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煒訪談(下)
選自《中國作家網(wǎng)》: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01月17日16:00
封秋昌:你曾經(jīng)談到文學作品的靈魂,作品的靈魂不是一個思想,不是一個關(guān)系,甚至不是一種思維,是一種感情,您是這樣說過吧?
張
煒:作品的靈魂,我們通常就會把它簡單化為思想這一類的東西,把它作為立場這一類的東西,這固然重要。我原來也是信服這個東西的,覺得像思想啊,立場啊,這些東西都靠近作品的靈魂。比如你寫人物,人物是作品的靈魂,人物體現(xiàn)的是他的思想和個人的生活立場,所以歸來歸去還是思想、精神、生活立場是它的靈魂,我一度是同意這個觀點的。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沒有那么簡單,為什么沒有那么簡單呢?比如說看一些比較重要的作家,以杰克·倫敦為例,他在寫《荒野的呼喚》之前的作品,非常感人,他的情節(jié)、思想、人物塑造,到后來一點也沒有簡略,他的思想越來越開闊,接觸的人越來越多,讀的哲學書籍越來越多,從文學的功力和技巧上看,他成長了很多。到了《雪虎》的時候,就有了很明顯的對比,都是寫狗,都是寫動物,但是在他極其困難的時候,在底層的時候,掙扎的時候,也包括海明威,他們早期的作品有各種各樣的缺點,但是看了以后特別的感人。什么感人?就是作品里面的靈魂感人,我就發(fā)現(xiàn)這個靈魂啊,有時候不能簡單化為思想、生活立場和生活態(tài)度。它這里有很神秘的東西,就是生命的那種張力,近似于生命情感也好,它插在里面,起最基本的作用。
當然,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在底層的時候,對整個的社會生活具有強大的反抗力和不滿足感,在那個時候?qū)懗鰜淼臇|西,非常感人。那種感人,是讓你在字里行間不能超脫的一種氣、情感,說不清的某一種東西,一把它學術(shù)化我就表達不明白了,那是作品的靈魂。當一個人慢慢的得意了,各種方面也都好了,各種生活的壓力也解除了,精神的壓力也解除了之后,技法嫻熟了,思想高超了,像好多諾貝爾獎作家得獎了以后,各方面也改善了,創(chuàng)作卻不行了。高爾基在當流浪漢時寫的流浪漢小說,到現(xiàn)在仍然是他最好的作品,到后來他寫的作品仍然不錯,但是那些作品就沒有那個勁兒了,類似的例子舉不勝數(shù)。所以,作家永遠要保持自己底層生活的狀態(tài),永遠保持這種批判性、批判力、覺醒力和警惕力,保持底層的敏感性,這個非常重要。實際上一個作家被腐蝕是非常容易的。一個人有時候非常頑強,你怎么打擊他也沒有改變,給他個小官就什么都解決了,給他一點錢就解決了。這樣不行。要防止被現(xiàn)實利益所腐蝕。
張
楚:昨天我和封老師聊天,感覺作為一個作家來講,面臨的這個時代是一個特別浮躁的、唯利是圖的時代。一切都是以物質(zhì)利益為核心的,道德底線被突破,人一直以快樂的心態(tài)往下墜落,墜落到哪里他自己也不知道。墜落的過程中他肯定是有快感的,但是又感覺好像不應該是這樣的。我想問張老師,您作為一個作家,這個時代肯定對您有影響,因為人都是社會中的人,社會中的各種好的信息、不好的信息無孔不入,您怎么在這個浮躁的、以利為義的時代里保持自己內(nèi)心的那種寧靜,那種開闊以及靈魂的純潔性?
