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戰(zhàn)
1356年,獲得了本土增援的英格蘭軍隊在威爾士親王黑太子愛德華的帶領下,沿著前人的軌跡進軍。英軍的戰(zhàn)斗已經(jīng)逐漸開始變成沒有靈魂的機械式作業(yè)了,從普通士兵到國王愛德華三世,幾乎所有人此時都想著能從富饒的法國盡可能多地掠奪財富。大家不敢奢望能徹底擊潰這個歐陸霸主,英國在議會的掣肘下也能夠源源不斷地征兵發(fā)動戰(zhàn)爭,與舉國上下這種發(fā)戰(zhàn)爭橫財?shù)男膽B(tài)有著相當大的關系。而從底層農(nóng)民對于戰(zhàn)爭的狂熱態(tài)度也能發(fā)現(xiàn),英國的基層士兵此時此刻可不會有什么厭戰(zhàn)情緒,更不可能渴望和平,畢竟燒殺搶掠可比種地賺錢多了。也正是在這種心理因素的加持下,英國軍隊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而國家也能夠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
快樂的愛德華三世
相應的,由于戰(zhàn)爭都發(fā)生在法國本土,法國的軍隊越發(fā)疲憊,軍隊數(shù)量打一點少一點,人民被反復的爭奪折磨得痛不欲生,說是人間地獄一點都不過分。法國國內(nèi)并不如英國一般團結,諸多勢力強大的領主如勃艮第公爵等,甚至希望倒向英國共同瓜分國王的領地,國內(nèi)形勢比北洋政府還要混亂。雖說名義上法國還是歐洲的霸主,但經(jīng)歷了多次交鋒之后所有國家基本都明白了其外強中干的事實,這種糟糕的環(huán)境導致法國國王在缺乏議會監(jiān)督的情況下極易因為焦慮而出現(xiàn)失誤,甚至會犯同樣的錯誤。歷史很快也證明了這一點,就在1356年,一場更大的災難等著焦頭爛額的約翰二世。
難過的約翰二世
1356年6月起,法國國王約翰二世并沒有吸取曾經(jīng)的經(jīng)驗教訓,執(zhí)拗地帶著龐大的法國軍隊試圖以數(shù)量壓倒渡海而來的英軍。在法國北部,率領英軍的蘭開斯特公爵憑借機動性優(yōu)勢巧妙地運用運動戰(zhàn)不斷走A,而法國大軍就在后面鍥而不舍地追逐,這幅場景可以想象成小時候被一個調(diào)皮的同學不斷騷擾的肥宅,在后面氣喘吁吁地追逐,卻反被嘲諷戲耍一樣。戰(zhàn)爭遠比嬉鬧殘酷得多,肥宅追不上可以去告老師,約翰二世卻沒辦法向上帝投訴可惡的英國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不斷摧殘自己的人民,毀滅自己的城鎮(zhèn),掠奪自己的財產(chǎn)。法國人民也嘗試過反擊這些侵略者,然而他們笨拙的伏擊卻幾乎毫無作用,唯一的戰(zhàn)果是讓這些侵略者不斷地奔馳在歐陸大地上沒辦法停留。英軍對于拒絕效忠的村鎮(zhèn)采取堅壁清野的三光政策,只要能拿走的財產(chǎn)和補給寧可燒掉也絕不會給可憐的法國人留一點。法軍只能遠遠地看著被燒毀的田地和房屋,卻毫無辦法,唯一能見到英軍的時候,要么是被對方伏擊,要么是自殺式攻擊對方的堡壘。在將法軍主力拖在諾曼底之時,另一路的愛德華太子則一路凱歌,甚至毫無壓力地挺進了法國瓦盧瓦王室的老家。到了8月份,在進攻布爾日之時,愛德華太子發(fā)現(xiàn)了法國王子普瓦捷伯爵為他精心準備的野戰(zhàn)軍大禮包,盡管數(shù)量不算龐大,不過愛德華太子還是謹慎地選擇了hit-and-run戰(zhàn)術(打了就跑)。到了8月底,通過一場遭遇戰(zhàn)抓到的俘虜所供述的情報,愛德華太子驚恐地發(fā)現(xiàn)約翰二世父子為他精心編織的死亡陷阱——普瓦捷伯爵的按兵不動并非是畏葸不前,而是等待父王與其他各路援軍的會師,如今跳的最歡的自己反而成了甕中之鱉。更糟糕的是,愛德華太子曾經(jīng)報以期待的蘭開斯特公爵的援軍如今也無法抵達。對于這位26歲的年輕人而言,這般絕望的困境,他究竟該如何突破呢?
