厥騎兵,與印度的拉杰普特人進行大戰(zhàn),穆斯林以少勝多,再潰印度人。在對印度長達幾個世紀的征服中,突厥人、阿富汗人、伊朗人與蒙古人時而聯合,時而分開,其軍事力量中突厥騎兵一直是主力。但是在征服之后,突厥人就逐漸融合于印度社會之中,在莫臥兒王朝的統治者們既非真正的伊斯蘭教也不是印度教,他們是一些宗教觀念不太強的游牧民族的后裔。相對寬容的宗教政策與行政管理能力,也許這正是他們能夠在印度這個宗教對立十分尖銳的國家里立足的原因之一。
白匈奴人
另外一支存在時間不長的蠻族厭噠人,就是所謂的“白匈奴”,雖然他們活動的時間短暫,但卻是一支曾經對于印度文明產生重要影響的蠻族。公元5世紀起,他們打敗了波斯人,在今日阿富汗國土境內建立厭噠國,開始向印度北部進犯。曾經一度十分強大,占領了印度的大部分國土。直到528年才被北印度王公們聯合起兵所擊敗。其首領在逃亡喀什米爾之后不久,就被突厥人與薩珊王朝所消滅。從此這個拜火教民族融匯入其他民族之中,不復存在。與印度歷史上的許多宗教與民族一樣,雖然不能看出其明顯的歷史遺產,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痕是必然存在的。這個民族可能是最早活躍于亞洲的白色人種,他們的歷史證明了古代世界中的多種族與多種文明共存。
如果比較一下東西方蠻族的命運與其各自發(fā)展,可以發(fā)現一種重要現象,這些蠻族都是生存于主要文明周邊的民族,他們因自己的軍事力量或是地理優(yōu)勢而長期保持了相對獨立,沒有被主要文明所同化,當然,這并不是指雙方沒有交流。但由于東西方文明模式的不同,這些蠻族自身的演變及他們與中心文明之間的聯系發(fā)生不同的變化,西方蠻族在與羅馬帝國長期征戰(zhàn)中,最終發(fā)展成民族國家,或是說對于獨立民族國家的成立有直接作用,正是這些民族國家的誕生使羅馬帝國之后的歐洲發(fā)展為同一文明起源的多元國家并立狀態(tài)??梢哉f,從城邦、領地與蠻族集體等不同形式發(fā)展來的國家之間的平等競爭有利于自由民主精神的發(fā)展。而東方蠻族一部分向西方遷移,另外一部分則融入了主要文明之中。大多數東方蠻族沒有最后形成民族國家或是被消滅了,他們對于東方文明進程有過歷史貢獻,但是沒有能形成與主體文明之間的競爭。在一定的歷史時代,這些相對落后的民族還會控制主體文明,建立起大帝國。但是,由于原有民族的歷史局限性與對于征服國家的文明關系,這種大帝國一般不可能實行民主政治,而對外則是封閉自守,使得東方在近代文明發(fā)展中受到阻礙,這是無可否認的歷史事實。
1 [法]雷奈·格魯賽:《東方的文明》,常任俠、袁音譯,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20頁。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