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一下保定的
定州名人:
李延年(?~公元前90年) 漢時中山(今定州)人,漢武帝時負責宮廷音樂的官員。曾因犯法受腐刑,后在宮中養(yǎng)狗。父母兄弟都從事音樂,其妹還善于舞蹈,因而得幸于漢武帝,封號為李夫人。延年能知音,善歌舞,每次唱歌,聽者無不
感動。又精通作曲,曾為司馬相如等數(shù)十人所撰詩詞配曲。還作《郊祀歌》19章。并根據張騫從西域帶回的樂曲《摩訶兜》改為漢代最早的橫吹曲《新聲二十八解》。后因李夫人之寵和他本人的音樂舞蹈才能,被任命為協(xié)律都尉,主持樂府(漢時音樂官署負責采集民間詩歌樂曲),俸祿二千石,甚得武帝寵愛。李夫人死后,其弟李廣利投降匈奴,另一弟李季奸亂后宮,全家被誅殺?,F(xiàn)存李延年詩《北方有佳人》一篇。
劉琨(271~317) 字越石。西晉時中山魏昌(今定州市邢邑鎮(zhèn))人。出身于官宦士族家庭,少時就有雄心大志,善辭令,廣交友,有“俊郎“之稱。當時西晉階級、民族矛盾加劇,軍閥混戰(zhàn),民不聊生,激發(fā)了劉琨建功立業(yè)收復失地的熱忱。積極投身到統(tǒng)一祖國的斗爭中去。
晉永嘉元年(307年),晉懷帝任劉琨為并州(今山西一帶)刺史,并封為振威將軍,以平息北方叛亂,劉琨召募士兵、建立官府、抵御外侵、恢復生產,固而深得民心。但不久因松懈放縱被擊敗,其父也殘遭殺害。晉建興三年(315年)封劉琨為大將軍,但不久又被劉聰、石勒打敗;他便投奔傾向晉的鮮卑人段匹X,并與之結拜為兄弟,誓師共討石勒。由于段匹X忌能,劉琨被其殺害。劉琨與祖逖是好朋友,常共被而眠,后半夜雞鳴時就起床舞劍,鍛煉身體。還寫信給他的朋友說:“我常枕戈待旦、立志報國“這就是典故“聞雞起舞“和“枕戈待旦“的起源。劉琨擅詩文,所作《答盧湛》、《重贈盧湛》,抒發(fā)壯志未酬憂危悲憤之情,著有《劉琨集》9卷,別集12卷,都已散佚。明代人輯有《劉越石集》。傳《劉中山集》輯本一卷。因劉琨長期生活在艱苦輾轉的戰(zhàn)斗環(huán)境中,再加上他決心報國的壯志,故其詩充滿慷慨豪邁,抗敵御侮的氣勢。宋代詩人陸游評價劉琨的詩時寫道:“劉琨死后無奇士,獨聽荒雞淚滿衣“。
崔護 博陵(今定州)人,字殷功,詩人,唐貞元十二年(796年)進士,任嶺南節(jié)度使,年少時曾作《題都城南莊》詩,即世傳《人面桃花》詩。詩中寫道:“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按嗽娺B同崔護向村女要水喝,村女死而復活并與其結為伴侶的故事很快流傳開來。到元代,被劇作家白樸、尚忠賢等分別寫出《崔護謁漿》、《登樓記》、《題門記》、《桃花莊》、《人面桃花》等劇目,有的流傳至今?!度圃姟分校珍洿拮o小詩六篇。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他的詩是“詩人以詩主人物,故雖小詩,莫不埏揉極工而后已,所謂旬鍛月煉者,信非虛言“。