張
煒:這個說法對我是一種很高的評價、鼓勵,我是遠遠做不到這個的,我是認識到了對自己要有所警惕,我覺得我做不到。剛才講了,我用了一個機械的笨辦法,就像搞宗教的人一樣。真正的有信仰的人,有時候不需要那些儀式,比如說基督教做禮拜等等。為什么有儀式?儀式是機械的、笨拙的辦法,以保證自己盡可能地維持信仰。形式是有意義的。我說一個笑話,我家里人看電視劇,我走過那兒,我就想不能聽這個,不能看這個,我就像挨了打的貓一樣。貓要想咬小雞的時候,家里人就打它。挨過打后,它走到小雞的筐邊,它閉著眼睛繞過去。我就像挨打的貓那樣,盡可能眼不向電視機那兒望,自己繞著走過去,進屋把門關(guān)上。為什么?它的人物畫著妝,有良好的形象,打著燈光,有劇情,好的對白、聲音和表演,它用一切方式向你灌輸,你不自覺地就被它影響了。你的語言方式不自覺地就和它一樣了。這很可怕。有一次,我住了兩個月醫(yī)院,大夫說你不要看書了,看看電視就可以了。我這兩個月沒看書、沒寫作,沒事就看電視劇。結(jié)果出院以后,我要寫作,根本不會寫了,一寫就是那種電視劇的味。這就是耳濡目染。你的觀點、看法,不自覺地就跟著它走了。所以我只能用一個笨辦法,把自己和電視、網(wǎng)絡(luò)、小報、電影隔斷。再就是只要是時尚的、暢銷的,首先就質(zhì)疑它,回到個人的空間里面。我和占敏經(jīng)常討論這些,這是一個笨辦法,就像一個宗教人士一定要做禮拜,用這種形式來規(guī)定自己,靠近他的信仰,不使自己滑脫。
占敏補充一下吧。他對我?guī)椭艽螅髲姷?、頑強地追求文學基本的原理、基本的東西,堅定了我的信念。他最近有一本書叫《俄羅斯文學筆記》,正在《名作欣賞》連載。
陳占敏:我接著張楚的話題談。前幾天晚上我和張煒散步的時候,他說,新建的娛樂城落成,咱們?nèi)タ纯唇ǔ墒裁礃恿??;貋硪院笪揖彤a(chǎn)生了一個想法,這個時代的確發(fā)展太快了,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fā)點來給這個時代命名。比如說,我們從人性解放、放縱上,可以稱之為欲望時代;從日用品上我們可以稱之為塑料時代;還可以從經(jīng)濟發(fā)展上稱它為商品時代;從信息聯(lián)絡(luò)上,可以稱之為網(wǎng)絡(luò)時代。那天看了那個娛樂城,我就想,現(xiàn)在進入了娛樂時代。只要建成一個小區(qū),就必定要建一個娛樂城。我們現(xiàn)在打開電視,全部都在娛樂,藝術(shù)已經(jīng)變成游戲在娛樂。在這樣一個娛樂時代里,作家充當一個什么角色?文學充當一個什么角色?我們是不是也淪落到變成一種流行的藝術(shù)形式,也為這個娛樂時代增添一份娛樂呢?這是我們作家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剛才提到我的那本《俄羅斯文學筆記》。實際上我是帶著對中國當代文學的一種失望,包括對我自己的不滿,轉(zhuǎn)而去讀十九世紀的文學。面對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面對二十世紀后半期獲了諾貝爾文學獎、并且我們認為他們還有所欠缺的作家,面對他們那種堅定的政治立場,對于真理的堅定的、執(zhí)著的熱愛和追求,中國當代作家缺了什么?我認為,中國當代作家并不缺少才華,他們的作品中也并不缺少文學實驗、文學手法,這些方面我們都做得很不錯了。但是恰恰是好多得到喝彩的作品,在文學手法上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缺少了真理的核心。
我覺得,中國作家要為這個時代負責,這應該是需要予以強調(diào)的一點。我們現(xiàn)在并不一定強調(diào)要每一個作家,都站出來,赤膊相見去做斗士。但是有一點,作家至少應該做一個值夜的更夫,晚上當大家都在睡覺的時候,出來敲幾聲梆子,叫一聲“小心火燭”!這一點我們應該做到。
