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經疏論纂要》卷第二十四 菩薩問明品第十之一
*釋此一品。亦有四門。初來意。
疏 來意中。有通有別。通謂上來三品。已答十句生解所依。此下正答生解因果。故次來也。生解因中。先答十住。住攬信成。將答所成。先辨能成。又正答十信。故下三品來也。後別者。三品明信有解。行。德。解為二本。此品先來。
鈔 通謂下。明盡一分來意。直盡第七會來。生解因中下。唯明下三品來意。
*二釋名。
疏 釋名者。菩薩是人。問明是法。遮果表因。故云菩薩。問即是難。明即是答。然問有二種。一汎爾相問。梵云必理車。二者難問。謂以理徵詰。梵云缽羅室囊。即今品意也。答亦有二。一但依問詶報曰答。二若俱為解釋。旁兼異義。美言讚述。令理顯煥曰明。即今品意也。明亦破闇。能除問者之疑闇故。今文殊九首。互為明難。遞作碪椎。研覈教理。以悟羣生。故以名也。又長行明起於問。偈頌明解於問。故曰問明。不云答者。欲以明兼於問故。問有二義。故得稱明。一問中徵責詰難理盡。使答者亡言。此至明之問也。二以問中進退詰理令現(xiàn)。使答者易釋。故以為明。又明即法明。以十菩薩問出十種法明。故曰問明。雖諸義不同。皆菩薩之問明。依主釋也。
*三宗趣。
疏 宗趣者。亦先通後別。通復二義。一通分宗。二通會宗。並如會初。二別明此品。有其二義。一望當品。以十甚深為宗。依成觀解為趣。二望後二品。則以甚深觀解為宗。成後行德為趣。
論 約分三門。一釋品名目者。為成十種信根。長十種信力。文殊師利覺首等?;橹靼?。問十種法明故。故為問明品。二釋品來意者。前品如來足下輪中放光開覺。所照佛境遠近。令信心者。一一觀之無礙。令心行廣大。稱法界故。又文殊師利菩薩。以十偈頌。歎佛十德。勸令信心者修行故。此問明品。即是明十信心者正修行之行。及斷疑故。有此品來也。三隨文釋意者。於此品一段文。有十一段經。明文殊覺首十菩薩等?;橹靼?。問十種法明。各以菩薩之名。即表十信所行之行。文殊還以名下之行。以相諮問。十菩薩等。各以自行之法。以頌答之。令信心者。依而倣學。其十問十頌。其文如下。最下一段。都結十方同此。
*四釋文。此下至菩薩住處。明生解之因。配十句問。如前問中。依文次第。且分為六。初此下三品。明未信令信。二第三會。已信令解。三第四會。已解令行。四第五會。已行令起願。五第六會。已起願令證入。六十定品。至住處品。已證入令等佛。今初三品。即為三別。此品明正解理觀。次品。明隨緣願行。賢首品。明德用該收。就初分二。先問答顯理。後示相結通。前中以十菩薩各主一門。顯十甚深。即為十段。一緣起甚深。二教化甚深。三業(yè)果甚深。四說法甚深。五福田甚深。六正教甚深。七正行甚深。八正助甚深。九一道甚深。十佛境甚深。此十甚深。次第云何。緣起深理??傇撝T法。觀解之要。故首明之。眾生迷此。故須教化。違化順化。有善惡業(yè)。欲知此業(yè)。由說法成。然說法成善。唯佛福田。既說順田。須持聖教。教在勤行。行須助道。助必有正。殊途同歸。得一道者。當趣佛境。故為此次。又此十種。亦可配於十信。但不次耳。文殊佛境。即當信心。文殊主信故。佛境即所信故。約發(fā)心次第。信居其初。約所信終極。最居其後。亦明十心。不必次故。勤首即進心。財首為念心。明四念故。德首定心。心性無念為上定故。智首即慧心?;蹫樯鲜住<婕呵f嚴。故有十度。法首即不退心。如說修行。不得退故。寶首即戒心。三聚無缺。如寶珠故。業(yè)果甚深。戒所招故。覺首即護法心。緣起甚深。是所護故。目首即願心。福田等一。由願異故。目能將身。如願導行故。賢首即迴向心。以歸一道。即迴向真如。一身一智等。即是佛果。文云。如本趣菩提。所有迴向心等。以是圓融十法。故各兼多義。又亦攝十信之十德??址辈粩?。
鈔 然十甚深。即遷禪師所立。今古同遵。緣起深理者。若染若淨。染淨交徹。無不攝故。攝論云。菩薩初學。應先觀諸法如實因緣。以成正信。及正解故。又此十種下。先正配釋。然十信心。謂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六不退。七戒。八護法。九願。十迴向。配文可知。以是圓融下。後通妨難。謂有難云。信進等相。釋處易知。今十甚深。文義兼廣。何得而是十信等耶。故為此答。又亦攝者。信有十德。一親近善友。二供養(yǎng)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配十甚深者。一即正教甚深。近佛善友。聞教法故。二即福田甚深。三即業(yè)果。四即緣起。五即正行。六即助道。七即教化。八即一道。九即說法。十即佛境。通說佛智為所信故。既有多含。故文義兼廣。
*且為十甚深解。然有二義。一約行。二約法。言約行者。文殊發(fā)問。九菩薩答。明妙慧通於眾行。九菩薩問。文殊為答。明眾行成於妙慧。言約法者。初九顯差別義。後一顯差別同歸佛境。此二不二。成信中之觀解。文中十段。皆先問後答。又先起明問。後解問明。今初緣起深中二。初問。二答。問中二。初彰問答之主。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覺首菩薩言。
疏 問覺首者。彼得此門故。緣起深義。不覺則流轉故。
*二正顯問端。畧啟五門。初問所為者。有二義故。最初問之。一拂異見。二顯深理。拂見有三。一令諸菩薩知法從緣。異外道見。二知從心現(xiàn)。捨二乘見。三但心性起。不同權教。二顯深理者。令諸大菩薩。於此實義。發(fā)深信解。起行證真。始終皆實。故問斯義。起信論云。有法。能起摩訶衍信根。是故應說。所言法者。謂眾生心。依一心法。有真如門。及生滅門。彼論依此生淨信故。
鈔 二顯深理者。疏文分二。先正明。令始涉者。便悟心性超乎大方。故云始終皆實。故起信論云下。第二引證。具如論所明。
*二述問意者。謂明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報類種種。若性隨事異。則失真諦。若事隨性一。則壞俗諦。設彼救言。報類差別。自由業(yè)等熏識變現(xiàn)。不關心性。故無相違者。為遮此救。故重難云。業(yè)不知心等。謂心業(yè)互依。各無自性。自性向無。何能相知而生諸法。既離真性。各無自立。明此皆依心性而起。心性既一。事應不多。事法既多。性應非一。此是本末相違難。亦是理事相違。亦一異相違。亦真妄相違。三揀定所問者。準此問意。離如來藏。不許八識能所熏等別有自體。能生諸法。唯如來藏。是所依生。亦不可言八識無二類。故名心性一。以能生種種。非相違故。亦非第八而為性一。熏成種種。非相違故。心性之言。非第八故。答中既言法性本無生。示現(xiàn)而有生。法性即是真如異名。正與報事相違。故成難耳。文殊欲顯實教之理。故以心性而為難本。欲令覺首以法性示生。決定而答。海會同證。楞伽。密嚴。皆廣說故。
鈔 三揀定所問者。意云。此是假名法相。師問。欲顯法性義。非是法性師問。顯成法相義。故云揀定。亦不可言下。二遮救也。即法相師救云。此法性師難法相義。心性是一者。八識心王。同是心故。名為性一。破云。生於種種。即眼耳鼻舌等。故非相違。亦非第八下。遮轉救云。若八識非一。第八賴耶。此是一義。故今破云。第八正是所熏心體。含多種子。熏成種種。亦非相違。心性之言下。以理正折。第八但是心相生滅。非唯識性。答中既云法性示生。不言第八無生示生。明是真如隨緣義耳。
