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識為先,文藝其從,
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心情極盡低落之時,看了《無問西東》。
沒別的,就奔著朋友圈“看過哭成狗”的傳言。
雖然也見有人說它是個四個年代、四個故事的大拼盤,
劇情跳躍到有時都不連貫,還有黃曉明這個觀影避雷指南。
(真不是黑,雖然教主榜2中的蕭平章最近沒少騙我眼淚,但前幾年的霸道總裁路線,簡直讓人都要對“邪魅狂狷”有陰影了好嗎?)
但,還是去看了,且果真哭成狗。
本以為哭過后,大概會喪喪的,然而也并沒有,反而哭的神清氣爽、蕩氣回腸。
四個時空交錯的劇情里,主角們都著有自己的無可奈何。
生活在二十年代的吳嶺瀾,為不盡人意的理科成績,郁郁寡歡。
生活在四十年代的沈光耀,在報國與盡孝間,陷入兩難。
生活在六十年代的王敏佳,為突然到來的人生絕境而恐懼。
生活在當代的張果果,面對世俗的強大,心生沮喪。
這些情感,雖然發(fā)生的年代的不同,面對的境況也不同,
卻因為真實存在,輕易勾起了潛藏于心底的情愫。
選錯專業(yè),背井離鄉(xiāng),生活突逢大變,對人生充滿了無力感……
樁樁件件一一閃現(xiàn),扎心又讓人動容。
而就在我以為這部片可能只是為賺取眼淚之時,不料它讓每一個故事都給出了正向的解讀。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
缺的是從心里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所以每一個主角,最后都選擇了聽從己心、義無反顧,
而這種義無反顧,它讓你相信:
追求高貴的品質(zhì),是一個人的本能,
而一個人最高貴的品質(zhì),得從愛自己開始。
01
愛自己
是找到真正的自己
英語、國文滿分的吳嶺瀾,在20年代的清華讀的是實科(理科)。
無奈理科成績實在太差,被校長梅貽琦叫去談話,建議轉(zhuǎn)專業(yè)。
吳嶺瀾本就是為了“實業(yè)興國”的夢想而讀書,
最好的學生也都在讀“實科”,第一反應(yīng)就是拒絕。
梅貽琦理解他的誠心,也看出了他的迷茫和郁郁寡歡。
于是,盡心開導。
梅:你對自己是否真實?
吳:我不關(guān)心是否對自己真實,每天我把自己交給書本,我心里就踏實。
梅:你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什么是真實,做什么誰在一起,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是否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文科是內(nèi)心喜好,理科是現(xiàn)實抉擇,
人生到底該怎樣度過?
困惑中的吳嶺瀾,離開梅貽琦辦公室后,
恰遇泰戈爾在給清華學生們講“對自己的真實”有多么重要。
那一刻,吳嶺瀾備受觸動,于是從理轉(zhuǎn)文,后來成了文學教授,
對一屆屆學生講著:希望你們在今后的歲月里,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02
愛自己
生命才免于黯淡
人始終是感情動物,再理性的人都有感性的一面。
喜歡或是不喜歡,不是強迫自己努力就能實現(xiàn)。
學了不喜歡的專業(yè),做了不喜歡的工作,
讀了不喜歡讀的書,嫁/娶了不喜歡的人,
那都是沒法騙人的。
所以生活中才有那么多的郁郁寡歡,生命也因之失了光澤,
或疲于謀生,或淪于平庸。
而反之。
愛自己的人,因為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遇到不喜歡懂得適時的拒絕,將精力傾注在了喜歡的事上,
整個人都能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
所以才有人說:“當你是為了喜歡的時候,你整個人都是發(fā)光的”。
像電影中的吳嶺瀾。當日軍轟炸昆明時,他在躲避的山洞內(nèi)給西南聯(lián)大的學生,念著泰戈爾的詩:
世界對你,無意義無目的,
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
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
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
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
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
那一刻,讓人忘記了炮火連天,忘記了苦難,讓人看到了這世界會變好的信念,看到了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希望。
03
愛自己
是懂得生的意義
作為一個富家少爺,沈光耀毫無生活壓力。
家里對他最大的期待也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踏踏實實地過完一生,享受做人的樂趣。
但是,當“華北之大,已經(jīng)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
他沒法做到面對同胞的苦難,還能心安理得地袖手旁觀。
當美國飛行教官來到昆明選拔航校學員,還在40年代的西南聯(lián)大讀書的他,瞞著家人,義無反顧棄筆從戎。
1943年,我軍與日本艦隊開戰(zhàn),因懸殊過大傷亡慘重。
面對一邊倒的戰(zhàn)局,沈光耀在擊落一架敵方飛機后,選擇與日本軍艦同歸于盡,壯烈殉國。
沈光耀犧牲后,他在西南聯(lián)大的同學,將他的遺物帶回家。
其中有一個素描本,
素描本里,他畫下了草木春色、河濱漁人、還有女生的背影...
那些邂逅過的美好,那些靈動而鮮活的生命...