王力平:一段時間以來,我總在想、在不同的場合也總在說同一件事。當文學,甚至可以說當文化演變成一種大眾消費品的時候,作家應該做什么?文學應該做什么?我覺得,我們今天的討論,讓此前的許多想法都得到了回應。
今天,在萬松浦書院里參觀的時候,張煒告訴我說,在這個占地一百多畝的園子里面,只有一個人的塑像,就是魯迅。他說他想以此表達他對魯迅的作品、魯迅的思想和為人的高度贊賞。我覺得這是對的,我非常贊成張煒的這個想法和做法。
剛才陳占敏的一番話,我覺得非常好。到山東來拜訪張煒,至少我個人是懷著這樣一種期待,想聽到“小心火燭”這句話。我覺得,青年作家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特別警惕的一件事,就是不自覺地跟隨著娛樂的時代,參與到娛樂的狂歡中。文學不能淪落為一種品質(zhì)單一的大眾文化消費品,像剛才張楚說的,墜落,并且享受著墜落的快感。如果沿用一種進化論的思維,說青年作家是文學的未來。我覺得,今天的青年作家,一定要給自己敲響這個梆子,不斷地告訴自己:“小心火燭!”恐怕只有這樣,才有文學的未來。
司敬雪:來之前我看萬松浦書院網(wǎng)站,看到幾幅書院風景片,非常自然,非常美好。當時我就想書院應該是在自然、樸實、美好的環(huán)境里。我跟王主席說,就在海邊,一大片原始森林,還有河流,周圍什么建筑都沒有,就是一個院子,非常人性,非常美。來了以后發(fā)現(xiàn)不是,書院已經(jīng)被包圍了。聽說是,有了書院,開發(fā)商就來了,蓋了這么多樓。這些利益化、欲望化的東西真是阻擋不住的,滾滾而來。剛才聽張老師說,他又在山上找了個地方,蓋幾間小屋,那里挺安靜。不知道那個地方以后會不會又被包圍起來。真可怕。
王力平:這些房地產(chǎn)商在賣房子的時候會說:我們這個小區(qū)毗鄰萬松浦書院。
張
煒:你說的對,所有的賣房子的都把書院這個綠洲印在地圖,用一個黑點標出來,說我們這個小區(qū)是圍著書院建的。這里原來是一個古老的河道,一片很茂密的松林,一棟房子都沒有。我們一棵樹都不砍,所以書院選址在松林的邊緣,在河邊上,這里一片荒草。原來河道很寬,后來房地產(chǎn)開發(fā)以后,河道縮小了。
司敬雪:可能人性當中有這種需求,這種享樂的、娛樂的東西。力量很強大,也很固執(zhí)。但我覺得,人也還有另一種東西,能夠控制欲望。這個東西可能睡著了,但它一直在那。作家應該像陳占敏說的,做一個值夜的更夫,盡我們的一份責任,警醒人們別玩過勁了。讓睡著的那部分,在危險的時候,在該醒的時候,及時醒過來。要保證世界的安全,要保證世界不被毀滅,更進一步,能讓我們有一個更健康、美好的生活。
張
煒: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龍口市還比較淳樸,人還很少?,F(xiàn)在不一樣了,它是山東省第一縣市,是全國百強比較靠前的,現(xiàn)在要搞人工島,要搞40多萬平方公里,很大。是福是禍都不知道?,F(xiàn)在一講就是發(fā)展,就是經(jīng)濟增長,這種思維很可怕。人類只要活著就要不停地增長,什么時候才可以不增長?沒有。總是增長怎么得了?這種增長是破壞幸福的。無論怎么增長,有一部分人越來越痛苦,這是個矛盾。現(xiàn)在增長了,下一代怎么辦?陷入這種無限制增長的思維模式里,破壞自然環(huán)境,預支下一代的幸福,肯定是站不住腳的。從某種程度上說,我覺得作家,不能說反對增長,起碼要質(zhì)疑增長,增長是人類的目的和未來嗎?無限制的增長造成對人和自然的一種掠奪,這種增長就是倒退,但是很多人不敢正視這個問題。經(jīng)濟發(fā)展與經(jīng)濟破產(chǎn)是同樣的一個問題,也不敢正視。前進就是倒退,增長就是衰落,富裕就是破產(chǎn),從來沒有把這些問題等同起來。但是作家就是要頑固地去算這個賬,就是陳占敏剛才說的“小心火燭”。作家面臨這些肯定特別痛苦,這個痛苦要是很真誠、質(zhì)樸,就會感人。
康志剛:您寫了那么多短篇小說,您最喜歡哪一篇?