*四會相違者。問。若爾。瑜伽等中。異熟賴耶。從業(yè)惑種。辦體而生。非如來藏隨緣所成。如何會釋。答。瑜伽等中。對於凡小。約就權教。隨相假說。楞伽密嚴。對大菩薩。依於實教。盡理而說。既機有大小。法有淺深。教有權實。故不相違。故密嚴云。佛說如來藏。以為阿賴耶。惡慧不能知。藏即賴耶識。此明守權拒實。訶為惡慧。又彼經云。如來清淨藏。世間阿賴耶。如金與指環(huán)。展轉無差別。楞伽中。真識?,F(xiàn)識。如泥團與微塵。非異非不異。金莊嚴具。亦復如是。皆此義也。又彼經云。如來藏為無始惡習所熏。名為藏識。又入楞伽云。如來藏。名阿賴耶識。而與無明七識共俱。又起信論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阿賴耶識。又如達磨經頌云。無始時來界。為諸法等依。攝論等就初教釋。云界者。因義。即種子識。寶性論翻此頌云。此性無始時等。彼論就實教釋。云性者。謂如來藏性。如聖者勝曼經說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故。有涅槃。以此等文。故知兩宗不同。淺深可見。又唯識等。亦說真如是識實性。但後釋者。定言不變。失於隨緣。過歸後輩耳。
鈔 四會相違者。此門躡前而起。謂若依上如來藏隨緣成立。則違瑜伽等。故會之。先敘所違。玄談已釋。後答下。會通。先會宗意。後楞伽下。申性宗意。故密嚴下。引證。初引密嚴。次引楞伽。及入楞伽。又引起信。又引達磨經頌。及勝鬘。皆證如來藏隨緣之義。具如彼文。茲不繁出。又唯識下。引唯識論文。結同法性。故論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釋曰。既用真如為識實性。明知天親亦用如來藏而成識體。但後釋論之人。唯立不變。故云過歸後輩。況世親造佛性論。廣用勝鬘。
*五釋文。
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種種差別。所謂往善趣惡趣。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端正醜陋。苦樂不同。業(yè)不知心。心不知業(yè)。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因不知緣。緣不知因。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疏 文分三。初佛子下。立宗案定。謂心之性故。是如來藏也。又心即性故。是自性清淨心也。又妄心之性。無性之性??杖鐏聿匾?。真心之性。實性之性。不空如來藏也。皆平等無二。故云一也。二云何下。設難相違。初總顯相違。謂心性既一。云何而有五趣諸根??倓e殊報。故云種種。
鈔 五趣等者。如持五戒。招得人身。是總報業(yè)。由於因中有瞋忍等。於人總報而有妍媸。名別報業(yè)。唯識亦名為引滿業(yè)。能招第八引異熟果。故名引業(yè)。能招第六滿異熟果。名為滿業(yè)。俱舍亦云。一業(yè)引一生。多業(yè)能圓滿。猶如繢像。先圖形狀。後填眾綵等。然其引業(yè)能造之思。要是第六意識所起。若其滿業(yè)能造之思。從五識起。
疏 二所謂下。別示相違。十事五對。初約總報。明趣有善惡。善謂人天。惡謂三塗。下四對。皆約別報。諸根下。於前善惡趣中。各根有滿缺。謂眼等內根。受生下。於前滿缺中。各生有同異。謂四生不同。勝劣處異。端正下。於上同異生處。各貌有妍媸??鄻废?。於上妍媸。各受有苦樂。上之五對。前前皆具後後。後後必帶前前。展轉異同。成多差別。故云種種不同。心性是一。其義安在。第三結成前難。此文意稍難見。畧為二解。一依古德作遮救重難。如前第二問意中辨。二直結成前難。且依此釋文。有二。先明大意。自有三意。由前難意亦有三故。一直問所以。故今結云。非但本性是一。我細推現(xiàn)事。各不相知。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既不相知。誰教種種。若謂業(yè)令種種。業(yè)不知心。若謂心令種種。心不知業(yè)。一一觀察。未知種種之所由也。二懷疑重難。故結云。既不相知。為是一性。為是種種。三作相違難。結云。一性隨於種種。即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即失俗諦。今見種種。又不相知。此二互乖。云何並立。二正釋本文。亦有十事五對。畧為二解。一通。二別。初通。謂總觀前來總別二報。一業(yè)不下。就先業(yè)因。約能所依以難。然有二意。一約本識。謂業(yè)是能依。心是所依。離所無能。故云業(yè)不知心。離能無所。故云心不知業(yè)。以各無體用。不能相成。既各不相知。誰生種種。下並準之。二約第六識。業(yè)是所造。心是能造。並皆速滅。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何能有體而得相生。成種種耶。
鈔 一約本識者。業(yè)是心所。故依於心。心是第八為根本依。離所無能下。釋不相知義。以相待門釋。言離所無能者。既無所依心王。亦無能依之業(yè)。今依心有業(yè)。業(yè)從緣生。故無自性。不能知心。離能無所者。離能依業(yè)。則心非所依。今由業(yè)成所依。所依無性。故不能知業(yè)。以各下結。謂各從緣成。性空無體。相依無力。故云無用。覺首亦云。無體用故。故不相知。二約第六識者。即以第六識名心。從於積集通相說故。謂第六識。人執(zhí)無明。迷真實義異熟理故。以善不善相應思。造罪等三行。熏阿賴耶。能感五趣愛非愛等種種報相。但云六者。謂五識無執(zhí)。不能發(fā)潤。故非迷理。無推度故。不能造業(yè)。雖造滿業(yè)。亦非自能。但由意引。方能作故。並皆速滅者。明不相知。通相而言。皆約無體用故。別相而言。用門不同。此用二門。一無常門。故言並皆速滅。淨名弟子品云。優(yōu)波離。一切法。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諸法皆妄見故。心業(yè)皆空。下經云。眾報隨業(yè)生。如夢不真實。念念常滅壞。如前後亦爾。故由無常。不能相知。起時不言我起下。即無我門。約法無我明不相知。故淨名問疾品云。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眾生想。當起法想。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起唯法起。滅唯法滅。釋曰。上以法遣我。次經云。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釋曰。此總顯我空。明不相知。次經又云。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云何為離。謂離我我所。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云何平等。謂我等。涅槃等。所以者何。我及涅槃。此二皆空。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此二法。無決定性。釋曰。此破法顯空。今但取我法不相知義。故畧用二句。次下經云。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詹∫嗫铡a屧?。此以空空破空。非今所要。因便引來成一段義畢耳。
疏 二受不下。約得報果時。難能所受。謂受是報因。即名言種。為業(yè)所引。受所受報。離報無受。故云受不知報。離受無報。故云報不知受。以並無體故。準前應知。
