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即沐浴。在老子看來,人類在自然中繁衍,人人皆沐浴于天地之間,身受天地之潤澤,而各有其分,因此要各守本分。所謂守本分,就是照恒行事;得一分之浴,盡一人之責(zé),這才符合上德的要求,也就是德與浴的和諧統(tǒng)一,這就是“浴得一”,“浴得一”,能滿足人的要求了,這就是“浴得一以盈”。所以人們應(yīng)該為此而“知足”。
如果人們企圖超越自己應(yīng)得的東西而多得,這樣會適得其反,連該得到的也得不到。這就是“浴毋以盈,將恐渴”。老子以生動的比喻說明了這個得與失的辯證法。他說:“故至數(shù)輿,無輿。是故不欲,碌碌若玉,珞珞若石?!保ǖ冢矗岸危┘词钦f:“一個人妄圖要坐幾輛車,到頭來是一輛車也坐不成。畢竟還是那不欲的德性,晶瑩發(fā)亮如玉璧,質(zhì)樸堅硬如寶石?!?/div>
老子對于“不欲”的德性,如此傾情贊頌,是因為“不欲”是上德三大要素(不得、無為、不以為)之中,它占著首要的地位?!安挥奔词恰安坏谩钡男膽B(tài),它決定著“無為”和“無以為”,是上德的核心部位,根本所在。所以它銘刻在世世代代中國人心中。直至今天,忠于職守淳樸敦厚的人,仍被稱為“守本分”的人,而受眾人尊敬。
“不欲”的反義,即“可欲”――任情縱欲,一個人在私欲惡性發(fā)作的情況下,是根本不講什么道理的,事事橫著干,所謂橫行霸道,所以老子認定“可欲”是最大的罪過,是萬惡的根源。詳見下述。
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認定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得到合理的利益,人們應(yīng)該相互保障各人的合理需求。因此他說:“知足之足,恒足矣”就是說,如果明了得到合理需求就滿足,這就有普遍的滿足,人人都能得到合理需求而滿足了。
因此老子提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命題。《老子》第44段說: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害?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在一般人的心中,有名有利,總是好事,得則為利,失則為害,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老子卻認為:得到名譽和財貨,其中也有何德為利何者為害的問題。稱王稱霸,巧取豪奪,似乎是可以大大的得了,可是,太慕名必有大耗費,多積財必有大損失,總之是“強梁者不得其死”,周天子曾不可一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賓,莫非王臣?!比欢鴰缀螘r?朝中頻繁相廢除(“朝甚除”—第53段)的結(jié)果,是諸侯爭霸,霸者“挾天子而令諸侯”,造成“田基蕪,倉甚虛”,(同上)田園荒蕪無人種,倉庫空虛而無谷。豈不是大害嗎?所以,一個人要“知足”,才不至困辱,要懂得適可而止,才不致危險,才可以長久。這是生命與名利的辯證關(guān)系,也是人生的辯證道理。
老子認為,人的“不知足”,是人間最大的禍根。他說:“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慘于欲得?!本褪钦f:“再沒有比貪得成災(zāi)更慘的怨咎”。
這固然是對朝中爭奪王位動刀槍和侯王貴族爭權(quán)奪利頻征戰(zhàn)的強烈抗議,卻也提示了貪欲是萬物根源的道理,從反面證實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人生哲理。
不同時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足”,自己的“足”是怎樣的呢?老子多次說要“自知”,要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及時代決定的合理需求和應(yīng)盡的責(zé)任,要“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第74段)要在自知,自愛的基礎(chǔ)上“自賓”――依據(jù)自己的條件,進行自我選擇,站到適當(dāng)?shù)奈恢?,而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就是適得其所。
“不辱”,指不自辱和相辱,人人能適得其反,得一份“沐浴”,盡一份責(zé)任,則不致有恥辱,即不自辱,亦不辱人。老子說:“不辱以情,天地將自正”,即是說:“不相辱而動以情,被扭曲了的人問,便可自然矯正了?!崩献泳褪沁@樣把知足和不辱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