他比誰都懂得生的意義,所以不為功名,不計個人得失,
只為自己愛的一切不被毀,坦然選擇了舍身為國。
最后一頁,他畫了一位在輕撫著自己尚在年幼的孩子的母親。
畫旁,寫了五個字:媽媽,對不起。
04
愛自己
高貴的品質(zhì)才會純粹
春秋,管仲將死,齊桓公最后一次向他討教治國之策。
管仲答,堅持原路線即可。
但是,齊桓公得保證遠離三個人。
易牙、衛(wèi)開方、豎刁,這是齊桓公最寵的三個人。
易牙為了讓他嘗嘗人肉的味道,曾奉獻出自己的兒子。
衛(wèi)開方為了全身心侍奉他,遠離故土,拋棄父母妻兒。
豎刁更狠,直接把自己閹了,進宮貼身伺候他。
曾經(jīng)感動三連的齊桓公一聽管仲這樣說,很是不解。
“他們?yōu)槲易龅竭@種程度了,我怎么能忘恩負義呢?”
管仲就說了這樣一番話:
人愛自己勝愛別人,這是天性。
如果有人愛別人勝于愛自己,那就是虛偽,
就是違背天性,不近人情。
一個人都沒有人的性情了,還有什么事做不出來的。
果不其然,這三個人最后禍亂齊國、堵塞宮門,沒聽管仲話的齊桓公被活活餓死。
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
古往今來,那些擁有高貴品質(zhì)的人,也無不是愛自己的人。
因為只有愛自己的人才能愛人,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怎么能好好愛別人?
因為只有愛自己的人才真正懂得珍惜,
一個連自己都不珍惜的人,你怎能相信他下一個放棄的不是你?
而當你學會愛自己,一切美好才有了立足之基。
比如,一個無畏赴死之人——林覺民,
在他那封寫給妻子的訣別信——《與妻書》中,他這樣寫到:
吾至愛汝,即此愛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吾自遇汝以來,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
然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彀?
司馬青衫,吾不能學太上之忘情也。
語云:仁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吾充吾愛汝之心,助天下人愛其所愛,
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顧汝也。
汝體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為念,
當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
汝其勿悲!
再如《風聲》中,顧曉夢的那段念白:
我身在煉獄留下這份記錄
是希望家人和玉姐原諒我此刻的決定。
但我堅信,你們終會明白我的心情。
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nèi)绱藷o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
沒有人不希望承歡父母膝下,
沒有人不渴望與相愛的人白首一生,
沒有人不盼著子孫滿堂,最后死在溫暖的床上。
這才是人之常情。
而當你不愿失去這份幸福,才會真正懂得大間大愛的意義。
05
愛自己
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為了替被家暴的老師打抱不平,王敏佳被感情不順、怨氣難消的師母反誣她與老師有私情。
在這個王小波筆下“集體癔癥”的年代,
“作風問題”向來都屬于“殘酷斗爭,無情打擊”的范疇。
王敏佳被隔離審查,并被身邊的同事各種揭發(fā):
出挑的打扮,平時秀給同事們看的照片,從未見過的臺灣親戚,
都成了她思想落后、作風不正的證據(jù)。
公開批斗時,因為一聲苦笑,又被師母視作挑釁。
既而,引起眾怒,被打到血肉模糊。
萬幸,當王敏佳再次睜開眼時,眼前是陳鵬。
陳鵬把她帶回了云南老家,那是他的老家,一個當時與世無爭的地方。
在這里,沒有非議。
村民們因她知識分子的身份,給予了最大的善意與尊重。
在這里,充滿期待。
陳鵬因為工作的保密性質(zhì),雖然身在千里之外無法回來,也不能寫信,但他會時不時寄些物件。
一片片銀杏葉,一盒盒雪花膏和蛤蜊油,萬語千言,萬千思念,萬般愛意,都在此間。
而剛到云南時,容貌被毀又被李想背叛的王敏佳,其實也曾恐懼、也曾絕望。
我一閉眼,就會一直不停地往下掉,下面特別黑。
是陳鵬給了她勇氣。
別怕,我就是那個給你托底的人。我會跟你一起往下掉,不管你掉得有多深,我都會在下面給你托著。
這個故事的最后,王敏佳走出了村子。在漫天黃沙中,她說:
“陳鵬,上一次我以為我死了,醒來看到的人是你,這一次,死亡來臨前,我一定要找到你,是你的愛托住了我,我也想照顧你?!?/span>
她的眼神中滿是深情,曾經(jīng)的苦痛都已抵不過相愛與相逢的希望。
06
愛自己
才不會在負面情緒中,毀掉人生
與王敏佳從否定自己到接納自己不同,
電影里的師母劉淑芬則給不能正確愛自己的人,敲響了警鐘。