鈔 第二對者。此釋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是能受之因。報是所受之報。此上總明。謂受是報因下。別釋。即名言種者。唯識第八云。復次生死相續(xù)。由諸習氣。然諸習氣??傆腥N。一名言習氣。二我執(zhí)習氣。三有支習氣。名言習氣者。謂有為法。各別親種。名言有二。一表義名言。即能詮義音聲差別。二顯境名言。即能了境心心所法。隨二名言所熏成種。作有為法各別因緣。釋曰。言各別親種者。三性種異故。能詮義音聲者。揀無詮聲。彼非名故。名是聲上屈曲。唯無記性。不能熏成色心等種。然因名起種。名名言種。顯境名言。即七識見分等心。非相分心。相分心者。不能顯境故。此見分等。實非名言。如言說名。顯所詮義。此心心所法。能顯所了境。如似彼名。能詮義故。隨二名言。皆熏成種。二我執(zhí)習氣。三有支習氣。並如六地。有支即是今文。為業(yè)所引。能引之業(yè)故。唯識云。三有支習氣。謂招三界異熟業(yè)種。有支有二。一有漏善。即能招可愛果業(yè)。二諸不善。即是能招非愛果業(yè)。隨二有支所熏成種。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故論頌云。由諸業(yè)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此能引業(yè)。即諸業(yè)習氣。此名言種。即二取習氣。言為業(yè)所引者。即彼俱義。親辦果體。即由名言。若無業(yè)種。不招苦樂。如種無田。終不生芽。故此名言。由業(yè)引起。方受當來異熟之果。苦樂之報。故六地云。業(yè)為田。識為種。離報無受下。釋不相知。亦約相待空故。
疏 三心不下。約名言因。就能所依難。謂前能受報因。依心無體。故無相知。餘義同前。
鈔 三約名言等者。標也。即將第二對中能受名言之因。對第一對中所依本識。前以業(yè)依識難。今以種依現(xiàn)。行難。謂前能受報因下。釋不相知。但釋受不知心。不解心不知受。故結云。餘義同前。若具。應云所依心體。若離能依。亦無所依。無所依故。不能相知。
疏 四因不下。約因緣親疎相假難。謂所引名言為因。能引業(yè)為緣。相待相奪。各無自性。如不自生等。準之。
鈔 四約因緣等者。取前第二對中所引名言。及能引業(yè)。相對以明。此即標也。所謂引下。出體。相待相奪下。釋不相知。言相待者。業(yè)無識種。不親辦體。識無業(yè)種。不招苦樂。既互相待。即各無自性。言相奪者。以業(yè)奪因。唯由業(yè)招。故因如虛空。以因奪緣。即唯心為體。故業(yè)如虛空?;Z獨立。亦不能相知?;Z兩亡。無可相知。如不自生等者。引例以釋。以緣奪因。故不自生。以因奪緣。故不他生。因緣合辨。相待無性。故不共生?;Z雙亡。無因豈生。以此不生。類於不知。居然易了。即以因為自。以緣為他。合此為共。離此為無因。互有尚不相知?;o豈能相知。
疏 五智不下。約境智相對。相見虛無難。謂境是心變。境不知心。心托境生。心不知境。以無境外心。能取心外境。是故心境虛妄。不相知也。
鈔 五約境智等者。相即相分。見即見分。諸心心所。畧有二分。廣說有四。如下當辨。謂境是心變下。明不相知義。先約唯識能所變釋。後以無境外下。約當經互融以說。故下經云。無有智外如。為智所入。亦無如外智。能證於如。無有少法。與法同住。以舉心攝境。則無心外之境。舉境攝心。則無境外之心。以性無二相即性故。相隨性融。隨一皆攝。上約真心。後心境虛妄下。約其妄心。真則互融。妄俱無體。故下答中云。能緣所緣力。種種法出生。速滅不蹔停。念念悉如是。即顯妄無性故。不相知也。然上五對。初及第四。唯約因中。第二一對。因果對辨。第三一對。心含因果。第五一對。義通因果。修因二取。即名言等。故唯識論釋二取。二中總有四義。一者相見。二者名色。三者王所。四者本末。末即六識異熟。本即第八異熟。四種二取。皆能熏發(fā)。親能生彼本識上功能。名二取習氣。所變心境。即通果也。又能變之心是因。所變之境是果。心託境生。俱通因果。
疏 二別觀者。以初二對結趣善惡。趣善惡者。正由業(yè)熏。受總報故。
鈔 第二別觀者。上云通觀。五對之中。一一通前善惡趣等五對本難。今即以斯五對。別對前五。而前後鉤鎖。但有四重。細尋可見。以初二對。結趣善惡者。標也。趣善惡者。正由業(yè)熏。是第一對。業(yè)不知心。心不知業(yè)。此對為因。次云受總報故。即第二對。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初對為因。受第二對報??倛蠹词侨ど茞汗?。
疏 二復以第二及第三對。結受生同異。初對以名言種對所生處。次對以名言種對能依本識。
鈔 二復以第二等者。鉤取前二對中第二對。即重明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受即名言種。故云。初對以名言種對所生處。謂亦由識種。往所生處。故初地云。於三界田中。復生苦芽。次對以名言等者。即心不知受。受不知心。受即名言種。心即能依本識者。依名言種。招現(xiàn)行識。故識為能依。則此心言。通因及果。上約因中本識。故為所依。今約果中。故為能依。
疏 三復以第三及第四對。結苦樂不同。及端正醜陋。初對觀現(xiàn)受時。次對觀苦樂因。及彼妍媸。皆由緣令異。謂損益因。成苦樂果。以瞋忍因。成妍媸果。
鈔 三復以第三等者。即通以此二對。雙結前二對。初對觀現(xiàn)受時者。即心不知受受不知心。謂亦由受因。受苦樂體。及妍媸故。若無識種本識。此二亦無所依。次對觀苦樂因等者。即因不知緣。緣不知因。謂損益下。別示二對之相。由損他業(yè)。感於苦報。由益他業(yè)。感於樂報。以嗔恚業(yè)。感於醜陋。由忍辱業(yè)。感於端正。此中言因。名緣為因。此中言果。是別報果。
疏 四復以第四及第五對。結諸根滿缺。亦由滿業(yè)因緣。有損他益他之異。故成內六處滿缺之果。又由內根有滿缺。故於分別位。了境不同。並皆無性。各不相知。誰令種種。
鈔 四復以第四等者。此上總明。亦由滿業(yè)下。別說其相滿業(yè)。即第四對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緣即是業(yè)。唯取滿業(yè)。由損他眼耳。成盲聾等。由益他六根等。成六處滿足。又由內根等者。即第五對智不知境。境不知智。謂智於境。有信進念定慧之滿足。則受果中。亦具五根明利勝上。若智於境。信等隨闕?;蚍巧詈?。則得果時。五根隨缺。或成下品。並皆無性下。上別釋中。但出能對所對二種法體。今則總明不相知義。在文易了。意云。並各相依。從緣無性。何有能所熏等而能相知。既不相知者。此但約第一直問意結。亦應帶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結成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一性即不相知。亦應結云。種種隨不相知。則失俗諦。不相知隨於種種。則失真諦。
*二答。
時覺首菩薩。以頌答曰。
仁今問是義 為曉悟羣蒙 我如其性答 惟仁應諦聽
疏 答中分二。初偈讚問許說。上半讚問。謂文殊自究深旨。一向為他。仁心弘益也。次句許說分齊。稱性說故也。後句勸聽。言同意別也。故令諦受。
諸法無作用 亦無有體性 是故彼一切 各各不相知
疏 二正答。答勢縱橫。具答前來三重問意。分為二。前五答前結成之中。以何因緣而不相知。用此釋成。答前難故。首而明之。後五正答前難。今初分二。先一法說。後四喻況。今初。意云。特由從緣種種。故不相知也。即此偈上半出因。下半結歸本宗。後四即為同喻。量云。眼等是有法。定不相知故。是宗法。因云。從緣無體用故。同喻云。如河中水。河水無體用。河水不相知。眼等無體用。眼等不相知。若以緣起相由門釋者。初句因緣相假?;ソ詿o力。次句果法含虛。故無體性。至下喻中。別當釋之。是故虛妄緣起。畧有三義。一由互相依。各無體用。故不相知。二由依此無知無性。方有緣起。三由此妄法。各無所有。故令無性真理。恒常顯現(xiàn)?,F(xiàn)文但有初後二意。言諸法者。非唯舉前十事五對。亦該一切有為法也。果從因生。果無體性。因由果立。因無體性。因無體性。何有感果之用。果無體性。豈有酬因之能。又互相待。故無力也。以他為自。故無體也。下半結中。是故者。是前體用俱無故。故彼一切法。各各不相知也。
鈔 果從因生等者。上取義便。但因無力。說果無體。今欲盡理。故具舉之。則上句諸法通於因果。先以因緣門。明因果俱無體。因無體性下。以上無體。釋成因果無用。體尚不立。用安得存。又互相待下。以相待門明無體用。先明因果無用。故云無力。以他為自下。明因果無體。既全攬他。故無自體。