在老子的人生哲理里中,“知足不辱”是與“知止不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在《老子》第32段中講述了“知止不殆”的道理:“天地相合,以俞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边@段話是說:“天地之間,相互融合,引導(dǎo)人間甘露滋潤。民眾不用強制命令,將自我調(diào)節(jié)(自均)而和諧。創(chuàng)設(shè)新的制度而有行為規(guī)范,這樣大家都明白舉止,明白舉止,便以誠相待。”這個“殆”字,有兩層意義:一是指危險;二是賈誼《新書》中講的:“志操精果謂之誠,反城為殆?!彼浴安淮本褪遣环凑\,是以誠相待的意思?!爸埂笔侵袨榈呐e止。懂得行為的舉止,懂得什么是可做的什么是不可做的。這對自身來說,就沒有危險,對他人來說就是以誠相待,都屬于“不殆”。
上述可見,“知足”是指欲望的合理性;“知止”是指行為的合理性。欲望的合理,易導(dǎo)引行為的合理。欲望的合理。則既不自辱又不辱人;行為的合理,則對己沒有危險,對人以誠相待。兩者都產(chǎn)生自受的后果和涉及他人的積極地社會效應(yīng)。這就是“知足”與“知止”的相關(guān)意義。后來有人把這種相關(guān)意義引申為“知足常樂”,而成為眾口皆碑的格言。
有學(xué)者認為,老子提倡“知足”是反對進取,這是一個大誤解。事實上,老子不僅不反對進取,而且大力倡導(dǎo)進取。如說“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拓天下”,要人們獻身于為天下,開拓天下的新局面,這就是進取,老子主張那些被扭曲了的天下而進行社會大改革,(詳見后述)這就是高聲呼喚進取。
還有的學(xué)者認為:老子反對“可欲”,就是反對個人的欲望,若定個性。這也是很大的誤解。老子是十分注重人的個性、人的尊嚴、人的自由的。他認為,凡是正常的人都不應(yīng)該受到強制。人在不受強制的情況下,才能任自然而適得其所?!独献印返?2段中否定“敢臣”就是反對強制;強調(diào)“自賓”,就是要民眾自由的發(fā)揮個性,基于理性,通過自我選擇而“不失其所”,體現(xiàn)各自的價值。
為什么自由的發(fā)揮個性進行自我選擇而又必須建基于理性?因為人人皆有個性而自尊,自尊者也應(yīng)尊人。不能因為強調(diào)發(fā)揮自己的個性,而扼殺他人的個性,所以自由和平等不可分割的。因此,老子又提出“民莫之命而自均”,就是說民眾不用強迫命令,而能自我調(diào)節(jié)。通過自我調(diào)節(jié)(自均)使自己與眾人處于平等的地位才能和眾人和諧相處。是每個人的個性都能得到發(fā)揮。所以沒有“自均”,沒有“自賓”。沒有自我調(diào)節(jié),就不可能自由自在的自我選擇而得其所適。因此當(dāng)強調(diào)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和自由之時,不能任情縱欲,不僅妨害他人的自由和個性,到頭來連自己的個性和自由也會喪失掉。所以反對“可欲”,即反對任情縱欲,實際上也可保障個性的自由發(fā)揮。
六、“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如上所述,老子反對“可欲”,并非否定個人的欲望,要人們?nèi)プ隹嘈猩?,而是要天下人都能“甘其食、,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要滿足每個人的合理要求,讓人們都能享受人間幸福,而不是一些人任性縱欲,更多的人則忍饑挨餓,為此,老子講述了許多實際道理之外,還在哲理上提出“以其無私而成其私”的命題。
《老子》第7段說: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無私歟,故能成其私?
這是閃耀著社會辯證法光輝的篇章。
任何個人,作為自然的個體,是不可能沒有自己的需求,利益、欲望和尊嚴的。最簡單的例證是:那個人吃飯不能為這個人止饑;這個人穿衣不能為那個人御寒。所以“私”在天下總是客觀的存在著。但任何個人,又都是組成社會的個體,是不可能離開人類社會而存在的,所以“公”在天下也總是客觀存在著。因此,在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中,無論以公否私,還是以私否公,都是違反客觀真理的。公與私,只能是辯證地統(tǒng)一?!耙云錈o私而成其私”就是反應(yīng)這種辯證統(tǒng)一的科學(xué)論斷。
對于以其無私而成其私的命題,老子是以“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作例證的?!巴似渖怼?,則先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者,站在時代的前列,必定是先進的人這就是“身先”。反之,時時處處想爭先,出風(fēng)頭,往前鉆,把心思花在投機取巧上的人,自以為得志,眾人卻有公論,視其為落后的人可謂進其身而身后了?!巴馄渖怼保闷渖碛诙韧?,則一心為公共利益和事業(yè)而努力,如遇災(zāi)害。奮不顧身,與眾同心,協(xié)力抗災(zāi),而致轉(zhuǎn)危為安,如此為眾人利益作出貢獻,必受眾人所崇敬,而保有個人的尊榮,沒有喪失人的尊嚴即是使自己得以保全,這就是“身存”。反之,則社會有事,如遇天災(zāi)之時,只顧自身安危,不顧他人死活,結(jié)果是離群偷安危更甚,且被眾人斥之為貪生怕死之輩,而盡喪個人尊嚴,在眾人面前而站不住腳,這就不是“身存”,而是身失了?!百F為身于為天下,若可寄天下”呵!
