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課堂教學效率因素探微及對策管見
淄博市博山區(qū)教學研究室
課堂教學是在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材為憑借,以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介體的多要素相互作用、動態(tài)生成的一個復雜過程。而教學效率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時間與效益的比。在這個過程中,花費時間少,收到的效益大,教學效率就高;反之,教學效率就低。我們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必須在課堂教學中,花費最少的時間,耗用最少的精力,獲得學生學得快、記得牢、智力得到開發(fā)、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啟迪這樣的教學效益。
一、教師方面的因素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教的效率和質(zhì)量,是制約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然而,影響教師教的效率和質(zhì)量的因素又是多方面的,需要我們?nèi)婵紤],認真探討。
1.事業(yè)心和責任感。作為教師,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熱愛自己從事的教育工作,并對其有滿腔的熱情和濃厚的興趣,就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精神抖擻、兢兢業(yè)業(yè)、勤奮工作,并且卓有成效。教師一旦有了強烈的事業(yè)心,就會產(chǎn)生為祖國建設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高度責任感,就會有排除萬難做好本職工作的動力和源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高度的責任感,會驅(qū)使教師孜孜不倦地學習教育理論和專業(yè)文化知識,竭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和教育教學能力;會驅(qū)使教師潛心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用心組織課堂教學,耐心輔導每一名學生,千方百計地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和途徑。有了這樣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師就會有無盡的才思和沖天的干勁;有了這樣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師就會有把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干好、干出成績的美好愿望。“態(tài)度決定一切”,大概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學校集體對教師事業(yè)心的樹立和責任感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領導要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傾心致力于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形成,營造奮發(fā)進取、敢于爭先的工作氛圍,搭建教師孜孜學習、用心工作、潛心研究、合理競爭、有效合作的積極向上的發(fā)展平臺,做到既關注教師的工作,更關心教師的生活,使教師置身這個環(huán)境,就會有強烈的工作欲望和十足的工作干勁,離開這個工作環(huán)境就感到留戀和懷念。學校還可利用政治學習、師德報告會、外出參觀學習、評優(yōu)樹先等形式,激發(fā)和調(diào)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教師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師自身也要自我加壓,虛心學習,靜心修養(yǎng),潛心研究,勇于實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先進,趕先進,超先進,努力爭當先進。
2.專業(yè)知識功底?!耙o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話雖然有點兒俗,但卻道出了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功底的道理。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傳道也好,授業(yè)也好,解惑也罷,都必須以深厚的專業(yè)知識功底為前提,過去是這樣,現(xiàn)在更是如此。更何況我們正處于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獲取信息的渠道增多,學生也因此視野開闊,思維活躍,更需要與時俱進的知識豐厚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想使教學高效率、高質(zhì)量,不僅要具有本學科教學所必須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有相關學科的知識,甚至連與自己所教學科關系不大的知識也應該有所了解,真正達到既專又博的程度。對于所教學科所需知識要專,專到博大精深的程度;對于其他學科知識要博,博到無所不曉的地步。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目標。但作為教師,要想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研究型教師,就必須給自己制定這樣的目標,并竭盡全力為之奮斗。只有達到如此目標,教學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才能深入淺出,舉一反三。不僅如此,教師還應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不斷豐富、充實、發(fā)展自己,及時了解、掌握新興學科的新知識。這樣,才能與學生認識同步,溝通無礙,交流自然,才能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才能使自己的教學更加有效。
3.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是理論工作者和廣大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理論提升和規(guī)律總結。有了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教學的目的性會更強,方法會更有效,效率會更高。所以,有人說“教育理論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指南”,很有道理。教學工作,有了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就會使教學內(nèi)容的知識結構序列和學生學習的認知結構序列達到最佳結合,教學才能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如若沒有教育教學理論的指導,教學就會出現(xiàn)盲目性,導致教師費力無實效、學生厭學不主動的現(xiàn)象。作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學習、掌握、運用教育教學理論的重要性,自覺地、不斷地學習、研究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使自己的教學在一定教育理論指導下進行。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既要學與本學科直接相關的教育教學理論,如《語文教學心理學》、《數(shù)學教學法》等,又要學看上去與本學科教學關系不大,但實際具有普遍意義和規(guī)律的教育教學理論,如《心理學》、《教育學》等。這樣,教學才能既符合教育教學的普遍規(guī)律,又符合本學科教學的特殊規(guī)律。對于教師來說,掌握和不掌握教育教學理論,其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是不一樣的。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教學不至于走彎路,不至于做無用功,而只能是目的性強,教學效率高。
4.教師的人格魅力。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我們也常說“學生隨教師”,其實兩者包含有同樣的道理。教師本身就是一部“教科書”,而且是能夠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給學生以深遠影響的活的“教科書”。這部“教科書”對學生產(chǎn)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大大超過紙制的教科書。教師的學識、品行、能力、性格、氣質(zhì)等因素共同構成的教師的人格,就是對學生具有重要影響的活的且具有高遠影響力的“教科書”。有的教師,在學生中有很高的威望,有的學生甚至對其產(chǎn)生崇拜的意念,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在起作用。優(yōu)雅高尚的人格,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能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而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和學習興趣與動機也正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試想,一個在學生中信任度較低的教師上課,學生一見就煩,他能聚精會神地參與學習嗎?所以,每位教師都應該把人格修養(yǎng)作為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重要任務來做,努力把自己鍛煉成為具有優(yōu)雅高尚人格的在學生中具有較高信任度的教師。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喜歡你就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你的教學了,課堂教學才有可能省時高效。
5.