譬如河中水 湍流競奔逝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疏 第二喻況。畧有二意。一以此四喻通釋。諸法不相知言。二別對前文諸不相知。兼通前設難。今初。以四大為喻。然各上三句喻況。下句法合。然此四喻。各顯一義。一依水有流注。二依火焰起滅。三依風有動作。四依地有任持。法中四者。一依真妄相續(xù)。二依真妄起滅。三妄用依真起。四妄為真所持。然此法喻。一一各有三義。一唯就能依。二依所依。三唯所依。今初喻中。唯就能依者。流也。然此流注有十義不相知。而成流注。一前流不自流。由後流排故流。則前流無自性。故不知後。二後流雖排前。而不到於前流。故亦不相知。三後流不自流。由前流引故流。則後流無自性。故不能知前。四前流雖引後而不至後。故亦不相知。五能排與所引無二。故不相知。六能引與所排無二。故不相知。七能排與所排亦無二。故不相知。八能引與所引亦無二。故不相知。九能排與能引不得俱。故不相知。十所排與所引亦不得俱。故不相知。是則前後互不相至。各無自性。只由如此無知無性。方有流注。則不流而流也。肇公云。江河競注而不流。即其義也。然上云前後者。通於二義。一生滅前後。謂前滅後生?;ハ嘁?。二此彼前後。即前波後波。小乘亦說當處生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而不知無性緣起之義耳。
鈔 然此流注下。別示不相知。謂欲顯不相知理。故寄前後流異。成其十門。若不說前後之流。將何不相知耶。一河之水。不出前後。則千里九曲。皆悉無性。不相知矣。然雖十義。本唯二流。成兩重能所。前流望引為能。望排為所。後流望排為能。望引為所。以斯四義。相集成十。肇公下。引他證成。則物不遷論。然其相連??傆兴木?。論云。既無往反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然則旋嵐偃岳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復何怪哉。今四喻中。但用水風。彼無火地。然上云下。別釋前後二字。一生滅前後者。此即豎說。如壯與老。謂此流水。剎那生滅。前剎那滅。後剎那生。二此彼前後者。猶如二人。同行狹徑。後人排前。前人引後。此即橫說。分分之水。皆有前後。乃至毫滴。亦有前毫後毫。故聚眾多。皆成流注。則無性矣。小乘亦說下。揀定不相知理。先舉小乘。而不知下。舉大異小。小乘即俱舍論業(yè)品中。釋身表。許別形。非行動為體。以諸有為法。有剎那盡故。論文初句。論主標有宗義。下三句破正量部。以正量部謂。以動身為身表體。故論破之。然正量部心心所法。則有剎那。此之動色。無有剎那。今論主明諸有為法。皆有剎那。何以知有。後有盡故。既後有盡。知前有滅。故論云。若此處生。即此處滅。無容從此轉至餘方。釋曰。此生此滅。不至餘方。同不遷義。而有法體是生是滅。故非大乘。大乘之法。緣生無性。生即不生。滅即不滅。故遷則不遷。則其理懸隔。然肇公論。則含二意。顯文所明。多同前義。故云。傷夫人情之惑久矣。目對真而莫覺。既知往物而不來。而謂今物而可往。往物既不來。今物何所往。何則。求向物於向。於向未嘗無。責向物於今。於今未嘗有。於今未嘗有。以明物不來。於向未嘗無。以明物不去。覆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謂昔物自在昔。不從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從昔以至今。故仲尼曰?;匾?。見新交臂非故。如此則物不相往來明矣。既無往反之微朕。有何物而可動乎。即云。然則旋嵐等。下文又云。若古不至今。今亦不至古。事各性住。何物而可去來。釋曰。觀肇公意。既以物各性住而為不遷。則濫小乘無容從此轉至餘方。下論云。故談真有不遷之稱。導物有流動之說。則以真諦為不遷。而不顯真諦之相。若但用於物各性住為真諦相。寧非性空無可遷也。不真空義。方顯性空。義約俗諦為不遷耳。
疏 二依所依者。謂前流後流。各皆依水。悉無自體。不能相知。然不壞流相。故說水流。三唯所依者。流既總無。但唯是水。前水後水。無二性故。無可相知。是則本無有流而說流也。二法中三義者。一流喻能依妄法。二妄依真立。三妄盡唯真。初中妄緣起法。似互相藉。各不能相到。悉無自性。故無相知。是則有而非有也。二依所依者。謂此妄法。各各自虛。含真方立。何有體用。能相知相成。即由此無知無成。含真故有。是則非有而為有也。三唯所依者。謂能依妄法。迥無體用。唯有真心。挺然顯現(xiàn)。既無彼此。何有相知。正由此義。妄法有即非有。以非有為有。復說真性隱即非隱。以非隱為隱。
鈔 妄法有即非有。是初義。隱即非隱。是第二義。以正為事隱之時。而有所依故。以非隱為隱。即第三義。理?,F(xiàn)故。
疏 此上三意。即三種答。答上三種問。思之。
鈔 思之者。以易見故。若具說者。第一妄法有而非有。答前直問。既有種種。何緣不相知。謂種種是妄有。體即非有。故不相知。二答懷疑。為是種種。為不相知。故今答云。能依妄法。依所依真。妄常種種。真常無知故。三答結成難者。即妄即真故。種種不乖不相知也。
疏 何故以水喻真心者。以水十義。同真性故。一水體澄清。喻自性清淨心。二得泥成濁。喻淨心不染而染。三雖濁不失淨性。喻淨心染而不染。四若澄泥淨現(xiàn)。喻真心惑盡性現(xiàn)。五遇冷成氷而有硬用。喻如來藏與無明合成本識用。六雖成硬用而不失軟性。喻即事恒真。七煖融成輭。喻本識還淨。八隨風波動不改靜性。喻如來藏隨無明風。波浪起滅。而不變自性不生滅性。九隨地高下。排引流注。而不動自性。喻真心隨緣流注。而性常湛然。十隨器方圓。而不失自性。喻真如性暜徧諸有為法。而不失自性。畧辨十義。少分似真。故多以水為喻。此義見文雖似。不具而大通眾經。
亦如大火聚 猛焰同時發(fā)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疏 第二依火焰起滅喻中。三義同前。初唯焰者謂焰起滅。有其二義。一前焰謝滅。引起後焰。後焰無體。而不能知前焰。前焰已滅復無所知。是故各各皆不相知。二前焰若未滅。亦依前引無體。故無能知。後焰未生。故無所知。是故彼亦各不相知。妄法亦爾。剎那生滅。不能自立。謂已滅未生。無物可知。生已則滅。無體可知。是故皆無所有也。斯則流金爍石而不熱也。二依所依者。謂彼火焰。即由於此無體無用不相知。故而有起滅虛妄之相。是則攬非有而為有也。妄法亦爾。依此無所依之真理。方是妄法。是亦非有為有也。
鈔 二依所依者。亦先喻後合。然與水喻。釋有影畧。水喻以水為所依。今以焰無體用而為所依。若例前。流依於水者。應以火為所依?;鹗菬嵝浴I硭|故。焰是色動。有形顯故。若依此釋。應云。前焰後焰。皆依於火。以無自性。故無相也。是則依水依火。明二空所顯不空真理以為所依。若無體用為所依者。則顯依他無性。即是圓成。二空真理以為所依。顯義無方。故有影畧。下唯所依。亦準斯釋。又若例後風喻。風依物動。則火依薪有。薪為可燃?;鹗悄苋肌9室匀家蚩扇?。則燃無體??扇家蛉弧t可燃無體。則以無性可燃而為所依。
疏 三唯所依者。推起滅之焰。體用俱無。無焰之理。挺然顯現(xiàn)。是則無妄法之有。有妄法之無。湛然顯現(xiàn)。遂令緣起之相。相無不盡。無性之理。理無不現(xiàn)。上三義中。亦如次喻答前三問也。下二喻準知。
鈔 上三義中下。對問會通。唯焰無性。故不相知。答直問也。能依種種所依無二。答懷疑也。即事同真。故不相違。答設難也。在義易了。故云準知。
又如長風起 遇物咸鼓扇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疏 第三依風有動作。喻妄用依真起。三義同前。一唯動者。離所動之物。風之動。相了不可得。無可相知。妄法亦爾。離所依真。體不可得。故無相知。斯則旋嵐偃岳而常靜也。