在愛情和婚姻中,劉淑芬和很多昏了頭的人一樣,
愛一個人愛到卑微的地步。
那人上學,她全力供養(yǎng);
那人對她已無愛,她以死相逼,結(jié)成怨偶。
并在相互折磨中,將自己的性格扭曲。
為讓對方回應(yīng)她的愛,她以各種激烈的方式和對方溝通,甚至不惜家暴。
最后,竟做出給自己的憤怒與悲劇式的人生找替罪羊的癲狂之舉。
雖然她以為自己害死了王敏佳,在一絲人性中,跳井自殺償還罪過。
但如果她能對自己好一點,及時止損,可能又是另一番人生。
沒有人能夠決定你將會過上怎樣的生活,只有你選擇了怎樣去生活。
愛自己,才是一切美好的開始。
這世上總有很多事,我們無從選擇,只能被動接受。
這世上總有很多困苦,讓人以為再也走下去。
但無論如何,千萬不要絕望,
即使你身處黑暗,給自己留一道光,
它或許是父母親人愛人朋友的關(guān)心,或許只是一個陌生人的善意,
或許是心愿未了的期待,或許是對世間美好的眷戀,
然后用抱怨的時間,提燈前行,走過黑暗。
你要記得,死很容易,但生才是大氣。
07
愛自己
是接納別人的善意
這是電影開篇也是結(jié)尾時的故事。
生活在當代的清華畢業(yè)生張果果,身在職場。
被高壓、浮躁、爾虞我詐的環(huán)境,磨成了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如同大多數(shù)情況下的我們。
按規(guī)則行事,給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
與自己無關(guān)的人和事,絕不愿主動包攬,給自己找麻煩;
對于別人的爭斗,奉行明哲保身;
不會對人有惡意,又隨時保持戒備心;
不認同,不參與,就是對世俗最大的抵抗。
然而,很多事情并不是你不想?yún)⑴c,它就會對你主動避開。
模棱兩可、被迫站隊的張果果,還是成為了辦公室斗爭的犧牲品。
其后不久,一個大麻煩又找上了他。
當初為了拿下一個奶粉品牌的廣告訂單,他曾代表前公司,挑選了一個四胞胎家庭作為援助對象。
然而,廣告提案并沒有通過,他因此離職跳槽,生病住院、急需救助的四胞胎一家,也從滿懷希望,到再次陷入困境。
冒著可能被糾纏的風險,張果果考慮后,還是決定選擇救助四胞胎,以個人的名義。
但為防自己的善良被綁架,他又一直拒絕著四胞胎一家的拜訪。
直到有一次,還是被堵住。
當時,他想好了所有應(yīng)對的措辭,但四胞胎的媽媽只是掏出了一個裝了四支毛筆的盒子:
“我們一直找你就是想給你這個,為了表達感謝,我們特地用孩子的胎毛做了胎毛筆……”
一瞬間,張果果紅了眼眶,他感受到了同等的善意。
自此,四胞胎也成了他的干女兒,
父母之外,他又多了份親情。
08
愛自己
更不能透支別人的信任
記得當初的羅一笑事件。
羅爾用一篇《羅一笑,你給我站住》的文章,為患白血病的女兒笑笑募捐。
眾多網(wǎng)友為笑笑的樂觀堅強感動,為笑笑的醫(yī)藥費支出給這個家庭困苦而心酸,紛紛慷慨解囊。
三四天里,各渠道的捐款就達到了200多萬元。
然而,沒過幾天事情發(fā)生了反轉(zhuǎn)。
人們發(fā)現(xiàn),羅爾在深圳有三套房,而這是要留給兒子和自己的;
笑笑的病扣除社保后,治療費用大概只花了2萬,羅爾夸大了醫(yī)療費用;
事件的發(fā)酵,更是羅爾伙同一公司的營銷。
善良被欺騙,信任被踐踏。
這次“帶血的營銷”,激起了網(wǎng)友們的憤怒,
伴隨熙熙攘攘,一地雞毛,以羅爾道歉,善款退回結(jié)束喧囂。
雖然故事的最終,我們還是遺忘和原諒了這位痛失愛女的父親,
愛心太可貴,出手需理智,
也成了這次事件留下的最大思考。
我們遇到過很多壞人,也遇見過很多好人,
這個世界試探很多,付出很少,讓人很難相信有“真心換真心”,
但你又得承認,如果排除掉顧慮,人們之間還有信任,
任何一個正常人,都會選擇善良。
付出善意,也接受別人的善意。
當有人在溫柔對待這個世界,我們才可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09
愛自己
是一個人最高貴的品質(zhì)
泰戈爾說過:
每一個孩子出生時都帶來信息說:
神對人并未灰心失望。
我們這代人注定一生匆忙,
我們這代人常常面臨沮喪,
我們這代人要面對無數(shù)世俗的眼光,
我們這代人早早學會為自己豎起了防備的宮墻。
正因如此,我們才應(yīng)該愛自己。
在愛自己時,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愛自己時,懂得人生的意義,
在愛自己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在愛自己時,接納別人的善意。
如此,我們才能讓生命免于黯淡,
讓自己高貴的品質(zhì)變得純粹,
做一個自己喜歡的自己,
不辜負這人間一趟。
編輯推薦更多精彩內(nèi)容
▼
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guān)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