把握教材的能力。教材是教學的主要憑借,教學內(nèi)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有效地作用于教材,學知歷智,陶冶情操,都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引導與點撥。而引導及時、點撥到位,并使其科學有效的重要前提是透徹地理解、準確地把握和合理地運用教材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直接因素。所以,學校和教研部門特別強調(diào)備課和集體備課重要性的原因也就在于此。透徹地理解教材,即為明確知識的點與點,點與面,面與面的聯(lián)系,使之融會貫通,“前呼后應”;準確地把握教材,意為知識理解準確到位,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重點、難點找得準,且心中有數(shù);合理地運用教材,意指處理運用教材合乎課程標準要求,順應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就具體教學內(nèi)容而言,不僅要做到這一些,還要十分明確教學重點在哪里,學生學習難點是什么,如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教學的關鍵是什么等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根據(jù)課程標準,定出恰當、明確的教學目標;才能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教學過程,教學重點才會突出,才會收到耗時少效率高的教學效果。否則,就會出現(xiàn)教師累、學生厭、耗時多、效率低的現(xiàn)象。在準確把握教學重點和關鍵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找準教學的難點,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至出現(xiàn)學生會的教師還在不厭其煩地講、學生不會的教師反而注意不到的現(xiàn)象。這樣做,就能夠減少教學的盲目性,增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時效性,教學效率就會高。
6.
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客體是教材,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學生的學習只有有了教師的精心組織、科學引導和適時點撥,才能更加省時,更加有效。所以,教師備課時,不僅要透徹理解和準確把握教材,還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結構和知識水平,并充分預設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認知結構之間的嚙合點和分離點,盡可能多地尋找促使學生利用嚙合點逐步使分離點趨于嚙合的的策略和辦法,實現(xiàn)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從而獲得新知識,形成新能力。這是教師自然、高超、有效地駕馭課堂教學的重要前提。僅有這個前提還不夠,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必須用心觀察,通過表情、眼神等變化的跡象判斷學生是否參與學習,是否對學習內(nèi)容感興趣。如果發(fā)現(xiàn)異樣,應及時采取措施,調(diào)整教學策略和教學程序,使學生盡快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順學而導”的道理。優(yōu)秀的教師,從不固守課前精心設計的教學程序和固執(zhí)預設的教學方案,而是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發(fā)展情況,也就是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以順應學生學習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要通過觀察學生的言語、討論、作業(yè)等情況,了解學生理解教材的深度和廣度,尤其要關注學生對教材理解的準確度。若發(fā)現(xiàn)偏離現(xiàn)象,應適時引導學生回歸到正確地理解軌道上來。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具有生命力的、動態(tài)生成的、師生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有效教學。“教學相長”大概即是此意。
7.教學目標意識。教學目標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激勵作用。它是指引教師教學的航標和檢驗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效果的尺度。教學中,如果缺少既定的教學目標,教師教學就可能漫無邊際,“隨心所欲”,教學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教師備課時,必須根據(jù)課程標準、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從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三個維度制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茖W、全面、準確、恰當?shù)慕虒W目標是教師設計高效能教學過程的重要前提,是教師有效實施教學的重要因素,是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必須具有強烈的教學目標意識,既要明確學科教學目標,又要明確學段教學目標;既要明確學期教學目標,又要明確單元教學目標;既要明確某一內(nèi)容的教學目標,又要明確課時教學目標。