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游園驚夢》精彩語錄
1.其實,人人心里都掩映著一片園林,無非被一扇無形的門遮擋著,如果你真的推開這扇門,雖然那可能是一扇吱吱呀呀的門,你好久沒來過了,但是你只要打開一道縫,一眼望去,你便會看到許多以前不曾留意的東西,許多真正契合于內心的東西,許多屬于夢想的東西。
2.夢也許在現實中不是一種生產力,不能帶來一種物質的結果,它給我們帶來的卻是對自己靈魂上的一種開掘。今天的我們不僅僅是遠離了一個古典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種悲憫的情懷和從容做夢的心境。
3.就在今天緊張繁忙的生活之中,在我們必須遵守的過分現實的秩序之外,是不是還有可能給我們一個夢想的空間?也許我們每個人在夢幻中可以觸摸到的是心靈最深處那份最真摯的情感。
4.也許是我們的時代太繁榮,也許是我們的時間太短促,所以我們有很多感情不缺乏強度,卻缺乏富有韻味的表達方式??壳偌那椤⒁郧僬勑牡默F在還能有幾人呢?
5.深情之美,不在于這份情感最后能不能夠成正果,而在于它成長的過程,廣而彌深,可以在我們的心中激起陣陣漣漪。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情懷是不問結果的,有一些情懷是不記成敗的,充滿深情的人不要求非要有一個圓滿、妥貼的結果,非要給他一個交代,他要的只是自己的投入,如果不讓他投入,他會覺得辜負了自己的心。
6.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人人都懷抱著自己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認為自己是隱蔽在人群中的異類,我們帶著相似的笑容,溫文爾雅,互通言語,我們有自己的職業(yè),有自己的妝扮,但是又有幾個人的心事是真許人知道的?
7.今天,有很多人心中并不缺少愛的意愿,但是我們真的缺少愛的能力。能力關乎細節(jié),能力關乎過程,能力其實也關乎一個人的價值觀。當我們甚至在愛上都要計較得失與最后的結果時,我們就真的失去了深情的本能。
8.真正的英雄不是一個職業(yè),不是一個名分,而是一種情懷。英雄,可以成、可以敗,但他的情懷一定是且悲且壯,有對歷史的沉靜的投入與內心的反省。
9.蒼涼是一種復雜的人生感受,同是悲情,悲壯是高昂的,激揚慷慨;蒼涼是無奈的,而余韻深遠。蒼涼能夠喚起我們一種輾轉于心、不絕如縷的激蕩,就在于它表現出來的是命運深處的一種無奈。
10.真正有蒼涼之感未必是人生的不幸,它是人生的一種自我意識,是一種生命的反省,它使人保持著一種清靜,保持著自己對人生不足的透徹的反觀,從而獲得對天地萬物的格外的珍惜。這個世界上那些永不妥協(xié)的樂觀主義者,一定是經歷過人生浮沉懂得悲觀的人,只有真正被悲觀磨洗之后的人才會擁有一種永不放棄的樂觀精神,因為他知道有太多的東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這樣的心擁有的是在蒼涼映襯之下的希望,是在蒼涼之美縈繞于心之后能夠表現出來一種達觀。
于丹《莊子》心得 主要有以下內容:
莊子何其人:人們把孔子稱為“圣人”,卻把莊子稱為“神人”,二人分別是儒家和道家的化身。莊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他的《逍遙游》。
境界有大?。核械臉s華富貴,是非紛爭都是毫無意義的,當你具有大境界時,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感悟與超越:要想真正感悟“逍遙游”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夠超越名利。而有一個淡薄的心態(tài),是超越名利的基礎。
認識你自己:我們習慣于自以為是,就會好心辦壞事。我們又經常會被外部評價所影響,不能真正認知自己的內心,在所謂的潮流中迷失了自己。
總有路可走:莊子借用了一個個外表丑陋近乎猙獰的怪人,來表達了自己的一個觀點:無論人生遇到什么情況,世界上總有路可走。
談笑論生死:莊子之所以能夠笑談生死,是因為他悟出了生死的真諦,那就是,生和死,不過是一個形態(tài)的變化。
堅持與順應:“內不化”就是不要受變化萬千的外部世界影響,“外化”就是對于外在的社會環(huán)境要通達順應,否則將無法在社會中安身立命。
本性與物性:人的物質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在瘋狂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人們也就失去了幸福的生活。
心態(tài)與狀態(tài):決定人生成功的,絕不僅僅是才能和技巧,而是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心態(tài)。
大道與自然:《莊子》寓言故事無論是尖酸刻薄,還是諷刺挖苦,奧秘只有一個,那就是“大道合乎自然”。
于丹《論語》感悟心語:
真正的孝敬,是一個人用對自己長輩的心推及到社會上。
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創(chuàng)造很多的輝煌,但是永遠也不能忘了腳下的起點,那就是父母對兒女的心。只要父母還在,就是兒女的福分。
真正的智慧有一個重要標準,就是面對人心,你擁有什么樣的判斷力。
人的過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在過錯里最見人心。
“知人”,從知道自己到了解他人,都要擺對位置才行。
人要想真正達到大智慧,最后都是要叩問內心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智慧能夠達到什么樣的境界。
一切澎湃于心,讓我們真正能夠在心里面有所醞釀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去努力。
一個人正確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確了。
一個人的生命如同下棋,要看在多大的格局上展開。
向書本學,不如向人世學。
在這個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常常是他內心的取向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
善于轉換思路,是一種大智慧。
學習永遠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
信譽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礎的那個保障。
在今天的社會中,信譽對每一個人來講是一張無形的通行證。
真正的誠信,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
一個人接受自己的現實,真誠面對自己,這是信譽的起點。
誠信是一塊試金石,驗證著人品的高下。
有道德的人,一定不會孤單。
一個人的榮辱觀,光靠政令和刑罰是確立不起來的。
清廉為官,以身作則,這是德政的起點。
人可以有欲望,但不可以貪婪。
君子不需要有一種外在的凌厲氣勢,他很少攻擊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治世需要豐富的心靈,需要不拘一格的人才。
由自己心靈出發(fā),抵達他人心靈,這就找著自己跟他人相處的途徑了。
安頓好自己的內心,實際上就是在內心開發(fā)和確認好自己的價值。
寬容源自于理解,就是看一看他人的境遇和自己的生活,將心比心。
一個人如果看到什么都是本分,那就沒有感激;如果看到情分更多,那就會有一種珍重之心。
與他人一份情懷,與自己一份方便;給世界一份溫暖,給自己一份寬和。
天堂和地獄,就在一念間。
忠恕,簡單來說,就是忠誠于自己,善待他人。
仁者愛人,就是用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
你克制自己不好的地方,你的心就會平和下來,一旦平和了,仁愛就會流露。
他人的面容永遠是我們表情的一面鏡子。你和顏悅色,別人對你就笑語春風;你怒目相向,別人對你就怨氣沖沖。
同樣的生活,不同的解釋,境界就大不一樣。
“敏”,就是能夠抓住無所不在的機遇。
真正的仁愛一定是有原則的,是是非恩怨都分明,所以能夠疾惡如仇的人才是心中有大仁愛的人。
真正有仁愛的人,他熱愛山川河流,熱愛四時風物,熱愛跟別人在一起的歡樂時光。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要對生命保持一種謹慎,一種尊重,不斷完善它。
仁愛就是改變我們生命的狀態(tài),以歡樂的信念去面對世界,在世界跟自我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