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是一個開朗通達的農(nóng)民,他三歲的時候,我奶奶就去世了。聽爺爺說我父親沒有我奶奶之后,死過一次。父親的外祖母聽說孩子死了,就跑到奶奶廟上去找,找到以后看還有點氣,她就抱回家了,之后就把父親救活了。
養(yǎng)到十來歲,因為父親的外祖母家也很窮,父親就開始在集市上走街串巷的去討飯了。春夏秋冬沒有地方住,就和一起討飯的人,住在廟里。討飯要來的殘羹剩飯,用破盆破碗放點水,用破磚頭把破盆破碗架起來,點著一些柴火燒一燒吃。到了十五歲,他聽說爺爺在山西洪洞縣開染坊的地主家扛長工,就去山西洪洞縣找我爺爺去了。
一個十多歲的小孩,沒吃沒穿沒錢,邊走邊討飯,風(fēng)餐露宿。沒有鞋穿,腳板磨破了,蒺藜扎破了腳,一步一個血印的去找我的爺爺。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跋山涉水,風(fēng)刀霜劍的苦難,才到了洪洞縣近地,結(jié)果被丁善本的軍隊抓去當(dāng)兵了。還好,因為是個小孩,給一個營長當(dāng)勤務(wù)兵。這樣有了吃的,有了穿的,有了鞋子。父親年齡雖小,但很有心眼。每天伺候那個營長端飯送茶,給營長送信,傳達命令,很受營長喜歡。父親得到了賞錢,就攢著藏起來,一邊打聽去洪洞縣方向的路。強行當(dāng)了一年兵后,在一次傳達營長命令后,開了小差,往洪洞縣去了。
因為手里有幾個銅子,搭上去洪洞縣的馬車很快就到了洪洞縣城。城里和鄉(xiāng)下不同,城里街寬人多車多,做生意的多。有推小車賣雜貨的,有挑擔(dān)賣菜賣柴的,有?籃子賣雞蛋的,賣糖球賣燒餅的等等,街兩邊的門面很多。聽說洪洞縣出瓦盆飯碗,父親走到一家賣碗盆的門店上,要了一個破碗,用手檫去碗上的黃土,向老板要了半碗冷水喝了,就問門店的老板:“店老爺,在這東西南北街上有染坊嗎?”
老板說:“門匾上寫著字哪,一看就知道了?!?/span>
父親說:“我不識字?!?/span>
那位好心的老板說:“門前掛著印有各種花布就是染坊?!?/span>
父親按著那位老板的說法,見到門前掛著印花布就問,東西南北街找了四五家,都說沒有我爺爺。走到一處破敗處,坐在碎磚瓦上,邊哭邊吃要來的殘羹剩飯。心想,離家千里,沒吃沒穿沒親人無處住怎么辦呀?越想心里越難過,走投無路,身在他鄉(xiāng)很絕望,不覺中就哭出聲來。
這時就聽到有一個小女孩有氣無力的說:“小兄弟,你哭什么?”
父親抬起淚眼看到是一個穿的破衣爛衫蓬頭垢面的小女孩,兩個都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小孩,見了面一說話好似見到親人一樣。父親看到她面黃肌瘦,說話上氣不接下氣,就說:“姐姐,你把我要來的飯吃點吧。”
小女孩也不謙讓,拿起破碗就吃,邊吃邊說:“北街還有一個染坊,你去了嗎?”
“沒有?!?/span>
小女孩吃點飯有點精神了,兩人就往北街染坊走去。
兩人雖然都不認識,但心里覺得有了依靠。小女孩說:“我爹娘是從河南范縣逃荒來洪洞縣的,爹娘都死在逃荒的路上,我也是討飯來到洪洞縣的。這里沒有親人和認識的鄉(xiāng)親,我找不到任何事做,只好挨家挨戶去討飯。你看我腿肚子叫狗咬得這塊肉還流血哪,以后咱兩就當(dāng)親姐弟吧,中不中?”
“中!”
“我不想死了。找不到你爹,咱倆作伴要著飯回咱河南老家。兄弟,你說中不中?”
“中!”
倆人到了北街還是沒有找到我爺爺。兩個人住破廟,去討飯,又找了三天,還是沒有找到。第四天,兩人討了早飯,出了縣城,順著往東去的大路,拿著破盆破碗和打狗棍。
約莫著走了半里多路,姐姐說:“兄弟,你爹會不會不在染坊扛活呀?”“我不知道,聽家里大人說是給一個開染坊的家里種地,”
“那也許不在染坊干活,染坊的伙計都不認識他。要不咱再回去,到各個染坊再去找一次?”
“中!”
兩人順著大路往回走時,正巧從谷子地里走出一個人來。父親看到這個人,心里有一種十分親切的感應(yīng)。是心靈感應(yīng)嗎?怎么著這人長相很像叔叔王文善和大伯王發(fā)興,臉長長的,嘴大唇厚,大眼雙眼皮,不黑不白,有一米七三的個子。父親走到那人跟前,用一種關(guān)切和疑問的口氣說:“大叔,早晨鋤谷子露水把你的褲腳都打濕了?!?/span>
那人聽了小孩說話的口音是河南人,那人就非常奇疑的說:“你是河南人?”
“是的?!?/span>
“河南什么地方的?”
“濮陽徐鎮(zhèn)吉村?!?/span>
那人指著小女孩說“她呢?”
“范縣人,我們是在要飯時認識的”
“啊!”
那人指著父親說:“你家里還有什么人?”
