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輔仁,男,漢族,1919年6月出生,衛(wèi)生部北主任醫(yī)師,1941年起從事中醫(y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yī)藥專家學術(shù)經(jīng)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yī)名師”。出身中醫(yī)世家,,早年以擅治婦、幼科疾病而聞名。1954 年,參與中央領(lǐng)導同志的醫(yī)療保健工作后,主治和研究方向也轉(zhuǎn)為以診治老年病為主。中國近代四大名醫(yī)施今墨的嫡傳弟子,素有“中醫(yī)泰斗”之盛譽。從事高干醫(yī)療保健和臨床工作60多年,因長期負責中央領(lǐng)導的醫(yī)療保健被譽為“當代御醫(yī)”。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yī)大師”。
1.醒腦復聰湯
【處方】當歸、遠志、桑椹、天麻、茺蔚子、石菖蒲、鉤藤、川芎、菊花各10克,何首烏、棗仁各20克,白蒺藜15克,珍珠母30克(先煎)。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效】平肝潛陽,醒腦復聰。
【主治】帕金森氏病。
【方源】李輔仁《名醫(yī)名方錄》第四輯
2.益心湯
【處方】黨參20g,丹參20g,麥門冬15g,五味子10g,龍眼肉10g,郁金10g,炒遠志10g,葛蒲10g,柏子仁10g,瓜蔞15g,薤白10g,葛根10g,生黃芪20g。
【功效】養(yǎng)心安神,化瘀通痹。
【主治】本方治療早搏、多發(fā)性早搏、心房纖顫、冠心病屬于氣虛血瘀型者療效頗為顯著。
【加減】大便干燥者加肉蓯蓉30g;心火偏旺者加炒山梔10g;口干者加玄參10g,石斛10g,多夢者加夜交藤30g;下肢浮腫者加澤瀉20g。
3.通腸湯
【處方】肉蓯蓉30克、全瓜蔞30-50克、草決明30克、玄參30克、生地30克、火麻仁10克、酒軍炭5-10克、白術(shù)15克、黨參15克、牛膝10克、生首烏20克、枳實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滋腎水,增津液,行氣滯,潤腸道。
【主治】老年便秘
4.滋腎平肝煎
【處方】當歸15g,川芎10g,生地黃15g,白芍15g,炒遠志10g,女貞子15g,墨旱蓮15g,菖蒲10g,香附10g,珍珠母(先煎)30g,茯苓20g,夜交藤15g。
【功效】 滋腎養(yǎng)心,平肝健脾。
【主治】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也可運用于眩暈、耳鳴、失眠或婦女性功能減退等癥。
【加減】 腎虛甚者加仙茅、淫羊藿;氣虛者加黃芪、黨參;水腫者加豬苓、澤瀉;虛汗出者加浮小麥;手顫者加鉤藤、生龍齒;頭暈心煩甚者加白蒺藜、白薇:耳鳴者加磁石、龍膽草;心陰虛者加天冬、麥冬、沙參、石斛;體胖痰濕者加溫膽湯。
5.鼻炎清解通竅湯
【處方】防風10g,荊芥10g,辛夷10g,蒼耳子15g,白芷10g,薄荷(后下)5g,菊花10g,金蓮花20g,桑白皮15g,桔梗10g,細辛3g,生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祛風解表。
【主治】過敏性鼻炎急性期。急性期應(yīng)以外感表證論治
6.溫中益腎湯
【處方】補骨脂10克,肉豆蔻5克,淡附片5克,干姜炭5克,炒白術(shù)10克,蒼術(shù)10克,五味子5克,烏藥5克,炒薏仁15克,黨參10克,茯苓20克,山楂炭10克,訶子肉6克,肉桂3克。
【功效】溫中、壯命門之火、化濕健脾
【主治】慢性腹瀉、結(jié)腸炎久治不愈,均有良效。
7.四仙酒
【處方】仙茅15g,仙靈脾10g,威靈仙15g,炒三仙15g,枸杞子15g。
【用法】將上藥煎30分鐘,過濾去渣,澄清后,兌入25度白酒500mL。多配藥量類增。
【功效】益腎壯陽。
【主治】早泄、陽痿,腎氣不足證。癥見腰酸腿軟,食欲不振,飲食減少等。
8.去勢補腎酒
【處方] 生地15克 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 女貞子 12克黃精10克菟絲子12克枸杞子12克地骨皮10克茯苓15克 杭白芍15克 浮小麥30克 澤瀉10克 甘草3 克
[用法] 每日一劑,水煎二次分服。
[功效] 調(diào)補陰陽,平和氣血。
[主治] 前列腺癌睪丸摘除術(shù)后諸證。癥見陣發(fā)性潮熱,烘熱汗出,失眠煩躁,頭暈腰酸,陽萎等。