我們的老朋友愛德華三世的兒子
時間進入9月份,法王約翰二世顯然自覺勝券在握了,一旦擊潰了愛德華太子的英軍主力,并將其俘虜,那么就有希望終結這場噩夢,甚至把可惡的英國佬徹底趕到海里去。不過,疲憊不堪的法國顯然禁不起進一步的消耗了,法國方面選擇了派遣媾和特使佩里戈爾樞機主教,與年少氣盛的愛德華太子議和。萬萬沒想到,年輕的愛德華太子竟然也最喜歡對自以為占盡優(yōu)勢的敵人說NO,表面上說自己未獲得父王的正式授權,暗地里把父王8月來信中給予的授權視而不見??粗浑x開的主教,年少的太子也明白了,約翰二世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準確位置,隨時都能痛下殺手。本來還打算和援軍一起實現(xiàn)驚天大逆轉的愛德華太子此時顯然有些慌,此前自己誆騙屬下跟自己一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賭命之旅,如今表哥蘭開斯特公爵遙遙無期,倒是轉角遇到約翰二世。既然愛德華太子已經(jīng)徹底葬送了自己的退路,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憑借自己現(xiàn)有的兵力,與法軍的主力來一場大決戰(zhàn)。只不過,強烈的求生欲讓英軍上下都懷抱著瞞過法軍溜之大吉的心態(tài),畢竟對于英軍而言,大家是來打仗發(fā)財?shù)?,用不著魚死網(wǎng)破。然而準備瞞天過海繞柱走位逃跑的英軍卻被法軍的一個意外巡邏撞個正著,直接暴露了逃跑路線。原本打算在大路上堵死英軍的約翰二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竟差點再次放跑了敵人,既然找到了具體方位,這次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這些可惡的敵人。愛德華太子和英軍上下此時此刻也放棄了逃跑的希望,要想活下去唯一的辦法就是對抗人數(shù)數(shù)倍于自己的法軍主力。
約翰二世歡樂的星空騎士團
在正式開打之前有個小插曲,上文提到的佩里戈爾樞機主教眼見兩大基督教王室即將在自己眼前來一盤王室戰(zhàn)爭,立刻心急如焚地帶著自己的騎士和侍從前來勸架。不過都到這個份上了,愛德華太子很清楚約翰二世不會放過自己,而約翰二世被愚弄了這么久也恨不得把愛德華太子和他父王當場吃掉,所謂議和完全不現(xiàn)實。但既然樞機主教來了,兩人肯定都還是要給面子的,于是愛德華太子和約翰二世各自都提出了許多表面真心,實際無理的請求,戲弄佩里戈爾樞機主教。為了避免談判迅速破裂演變成王室戰(zhàn)爭,樞機主教苦口婆心繼續(xù)勸說。之后,英法兩軍的將領也過來湊熱鬧,先是提出雙方各自出100名武士當場決斗,后來又圍繞約翰爵士和克萊蒙特元帥兩人的家族徽章的相似開始辯論,辯題為“究竟是人性的泯滅還是道德的淪喪?一國貴族竟做出抄襲這種事?”。很顯然,雙方都沒把議和當回事,純粹是在樞機主教面前當個演員,順便消磨時間。到了光芒消逝之時,佩里戈爾樞機主教終于放棄了希望,更難過的是他手下渴望功勛的騎士們,也加入了法軍的陣列。落寞的背影在消逝的光芒下更顯凄涼,此時主教痛苦地意識到,這個地方第二天將成為人間地獄,血流成河。
浪漫主義風格戰(zhàn)場
愛德華太子學習上次父王的勝利經(jīng)驗,在戰(zhàn)爭開始前拼命搶占有利地形,火速修建工事對抗強敵。在河對岸的約翰二世和法國騎士團眼睜睜看著心心念念的敵人在就在對面,他們小心翼翼,猶如捧著掌上明珠,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太過粗暴就會嚇跑了這些仇敵。正是這種復雜心態(tài),加之前日佩里戈爾樞機主教的勸和行動,導致英軍修筑工事的同時,法軍一邊凝視著敵人,一邊不緊不慢地前進,準備收割敵人的首級。此時此刻,驕傲的法軍自認為穩(wěn)操勝券,可能有人都想好打完仗回家結婚了,然而這種flag在百年戰(zhàn)爭這種不講理的戰(zhàn)爭里已經(jīng)被打過一次臉了,接下來就會是第二次。法軍怎么都想不到獵人和獵物竟然會在瞬息之間互換,甚至他們慘敗的方式都幾乎一樣。法軍同樣是瞄準英軍的側翼展開突擊,希冀撕開英軍防御陣線,這種對勝利和復仇的渴望蒙蔽了法軍騎士的雙眼,他們再次犯了那個致命的錯誤——由于騎士的沖擊太過迅速,將弩手遠遠的甩在了身后,導致了軍隊的斷層。在英軍長弓手的箭雨之下,法軍騎士的陣型意料之中地陷入混亂,縱使少數(shù)強大的法德騎士沖破了箭雨,可還是橫死于英軍重騎兵的兵刃之下。更加毀滅性的事情發(fā)生了,前軍的一片混亂外加法國王太子的旗幟倒下,使得法國王太子下令前軍撤退。如果命令傳遞得當且軍隊高效實施,那么這場戰(zhàn)役或許還有希望。不過事實情況是在血肉橫飛的戰(zhàn)場上,奧爾良公爵誤以為撤退的王太子命令全軍撤退,于是不明真相的法軍中軍也跟著撤退。