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落眾芳歇,時當(dāng)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太原早秋》
思歸若汾水
唐
李白
▲一夜爆紅的《絲路山水地圖》
▲《絲路山水地圖》局部
這幾天,
最火的文化事件,
莫過于在央視春晚亮相的《絲路山水地圖》了。
關(guān)于這幅除夕爆紅的巨作的考證和爭論,
至今余波未息。
是《蒙古山水地圖》?
或《嘉峪關(guān)至回部巴達山城天方西海戎地面等處圖》?
其間是非曲折姑且不論
引起“文博山西”注意的,
是其中一個細節(jié)。
在斷代《絲路山水地圖》的諸多證據(jù)中,
其中一個重要證據(jù),
是研究該畫八年的北大林梅村教授認為:
根據(jù)圖卷的繪畫風(fēng)格與技法,
這幅山水地圖的青綠山水和高山大川畫法,
明顯受明代中葉吳門畫派影響。
耐人尋味的是,
地圖上的起點嘉峪關(guān),
竟和吳門四大家之一仇英畫作《歸汾圖》中,
所繪臨汾城樓如出一轍,
顯然使用的是同一粉本。
▲《絲路山水地圖》中的嘉峪關(guān)城樓
▲仇英《歸汾圖》中汾河畔的城樓
▲央視專題節(jié)目中的對比圖
就是說,
新晉網(wǎng)紅《絲路山水地圖》,
在繪畫技法上與明代大家仇英的《歸汾圖》,
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
甚至有可能同出一源。
那么,
《歸汾圖》是幅什么圖?
請橫屏,
看藏于故宮的此幅傳世名作。
↓↓↓
▲仇英《歸汾圖》畫心
此圖繪山西汾河流域景色,
主人公著紅袍官服,
策馬行進在路上,
沿途丘陵起伏,垂柳成行,
城闕、校場、村舍、板橋隱現(xiàn)其間,
境界透出歸汾者返回家鄉(xiāng)的親切情思。
此圖作小青綠,
汾河秀美風(fēng)光躍然紙上。
畫面重山連綿,蒼松矗立,錯落有致。
山間雄關(guān)蕭寺,河岸邊垂柳成行。
旅客或騎馬或挑擔(dān)行于山路之中,
其態(tài)匆匆。
再往左有小橋流水山里人家。
百姓生活點綴其間。
作品構(gòu)圖采用平遠法。
取景宏闊,景色疏曠清遠,
人物雖小但刻畫精細。
畫面結(jié)構(gòu)嚴整,層次清晰,布局有序,
景物繁雜而不擁塞
線條細勁簡練而塊面分明,
在刻意中見疏放。
其以輕淡的石青和淺淺的赭石加以渲染,
筆法工整中見簡逸,
色彩清麗中見明快。
請再次橫屏,
欣賞《歸汾圖》全圖
↓↓↓
▲仇英《歸汾圖》全圖丨絹本設(shè)色
縱:26.7厘米 橫:123.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歸汾圖》局部
本幅自識“仇英實父制”,
落筆從容自然,毫無拘謹之態(tài),
鈐“仇英”朱文印。
鈐鑒藏印有“翟樞秘玩”。
更難得的是,
此圖后幅有名士題跋,
計陳九德、鄧黻、周天球、彭年等。
尤其山右一代宗師傅山,
也滿腔熱情,
題跋其上。
▲明末清初大儒傅山先生題跋
▲陳九德題跋《懷汾河賦》
▲明代鄧黻行書跋
鄧黻,字文度,號新梓,江蘇常熟人,正德二年舉人,博通經(jīng)史,工詩文,善畫山水,學(xué)沈周,筆墨秀潤。
▲明人周天球題跋
周天球,號幻海,江蘇太倉人,明書畫家。從文徵明游,得承其書法,聞名吳中。
說到仇英,
也是位出身特別的奇人。
其初為漆工,
也就是為人彩繪棟宇的畫匠,
但他有志丹青,
被當(dāng)時畫師周臣發(fā)現(xiàn)有異才,
收為弟子教之,
后得文徵明稱譽,
知名于時。
其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xiàn)不同對象,
或圓轉(zhuǎn)流美,或勁麗艷爽,
《明畫錄》謂其:
“發(fā)翠豪金,絲丹縷素,
精麗艷逸,無慚古人”。
仇英的山水畫,
多學(xué)趙伯駒、劉松年,
發(fā)展南宋李唐、馬遠、夏圭的“院體畫”傳統(tǒng),
綜合融會前代各家之長,
即保持工整精艷的古典傳統(tǒng),
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
形成工而不板、研而不甜的新典范。
畫山水以青綠為多,
細潤明麗而風(fēng)骨勁峭,
董其昌稱其”趙伯駒后身,
即文(徵明)、沈(周)亦未盡其法”。
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
為明代工筆之杰。
仇英畫跡流傳不多,
現(xiàn)傳仇英作品,
多藏于中國和世界各大博物館中,
市場中真跡寥寥無幾。
▲仇英部分傳世畫作
《絲路山水地圖》暴得大名之前,
《歸汾圖》已是傳世名作。
此番《絲路山水地圖》被央視春晚一夜炒紅,
并被世人議論紛紛,
且與《歸汾圖》聯(lián)系起來,
二者經(jīng)過不同的波折,
又同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也算是兩幅畫的不解緣分吧。
▲仇英部分傳世扇面
《歸汾圖》展示的汾河之美,
正如李白詩中所描述的: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此詩與彼畫
把晉人對家鄉(xiāng)汾河畔的思戀,
把在外游子返回家鄉(xiāng)的迫切,
把歸汾后的逸興遄飛,
一一濃筆描摹,
細細重彩展現(xiàn)。
那么,
假設(shè)一下
如果李太白穿越再次來到山西,
仇英再次畫《歸汾圖》 ,
面對如今的汾河,
以及汾河之美,
他和他,
將如何落筆?
夢
繞
邊
城
月
心
飛
故
國
樓
思
歸
若
汾
水
無
日
不
悠
悠
歸汾圖 之 汾河
汾河,古稱“汾”,又稱汾水,黃河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源頭傳統(tǒng)認為山西寧武縣境內(nèi)管涔山腳下的雷鳴寺泉,現(xiàn)代考察認為在神池縣太平莊鄉(xiāng)西嶺村。
汾河流經(jīng)山西忻州、太原、呂梁、晉中、臨汾、運城6市的29縣(區(qū)),全長713公里,流域面積39721平方公里,在萬榮縣榮河鎮(zhèn)廟前村匯入黃河。
▲汾河源頭忻州寧武雷鳴寺
▲汾河忻州段
▲汾河太原婁煩段
▲汾河太原城區(qū)段
▲汾河呂梁文水段
▲汾河晉中平遙段
▲汾河臨汾城區(qū)段
▲汾河運城段
我家就在汾河邊?。⊥秱€票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