【加減】肝腎陰虛型:除潮熱汗出等癥外,還可見口干咽燥,大便干結(jié),舌質(zhì)紅瘦、苔少有裂絞,脈細弦。治宜滋補肝腎,養(yǎng)陰清熱。本方加知母10克、黃柏10克,若口干者加玄參、麥冬;便結(jié)者加瓜蔞、麻仁;潮熱汗出甚者加白薇;夜眠難安者加酸棗仁;雙目干澀者加菊花、決明子;煩躁易怒加龍膽草、石菖蒲;頭暈耳鳴者加天麻、珍珠母。、 脾腎陽虛型:除潮熱汗出等癥外,還可見神倦乏力,腰酸腿軟,下肢浮腫,舌質(zhì)淡胖、苔白,脈沉細。治宜健脾補腎,溫陽化氣。本方去地骨皮,加生黃芪15克、白術(shù)15克。若腰酸腿軟者加牛膝、川斷;下肢浮腫者茯苓改茯苓皮,加豬苓、生薏仁;心悸氣短者加黨參、五味子;頭暈眼花者加川芎、天麻;納少便溏者去生地,加炒薏苡仁、焦神曲;脘腹脹滿者加陳皮、香附;大便不暢者加肉蓯蓉。此外,還有伴發(fā)癥狀的加減,若兼見胸悶胸痛,舌質(zhì)紫暗,或 - 有瘀斑、瘀點等心血瘀阻證者,加丹參、川芎、蘇梗;若兼見咳嗽痰多,嘔惡食少,舌苔厚膩,脈滑等痰濁困阻證者,加半夏、橘紅、陳皮;若兼見兩脅脹滿,郁悶不舒,脈弦等肝郁氣滯證者,加醋柴胡、佛手、香附、郁金。
9.鹿角霜酒
[處方] 鹿角霜、杜仲各30克,黃芪、當歸各20克,紅花10克,玉竹20克,冰糖9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將前6味細末,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數(shù)下,浸泡21天后,過濾去渣,加入冰糖,溶化濾過,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5~20毫升,日服 2次。
[功用] 補肝腎、益氣血、壯筋骨、利關(guān)節(jié)。
[主治] 腰膝酸困、體倦無力等。
10.祛脂舒肝湯
【處方】青陳皮各10g,郁金10g,丹參20g,陳佛手10g,澤瀉20g,茯苓皮15g,生首烏15g,清半夏10g,豬苓20g,枸杞子10g,草決明15g,生山楂15g。
【功用】健脾理氣,化痰通絡(luò)。
【主治】脂肪肝。
【方源】《李輔仁老年病獨特治驗》(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劉毅、李世華整理)
11.通冠降脂湯
【處方】生黃芪20g,黃精10g,丹參20g,炒白術(shù)15g,生首烏15g,生山楂15g,荷葉5g,澤瀉15g,枸杞子10g,川芎10g,紅花5g,草決明30g。
【功用】益氣通脈,降脂化瘀。
【主治】高脂血癥。
【方源】《李輔仁老年病獨特治驗》(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劉毅、李世華整理)
12.首烏益壽酒
【處方】何首烏10克,黑芝麻10克,黃精10克,當歸10克,枸杞子10克,杭白芍10克,黃芪10克等。
【用法】將上藥共煎成濃汁,過濾去渣,兌入25度500毫升高粱白酒內(nèi)。如多配可按比例類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毫升。
【主治】鬢發(fā)早白、腎虛腰酸、腿軟乏力、氣虛血弱,久服無副作用。
13.丹參酒
【處方】丹參10克,檀香5克,木香5克,砂仁5克,赤芍10克,黨參10克等。
【配法】將上藥共搗成粗末,加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見雜質(zhì)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主治】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氣強心作用。
14.養(yǎng)血安神酒
【處方】茯神10克,炒棗仁10克,五味子5克,夜交藤5克,秫米5克,杭白芍5克,琥珀粉5克,桑葚5克。
【配法】將上藥共研細末,兌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再過濾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毫升。
【主治】長期失眠,入睡難,醒得早,多驚恐夢,日久體弱,記憶力差,神疲乏力等癥。
15.玉屏風酒
【處方】黃芪15克,防風10克,白術(shù)15克,柴胡10克等。
【配法】將上藥共研細末,兌入低度白酒500毫升,澄清后,去掉沉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體弱畏風或氣候變化時易感冒者,有補氣扶正、抗風寒、防感冒之功效。
16.枸杞子酒
【處方】枸杞子60克,桑葚子20克,百合20克,蓮子10克等。
【配法】將上藥兌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內(nèi),浸泡2周,澄清去渣,不去掉原藥亦可。