因此,老子提出“不自生”的命題:
“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久”。老子認為,天地運行,沐浴萬物,但天地沒有意志,不存在為自己生存的問題。正因為它不是為了自己生存,所以能長久生存。老子雖然否定天命,認為它沒有意志,但天地作用的神秘觀念,還在糾纏著老子的頭腦。實際上,在天地的奧秘沒有完全揭開之前,神秘觀念必終會糾纏人的。直到現(xiàn)在,“對天發(fā)誓”,“蒼天有靈”等詞匯還相當(dāng)普遍的流行。不管怎么說“天長地久”是事實,“其不自生”也是事實。老子以此比喻“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則是可以發(fā)人深省的。從中得出“以其無私而成其私”的結(jié)論,是可以成立的。
與“不自生”相應(yīng),老子又提出“為人”、“予人”。這是同一個命題的兩種說法。
《老子》第68段中說: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予人矣,已愈多。
既:盡的意思,這是說,盡了全力為民眾,自己生活更充實;盡是用來給人了,自己所有就更多。這是“以其無私而成其私”命題的具體展開。接著老子作結(jié)論說:
故天之道,利而不害;
人之道,為而弗爭。
客觀的恒道是施利萬物,而不危害萬物;
人間的道理是為民做事,而不與民爭奪。
這應(yīng)該是千古不朽的至理名言。
然而,這個“弗爭之德”,卻長期受到責(zé)難。有人認為,“弗爭”說明老子否定斗爭,否定矛盾的斗爭性。這是一種過敏人們在“斗爭哲學(xué)”的思想指導(dǎo)下;片面強調(diào)斗爭是無條件的。天下能有無條件地存在的東西嗎?沒有的。無條件的講斗爭必造成人禍,這已經(jīng)是有深刻歷史教訓(xùn)的了。就是說,天下沒有無條件地存在的斗爭性已有足夠的歷史見證。何況,“弗爭”本來的意義是不與眾人爭奪名利,并不是否定必要的斗爭。闡明老子的哲學(xué)概念,要從《老子》書中的事實出發(fā)?!案帯迸c“不爭”“無爭”同,《老子》書除第68段中說了“人之道為而弗爭”之外,還有五處說到“不爭”或“無爭”:
第3段:“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之貨,使民不為盜?!?/span>
第8段:“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第66段:“天下樂推而弗壓也,非以其無爭與,故天下莫能與爭?”
第70段:“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弗與;善用人者為天下。是謂不爭之德······”
把《老子》所有講到“不爭”的,排列在一起,不用多加解釋,就可明白:“不爭”是一種德行,“不爭之德”,明明是指不爭名奪利。帛書《老子》乙本第8段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有爭?!边@個“有爭”,帛書甲本為“有靜”,其它通行本為“不爭”,皆可通解,難斷原文如何。若依帛書《老子》乙本作“斗爭”,這段話可譯成:“上等好人有如水。水善于施力,萬物卻是有爭的?!彼推渌f物是不一樣的,它的特點是善于施力,好人應(yīng)該像水那樣施利益于他人,不能像其他生物那樣有爭有奪,這才能保持人作為萬物之靈的本色。如此說來,“不爭”就是“有爭”的對立概念,這就更能說明“不爭”就是不爭名奪利了。
好人不爭名奪利,卻要為社會爭取進步,為人類爭取公平合理?!安粻幹隆笔恰独献印氛撌龃蟮郎鐣墓芾碓瓌t中講的。老子提議以大道制度改造貴族分封制度,提出了大道制度下社會管理的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大倡不爭之德,這也可見不爭之德包含著艱苦卓絕的斗爭。
七、“上德無為”即無違
“上德無為”。老子的“無為”是“上德”的一個要素,是極重要的哲學(xué)范疇,它反映的是不違反客觀規(guī)律而行事,既不違反恒道和道理,簡言之,無為即無違,或不違。
“恒”和“無為”這兩個概念是同時提出來的?!独献印返?段說:“有無之相生······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笨梢娺@是兩個不可割裂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相關(guān)概念。老子以“恒”表述客觀世界的運動規(guī)律。在提出“恒”這個概念的同時,提出“無為”的概念,“無為”的意義,顯然是不違反“恒”。
對于“無為”,《老子》有專論,從其倫理邏輯中,亦可見“無為”即是無違。第47段末句:“弗為而成”,接著在48段說:
為學(xué)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違)。無為(違)而無不為。將欲取天下,恒無事。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弗為而成”的“弗為”,是指認知中不違反事物的本貌;此段專論“無為”,是指實踐中不違反道理。老子認為,兩者是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只有不違反事物本貌而論成理,才能得道;只有得道,才能行道。從認知中的“弗為”到實踐中的“無為”,就是從識道到行道,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從求學(xué)至達道。一方面是不斷學(xué)習(xí),增加知識,多識道理,叫做“為學(xué)日益”;另一方面是在識得道理的基礎(chǔ)上,不斷減少私欲、淫志之類,這就是“聞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知識,道理積累越增多,則私欲淫志之類越減少,不斷增知而不斷減欲,乃至“不欲”,這樣就能對人生、對天下產(chǎn)生正確的根本看法,而確認為人必須按道理行事,天下應(yīng)該依道而管理。這樣的人在具體行事中就能做到“唯道是從”,而達到“無為”的境界,復(fù)歸人的真實本色,而成得道真人。
