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共傳30代,37王,享國800年。從太王到成王,代代圣賢明君,開創(chuàng)深厚根基。
究竟為什么連續(xù)數(shù)代,有這么多的圣賢明君出現(xiàn)?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周氏三母以“孝”治家,克己復(fù)禮,以身作則。有這樣杰出的賢妻良母,方能培養(yǎng)出賢德的后代。
第一位非常賢明的女性:太姜。太姜是周太王的妻子,太姜和太王生了老三,王季。
第二位女性:太任。王季娶了太任,太任同樣非常賢明,王季和太任生了周文王。
第三位非常賢明的女性叫:太姒。文王娶了太姒,太姒同樣是圣賢之人。太姒生了武王、周公等十個兒子。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尊稱別人的妻子為太太,實際是源自于三太,一代傳一代。
這三位太太各自有什么特點呢?
第一位非常賢明的太太:太姜
漢代劉向的《列女傳·周室三母》對其評價道:“貞順率道,靡有過失。”
中國著名的“女四書”之一的《內(nèi)訓(xùn)》也有過詳細(xì)記載。《內(nèi)訓(xùn)》是明成祖的徐皇后采輯“古圣先賢”關(guān)于女子品德的教誨。
《內(nèi)訓(xùn)》共有“德行、修身、慎言、謹(jǐn)行、勤勵、節(jié)儉、警戒、積善、遷善、崇圣訓(xùn)、景賢范、事父母、事君、事舅姑、奉祭祀、母儀、睦親、慈幼、逮下、待外戚”等20章。
包括“女四書”的其他三本,對女子進(jìn)行教育所用的《女誡》﹑《女論語》、《女范捷錄》,這些書都值得女生好好琢磨的。
“貞順率道,靡有過失”。貞順,即婦女的專一婉順。可見她一方面德行很厚,一方面智慧又很高,管理的后宮很少有過失。同時,她和丈夫周太王互相理解,相處融洽。她的德行垂范古今,歷史上評價是廣于德教。
第二位非常賢明的太太:太任
太任最大的特點是在胎教方面有著非常的成就,特別是對文王的孕育。之前分享過的另一位圣人,孟子的母親就效仿過。
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
及其有娠,
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
寢不側(cè),坐不邊,立不蹕,
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能以胎教。
所以,周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辈拍芘囵B(yǎng)出文王這般的圣人胚子,這就說明了胎教的重要性。
太任是什么心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
所以,女性要懂得什么是柔和,端莊。如果一個人不柔和就會常常生氣,百病皆生于氣。不僅對身體不好,后代更易多病,這些病都是被母親身上的氣壓抑出來的。
因此,女性一定要柔和,端一誠莊,惟德之行,這才是真正的好母親、好太太。太任深諳胎教期間對胎兒的影響,她的言行舉止、所思所想都要爭取做到最好,要把所有好的感覺給胎兒,這樣一來,文王出生后就出現(xiàn)了圣人之象。
第三位非常賢明的太太:太姒
太姒善于學(xué)習(xí)。她一方面修習(xí)太姜的德行,另一方面又學(xué)習(xí)太任的胎教,更進(jìn)一步的是她還非常重視小孩的童蒙養(yǎng)正。從小啟蒙孩子柔軟的心性與人品,在做人、做事方面能及時身教養(yǎng)正。
她的教育可謂是:蒙以養(yǎng)正,身教圣功。
太姒生十男……太姒教誨十子,
自少及長,未嘗見邪僻之事。
及其長,文王繼而教之,
卒成武王、周公之德。
太姒教育十個兒子時,從小時候到長大成人這個階段從不準(zhǔn)他們?nèi)ヒ娦捌е?,讓他們看到的、聽到的都是最美好的。正是《弟子?guī)》:“斗鬧場,絕勿進(jìn),邪僻事,絕惡問”的出處。
歷史上記載,周朝在培養(yǎng)一個人的過程當(dāng)中,在三十歲之前是學(xué)習(xí)和修身的階段,并不讓孩子接觸成人的買賣世界。而到了三十歲之后還不讓治國或做別的事。首先要成家,成家后要學(xué)會齊家。先齊家十年,看是否能齊家。能齊家之后,才準(zhǔn)許出來為官。
這也就是“先內(nèi)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以至修身,再外王: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在周朝出來為官只準(zhǔn)許在四十歲之后,這是非常有道理的。
比如《曾國藩家書》等,這些看似家常的閑言碎語,卻是治國之道?!缎⒔?jīng)》之后也會分享,為什么要先齊家,再治國。
所以,太姒深知童蒙養(yǎng)正的重要性。因此培養(yǎng)出如同武王、周公等非常杰出的賢德。
同時,整個周朝能夠圣賢輩出。首先是胎教,開創(chuàng)了先河;其次是身教,垂范古今;最后是家教,流傳千古。家教,就是一家人的教養(yǎng)。不是父親,不是母親,而是一家人。
當(dāng)然,最關(guān)鍵的還是母親。母親十月懷胎至三歲之前的母教,都是決定孩子心性、人品、德行的形成,這也是一生的教育。俗話說“三歲看老”,就是一個人的性格可以變化,思想可以變化,但是與生俱來的心性是否善良、柔軟,在后天是很難以轉(zhuǎn)變的。
中國的歷史非常的有意思,幾位圣賢之人都是母親養(yǎng)出來的。比如兩位圣人孔子、孟子,實際上是母親一手養(yǎng)育出來的。歷史上還有很多這樣杰出的人。比如:徐庶、歐陽修、岳飛等,他們有共同的特點就是,母親一人含辛茹苦的將他們撫養(yǎng)大。
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孩子童蒙養(yǎng)正的教育主要取決于母親的教育。三歲之前,父親在心性上對孩子的影響相對較小。所以,孩子心性的教育可以沒有父親,但絕不能沒有母親。
總之,周朝為什么圣賢輩出,打下了八百年的基業(yè)。當(dāng)中的核心之一是三位母親。
太姜:貞順率道,靡有過失。
太任:端一誠莊,惟德之行。
太姒:蒙以養(yǎng)正,身教圣功。
她們言傳身教,廣于德教,垂范古今,以及對孩子從胎教到家教,童蒙養(yǎng)正的重視,成就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家庭文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