做到:備課時,緊扣教學目標,精心設計符合學生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的教學過程;課堂上,時刻圍繞教學目標,處處為了教學目標的達成,組織學生學習,思考,討論,交流,從而獲取知識、形成能力,提高素質(zhì);檢測時,點點照應教學目標,了解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為新的教學提供改進依據(jù)。這樣,教師教學時就會集中精力、竭盡全力地達成教學目標,才能把本節(jié)課應該完成的教學任務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為了確保既定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師教學時一定要做到該做的事必須做,該說的話必須說;不該做的事不做,不該說的話不說。所謂該做的事和該說的話是指對本節(jié)課既定教學目標的達成起重要促進作用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行為和教學語言(啟發(fā)、點撥、引導等),反之則不是。課堂教學中,影響教學目標達成的“水分”被擠掉了,課堂教學效率就高了。
8.教學基本功。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涉及多方面的內(nèi)容。理解教材,處理教材,言語表達、板書設計等,都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都是各科教師必須具備的教學基本功。同時,教師還應具備所教學科特殊要求的教學基本功。教師處理教材的教學基本功扎實、過硬,理解教材的速度就快,準確度就高;教師駕馭課堂教學的基本功扎實、過硬,學生就能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有效地參與學習,生生、師生就能在不斷的思維碰撞中產(chǎn)生創(chuàng)新的火花;教師的言語表達基本功扎實、過硬,語言準確簡練,生動形象,幽默風趣,具有較強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就能緊緊抓住學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就高,教學效率定會好;教師的書寫基本功扎實、過硬,字體規(guī)范、美觀,富有藝術性,學生就能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和教育,甚至會出現(xiàn)“字隨其師”、“人學老師”的現(xiàn)象;教師的板書設計基本功扎實、過硬,板書內(nèi)容緊扣教學重點,展現(xiàn)知識結構,組成知識體系,學生就能把所學知識穿成線,連成片,形成知識網(wǎng)絡,這樣,就能使知識處于聯(lián)系之中,就是活的知識;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功扎實、過硬,學生就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習效率會倍增;教師處理課堂教學突發(fā)事件的基本功扎實、過硬,就能巧妙地、不露痕跡地將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不利因素轉化為促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有利因素;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教學基本功扎實、過硬,師生關系就融洽,學生就會視教師為朋友,有話愿跟老師說,有事愿請老師幫,在這些過程中,教師就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學習等情況,課堂教學民主性就強,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就能在自然、和諧的氛圍中進行,教學生成性就高,學生的學習發(fā)展速度就快。從此可以看出,教師具有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對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益處可謂述之不盡。因此,學校和教師,都要把提高教師教學基本功水平,作為提高教師素質(zhì)的一項重要工作扎實抓,認真做,并建立長效機制,使之形成制度。
9.人際關系。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地帶,生活、工作、感情等,都會與他人發(fā)生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即便是“關起門來朝天過”的人,也不可能完全與世隔絕,也不可能與他人、與外界一點關系也沒有,而總是或多或少地發(fā)生這樣那樣的關系。與他人交往的過程,有時會心情舒暢,有時會心情煩悶;有時能帶來歡樂,有時會產(chǎn)生煩惱;有時會使自己的生活情趣盎然,有時能使自己的生活索然無味;有時會提高自己工作的效率,有時會影響自己的工作進程。人際關系是否融洽、和諧,會對人們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健康、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使人有愉悅的心境,心境好了,雜念就少,工作就專心,效率就高。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涉及到教師本人和他人多方面的原因。對于他人,我們可以適應,可以以優(yōu)雅高尚的人格去影響,很難對其進行改變,更沒必要去左右或改變他人。而我們自己,才是營造良好人際關系的主體。只要我們自己有愛人之心、容忍之量、助人之樂的為人之道,只要你用和睦友好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去放大他人的長處,用真誠待人的心同他人交往、相處,就一定能營造和諧通暢的人際關系。有了這樣的人際關系,工作就會少一些摩擦所需的時間,多一些思索奮進的機會;少一些精力的耗費,多一些精神的儲備。如果達到這一點,教師就不會在互相猜忌、你爭我斗中減少內(nèi)耗,就不會帶著十足的怨氣去面對學生,就會心情敞亮愉快地走進教室,就會全身心投入地開展教學。這樣,教師工作起來效率才會高。