劉禹錫(772~842) 字夢得,祖籍中山(今定州),為唐貞元年間(785~805年)進士,登博學宏詞科,授監(jiān)察御史。參與了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失敗后,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廣東連縣)刺史。途經荊南(湖北江陵縣)時,又改授郎州(湖南常德市)司馬。后雖被召回京城,但不久又因寫了《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詩中“語涉譏諷,執(zhí)政不悅“,被貶到最為偏遠的播州(貴州遵義),經御史裴度說情才改貶連州(廣東連縣),其后又陸續(xù)轉夔州(四川奉節(jié)縣)、和州(安徽和縣)刺史。唐寶歷二年(826年)奉召返回東都洛陽,任主客郎中、集賢殿學士之職。四年后裴度罷相,劉禹錫出任蘇州刺史,頗有政績,獲賜金紫服。以后轉汝州(河南臨汝)、同州(陜西下荔)刺史。因足疾返東都洛陽,改授太子賓客,不久又加檢校禮部尚書官銜。
劉禹錫的優(yōu)秀作品多作于被貶的20多年間,借以寄托身世,諷喻時事,如《昏鏡詞》等。還有不少直抒胸臆和帶有濃厚民俗特點的作品,如《學阮公體》、《詠史》等。劉禹錫眾多作品的基本格調是關心國家命運,堅持革新思想,保持樂觀信心,被大詩人白居易譽為詩豪。劉禹錫臨終前還作了自傳,除堅持“革新“批判保守外,還介紹了本人祖籍中山,遷居洛陽的經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定州城南三里莊還有劉禹錫所筑陋室,并有銘(即《陋室銘》)。雍正《直隸定州志》除在“鄉(xiāng)賢“中詳細記載劉禹錫的事績外,在軼事中還有劉禹鉺用菊苗XX菔釀?chuàng)Q取白樂天六班茶以醒酒,劉禹錫制椿樹餛飩法及《代杜相謝表詩》等,清道光《直隸定州志》則因王叔文事敗將劉禹錫移入本州仕進。民國《定縣志》中則有劉禹錫為中山人而非彭城人的辯誤一文。韓琦(1008~1075) 字稚圭,北宋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20歲時考中進士,為第二名。授將作臨丞,通判淄州,直集賢院,監(jiān)右?guī)觳?。后歷任開封推官,陜西安撫使,揚州、定州、鄲州知州、樞密使,在宋仁宗、英宗二朝時為宰相。宋慶歷八年(1048年)始在定州任知州,5年間辦了很多好事、實事,舊志記載共30項,主要是:放糧、設粥廠救濟水災饑民,遠道愿回原籍者給以“路糧“;以官兵調換派往沿山口鋪御“盜“的貧苦農民,以發(fā)展農業(yè),減輕農民負擔;災后實行減免稅政策,放寬關卡,支持商業(yè)貿易;廢除對逃兵懲罰時的誅連親屬制度;深入調查,尊重實際,秉公執(zhí)法,刑獄無冤;奏請皇帝減免農家“稍草”負擔;禮賢下士,尊重人材,時來定州的名士很多;興修水利,防范水患,發(fā)展農業(yè):修建糧倉,儲備糧食,備戰(zhàn)備荒;冒雨巡營,愛兵如子,激勵御寇斗志;減少軍費開支,使百姓修養(yǎng)生息;建“閱古堂“,將前代凡可法者60條繪于堂之左右壁,并有詩賦石刻,保存史料,資政育人。韓琦治國治州有方,清正廉潔,久負盛名,朝廷重用,百姓擁戴。在定州三年后要調走,百姓聽說后數(shù)千人擊鼓挽留,朝廷只好封他為觀文殿學士,特準在定州任職。最后調離定州時,挽留的百姓擁擠于門,使其不能按時出發(fā),不得不借口游眾春園再從北門悄悄離開定州,但當天下午百姓得知又聚在北門阻攔,官吏、百姓泣不成聲。韓琦在
文學藝術上也有很深造詣,《四庫全書》中有其《安陽集》,在定州時著有古風二十三首、《眾春園·七律》、《寺底遇大雨寄呈二運使》等詩作。宋熙寧八年(1075年),因病逝世,享年68歲。去世后朝廷又增尚書令,還授與忠獻公稱號。宋政和年間(1111~1118年)追論韓琦定策之勛贈魏郡王。定州在眾春園內建韓魏公祠以資紀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