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很多年輕夫婦維持這樣的現(xiàn)狀:自己的婚姻不幸福,想要離婚,可考慮到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又不得不痛苦地煎熬著,只為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于是很多人在自己和孩子之間作出糾結,究竟是自己的幸福重要還是給孩子完整的家重要。其實現(xiàn)實中大部分人選擇了后者,期待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可這真的能如他們愿嗎?女人應該為了孩子堅持痛苦的婚姻嗎?過來人的回答太現(xiàn)實。
這里有一個關于離異女人的自述:“保持名義完全的家,對孩子的生長就有利嗎?看到我們整天吵架,女兒不敢談話,不知哪句話錯了,會是一頓訓斥。
看到我因為他的爸爸,哭得撕心裂肺,因為受不了苦楚的煎熬,說出不想活的話。如許的生活,如許的婚姻,真的能讓孩子安康的生長嗎?
經過了痛苦我慢慢地走出來了,可對不盡義務心的男子,我和孩子又能怎樣?我只想讓我的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假如婚姻不能讓本人幸福,不能讓孩子高興。有一個完全的家又有什么用?不是父母不離異就是完全的家,父母恩愛,疼愛孩子,這才是完全的家?!?/span>
家庭幸福往往和孩子的幸福有莫大的關系,在心理學領域,什么樣的孩子身心最健康?那就是夫妻關系協(xié)調的家庭,人本質上是自私的動物,有句話叫作“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夫妻應該先為自己的幸福著想,才能為孩子立下好的榜樣。其實并不是夫妻關系協(xié)調能給孩子幸福,而是孩子能向父母學習健康的親密模式,從而為以后自己的婚姻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礎。
如果一個孩子父母離異,但他有一個人格健全的(同性/異性)養(yǎng)育者,比如叔叔,小姨等,那他同樣能在健康的環(huán)境下長大,所以幸福的家庭環(huán)境比完整的家庭更為重要。
一個幸福的家庭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最顯著的優(yōu)勢是,他們更擅長和人溝通交流,在和諧的家庭里,孩子可以輕松地向家長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和家長產生有效的互動,孩子和外人溝通交流時,也會和向家人溝通一樣,自然地表達和傾聽,不會存在社交焦慮或社交恐懼等弊病,從而能給別人留下真誠的形象,他們更愿意相信人心中的“善”,因而也能更多接觸到這樣的“善”。
這類孩子因為從小就敢于表達和嘗試,長大更容易成為自信的人。 家庭幸福孩子人格發(fā)展健康;反之,可能后果不堪設想。
有些大人覺得孩子患有一些心理障礙和疾病是后天創(chuàng)傷引起的,實則不然,最根本還是要追溯到原生家庭,比如父母一方的教育或人際關系模式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導致孩子在外界受挫,和父母遇到同樣的人際煩惱等。嚴重點的,有著“悲慘童年”的孩子,還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為什么很多父母寧肯待在一起,也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其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精神分析關注兒童3歲以后的成長,0-2個月是自閉期,2-6月是共生期, 6個月-2歲是個體化分離時期。
分離期前后,父母雙方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在分離期之前,母親對一個孩子影響是非常深的,這個時候孩子會經歷一個全能自戀期,也就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且主觀世界里認為自己和母親是混為一體的,如果此時母親沒有給予孩子足夠的回應 ,那就會影響到他成年后的依戀模式,比如我們常見的回避型人格、焦慮依賴型人格等等,且年齡越小,影響孩子終身的可能性越大。
順利度過分離期后,孩子意識到自己和母親是獨立的個體,從而能正確地評判自身和世界的關系,這個時候爸爸就成了轉接站。爸爸起到的是社會性功能,教會孩子社會規(guī)則和人際關系的處理,很多單親母親教育孩子缺失這一環(huán)節(jié),導致孩子缺乏自信、抗挫能力低、過度依賴家庭等。
由于爸爸角色的缺少,孩子無法面對世界的運行規(guī)則,在人際關系中沒有安全感。比如我們常見的媽寶男,大齡未婚女等,都是缺乏安全感的典型。
2—7歲時,孩子早期如果能確立基本的信任感,就會自然過渡到自我矛盾的處理階段,比如典型的情緒:自主的羞怯、疑慮或內疚感等。比如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互相責備等,孩子就會產生內疚感,加之有些愚蠢的父母經常喝斥孩子“要不是因為你,我們早就離婚了”,孩子就會單純地以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或者自己的出生就是個錯誤,他們也沒有成年人理智判斷的能力,可悲的是,孩子不會停止愛父母,但他們會停止愛自己。
7—16是孩子逐漸形成自我認同的時期,孩子會經歷人際關系的磨煉產生自卑感,這種自卑感有輕有重,此時,父母的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父母因為某種原因不能及時參與,能夠及時地匹配到恰當?shù)酿B(yǎng)育者也顯的至關重要。
無論是以上哪個階段,父母最好都能陪在孩子身邊,畢竟未成年人的身心發(fā)育都不夠健全,認清其中的原理,合理地處理好養(yǎng)育者和孩子的關系,充分承擔起身上的責任,為孩子的身心健康負責。如果你真的想為孩子好,先讓自己有幸福的婚姻,然后才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編輯 | 鹿羽
第一心理主筆團|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