鈔 斯則旋嵐偃岳而常靜者。即肇公言。亦云隨嵐。即興雲之風。北方風也。亦是劫壞時風。
疏 二依所依者。謂風不能自動。要依物現(xiàn)動。動無自體可以知物。物不自動。隨風無體。不能知風。法中。能依妄法。要依真立。無體知真。真隨妄隱。無相知妄。三唯所依者。謂風鼓於物。動唯物動。風相皆盡。無可相知。妄法作用。自本性空。唯所依真。挺然顯現(xiàn)。是故妄法全盡而不滅。真性全隱而恒露。能所熏等。法本自爾。思之可見。
鈔 是故妄法下。結文有兩對。具上三門。妄法全盡而不滅者。單取妄法全盡是初門。將上而不滅。對下真性全隱。為第二門。以不滅為能依。全隱為所依。故下句中而恒露?,F(xiàn)即第三門。
又如眾地界 展轉因依住 各各不相知 諸法亦如是
疏 第四依地有任持者。喻妄為真所持。三義同前。初地界因依。有二種義。一約自類。二約異類。前中從金剛際上至地面。皆上依下。下持上。展轉因依而得安住。然上能依。皆離所無體而能知下。然下能持。皆亦離所無體可令知上。又上上能依。徹至於下。無下可相知。下下能持。徹至於上。無上可相知。是故若依若持。相無不盡所現(xiàn)妄法當知亦爾。必麤依細。謂苦報依於業(yè)。業(yè)依無明造。無明依所造。展轉無體。無物可相知。斯則厚載萬物而不仁也。肇公亦云。乾坤倒覆。無謂不靜也。
鈔 初唯能依此中立名。與前小異。前云。一唯流。唯焰。唯動。今初云。地界因依。即喻勢小異。一約自類者。猶如累墼。餘並可知。斯則厚載者。不恃仁德也。老子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經云。譬如大地。荷四重任而無疲厭也。次肇公下。亦不遷論末總結云。然則乾坤倒覆。無謂不靜。洪流滔天。無謂其動。茍能契神於即物。斯不遠而可知矣。坤即是地。故得引之。
疏 二約異類者。如下文。地輪依水輪。水輪依風輪。風輪依虛空。虛空無所依。準此。妄境依妄心。妄心依本識。本識依如來藏。如來藏無所依。是故若離如來藏。餘諸妄法。各互相依無體能相知。是則妄法無不皆盡。二依所依者。地界正由各無自性。而得存立。向若有體。則不相依。不相依故。不得有法。是故攬此無性。以成彼法。法合可知。三唯所依者。謂攬無性成彼法者。是則彼法無不皆盡。而未曾不滅。唯無性理而獨現(xiàn)前。餘義同前。 上通答釋成前難竟。
疏 第二別對諸不相知。及通前難者。初水流轉。喻前二對不相知。答趣善惡難。以善惡趣流轉體故。
鈔 第二別對等者。上之四喻通喻五對不相知義。今則別對。言及通前難者。即往善趣等五對難也。初水流轉者。即業(yè)不知心。心不知業(yè)。受不知報。報不知受。答趣善惡者。上云心性是一。云何見往善趣惡趣。答云。善趣惡趣。即是總報。由業(yè)熏心。受所受報。如水漂流。言流轉體者。體即賴耶。故唯識云。恒轉如瀑流。釋論云。如瀑流水。非斷非常。相續(xù)長時有所漂溺。此識亦爾。從無始來。剎那剎那果生因滅。果生故非斷。因滅故非常。漂溺有情。令不出離。亦如起信云。如大海水。因風波動。楞伽云。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等。二地經云。一切眾生。為大瀑水波浪所沒。
疏 二大火。喻第二三對不相知。答前諸根受生。如火依薪。有生滅故。
鈔 二大火喻者。此亦鉤鎖。第二對前已用竟。今復喻之。謂受不知報。報不知受。及心不知受。受不知心。答前諸根受生者。答前二難。由前問云。心性是一。何以見有諸根滿缺。及受生同異。故今答云。諸根滿缺。受生同異。皆由識種。受所受報。亦依於心。如火依薪故。
疏 次以長風喻前因緣。答前好醜。遇物鼓扇?,F(xiàn)諸相故。
鈔 次以長風者。唯喻一對。謂因不知緣。緣不知因。答前好醜者。謂前問云。心性是一。云何見有端正醜陋。故今答云。今所受報有妍媸者。由業(yè)緣異。令報好醜。如風東西。令物偃仰。相各不同。
疏 次以地界亦喻因緣。答前苦樂。展轉因依。似輕重故。又喻前境智。答前諸根。隨種所生。根等異故。
鈔 答前苦樂者。喻不相知。則同於風。答前苦樂。則不同風。謂上問言。心性是一。云何見有受苦受樂。故今答云。善因樂果。惡業(yè)苦報??鄻范喾N。如地輕重。又喻前境智者。前以風地二喻。同喻因緣一不相知。今一地喻。喻二不相知。答前諸根者。以諸根有二義。一約眼等諸根。則火喻以答。二信等。今地喻以答。地雖是一。隨種生芽。心性雖一。隨報成異。故信進等。各各不同。
疏 上來總別。並答釋成中。以何因緣各不相知竟。
*第二五偈。答前設難。文分為三。初三偈正答前難。次一偈。釋成前義。第三一偈。拂跡入玄。今初先明大意。次正釋文。今初。前問有三重。今此三偈。一一具答上之三問。謂第一直爾問云。既有種種。何緣得不相知。前五偈答竟。既不相知。何緣種種。答有四因。一妄分別故。二諸識熏習故。三由無性不相知故。四真如隨緣故。初偈具二三。餘二各一義。然此四因。但是一致。謂由妄分別為緣。令真如不守自性。隨緣成有。諸識熏習。展轉無窮。若達妄源。成淨緣起。諸宗各取。並不離象。受一非餘。斯為偏見。
鈔 第二五偈。答前設難。今初。前問有三下。即先明大意。於中有二。第一總彰偈文之意。二。初正明。然此四因下。二融會。言諸宗者。上四因中。初一通性相二宗。二即法相宗。三即無相宗。四即法性宗。據其實義。四因不闕。方成緣起甚深之趣。隨情執(zhí)見。則乖聖旨。如盲摸象。不全見象。然不離象。盲不識乳。則一向奪之。今盲摸象。則乃是分奪。取其不離。並順聖教。
*上第二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今答云。常種種。常一性。第三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壞俗諦。今答云。此二互相成立。豈當相乖。性非事外。曾何乖乎種種。種種性空。曾何乖乎一性。由無方有。一性能成種種。緣生故空。種種能成一性。是以緣起之法??傆兴牧x。一緣生故有。即妄心分別有。及諸識熏習是也。二緣生故空。即上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是也。三無性故有。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即上隨緣是也。四無性故空。即一切空無性是也。
鈔 是以緣起之法下。就四義中。二義是空有之義。謂緣生故有。是有義。無性故空。是空義。二義是空有所以。謂無性故有。是有所以。緣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因緣。謂何以無性。得成空義。釋云。由從緣生。所以無性。是故緣生。是無性空之所以也。何以緣生得為有義。釋云。特由無定性故。方始從緣而成幻有。是故無性。是有所以。故中論四諦品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緣。及不知空義。是故自生惱。如不善呪術。不善捉毒蛇。若將四句總望空有。則皆名所以。故云緣生故名有。緣生故名空。無性故名有。無性故名空。良以諸法起必從緣。從緣有故。必無自性。由無性故。所以從緣。緣有性無。更無二法。而約幻有。萬類差殊。故名俗諦。無性一味。故名真諦。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證成者。無性故有。理難顯故。若具證者。一緣生故有者。法蕐云。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淨名云。以因緣故諸法生。中論云。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等。皆因緣故有義也。二緣生故空者。經云。因緣所生無有生。論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若無自性者。