在教師方面的諸多因素中,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動力和源泉;淵博的專業(yè)知識、深厚的理論功底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透徹理解、準確把握和創(chuàng)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機智靈活、快捷高超地駕馭課堂的能力,以及強烈的教學目標意識和扎實過硬的教學基本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保證;優(yōu)雅高尚的人格魅力和通暢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高效能催化劑。
二、學生方面的因素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施教的對象。教師教的質(zhì)量主要是通過學生學的質(zhì)量體現(xiàn)出來的。學生的心智能力、知識基礎、學習習慣、興趣愛好、態(tài)度方法等都是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就必須在研究自身因素的同時,深入研究學生方面的因素。只有在深入“知己”的基礎上,充分“知彼”,才能使課堂教學和諧共生、省時高效。
1.心智能力。學生的心智能力主要包括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注意能力。感知能力,也就是觀察能力,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門戶。感知全面準確,觀察敏銳精細,就能形成豐富的有利于學生有效學習的鮮活表象,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記憶能力是學生心智能力的重要支柱。學生對學習材料記憶準確、牢固,學習時,新知識就容易與舊知識迅速發(fā)生聯(lián)系,進而形成新的認知結構,促進新知識的掌握。思維能力是學生心智能力的核心,是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思維敏捷,反應迅速,思考有一定深度和廣度,形象思維豐富,抽象思維概括,求異思維新穎,集中思維準確,就能快速、高效、優(yōu)質(zhì)地進行學習。所以,思維品質(zhì)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想象能力是學生心智能力的具體反應。學生想象豐富、合理、新穎,就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同時它還是學生心智水平的具體展現(xiàn)。注意能力是學生心智能力的重要保證。學生有意注意時間長、穩(wěn)定性強,并能充分發(fā)揮無意注意的作用,學習效率會很高。教學中,教師應在引導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學生的智力水平高了,學習能力強了,教師教學就省力多了,教學效率也就自然高了。
2.知識基礎。俗話說“無知便無能”。這說明知識和能力緊密相連,知識是能力形成的基礎,能力是獲取知識的保障。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力也相伴而生;反過來,能力的形成,又加快知識獲得的速度,保證學生學習的質(zhì)量。但知識學習和能力形成也并非完全同步,有時能力的形成進程可能滯后于知識的學習進程。但無論怎樣,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知識。所以,學生的知識基礎就成了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再者,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不是憑空進行的,總是建立在一定基礎知識之上且與原有知識相聯(lián)系的。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先前習得的知識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新知識的學習。先前習得的知識總是與學生所學的新知識發(fā)生著鏈接、組合、生成的作用,總是對學生學習新知識起一定的輔助、有時甚至是主助的作用。知識記憶牢固、準確度高,對新知識學習的正面影響就大;知識形成聯(lián)系、組成網(wǎng)絡,融會貫通,運用起來就會靈活、恰當,新舊知識就能迅速建立聯(lián)系,新知識就能自然、準確地納入已有的知識結構,形成新的知識系統(tǒng)和網(wǎng)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如果具備上述兩點,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靈活自如,新舊知識聯(lián)系就會快,記憶牢固程度就會高。我們平常所說的“加強雙基”、“培養(yǎng)能力”,就是為了求得這樣的目標,就是在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做準備。
3.