此可見老子認定:“為學(xué)日益,聞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乃是人生旅程中,作為本真的人的生活邏輯。這邏輯也說明了怎么樣才能進入“無為”的境界而作一個本真的人。
《史記·老子傳》記載孔子求教于老子,老子便以真人的生活邏輯教誨孔子。老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崩献訉τ跒閷W(xué)而不聞道的孔子的這種教誨,可作“以至于無為”的附注。
老子論述了怎么樣進入“無為”的境界后,接著論述了為什么要進入“無為”的境界。他說:“無為而無不為”:不違反道理,便沒有做不成的事情。這樣,老子便把在認識論中的“不為而成”,發(fā)展成在實踐論中的“無為而無不為”了。
為什么“無為”便能“無不為”?老子認為:“有了本真地邁步人生而依道理行事的根本觀點,那么,即使碰到了不懂的東西,不知其中道理,也能“望相隨(“唯望唯”---第21段)而識道,不貪不躁,堅守清凈,三思而后行,不懂就先學(xué)懂它,先弄清個中道理,在按道理行事。有了這樣的品格,還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呢?
老子在提出“無為而無不為”命題之后,即舉例而闡明說:“將欲取天下而恒無事”。將來想要治理好天下就要堅持廢除奴役?!皩⒂√煜隆保抢献訑M議中的大道制社會的體現(xiàn)?!笆隆保捶钍?,“無事”,原義是不奉侍,這里引申為不受奴役。老子時代的貴族奴隸制度下的主仆關(guān)系,是主人可以任意主宰奴仆,奴仆必須恭順地奉侍主人。因此,廢除奴役,就很自然地被提煉為“無事”了。“恒無事”就是堅持廢除奴役。為什么要這樣呢?老子認為,“天之道,猶張弓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余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第79段)所謂“取天下”就是治理天下,(“取”,通“治”---依蔣錫昌說)也就是管理天下。要把天下管理好,就必須遵循“天之道”,遵循天下固有的客觀秩序:政治上的平等,經(jīng)濟上的均平??偠灾褪恰昂銦o事”,廢除從上到下的層層分封和從上到下的層層奉侍,讓廣大百姓不再受奴役。如果大道制度取代貴族分封制之下,還有眾人奉侍貴族而受奴役的情況,那就不能算是取天下了,故說“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于取天下矣”。老子還說過:“將欲取天下而為(違)之,吾見其不得已?!保ǖ?9段)就是說,想要治理天下而又違背天下的客觀要求,我看他肯定達不到目的??傊`背天下自身的道理,就不能管理好天下。
從老子闡明“無為”的例證中,足見他講的“無為”就是不違反“天之道”,簡言之,即“無違”。老子認定不違反平均、平等的原則,不違反“無事”的道理,他所設(shè)計的大道制度的一切都能實現(xiàn)了這就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一個例證。
上述可見,“無為”是什么意思,老子有他明確的論述,無需人們多加揣度。此段“無為”專論中,老子是把“為學(xué)”、“聞道”、“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而恒無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認定通過做學(xué)問、達道理、充實自己、修煉自己,實踐中就能進入無為的境界;進入無為的境界,便沒有做不好的事情。例如,治理天下而堅持平等、平均的道理,天下便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這里,明確的展示了“無為”就是不違反道理的意思,也明確地展示了把科學(xué)態(tài)度與奮斗精神結(jié)合起來的進取觀念。
《老子》除了在第48段對“無為”做了專門闡述之外,還有共它段落也涉及到。在《老子》書中,“無為”若按我依帛書校定補缺的《老子新編》共出現(xiàn)了10次(通行本一般為十二次),若能解作“無違”,則不會有過去那種難于通解的困難了。
堅持實事求是則需以老解老,《老子》書中共有40多個“為”字,其中有的是泛指行為,如“為無為”中的前一個“為”;有的是專指順自然的行為,如“為學(xué)日益”中的“為”,這種行為老子有時又用“輔”;有的是專指逆自然的行為實則是“違”。例如第64段:“圣人欲不欲,而不貴難得之貨;學(xué)不爭,而復(fù)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從文義連貫來看,這個“為”,與順自然的“輔”相對,顯然是特指逆自然的行為,即是“違”,若把它解成順自然的行為,或泛指行為,這句活便無法通解了。
此外,《老子》中還有其他九個“為”字,都宜解作“違”,才能順利成章,否則難于上下文通順,茲錄如下:
第29段:“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夫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之者敗之,執(zhí)之者失之?!?/span>
第38段:“下德為之”;“上仁為之”;“上義為之”;“上禮為之”;
第47段:“弗為而成”;
第64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為者敗之,執(zhí)者失之?!?/span>
這些都說明,《老子》中,有些“為”字是非讀作“違”不可的。40多個“為”字中,屬“違”的“為”共有20個,除十個“無為”的“為”之外還有其他10個?!盀椤迸c“違”不僅音同且義通,《老子》書中亦無例外,是不應(yīng)該有什么問題的。
《老子》第27段說:“善行者,無達跡”。善于行事,則沒痕跡?!盁o達跡”之行為,可理解成不留下傷痕的行為。想事、辦事、和遂事---辦成了事都沒有違反道理,對自然的事物,不留下任何痕跡而保持其原有的自然性,人之所為,不過是輔助它的自然性,不是違反它的自然,這樣的行為,亦可叫做“無”之“為”。無之為屬“善行”。善行者,按道理辦事,這與從事不違反道理,在現(xiàn)實上完全是一碼事,所以說,“無為”也就是“善行”,是把科學(xué)態(tài)度和奮進精神結(jié)合起來的最有作為的行為,這就是“無為”因而可以“無不為”,善于處事,便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漢朝以前的人理解“無為”,都是指按道理而不違反道理行事。
《莊子·天地》說:夫子曰:“夫道,復(fù)載萬物者也,祥祥乎大載;君子不可以不刳心焉。無為為(按:當(dāng)作“言”)之之謂天,無為言(按:當(dāng)作“為”)之之謂德。這里莊子在強調(diào)道是違反不得的,從而講無為的重要意義?!盁o為”被認定是言、行的標準,“無為”道而言之叫做天---符合客觀實際,“無為”道而行之,叫做“德”。很明白的表明:“無為”即是不違反“道”。
《莊子·天道》說:“靜則無為,無為也則任事者責(zé)矣······以此進為而撫世,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币浴盁o為”的狀態(tài)“進為而撫世”,則必有卓越的成果。這“無為”顯指按道理而“進為撫世”。這段話生動地解析了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
《莊子·庚桑楚》說:“出為無為,則為出于無為矣?!边@里講的是正確的認識與有效行為的關(guān)系:辦事之能“無為”,是因為這樣的行為來自認識上的“弗為”。辦事所以能不違反道理,是因為認識上沒有違反恒道。這可說是莊子對于《老子》“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解釋,是對《老子》“故從事而道者,同于道:得者同于得,失者同于失”(第24段)的申述。
韓非子《解老》,把“無為”直接解為“循理而舉事”。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說:“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shù)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因物與合?!边@里講的“無為”是指對待事物,不抱先成的主觀傾向,“因物與合?!睂彆r度勢,“因循為用”。總而言之,是行事不違反道理,識事不違反恒道。
高誘序《淮南子》說:“其旨近老子,淡泊無為,蹈虛守靜,出入經(jīng)道?!彼J定“無為”屬于“出入經(jīng)道”,做什么事都依據(jù)道理。三國之后,特別到南北朝時,社會的長期動蕩,而至消極頹毀的思潮風(fēng)行,加之佛教的影響,開始有人把“無為”解作無所作為,顯然是以佛解老的論調(diào)。但有當(dāng)代學(xué)者據(jù)而進行批判,對老子的“無為”亦加筆伐。把“無為”說成是“什么事情都不做的消極頹毀思想?!苯?jīng)過長期的爭論,近幾年似乎不見堅持這種觀點的學(xué)者了。本無需再提起它,但其影響所及,至今仍有不少人以為老子的學(xué)說是頹毀思想,不得不提起那不切實際的判斷對于文化傳統(tǒng)的摧殘,是要讓人們重新認識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而使之發(fā)揚光大。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做事不違反道理,是因為不抱主觀成見。這確是可以永放光芒的科學(xué)名言。關(guān)于“無以為”——不抱主觀成見,《老子》另有一說:“圣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保ǖ?9段)即是說:“圣人堅持不抱主觀成見,以百姓的意愿為意愿”。圣人在天下也,歙歙焉,為天下渾心,百姓皆注其耳目焉,圣人皆孩之?!保ㄍ希┘词钦f:“圣人生活在天下,廣泛汲取意見,集中天下人的心愿。百姓都樂于向他反映意見,圣人都如小孩那樣恭聽。”這與上述的“復(fù)眾人之所過”——重現(xiàn)眾人之所經(jīng)歷,亦即總結(jié)眾人的實踐經(jīng)驗,以推動自然過程的發(fā)展,是完全一致的。
當(dāng)代中國人的“從群眾中來的群眾中去”等民主的科學(xué)決策思想,是與上述這些傳統(tǒng)一脈相承的。
祗愿人類的行列中有更多這樣的圣人!