云何有自法。三中言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者。亦四諦品。由前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為菩薩立過云。若一切法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菩薩反答云。若一切不空。無生無滅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謂小乘以空故無四諦。菩薩以不空故。則無四諦。若有空義。四諦等成。故有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即無性故有也。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者。前已引竟。今當重引。即淨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經云。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叡公釋云。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性。有一切法。餘如別說。四中應引淨名云。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是二法。無決定性。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又云。一切法無性。是則佛真體。八地云。無性為性。中論。始末皆明無性以顯真空。
*是以無性緣生故空。則非無見斷見之空。為真空也。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是幻有也?;糜屑词遣挥杏?。真空即是不空空。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實有。非空非有。是中道義。
鈔 會中道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
*又開此空有。各有二義。一真空必盡幻有。以若不盡幻有。非真空故。二真空必成幻有。以若礙幻有。非真空故。
鈔 又開此空有下。二開義有二。先正明。一真空必盡幻有。是相害義。亦法界觀中真理奪事門。以事攬理成。遂令事相無不皆盡。唯一真理。平等顯現(xiàn)。以離真理外。無有少事可得故。如水奪波。波無不盡。般若中云。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等。二真空必成幻有者。是相作義。及無礙義。亦法界觀中。依理成事門。謂事無別體。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諸緣起。皆無自性。由無性理。事方成故。如波攬水而成立故。亦是依如來藏。得有諸法。故大品云。若諸法不空。則無道無果。又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
*二幻有二義者。一幻有必覆真空。以空隱有現(xiàn)故。二幻有必不礙真空。以幻有必自盡。令真空徹現(xiàn)故。
鈔 一幻有必覆真空者。即相違義。亦法界觀中事能隱理門。謂真理隨緣。能成事法。然此事法既違於理。遂令事顯理不現(xiàn)也。以離事外。無有理故。如波奪水。水無不隱。是則色中無空相也。二幻有必不礙真空。是不相礙義。亦相作義。亦法界觀中事能顯理門。謂由事攬理故。則事虛而理實。以事虛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現(xiàn)。如由波相虛。令水露現(xiàn)故。論云。若法從緣生。是則無自性。
*文殊各以初義致。難。覺首各以後義而答。以初二義空有異故。以後二義空有相成故。然此二不二謂有非有。無二為一幻有??辗强諢o二為一真空。又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张c非有無二為一真空。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昧法界。即中道義。離相離性。無障無礙。無分別法門。思以準之。
*次正釋文。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以此常流轉 而無能轉者
疏 且第一偈答三問者。初答何因種種。此具二意。一以八識熏習而成故。初句五識。次句心是本識。集起義故。意通六七。七謂審思量故。六謂意之識故。了別義故。偈文窄故。不立識言。亦諸情攝。此從別義。通則八識皆得心意識名。諸情根者。通於八種。類非一故。五依色根。六依第七。七八互依。又第七識為染汙根。第八又為諸根通依。云諸情根。言以此者。以上八識為能所熏。展轉為因。而常流轉。無別我人。故云無能轉者。又識外無法。亦為無者。
鈔 通則八識皆得心意識名者。論云。聖教正理為定量故。謂薄伽梵。處處經中說。心意識三種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別名識。是三別義。述曰。此上總解。謂小乘。謂未來名心。過去名意?,F(xiàn)在是識。種種分別。然無別體。今顯經證論。如是三義。雖通八識。而隨勝顯。第八名心。集諸法種。起諸法故。第七名意。緣藏識等。恒審思量為我等故。餘六名識。於六別境。粗動間斷。了別轉故。諸情根者。通於八識。皆有根義。已成非一。況就八中。復有二類。前五依色。後三依心。三依心中。復有單雙互依之異。言第七識為染污根者。第四論云。此意任運。恒緣藏識。與四根本煩惱相應。其四者何。謂我癡。我見。我慢。我愛。是名四種。我癡者。謂即無明。愚於我相。迷無我理。故名我癡。我見者。謂我執(zhí)於非我法。妄計為我。故名我見。我慢者。謂倨傲。恃所執(zhí)我。令心高舉。故名我慢。我愛者。謂我貪。於所執(zhí)我。深生耽著。故名我愛。并表慢愛。有見慢俱。遮餘部師不相應義。彼疏釋云。餘部即薩婆多。見愛慢三。不得俱起故。論云此四常起。擾濁內心。令外轉識。恒成雜染。有情由此生死輪迴。不能出離。故名煩惱。釋曰。由此四惑常俱等。故名染污根。下論文中。往往皆名為染污意。第八又諸識通依者。即根本依也。言諸識者。不唯第七識。心所等法。皆依此故。直就第七名染污根。若為六依。則通染淨。故名為染淨依。以上八識等者。釋第三句。前七為能熏。第八為所熏。故通云八識為能所熏。七熏八種。七是八因。八含七種。八是七因。故云展轉。又依種起現(xiàn)?,F(xiàn)復熏種。故展轉無窮。然此能熏所熏。通性相二宗。成唯識起信二論中。廣顯其義。茲不繁引。無別我下。釋第四句。然有二意。一破我執(zhí)者。即人也。二又識外下。破於法執(zhí)。即此言者。通一切法。
疏 二明由不相知。方成種種。上半出種種。以此者。以前不相知故。舉體性空。方成流轉。即此八識。各無體性。故無實我法。而為其主。向若有性。不可熏變。安得流轉。
鈔 二明不相知。方成種種者。即第二段。明前四因中。第三因也。但由偈中以此二字。取義不同。故一偈文。通於二義。取文全別。前熏習義。則以此二字。全指上半為流轉因。今顯無性。則上半偈為流轉果。上半出種種。即以此二字。指前五偈法喻。所明不相知義。為流轉因。即此八識下。釋第四句。既所流無性。何有能轉者耶。其主者。通於人法。向若有性下。上來順釋。此下反釋。猶如金石。各有堅性。不可令易。今此無性。猶如於水。遇冷成氷。逢火便暖。故中論云。集若有定性。先來所不斷。於今云何斷。道若有定性。先來所不修。於今云何修等。故知若有定性。一切諸法。皆悉不成。若無定性。一切皆成。故中論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即不成。無性即空義也。