學習興趣。興趣是一種對人、事、物等愛好和關切的情緒。學習興趣就是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學習過程等愛好和關注的情緒。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高效能催化劑”??鬃釉弧爸?,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因斯坦也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表述雖不盡相同,但都道出了興趣在人們生活、學習和工作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就學習而言,學生一旦對學習產(chǎn)生了興趣,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就會不知疲倦、如饑似渴的求知、明理。但是,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本身產(chǎn)生的直接興趣往往是有限的,更多的是需要對學習內(nèi)容間接興趣作用的發(fā)揮。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間接興趣,單純依靠學生自身是很難被激發(fā)起來的,需要外力的助推,也就是需要教師采取多種方法和手段予以激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前提和有效保障。那種不顧學生學習興趣,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效率是不會高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直接興趣,結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采取各種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間接興趣,并把學生的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有機結合起來,運用到學生學習的過程中,并使之發(fā)揮作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和策略是很多的,我們既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科學嚴謹?shù)慕虒W過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可以通過教師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借助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可以通過教師的鼓勵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學生在展示自己才能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歡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人格魅力和非權力性影響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影響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原因。成語“愛屋及烏”,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學生喜歡你,就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喜歡你所教的學科,就會興致勃勃、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習效率就會很高。所以,教師要不斷加強人格修養(yǎng),優(yōu)化師生關系,讓愛充盈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努力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傊?,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fā)起來了,參與學習的程度就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就強了。這樣,課堂教學效率就一定會是高的。
4.學習習慣。習慣是長期養(yǎng)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生活方式或社會風尚。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習慣會對人的生活、學習、工作等起積極作用,壞習慣會對其起消極作用。好習慣可以使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則可能貽誤人生。習慣在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是自動化了的行為,它不知不覺地自動發(fā)揮著作用,而不需要個體意識的刻意指揮。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學生高效率、高質(zhì)量地學習。學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他會專心致志地聽講,認認真真地思索,不懂問題及時發(fā)問;課堂外,他會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按時預習,做好學習新課的準備。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學習是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的程度是比較高的,學習起來是自然有序的,并且是始終處于聯(lián)系和發(fā)展狀態(tài)之中的。在這樣一個動態(tài)學習過程中,無效勞動會減少,學習效率會提高。因此,作為學生,在日常學習中,要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傲晳T成自然”,并不是說要一味地順其自然,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科特點,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習慣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和一定過程的,期間,不良習慣會自然干預好習慣形成的進程。因此,教師要深刻認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把培養(yǎng)學生良好學習習慣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對學生一生負責的高度來抓,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作出成效。
5.學習方法。方法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采取的途徑、步驟和手段等,學習方法是學生打開求知大門的金鑰匙。達爾文關于方法的至理名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和課程標準中關于“過程和方法”教學目標的表述,足以說明學習方法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速度就快,效率就高,質(zhì)量就好。大家都知道,會學習的學生,往往都有套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這些學生在平時學習中,不但善于積累知識,而且善于積累方法。他們積累的方法,可能是零碎地、不科學的,但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是最有效的。而科學有序的方法恰恰就是由這些看上去瑣碎無序的方法達到一定的量的積累后質(zhì)變而成的。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和知識能力的不斷提高,學生就會慢慢優(yōu)化自己的學習方法,淘汰費時低效的學習方法,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課程標準中之所以明確提出“過程和方法”的教學目標,目的是讓教師備課時,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滲透一些學習方法;具體實施教學時,潤物細無聲地引導學生領悟其中的學習方法,從而縮短學生積累的瑣碎的且不科學的學習方法質(zhì)變成為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的過程。學習方法的教學,要結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自然滲透,滲透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滲透到某一具體內(nèi)容的教學之中,滲透到教師的引導與點撥之中,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然領悟,慢慢體會,不斷積累。當再有相似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情景時,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加深理解。教師教學只要有了這種意識,天天這樣做,節(jié)節(jié)這樣做,學生在你的組織指導下,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關于方法的知識。學生一旦具備了關于學習方法的知識,并能靈活運用,就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就隨之提高。
在學生方面的諸多因素中,扎實穩(wěn)固的知識基礎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前提,健康正常的心智能力是學生高效學習的保障,強烈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動力,良好科學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是學生高效學習的條件。學生的學習高效優(yōu)質(zhì)了,我們要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成為宜事了。