【服法】每次日2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補腎益精、安神滋陰,治水腫脹滿、腰背酸痛等癥。
17.生脈酒
【處方】黨參10克,麥冬10克,五味子5克,龍眼肉20克等。
【配法】將上藥濃煎去渣,兌入低度白酒500毫升。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主治】為強心復脈劑??裳a氣斂汗,對氣短、口渴、脈虛弱等癥有療效。
18.補血壯骨酒
[處方] 淫羊霍、巴戟天、雞血藤各25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 將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二次。
[功用] 補腎強骨、活血通絡(luò)。
[主治] 跌打損傷、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及癱瘓等癥。
19.鹿參酒
[處方] 鹿茸10克,人參15克,杜仲30克,石斛、牛膝各2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將前5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數(shù)下,浸泡15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 2次。
[功用] 補腎填精、益氣壯腰。
[主治] 腰腿酸困、體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癥。
20.熟地杜仲酒
[處方] 炙杜仲、炮姜、熟地、萆解、羌活、川椒、制附子、肉桂、川芎、制烏頭、秦芎、細辛、川續(xù)斷、括簍根各30克,五加皮、石斛各50克,地骨皮、桔梗(炒)、炙甘草。防風各25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將前20味細料,入布袋,置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浸泡5—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不拘時,每次服10毫升,常令有酒氣相續(xù)為妙。
[功用] 溫腎陽、祛風濕、舒筋壯腰。
[主治] 腰部疼痛、沉重、不得俯仰。
21.狗脊丹參酒
[處方] 狗脊、丹參、黃芪、萆解、牛膝、川芎,獨活。制附子各18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將前8味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水以文火煮沸,離火待冷,再浸泡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不拘時,每次溫服15毫升。
[功用] 活血通絡(luò)、補肝益腎、祛風利濕、強筋壯骨。
[主治] 腰脊強痛、腿軟無力、小便不禁、白帶增多、關(guān)節(jié)不利、肢體麻木等癥。
22.獨活寄生酒
[處方] 獨活12克,桑寄生、防風、川芎各8克,川牛膝、秦艽、白芍、黨參各12克,當歸、杜仲、生地各20克,茯苓16克,甘草、肉桂、細辛各6克,白酒600毫升。
[制法] 將前15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不拘時,隨量飲之。
[功用] 益肝腎、補氣血、祛風濕、止痹痛。
[主治] 腰膝酸痛、肢體麻木等。
23.參茸木瓜酒
[處方] 麻黃、當歸、桷寄生、川續(xù)斷、老鶴草各50克,人參、木瓜、狗脊(燙)、五加皮、獨活、蒼術(shù)(炒)、制川烏、羌活、威靈仙、紅花、干地龍、桂枝、川牛膝各40克,桃仁(炒)、甘草、烏消蛇、青風藤、秦艽、赤芍、海風藤、白芷。川芎各30克,細辛20克,鹿茸10克,白糖500克,白酒26千克。
[制法] 將前29味各研粗末,和勻,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 封,浸泡30-40天,每天攪拌1次。過濾去渣,浸出液與榨出液合并,濾過,加入白糖,攪拌溶解后,密封,靜置15天以上.濾過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15毫升,日服2-3次。
[功用]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luò)。
[主治] 腰腿疼痛、肢體麻木、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
24.鹿筋壯骨酒