疏 次遣疑者。以虛妄中。有二義故。一虛轉。二無轉。故常種種。常一性也。
鈔 次遣疑下。即釋第二番懷疑問也。由前問云。為是一性。為是種種。故今答云。常一常多。一虛轉者。無性故有也。二無轉者。無性故空也。虛轉故。常種種。無轉故。常一性。勿滯二途也。
疏 次答難者。虛轉故。俗不異真而俗相立。無轉故。真不異俗而真體存。故互不相違也。
鈔 次答難下。即答第三番設難也。謂前。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故今意明不相違也。虛轉等者。轉故是俗。虛故不異真。既言虛轉。則俗相立。無轉等者。無轉即真也。以即轉言無。故不異俗。即轉是空。故真體存。俗法離真而無別體。故云相立。真不可見。但云體存。上句俗不違真。下句真不違俗。故疏結云?;ゲ幌噙`。
法性本無生 示現(xiàn)而有生 是中無能現(xiàn) 亦無所現(xiàn)物
疏 第二偈亦答三問。初明真如隨緣。故成種種者。答所以也。初句印上心性是一。是不變義。次句答上。云何見有種種。是隨緣義。唯心變現(xiàn)。全攬真性。生非實生。故云示現(xiàn)。下二句。印上業(yè)不知心等。以是隨緣。不失自性義故。是以諸趣種種。了不可得。生即無生。無能現(xiàn)者。性不動故。無所現(xiàn)者。妄法虛故。
鈔 唯心變現(xiàn)者。正釋真如隨緣之義。謂即依前諸識熏習之緣。所熏真如。隨緣成法。故云全攬真成。以離如來藏。無有實體為能所熏。故云全攬真成。正揀法相。真如之外。有能所熏。真性即如來藏性。如來藏性即生滅門中真如。生非實生。正釋示現(xiàn)字。亦仍上起。謂既攬真生。生相即虛。故云示現(xiàn)。以是隨緣者。如水遇風。緣而成波浪。濕性不失。如來藏性雖成種種。而不失於自清淨性。此中隨緣。即是前經見有種種。此中不失自性。即前業(yè)不知心等。
疏 次遣疑者。常生常無生。上半即無生之生。業(yè)果宛然。故勝鬘云。不染而染。難可了知。下半生即無生。真性湛然。故勝鬘云。染而不染。難可了知。又法性本無生。不空如來藏也。此中無能現(xiàn)??杖鐏聿匾?。
鈔 上半即無生之生者。由上疑云。為是種種。為是一性。故今答云。無生之生。即常種種。生即無生。故云一性。本末染淨。既相交徹。安可凡情而了知耶。又法性本無生者。上約不變隨緣。今約二空。即以能隨緣者。為不空藏。故有種種。即上半也。隨緣不失自性。名為空藏。以妄法不染故。即是下半。又約二藏體。即是一性。不礙隨緣。故有種種。不空即是一性??詹丶床幌嘀?br>疏 答第三難者。此中無能現(xiàn)。性非性也。亦無所現(xiàn)物。相非相也。又示現(xiàn)而有生。性不違相。亦無所現(xiàn)物。相不違性。無二為二。二即無二。無礙圓融。豈有乖耶。
鈔 答第三難者。謂上難云。一性隨於種種。則失真諦。種種隨於一性。則失俗諦。亦性相相違。今答意明性相無違。然疏有二意。一明性相雙絕。故無可相違。即下半意。又示現(xiàn)下。第二明性相相成。故不相違。即是上半。即無生之性。不違示生之相。言亦無所現(xiàn)物者。雖牒第四句。連取第二句。正示現(xiàn)生。即無所現(xiàn)。故不違性。無二為二者。結也。一體而分能現(xiàn)所現(xiàn)。云無二而二。性相無違。為二即無二。故云圓融。豈得種種乖於一心。心性乖於種種。
疏 言法性者。法。謂差別依正等法。性。謂彼法所依體性。即法之性。故名為法性。又性以不變?yōu)榱x。即此可軌。亦名為法。此則性即法故。名為法性。此二義並約不變釋也。又即一切法各無性故。名為法性。即隨緣之性。法即性也。本有二義。一約不變。本謂源本。本來不生。隨緣故生。二約隨緣。有此法來。本自不生。非待滅無。即示現(xiàn)生時。本不生故。故下云。無能現(xiàn)也。
鈔 本有二義者。釋本無生。由於法性有其不變隨緣義故。令本亦二。本即是性。末即是相。前不變。本與末不即。後隨緣。本與末不離。不即不離。融無障礙。為真本也。
眼耳鼻舌身 心意諸情根 一切空無性 妄心分別有
疏 第三偈答三問者。初答所以者。上三句。種種即一心性。亦印前文殊不相知等。下句出因。由妄分別。故有種種。正答前問。此復二意。一上二句。依他起也。次句。圓成實也。後句。徧計性也。由徧計故。能起依他。依他無性。即圓成實。故唯識云。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
鈔 此復二意下。上來總明。此下別釋。會性相宗。初三性釋。通於二宗。疏文有三。初直屬經文。是法性意。依他無性為圓成故。由徧計下。二正釋偈意。由妄分別。有上眼等。既從緣生。故體即空??占磮A成。故唯識下。三引文證成。二宗三性。已見玄文。今此畧引依圓二性。初之二句。是依他性。故彼釋云。妄分別緣。即是徧計。然妄分別是能徧計。眼等依他是所徧計。計為實故。成徧計性。由此能生染分依他。故此徧計。能起依他。是彼他故。圓成實下。釋圓成性。一偈分二。上半正釋。下半明與依他起性非一。異義彼論釋云。謂圓滿成就諸法實性。顯此常徧。體非虛謬。揀自共相。虛空我等。此即於彼。依他起上。常遠離前。徧計所執(zhí)。二空所顯真如為性。說於彼言。顯圓成實。與依他起。不即不離。故此與依他下。釋非一異。謂由圓成於依他起。遠前性故。成非一異。故云故此。彼論釋云。由前理故。此圓成實。與彼依他。非異不異。異應真如。非彼所依。不異此性。應是無常。彼此俱應。淨非淨境。則本後智用應無別。釋曰。圓成唯淨智境。依他通淨非淨。豈得全同。
疏 二者上二句。因緣所生法也。次句。我說即是空也。後句。亦謂是假名。此二不二。是中道義。
鈔 二者上二句下。別會法性宗三觀。欲顯包含。取文小異。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謂是假名。亦是中道義。配經可知。然中道言。經文所無。但含下半空有為中。若取別顯。亦在前偈。法性無生。即前偈中。亦具三觀。初句中道。次句假名。下半即空。由前已配。真如隨緣。故不顯耳。又真如隨緣。亦不殊三觀。
疏 又妄心分別有者。情計謂有。然有即不有。故云一切空無性。常有???。是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
鈔 又妄心下。二答懷疑問。謂上問言。為是一性。為是種種。故今答云。??展食R恍?。常有故常種種也。是即萬物下。肇公不真空論意也。意云。萬物自虛。則常一常多矣。故彼論云。尋夫不有不無者。豈曰滌除萬物。杜塞視聽。寂寥虛豁。然後為真諦者乎。誠以即物順通。故物莫之逆。即偽而真。故性莫之易。性莫之易。故雖無而有。物莫之逆。故雖有而無。雖有而無。所謂非有。雖無而有。所謂非無。如此則非無物也。物非真也。物非真故。於何而物。故經云。色性自空。非色敗空。以明聖人之於物也。即萬物之自虛。豈待宰割以求通哉。釋曰。此明體法即空。非析法明空也。
疏 又前偈。從本起末。末不異本。此偈。攝末歸本。本不礙末。豈相乖耶。
鈔 又前偈下。釋第三重結成難。謂前偈法性為本。示生為末。此偈以空無性為本。眼等為末。攝末歸本。種種不乖一性。非本無末。一性豈乖種種。欲顯起末攝末。逆順具足。故引前偈。非獨此偈不能答難。若獨此偈答者。謂眼耳等即無性故。種種不乖一性。無性要依眼等故。一性不乖種種。又從本起末。即不動真際建立諸法。攝末歸本。即不壞假名而說實相。義理無妨。
如理而觀察 一切皆無性 法眼不思議 此見非顛倒
疏 第二一偈。釋成前義。然有二義。一者云何得知無性。以法眼觀。稱性非倒。成淨緣起。當知此理。甚為決定。二者前偈訶其見有種種。是妄分別。此不應依。此偈印前觀察無性。各不相知。斯為法眼。固應依止。即依智不依識也。
若實若不實 若妄若非妄 世間出世間 但有假言說