三、教材方面的因素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憑借,是編者根據(jù)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結合學科特點和知識結構,精心編寫的供學生學和教師教的主要憑借。教材的難易程度、編排體系、呈現(xiàn)方式等都直接影響著教師教和學生學的質(zhì)量。由于學生的智力水平和閱歷不同,就同一教學內(nèi)容來說,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教學效率。
1.教材的難易程度。教材過易,學生覺得沒大有滋味;教材過難,學生力所不能及,就會失去學習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教師教得再好,學生也不可能有高的學習積極性。我國教育界有句常用語叫做“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國外教育家維果茨基認為教學要留有“最近發(fā)展區(qū)”,都是說教學不僅要使學生可望,而且要使學生可及,并且是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經(jīng)過一定的努力才能可及的,而且及得快樂,及得有效。我們對教材難以作大的改變,但可以依據(jù)課程標準和學生實際,大膽處理、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我們有這個義務,也有這個權力。教學時,可根據(jù)學生的心智水平和認知結構,創(chuàng)造性的處理和運用教材,使其符合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給學生留有最科學、最恰當?shù)摹白罱l(fā)展區(qū)”,讓學生通過努力跳一跳,真的能夠摘到桃子,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會很高漲的。
2.教材的編排體系。教材既充分遵循學科的知識體系,又不固守學科的知識體系,一切從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和認知結構特點出發(fā)進行編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就能循著教材的順序,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和點撥下,通過自己的積極努力,獲得新的知識,形成新的能力。但教材的編排體系,有時未必完全與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相吻合,教師就要在充分了解學生認知特點的基礎上,大膽調(diào)整,改組,補充,或者刪減教材,以求得最高的吻合度,達到方便學生學的目的為止。這需要教師必須具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深厚的教育理論功底。因此,作為教師必須如前文所說,一定要切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
3.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科學實用、圖文結合、富有變化、引人入勝,學生就能津津樂道地進行學習。這一點,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現(xiàn)行各科教材,各方面都體現(xiàn)得非常充分,都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精心做了編排。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呈現(xiàn)方式方面的優(yōu)勢,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組織學生學習。必要的時候,教師還可創(chuàng)造性地改組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和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
四、教學手段方面的因素
教學手段涉及的種類很多,這里主要想從教學用具、教學儀器、電教設施等方面,談談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影響。教師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往往借助一定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有時運用卡片,有時運用掛圖,有時運用儀器,有時運用多媒體。無論運用哪種教學手段,目的都是為了讓學生學得速度更快,質(zhì)量更好??ㄆ埠茫嗝襟w也好,都是教師教學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手段。
日常教學中,教師們之所以十分注重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因為教學手段具有教師語言和教科書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它們形象直觀、省時高效。教學手段如此重要,課堂教學中也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而是用得精當、適時、巧妙為好,演示儀器、多媒體課件等教學手段的運用尤其如此。就其具體教學內(nèi)容而言,需不需要教學手段輔助教學,需用什么樣的教學手段,何時運用這個教學手段,用到什么程度等等,都需潛心研究,精心設計,充分準備。如果教學某一內(nèi)容時,離開必要的教學手段,學生學習就有困難,甚至教學就無法進行,那就必須運用教學手段,為學生架起與學習內(nèi)容之間的橋梁。教學手段還有個運用時機問題,用早了,學生尚未達到憤悱狀態(tài),起不到應有的作用;用晚了,可能畫蛇添足,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因此,教學手段必須在“該用的時候”用,也就是在學生學習某一內(nèi)容到了“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而未言”的憤悱狀態(tài)下運用。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及時頓悟,理解所學內(nèi)容。再就是,教學手段運用要精選,不要濫用,一定要用到當處,用到好處,并確保用得好,用得妙。
當然,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師生的家庭情況,上課時的心境、情緒等等。以上只是對此問題的粗淺認識和簡單探微,其中的奧妙還有很多,還需認真思索和深入探究。
總之,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諸多因素,在課堂教學中都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只不過有大有小罷了。所以,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問題,不能只強調(diào)某一方面的因素,必須通盤考慮,綜合運用。上述四個方面的因素,教材是教學的主要憑借,教師對其難以作出大的改變,只有在合理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這個“例子”上狠下功夫,使其發(fā)揮最大的教學效益,真正達到“用教材教”的目的;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師的教育對象,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學生情況的基礎上,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和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供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高效優(yōu)質(zhì)求知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的主動作用,提高學習的效率;教學手段是加速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介體,是教師教學必不可少的輔助手段,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恰當、適時地予以運用,從而縮短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距離,減少學生不必要的精力耗費,提高教學的效率;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連接學生、教材和教學手段的紐帶,是溝通學生和教材之間的橋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教,要服從和服務于學生的學,教學過程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規(guī)律,真正體現(xiàn)“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教育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和有意義的接收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受到教育,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fā)展自己的個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質(zhì)。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克服其中的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善教,學生會學,用好教材,充分發(fā)揮教學手段的輔助作用,課堂教學效率就一定會很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