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①以都城為中心的附近區(qū)域被稱為王畿(jī),是周王直接駐地;②同姓親族(主體):分封到富庶之處,戰(zhàn)略要地;物資,人口等;③異姓諸侯國:功臣、姻親與親族相似;殷商舊族強制遷徙;同時,分封了一些殷商降族,還恢復了一些被商滅掉的古國;作用:①“授土”“授民”,建立了一批新興國家,周人勢力范圍不斷擴大;②臣屬關系更加明確,確立天下共主的地位,統(tǒng)治效果得到加強;③諸侯對下屬進行分封,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2.簡述宗法制的核心和特點?宗法制發(fā)揮了什么作用?核心:嫡長子繼承制;特點:把血緣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作用:①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②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屬親疏,確立起一套土地、財產(chǎn)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制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③宗法關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nèi)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3.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禮樂制度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①分封制是西周鞏固政權的重大政治措施,加強了王室和諸侯國之間的政治聯(lián)系;②宗法制是與分封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以血緣、姻親為紐帶的政治制度,嫡長子繼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宗法和政權合二為一;③禮樂制度是為維系宗法分封制度制定了的一套完整、嚴格的等級禮儀制度,作為各級貴族必須遵從的生活準則,誰也不得逾越;④分封制度、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三者互為表里,緊密相連,反映了周朝政治制度的成熟;4.簡述我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①牢固的血緣關系;②濃厚的專制色彩;③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繼承性和發(fā)展性,對后世政治制度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5.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內(nèi)容是什么?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基本特征:權力高度集中;內(nèi)容:①皇帝至高無上,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縱覽于一人之手,實行“家天下”的皇位繼承制;②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三公之下設置九卿,分管國家和皇帝的各種事務。③在地方,建立郡縣制??ぴO郡守、郡丞和郡尉,縣設縣令、縣丞和縣尉;④為了維持各級官僚機構的正常運行和更好的發(fā)揮應有的效能,秦朝還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⑤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秦朝還制定了秦法。直接影響: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深遠影響: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對此后2000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6.比較郡縣制和分封制。①分封制是與宗法制相聯(lián)系的,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郡縣制是按地域劃分的。②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并擁有封地;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diào)遷,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官位不世襲。③諸侯國擁有很強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獨立性,容易發(fā)展為割據(jù)勢力;郡縣則是地方行政機構,;有
西周是共有71個諸侯國,絕大部分是同姓(姬姓)諸侯國,一小部分是異姓諸侯國。分封列國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的統(tǒng)治,并作為周王室的屏藩。異姓諸侯國主要是功臣封地(如齊國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后裔的封國(如夏朝的后人封于杞,黃帝的后人封于薊,商朝后人微子封于宋等)。
比較有名的諸侯國有:
秦:陜西中部和甘肅東部
楚:湖北和湖南一帶,后來擴展到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和山東一帶
齊:山東北部一帶
燕:河北北部和遼寧南部
晉:山西、河北南部和陜西中部,前403年分為韓趙魏三國
陳:河南淮陰縣
鄭:河南新鄭
魯:山東南部
宋:河南商丘
衛(wèi):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
中山:河北靈壽、唐縣
曹:山東定陶縣
吳:長江下游一帶
越:浙江一帶
蔡:河南上蔡縣和新蔡縣一帶
邾(皺):山東皺縣一帶
郜:山東成武縣東南
萊:山東黃縣東南
蓼:河南唐河
皖:安徽潛山縣北
郇:山西臨綺縣一帶
藤:山東藤縣西南
許:河南許昌縣東
杞:河南杞縣
邶(bèi):河南湯陰南
庸:河南新鄉(xiāng)市南
還有虢、滑、豳、莒、鞏、邠、褒、申、繒、焦、霍、薊、祝、管、虞、芮、成、徐、荊、巴、蜀 等等很多
這也只是西周初分封的一些諸侯國,到了東周時期,即春秋戰(zhàn)國時代,諸侯國之間經(jīng)常不斷爆發(fā)兼并戰(zhàn)爭,一些國家消失了,還有的一些國家分裂了,如韓趙魏三家分晉(韓:河南東部和山西東南部 趙: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魏: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