張
煒:短篇小說難寫啊。我寫了130多個短篇小說,我個人稍微滿意一點的也就是十來個。當然長的寫好了更難。有人說短篇小說難寫,長篇小說好寫,高爾基就說了:你的意思是造一把手槍比造一門大炮還難?比喻永遠是蹩腳的,但是道出了一部分真理。就我個人的體味,當一個寫作者,他的精氣神,稍微渙散一點,不能凝成一個點的時候,不能聚焦的時候,他寫不了短篇小說。寫短篇小說不能犯錯誤,千把字,萬把字,犯了錯誤沒有機會改正。長篇小說犯了錯誤,有機會讓你改正錯誤。如果是語言差,還有內(nèi)容的充實來補救一下,短篇小說的語言差就全都完了。長篇小說是一個更綜合的文體,當然它需要更豐富的思想的、文學的、生活的、經(jīng)驗的、耐力的儲備和能量。但是,短篇小說有不得了的高度和難度。我最佩服一個作家成名了,還時不時地能在一個刊物上發(fā)表一個精美的短篇小說。那么這個作家一般來說狀態(tài)良好。我個人這幾年短篇小說寫得少,固然與我大的創(chuàng)作計劃有關(guān),但是也是一個值得我警覺的信號。所以,我就希望我的朋友,一直保持短篇小說的那種敏感、沖動,保持創(chuàng)造力,這樣這個作家就會很棒。千萬不要覺得大就是好。不存在這個問題,大有大的難度,小有小的難度,《紅樓夢》里的話說得很對。我們有時候思維就過于簡單,有的說大好,有的說小好。它是兩種東西。比如我們到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去看翠玉白菜,很精美。小有小的美,它絕啊。但是它再美,再絕,能代替長城嗎?同樣,長城無論多么偉大,也沒有翠玉白菜的精美。一個人如果有這兩種能力,是不得了的。有時候我們談問題,官方也好,民間也好,搞理論的也好,對漢語的運用沒法求全責備。我們愛說的一句話,創(chuàng)造精品,要有精品意識。大家都覺得對啊,寫得粗糙,大,不好啊,精品好啊。但是不能說長城是精品啊。能說是精品嗎?不能。翠玉白菜才能用“精品”二字去概括,精品包含著玲瓏、精致、小巧這些意義。長城是偉大、崇高、博大等,所以有時候只用精品來講問題,不能滿足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要求和表述的準確。
蔡
楠:許多人把你定位為現(xiàn)實主義作家或者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但從《你在高原》看,我更愿意說你是現(xiàn)代現(xiàn)實主義作家。你在這部巨著里,你寫家族、寫生活,寫你內(nèi)心的高原,幾乎囊括了自十九世紀以來所有的文學試驗,現(xiàn)代的,后現(xiàn)代的寫作手法廣泛使用?;恼Q、變形、魔幻、隱喻、反諷、意識流、互文性、陌生化……使作品有了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和神奇性,但卻又是立足現(xiàn)實土壤上的。請問張煒老師,你是怎樣把現(xiàn)代結(jié)構(gòu)和現(xiàn)代筆法與廣泛的現(xiàn)實社會、現(xiàn)實生活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的呢?
張
煒:現(xiàn)實主義、現(xiàn)代主義在中國,在寫作實踐當中,常常是當作一種色彩和包裝去使用的。認為產(chǎn)品再好,色彩、包裝很土舊,就賣不動。這肯定是有問題的。好多作品,追求現(xiàn)代的色彩、結(jié)構(gòu)手法、語言的感覺,一味模仿國外作品,最后都會反過來傷害它,深深地傷害它。你還不如老老實實地吸收現(xiàn)實主義的營養(yǎng),用你拿手的方式寫下去。但是,這種作家肯定不是最優(yōu)秀的。優(yōu)秀的作家一定是接觸現(xiàn)實、有批判性的,深刻的和敏感的,這跟對藝術(shù)技法的敏感和勇氣,是密不可分的。它倆一旦剝離了,就不是一個有勇氣的、好的作家了。要把這二者結(jié)合起來,把內(nèi)在的、源于生命的真實的感觸,和對事物的現(xiàn)代表達融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