[處方] 鹿筋30克,鹿骨,玉竹各200克,當歸、肉桂、秦艽各50克,木瓜、制州烏、制草烏各40克,黨參、黃芪、桂枝、枸杞子各75克,重樓、紅花、川續(xù)斷各100克,白酒16千克,蔗糖600克,虎杖96克。
[制法] 將前16味和虎杖酌于碎斷,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攪拌五次,浸泡30~40天后取出布袋.榨出液澄清后與浸液合并,加蔗糖,攪拌使之溶解,密封,靜置15天以上,濾過,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毫升,U8日2次。忌多服。
[功用] 扶風除濕、舒筋活血。
[主治] 四肢麻木,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
25.漏肩風藥酒
[處方] 當歸、枸杞子。制首烏、杜仲、山萸向各15克,制草烏、地鱉蟲各9克,全蝎、自然銅、姜黃各6克,蜈蚣2條,紅花5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將前12味用清水噴濕,放鍋內(nèi)隔水蒸10分鐘,待藥冷后裝入大口瓶內(nèi),注入白酒,用棉絮紙封口,每2天搖動1次,浸泡1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30毫升,不以菜佐,日服l—2次。
[功用] 溫經(jīng)散寒、活血通絡(luò)。
[主治] 肩關(guān)節(jié)周圍炎。
26.狗骨藥酒
[處方] 狗脛骨500克,當歸、千年健、威靈仙。伸筋草、土元、杜仲、元胡,穿地龍各120克,制川烏、制草烏、細辛各15克,三棱、莪術(shù)各30克,紅花10克,州牛膝100克,白酒4000毫升。
[制法] 將前16味.狗脛骨洗凈、搞碎,余藥切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20-3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空腹服15~30毫升,日服3次。
[功用] 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舒筋壯骨、通絡(luò)止痛。
[主治] 坐骨神經(jīng)痛。
27.桂圓補血酒
[處方] 桂圓肉、制首烏,雞血藤各100克,白酒600毫升。
[制法] 將前3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日振搖1次,浸泡10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20毫升,日服2次。
[功用] 滋陰養(yǎng)血。
[主治] 面色無華、頭暈?zāi)垦?、心悸失眠、四肢無力、須發(fā)早等癥。
28.鎖陽蓯蓉酒
[處方] 鎖陽、肉蓯蓉各60克,龍骨30克,桑螺蛸40克,扶答20克,白酒2500毫升。
[制法] 將前5味粗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隔日搖動數(shù)下,浸泡5-7天后,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 口服。每次服10~20毫升,日服2次。
[功用] 補腎溫陽、固精。
[主治] 早泄、陽痿、腰酸、便清等癥。
29.益氣通脈湯
【處方】丹參15—30克 黨參15—30克 麥冬15克 郁金10克 川芎10一15克 赤芍15克 五味子6—10克 檀香(后下)5克 陳佛手10克 廣木香5克 葛根15克
【功效】益氣強心,活血通脈。
【主治】胸痹證,即現(xiàn)代醫(yī)學之冠心病,癥見胸憋、胸悶,氣短,心慌,過累則尤甚,甚則胸痛徹背,舌淡或暗.舌體偏大,苔白或黃,脈象欠有力或結(jié)代。
【加減】氣虛甚者,加黃芪15—30克、炙甘草10克;血虛甚者,加雞血藤30克、阿膠(烊化)、熟地黃20克;胸痛發(fā)作較頻者,加三七粉(分沖)3克、草紅花、元胡各10克;心慌眠差甚者,加柏子仁10克、龍眼肉10克,或加炒遠志10克、炒棗仁15克;大便偏干者,加全瓜蔞15—30克,肉蓯蓉30克;胸悶甚,苔白膩較厚者,加薤白10克、半夏10克;心陽不振,水氣凌心者,加桂枝5克、茯苓15克。
30.更年期綜合征方
【處方】當歸15g,川芎10g,生地黃15g,白芍15g,炒遠志10g,女貞子15g,旱蓮草15g,石菖蒲10g,香附10g,珍珠母(先煎)30g,茯苓20g,首烏藤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滋腎養(yǎng)心,平肝健脾。
【主治】用于婦女更年期綜合征,也可運用于眩暈、耳鳴、失眠或婦女性功能減退等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