原本壓倒性的勝局瞬間變成了英軍的屠宰場,法國士兵頃刻間成為了待宰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追殺的英軍士兵扔下斷裂的劍矛,拾起法軍的武器;長弓手則撲向法軍的尸山,如同嗜血的惡魔一般拔出肉塊中的箭簇,一刻不停地繼續(xù)他們的殺戮;重騎兵則像是饑腸轆轆的惡狼,吞噬著逃跑法軍的生命。英軍除了饑渴難耐之時坐下來喝口水之外,幾乎都在無限重復著殺戮的機械動作。法軍最后的希望是他們的后軍,這是整個戰(zhàn)場上唯一保持陣型的軍隊,然而他們最后的反撲對于大勢已去的聯(lián)軍而言顯得無比蒼白。圍繞著后軍的法蘭西、德意志、蘇格蘭、熱那亞聯(lián)軍的身邊,分別是逃跑的友軍、陣亡的友軍和“友善”的敵軍,盡管奮力沖擊著英軍的陣線,甚至差點撕開了英軍薄弱的右翼,但此時此刻數(shù)量的優(yōu)勢已經(jīng)站在了英軍一側,更加絕望的事實是,在前一天夜里奉愛德華太子之命繞道后軍身后的比什大領主分隊在此刻從后方?jīng)_破了聯(lián)軍的陣型。盡管只有160人,但事實證明愛德華太子在一片反對聲中所做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這一沖擊最后徹底擊垮了聯(lián)軍的意志。徹底失去希望的法軍已經(jīng)無路可走了,被粉碎了意志,在機動性和數(shù)量都不如英軍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只有投降了。倔強驕傲的約翰二世最終選擇了屈辱的投降,曾經(jīng)傲嬌拒絕敵人議和的后果,誰能想到如此凄涼呢?
好人約翰二世
經(jīng)歷了大半天的奮戰(zhàn),黃昏后1小時,英軍返回陣地一邊休息一邊清點戰(zhàn)利品。他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除了法國國王和王子之外,他們還抓到了17名伯爵和1000多名贖金可觀的貴族,許多士兵在這場戰(zhàn)役中一夜暴富。經(jīng)此一役,法國的精英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包括法國國王在內(nèi)的大批貴族成為俘虜,此時的法國已經(jīng)沒有能力再反擊英國的侵略了。愛德華太子成功地讓整個歐洲在一夜之間記住了他的名字,黑太子的稱號記錄了他的赫赫戰(zhàn)功,但戰(zhàn)功的背后卻是無數(shù)士兵生命和法國人民的沉重苦難。一夜之間數(shù)萬家庭支離破碎,而且法國人很清楚,英國人接下來必將更加猖狂。失去了祖國庇護的平民,比屠宰場的羔羊還要弱小、可憐又無助,等待著他們的是無比黑暗的未來。而英國人就相當開心了,一夜暴富的神話在一批批的士兵身上印證,英軍士兵的戰(zhàn)斗熱情無比高漲,越來越多的平民渴望擁有參加戰(zhàn)斗掠奪財富的機會。遠在英格蘭的愛德華三世對于兒子的表現(xiàn)無比滿意,他甚至還打算攻下蘭斯大教堂,在當年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查理大帝加冕的蘭斯大教堂里加冕為法蘭西國王。不過,英軍的暴行招致了法國人民的強烈反抗,他們自稱“扎克雷”,一度組織了英國的進一步侵略。不過這些暴民的破壞力也相當驚人,他們認為是法國貴族的無能招致了國家的災難,于是開始失去理智地強暴屠殺落入手中的貴族,甚至對于嬰兒也絕不手軟。直到前文的比什大領主將他們擊潰,這股風暴才暫時平息。而到了1360年,法國王子查理在法國的一片混亂之中,被迫簽下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布勒丁尼和約》,愛德華三世表面上放棄了對法國王位的聲索,但卻強迫法國為此支付300萬金幣補償款,同時以巨額贖金贖回約翰二世,并割讓大片領土。取得了卓著戰(zhàn)功的黑太子愛德華獲封了阿基坦公爵頭銜,而法國王子安茹公爵路易一世則被留在英國作為人質(zhì)。萬萬沒想到,這位王子居然逃跑了,嚴格遵守騎士信條的約翰二世最終自愿返回英格蘭做人質(zhì),并在數(shù)月后逝世。由于約翰二世在人生最后的高尚行為,他被后世稱為“好人”,也被稱作好人約翰。只不過,在這場殘酷的斗爭中,好人是不會被同情的,約翰是好人卻不是一位好國王,法國的命運已然籠罩在黑暗之中。
1364年,即約翰二世逝世后,簽訂和約的王子查理加冕為國王,是為查理五世。經(jīng)歷了國仇家恨的查理五世背負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他很清楚,下一輪的斗爭即將開始。
英明的查理五世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