祗愿人間的決策者都能成這樣的圣人!
八、倡導(dǎo)“玄德”與“恒德”
《老子》中多次提到“玄德”。第51段對“玄德”作了比較完整的界定: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即是說:“人生而不求名利之有;從事而不憑主觀欲志;已有所長而不宰制萬物,這就是崇高的德行?!?/div>
“生而不有”,是指人生目標;
“為而不恃”,是指做人準則,亦即行為準則;
“長而不宰”,是指生活態(tài)度。
老子認定,正確樹立人生目標,核心的問題,是“不有”,不圖占有名利。圍繞這個問題,老子作了許多論述:“不得”、“不欲”、“知足”、“知止”、“自知”、“自愛”、“自賓”等等,都是圍繞這個問題而展開的。老子關(guān)于上德不得的論述,實際上闡明了正確的人生目標?!盀槎皇选?,核心問題是“不恃”做人處事,不依恃自己的主觀欲志,不依恃自己特殊的地位,而應(yīng)在識道的基礎(chǔ)上行道,做到一切通情達理。老子說:“夫唯道,善始且善成”(第39段)只有遵循道理,才能善于開拓,而且善于成功。老子關(guān)于“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的論述,實際上確定了根本的做人準則。
為人的生活態(tài)度,關(guān)鍵是“不宰”,不宰制他人,也不主宰萬物。老子曾把人間關(guān)系分作四種;他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悔之?!边@是說:最好的是,根本不知有彼此之分;其次的是彼此相親相譽,親切而且互相尊重;在其次的是,彼此存有戒畏;最糟糕的是互相欺侮。所謂“長而不宰”,就是不因自己的長處,去欺侮他人,宰制萬物,而要保持和諧協(xié)調(diào)?,F(xiàn)實生活中,宰制或說是強制是不可能持久的,終究是達不到目的而沒有好結(jié)果的。所謂“強梁者不得其死?!彼栽字撇贿^是一種虛妄的、“自以為”的生活態(tài)度。
老子認為,為人能有玄德,是要靠修煉而成的,所以《老子》第10段便專門論述了修身達德的問題。老子說: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摶氣至柔,能嬰兒乎?修除玄監(jiān)鑒,
能毋有疵乎?愛民治國,能毋以知乎?天門啟闔,能有雌乎?
明白四達,能毋以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宰,是謂玄德。
這里首先提出六個問題,實是列舉了修身達德的六項原則:
第一,“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營”:指謀求;魄:古指附體的精神、精力。這是說要使自己的追求與自身的精力相一致,既是理想與自身實際額的一致,不造作,不強求,要切合實際。這和第40段中說的“浴得一以盈”相一致。得一分浴,盡一分責(zé),以浴德相合為滿足。這也和在第32段中講的“自賓”一致。自賓也就是依據(jù)自身的實際條件,進行自我選擇而使自己擺在適當(dāng)?shù)奈恢?,使得其所,則安居樂業(yè),不失其所者久也(第33段)。簡言之,要切合實際地樹立理想。
第二,傳氣至柔,能嬰兒乎?
至柔,指高度柔和。中醫(yī)學(xué)認為,人體有營、衛(wèi)二氣,均為水谷所化。營氣屬陰;衛(wèi)氣屬陽,因其彌散力強,又稱悍氣。此二氣散布全身,內(nèi)外相貫、運行不息,對人體起著滋養(yǎng)、保衛(wèi)的作用。如陰陽失調(diào),陽盛陰虛則情緒煩躁,陰盛陽衰,則精神不振,皆為病態(tài)而至人體失真。反之,陰陽高度柔和,則至為本真。老子據(jù)此衛(wèi)生科學(xué)知識,認為聚結(jié)二氣而至高度和諧貫通,方為正常的本真的人,并認為初生嬰兒是最本真的。因此做本真的人就要和嬰兒那樣具有人的真正本色。這種本色,在《老子》第55段中作了詳細的描述,并以嬰兒的三個本色而引伸出入的三種德性:
其一,“知常日明”:懂得人生常道為精明。此與嬰兒最本真,不會妄作遭兇的本色相應(yīng);
其二,“益生日祥”。超越自我而助益其他生靈,總是以豪邁的步伐奉天下,必然對人類,包括自己在內(nèi)帶來吉祥。此為嬰兒的“精之至”而有極旺盛的生命力的本色相應(yīng)。旺盛的生命力的意義,不僅能使自己矯健的生活,而且能使人類不斷繁衍,這是大吉大祥。
其三,“心使氣曰強”。這是說,一個人能以自己的理性觀念支配自己的意氣、情緒、欲望,使之和諧協(xié)調(diào),便是強而有力。此與嬰兒的“和之至也”的本色相應(yīng)?!靶氖箽庠粡姟?,與“自勝者強也”(第33段)是一個意思:克己制勝者是強而有力的人。這種人的理念為什么會支配自己的情欲,而至內(nèi)在和諧呢?《老子》有一系列的論述。綜而論之:是“自知”“自愛”“自賓”,---自知己之本分,自愛己之尊嚴,從而自我選擇其所適。這種人又為什么能外界達成和諧協(xié)調(diào)呢?老子亦有所論:“自均”、“自正”而“自化”。即是說,心使氣者,自我調(diào)節(jié),自我矯正度一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在人間衍化---少享育教老有養(yǎng),青壯年華奉天下。這樣便自然而然的與人和諧協(xié)調(diào)了。
第三,“修除玄監(jiān),能毋有疵乎?”
