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久病必瘀”“怪病多瘀”,冠心病,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腫瘤等現(xiàn)代社會高發(fā)疾病,都和血瘀有關(guān)。
有了血瘀,很多人都會考慮吃一些活血藥來改善血瘀循環(huán)。但是大家在吃活血藥的同時,如果沒有正確認識血瘀證,對癥用藥,可能會讓血瘀越來越嚴重。
所以,正確認識血瘀證,掌握預防和治療的有效方法是關(guān)鍵。
血瘀證,中醫(yī)病證名。指瘀血內(nèi)阻,以疼痛,腫塊,出血,舌紫,脈澀等為主要表現(xiàn)的證候。凡離開經(jīng)脈的血液,未能及時排出或消散,而停留于某一處;或血液運行受阻,壅積于經(jīng)脈或器官之內(nèi),失卻生理功能者,均屬瘀血。
血瘀證的危害:
1.缺血缺氧:臨床上常見口唇、指趾紫紺,肢體發(fā)冷等。
2.疼痛:中醫(yī)認為“血能載氣”,“氣能行血”,血液的運行必須依賴氣的推動。血瘀者血流緩慢,血脈“不通則痛”。主要表現(xiàn)為心絞痛、下肢(活動后)疼痛、或胃腸道瘀血而胃痛、腹痛等。
3.功能不足:長期氣虛、血瘀、缺氧必然導致器官功能低下,病者常身倦乏力,少氣懶言,聲音低微,抵抗力弱,嚴重者達器官功能衰竭。
4.血栓事件:血流緩慢瘀滯,極易凝結(jié)形成血栓,是造成腦梗塞、心肌梗塞及其他栓塞事件(如肺栓塞)的重要原因。
血瘀形成的病因很多,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一些易患上血瘀證的隱患。
長期臥床:由于肢體活動少,血流不暢,長期臥床者極易出現(xiàn)血瘀而形成血栓,常見于高齡虛弱,老年肺炎、心衰,骨折,甚至分娩臥床等。
長時間不動:如坐國際航班(可達十幾小時)在狹小的空間里不動或少動,容易血液瘀滯形成靜脈血栓。
氣虛者:氣虛無力推動血行,血流緩慢而瘀(稱氣虛血瘀),常見于心衰、貧血、年老瘦弱多病者。
氣滯者:氣行不暢不能有效推動血行亦血瘀(稱氣滯血瘀)。表現(xiàn)為胸脅脘腹之脹悶、疼痛、痞滿不適等,與情志不舒、肝氣郁結(jié),飲食失調(diào)等有關(guān)。
疾病因素:嚴重的血脂、血糖升高是引起血液粘稠的最常見疾病。
可見,血瘀證臨床十分常見,積極預防和治療是關(guān)鍵。
中醫(yī)學對血瘀證和活血化瘀治法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經(jīng)驗,今天,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專家翁維良教授將為大家詳細講解,讓我們正確認識血瘀證,了解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治法,做好相應的生活干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