“我家里有兩個叔伯兄弟”
“叫什么名字?”
“弟弟叫王文善,哥哥叫王……”
那人打斷父親問:“你姥姥家在什么地方?姓什么?”
“我姥姥家是徐鎮(zhèn)集上的,姓徐。聽家里大人說,我爹在我娘和我死后,就來洪洞縣給一家染坊扛活,今年已經(jīng)十五年沒有回過老家了,他的名字叫王吉興?!?/span>
爺爺聽到站在眼前的這個瘦弱的孩子叫出了自己的名字,把家里的地點親人等說的一清二楚。心中確信是自己的兒子無疑,放下鋤頭,抱起孩子,悲喜交加泣不成聲的說:“當(dāng)初你娘死了之后,你才降生三個月,沒有奶吃,沒有飯吃,沒有人喂養(yǎng)你,餓的你每天大哭大叫。有一天你哭斷氣了,第二天我用破衣服把你包上,就把你送到奶奶廟臺上了?!?/span>
“爹,我姥姥說是她把我從奶奶廟臺上抱回家養(yǎng)活大的?!?/span>
“孩子,你討了五六年的飯,吃了那么多苦。你爹我不知道你還活著,當(dāng)時把你扔在奶奶廟,我確認你是死了。咱家太窮,給你找不到后娘和寄養(yǎng)你的人家,實在是無奈呀!幸虧你姥姥了,不然你早就不在人世了?!?/span>
“爹,兒不怨你,這是天命。”
“孩子,你大難不死,必是福命?!?/span>
倆人擦干了眼淚,由憂變喜。爺爺看著站在面前哭泣的小女孩,指著父親問:“這妮是誰?”
父親說:“她是我在這里要飯時認識的一個姐姐,她家是范縣的。父母在逃荒來洪洞縣的路上,因饑餓成疾,陸續(xù)死去,實在可憐。我們兩人這些天相依為命,在縣城要飯吃,天天找你。她對我很好,是我的姐姐了?!睜敔斱s緊過來用手親切的撫摸著小女孩的頭說:“孩子別哭,你就是我的親女兒了?!毙∨⒑苈斆?,趴在地上磕了三個頭,起來就叫爹。
爺爺笑著說:“我也是好命呀,我雖然給染坊扛活種地吃苦,現(xiàn)在我有女兒,有了兒子,有了寄托和生活的希望?!?/span>
三人都有了笑臉,特別是父親和姑姑,歡天喜地,忘了憂愁,忘了饑餓,左右依偎在爺爺?shù)膬蛇?,三人高興的往城里染坊走去。
到了染坊,經(jīng)過爺爺?shù)脑偃龖┣蠛凸び褌兊膸椭痉焕习迨樟袅斯霉煤透赣H。姑姑給他們做飯做雜活,父親站柜臺賣布和染料。因為不認字,在染料的器具上都貼有赤橙紅綠青藍紫等各種名簽,只能用眼看來識別,即使這樣也常常出錯,父親認識到不識字做生意做事情都是不行的。有一次,客戶要的染料是深綠色的,結(jié)果他賣給人家的染料是草綠色的。人家拿著染完的布來找店主,店主只好重新給人家染成了深綠。還好,草綠改深綠不難,要不就得賠人家的布匹。父親被老板罵了一頓,罰一天不讓吃飯。姑姑聽說弟弟受罪了,就偷偷拿點餅給他吃。父親說:“咱們要飯的時候,不是經(jīng)常一、兩天吃不上飯嗎,一天不吃飯不要緊?!睆拇酥?,父親就開始學(xué)習(xí)認字,不幾天就把染料器具上貼的顏色名字學(xué)會了。他用心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認字,學(xué)習(xí)染布、印花布都很認真刻苦。一年多的時間,他還背會百家姓,三字經(jīng),千字文等書。沒有筆墨就用小棍在地上寫字,晚上睡在床上,用手指頭在肚皮上劃字。當(dāng)他二十二歲回到老家時,已經(jīng)能看各種小說,能記賬,能寫會算。已經(jīng)是會多種染布技術(shù)和套印各種花布工藝的有文化的能人了。
經(jīng)過印染各種布料,賣各種染料,父親從山西推單輪車,販賣各種碗、盆回到了老家。經(jīng)過自強不息的奮斗,家境慢慢好轉(zhuǎn)了,置了三十多畝地,蓋了三間堂屋四間東屋。二十五歲同母親結(jié)了婚,生下我們姊妹兄弟四人。
父親從小要飯,受過多種苦難,他對窮人有一種憐憫之心。我們村里有一個叫二黑的人家,我叫他大伯,他家窮的叮當(dāng)響,沒有吃穿,要飯、拾糧為生。父親看到這種情景,就主動送給二黑大伯家五畝地,從此二黑大伯家就不再要飯了,還娶了媳婦,生活上基本可以做到自給自足。
解放之后,父親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參加互助組織。種植小麥、高粱的優(yōu)質(zhì)品種,糧食的單產(chǎn)逐步拉高,主動積極交公糧,被區(qū)縣評為勞動模范。
我離休回老家時,見到了原十三區(qū)區(qū)長吳明清(見面時他是鶴壁市原市委書記,時任城建局書記)。他說:“我認識你,你是徐鎮(zhèn)十三區(qū)吉村王文治的大兒子,你父親是遠近知名的豁達開明的農(nóng)民兄弟,是咱們昆吾縣區(qū)的勞動模范?!?/spa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