修洗心境而清如明鏡,能做到?jīng)]有任何瘢疵嗎?“修出玄監(jiān)”,是指經(jīng)常休養(yǎng)、洗滌,而能純真地反映事物的心靈,就像玄妙的鏡子那樣明切,沒有不潔的污跡。要求一方面是“修”、另方面是“洗”,即如“為學(xué)日益,聞道日損”的道理,“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第四,“愛民治國,能毋以知乎?”
愛民眾而治國事,能做到不用巧偽暗計嗎?這是對作為社會管理者的得道真人的要求?!拔阋灾?,在《老子》第64—65段中作述:
(圣人之)學(xué)不學(xué),復(fù)眾人之所述,能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作為。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夫民之難治也,以其之也。故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恒知此兩者,亦稽式也。恒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與物返也,乃至大順。
《老子》原無章段,這是連在一起的一段話,后人分章,將其作兩章。
從這段論述中,可見老子心目中正常的社會管理者,在修養(yǎng)上,應(yīng)該堅持兩條原則(“稽式”):
其一,“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也”。不要以為比民眾高明,寧可認為比民眾愚笨,由此而得出與“愛民”聯(lián)系著的原則;
其二,“以知知邦,邦之賊也;以不知知邦,邦之德也”前一個“知”字,指智,特指巧偽暗計;第二個“知”字,指治理,管理。老子認為,民眾的經(jīng)驗是豐富的,且各有各的經(jīng)驗,因此管理好眾人的是并不是那么容易的。這就要求社會的管理者,不要用巧偽暗計去治理一個“邦”(老子擬議中的大道之邦)這樣才能使這個邦搞定,反之會把這個邦搞壞(“邦之賊”)這就是治國應(yīng)有的原則。
老子的這兩條原則,建基于“復(fù)眾人之所過,能輔萬物之自然“的理論。老子認為,一個人的經(jīng)驗總比不上眾多人的經(jīng)驗;一個人想的,總部不上眾多人想的那樣豐富。只有在重現(xiàn)眾人之所經(jīng)歷,即總結(jié)眾人的實踐經(jīng)驗,才能輔萬物(包括人間社會)的自然發(fā)展。作為圣人的學(xué)說應(yīng)如此,作為對待眾人的態(tài)度亦應(yīng)如此,對待社會管理更應(yīng)如此,這就產(chǎn)生了老子修身達德中的”愛民治國毋以知“的原則。
第五,“天門啟闔,能為雌乎?”
言談舉止,能不逞雄而謙讓嗎?“天門”,是指人體的眼耳口鼻天生孔竅,這些器官的開合姿態(tài),即成人的表情可表現(xiàn)一個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老子以次比喻一個人言談舉止的態(tài)度對于這種態(tài)度的要求,就是不逞雄,而要像女人那樣溫和謙讓。
第六,“明白四達,能毋以為乎?”
明白事理而四方通達,能不帶主觀性嗎?“以為”即是主觀認為,主觀成見,“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只有不帶主觀成見,才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正確認識了客觀事物,才能按道理辦事,而不違反道理,不違反事物的客觀要求。
以上可說是老子提出的修身達德的指南,綜合起來是六大原則,簡言之是:切合實際樹理想,執(zhí)生樂業(yè)往前奔;聚陰陽二氣而柔和,固守本真無強求;心如明鏡無污跡,光明磊落無奢欲;愛民治國無暗計,一心為公不謀私;言談舉止不逞雄,待人謙讓不驕傲,知識廣博無成見,實事求是不違道。
老子認定,明此修身,日積月累;修身不貪圖占有名利修煉而成,則已有特長,亦不宰制他人,而是更好的“為天下”這就是玄德了。玄德是具有深遠意義的,它與貴族分封制下的禮教是完全相反的,也正是這樣的相反,才是至美而順自然的。所以說“生之蕃之,生而不有,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又說“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也,乃至大順。”
老子認定,要使天下太平,就要普及德性,樹立人間公德,老子稱之為“恒德”?!独献印返?8段說: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復(fù)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夫大制無割。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說的是雄與雌的對立統(tǒng)一,蘊含著剛?cè)?,強弱,躁靜的矛盾。老子以其道沖律的觀點,認為對這一類的矛盾,要在認識雌雄雙方特性的基礎(chǔ)上,把握住足以制其于統(tǒng)一的方面,達到協(xié)調(diào)結(jié)合,和諧統(tǒng)一?!疤煜轮灰?,()恒以靜勝()”(第61段)故老子認定“靜為躁軍”,靜是矛盾的主方,因此說知雄守雌能為天下溪。溪,指兩山之間的川溪,故以溪匯兩山之水而成流,,來比喻雄雌的和諧結(jié)合。據(jù)老子說,要做到天下合流如溪,則“恒德不離”,即離不開德性的普及,而樹立人間公德,使人人“尊道而貴德”。人之所謂尊道貴德,就是復(fù)歸人性,乃至如新生嬰兒那樣本真,故說“恒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嬰兒即赤子,“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赤子的特征,前以有述,老子認定,如果人們都能像新生生命那樣本真而不為后來欲念所扭曲,那就是人性的歸,德性的普及,天下也就有了公德。有了行為的共同規(guī)范,天下便可合流如溪了?!吧迫?,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闭嬲屏嫉娜藗儯瑧?yīng)該是看到善于不善雙方的特性,及其可取之處,而善于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將其合流如溪,便能和諧協(xié)作,源遠而流長,無可阻擋。青山下,綠水邊,潺潺流水訴衷情,綿延萬里入江海……在那動蕩不安的年代,這真是令人神往的清新境界,安樂社會。
老子生活在貴族分封統(tǒng)治的時代,他認為扭曲人性的后天欲念,主要是貴族等級造成的榮辱觀念,因此,老子認為,不應(yīng)該讓榮與辱的驅(qū)使來扭曲人們的本真,應(yīng)該探討,把握榮辱觀念,消弭榮與辱的矛盾。若使天下人皆能虛懷若谷,不計得失,德性便充分普及了,普天之下,復(fù)歸樸實。因此說,“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復(fù)歸于樸”夕陽西下,黃昏入夜,高山曠谷,寧靜幽深,其中蘊含萬物之生機真實高山曠古之胸懷呵,然而,有多少人能理解哲學(xué)家的這種胸懷?
在那處處爭權(quán)奪利的社會里,要讓人人虛懷若谷,不計得失那是很困難的,亦是辦不到的事。于是,為此嘔心瀝血的又設(shè)計了逐步普及的方案:“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邦,其得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溥?!保ǖ?4段)。首先是強調(diào)修道于身,要造就一批修道于身的“天下式”即人間楷模,也就是“若可拓天下”的“圣人”。圣人之所以是天下楷模,也就在于識道行道,能識別道理,明辨是非,把握黑白,導(dǎo)引方向。他們“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具有普及德性而始終不諭的精神,能達到無為的境界,而促成“太上不知有之”的,即根本不知有你我彼此之分的,最美好的人間關(guān)系。這就是堅持復(fù)歸于“無”的境界了,故說“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
“恒德”是這一段的主題詞。老子首先講“恒德不離”指普遍的必要性;次說“恒德乃足”,申明普及德性的方針;再論“恒德不忒”,是說普及德性的具體做法。這是一套完整的通過普及德性,樹立社會公德,改造社會風(fēng)貌,而創(chuàng)造美好人間的理論。
“恒德”的根本點就是“樸”,讓人們保持先天的本真,而成后天的質(zhì)樸。質(zhì)樸并非無所作為,它蘊含著巨大的才能,發(fā)揮出來便能造就偉業(yè)而開拓天下。圣人們正是發(fā)揮這種才能,領(lǐng)導(dǎo)人們?nèi)ソ⒆詈玫纳鐣芾碇贫?。這種制度,既然是“樸散”的產(chǎn)物,當(dāng)然是“無割”的了。在依大道之理建立起來的制度下,是沒有“畏之”,“誨之”的,沒有彼此戒畏,沒有依強欺弱的,同心協(xié)力,高度和諧的“安樂,均平,大同”的社會。
老子的恒德論,在當(dāng)時多少帶點空想性,然非毫無意義,它在私欲惡性膨脹的浪潮中,如在廣漠無垠的沙漠中有塊綠洲,讓人們總還可以望到生機。而在 文明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在精神上推動人類文明的步伐,就有更大的啟迪意義。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嘔心瀝血,如今該到善報之時了!
(全文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