疏 第三一偈。拂跡入玄者。謂前法性無生。一切皆空。實也。示現(xiàn)有生。眼等差別。非實也。妄心分別有。妄也。如理觀察。非妄也。以妄為緣生。世間流轉。以如理觀。成出世間。非倒法眼。皆是名言。而無真實。何者。如言取故。
鈔 第三一偈。拂跡入玄者。先正釋偈文。然實不實。約事理說。妄非妄者。約情智說。上即如如及相。下即妄想正智。並屬於名。五法具矣。而其疏文。雙牒前二偈文。細尋可知。初畧標。亦約智說。故曉公云。如言而取。所說皆非。得意而談。所說皆是。十地論云。如言取義。有五過失。若不取著。實非實等。並皆契理。故中論云。一切法真實。一切法非實。亦實亦非實。非實非非實。是名諸佛法。則真妄等。一一例然。無非當也。
疏 又欲言其實。而復示生。欲言不實。體性即空。欲言是妄。妄不可得。欲言非妄。能令流轉。欲言世間。即涅槃相。欲言出世。無世可出。則染淨兩亡。是以物不即名以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然則實理獨靜於言教之外。豈文言之能辨哉。故但假說。是以什公云。唯忘言者。可與道合。虛懷者??膳c理通。冥心者。可與真一。遺智者??膳c聖同耳。又後三偈。亦如次明三無性觀。
鈔 又後三偈下。第二襵疊重釋上之十偈。從後漸收。於中有二。先收中自有三重。第一收後三偈為三無性觀者。唯識論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無性。初則相無性。次無自然性。後由遠離前。所執(zhí)我法性。釋曰。謂依徧計所執(zhí)性。說相無自性性。由彼體相。畢竟非有。如虛空花。繩上蛇故。故今偈云。一切空無性。妄心分別有。次依依他起性。立生無自性性。此如幻事。託眾緣生。無始妄執(zhí)自然性故。故今偈云。如理而觀察。一切皆無性。後依圓成實性。立勝義無自性性。謂即勝義。由遠離前徧計所執(zhí)我法性故。故今偈云。若實若非實。若妄若非妄。皆是假說。實即圓成。非妄即契圓成之智。成於出世。並是假名。實尚不實。何況非實。舉況總結。故云非實。妄及世間。一時總遣。
疏 又此五偈。合前四喻。初以流轉。合水漂流。次頌合火。火本無生。隨緣生故。次頌合風。風即空無。因見物動。妄謂有故。次頌合地。法眼見理。無分別故。後一總顯。令亡言故。又前五偈。是印成答。次四出所以答。後一。奪令亡言。文殊一問。以含多意。覺首縱答。體勢無方。逆順研窮。以顯深致。幸諸學者。不咎文繁。
論 此十一行頌中。義分為三。一科頌義。二釋菩薩名。三配隨位因果。一科頌義者。此十一行。一行是一頌。初行歎能問及勸聽。次下十行。文各自具。明初一行頌。頌法無作無性。次一行舉喻。水流不相知。準意知之。不煩更科。二釋菩薩名者。為明覺此隨流生死業(yè)體。本性恒真。而無流轉。眼耳鼻舌身意。恆如法知。非流轉生死性故。亦無虛妄亦無真實。但為無貪瞋癡愛。真智慧故名之為真。說如斯法利眾生故。名為自覺覺他大道心眾生。為以此當體無明。諸業(yè)因果上。自覺覺他。令知法界自性真理。真妄兩亡。名為覺首。以信此法初。名之為首。此明十信初心。全信自身眼耳鼻舌身意。及以一切眾生。全體真妄兩亡。唯佛智海故。故以不動智佛十智如來。為十信位中自己果故。金色世界。妙色世界。蓮蕐色世界等十色世界。是十信之中。所信之理。文殊師利覺首財首等十菩薩眾。是十信之行。以行立名。得名知行。一一菩薩。倣行解上而立名故。已下菩薩例然。世界名妙色。即是覺首菩薩所覺之理。無礙智佛。即是覺首當位所修佛果。以此信心。明諸業(yè)因果。真妄兩亡。即智用無礙故。三配隨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本不動智佛。為本信心之因。以進修得此無礙智佛。是隨位佛果。此乃但依問答。及菩薩名號。佛名號。世界形色。取其意趣。理自分明。勿須疑也。
*第二教化甚深。先問。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問財首菩薩言。佛子。一切眾生非眾生。云何如來。隨其時。隨其命。隨其身。隨其行。隨其解。隨其言論。隨其心樂。隨其方便。隨其思惟。隨其觀察。於如是諸眾生中。為現(xiàn)其身教化調伏。
疏 文二。初標告。告財首者。彼得此法財益生門故。二正問中二。初立宗。眾生即非眾生。彼此同許。亦可躡前覺首。八識皆空。二云何下。設難。謂眾生既空。佛云何化。若佛不見生空。則無大智。便成謗佛。若見空而化。豈不違空。空有相違。進退何據。於中先明十隨。辨所化差別。後明三輪。顯能化不同。今初一隨根生熟時。如是時中。堪如是化。又此句為總。謂隨何壽命時等。下九為別。各有二義。謂隨其壽命修短而化。又以無命者法而教化之。身二義者。謂隨其所受何等類身而受化故。又宜以觀身空寂等而得度者。以彼化故。餘準此知。故下答中。多說後意。行謂三業(yè)善惡。解謂識解差別。言論者。國俗教誨。此六多約未發(fā)心前。
鈔 餘準此知者。上三各顯二義。下七不欲繁文。故令例知。若具說者。行二義者。一隨修何行時。二以何行化之。其能化行。與所行行。未必全同。如行施行時?;蛞允┬谢??;蛞远U慧行化故。解二義者。一隨有深淺之解。二說諸佛菩薩之解化故。言論二者。一隨何國俗言說。二宜用何等言辭化故。
疏 後四多約發(fā)趣已去。心樂者。有所欣求。方便者。隨所進趣。思惟者。依法求義。觀察者。如說修學。
鈔 心樂二者。一隨希求何法。二稱根為說諸業(yè)故。方便二者。一隨何進趣時。二隨用何善巧等化故。思惟二者。一隨思求何義。二說云何思化故。觀察二者。一如修學時。二稱宜為說觀察相故。
疏 二於如是下。能化差別。先牒十隨。後現(xiàn)三業(yè)。教化調伏。通於語意。為以十隨化故。眾生非空耶。為以眾生空故。十隨虛設耶。
*二答。
時財首菩薩。以頌答曰。
疏 答中。準諸深經。及此偈文。畧有四意。一佛見眾生。本來自空。非斷空故。不礙隨化。偈云。諸法空無我。眾報隨業(yè)生故。二佛知眾生不能自知真空。故悲以隨化。偈云。隨解取眾相。顛倒不如實故。三隨化即空。不異眾生空。故二不相乖。偈云。寂滅多聞之境故。四融上諸義。良以攬空為眾生。生與非生唯一味故。不增不減經云。即此法身流轉五道。名曰眾生。法身即眾生。眾生即法身。法身眾生。義一名異。以斯義故。佛見眾生舉體自盡。本是法身。不須更化。大智現(xiàn)前。見於法身隨緣即眾生故。大悲攝化。今以寂滅非無之眾生。恒不異真而成立故。是不動真際。無化而化。以隨緣非有之法身。恒不異事而顯現(xiàn)故。不壞假名?;礋o化。所化既空有不二。能化亦悲智不殊。不礙有而觀空。方能入理。不動真而隨化。方能究竟化他。眾生不知此理。故流轉無窮。今令眾生悟如斯法。是則真實隨化。非直十隨不違空理。亦由此十方契真空。故淨名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真實慈也。
鈔 不礙有而觀空下。結釋。於中有五。一既云不礙有而觀空。方能入理。結成問意。則前以空難隨化。非得意也。二既云不動真而隨化。結成答意。三眾生下。結成化意。四非直下。正結無違。非但無違。兼能相成。五故淨名下。引證。但證為眾生說如斯法。即觀眾生品。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云。云何觀於眾生。文殊答言。我觀眾生。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等。意明畢竟空故。次淨名問云。若爾。云何行慈。答曰。當為眾生說如斯法。是即名為真實慈也。然上云。寂滅非無之眾生者。體雖寂滅。不無眾生之相。由寂滅故。恒不異真。由非無故。而恒成立。是故不動真際等者。即智論意。謂不動真際而建立諸法。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此是樂寂滅 多聞者境界 我為仁宣說 仁今應聽受
疏 十頌分二。初一舉法勸聽。上半以人顯法。已含答意。上句體深。下句用廣。即聞之寂。則聞無所聞。故無眾生。大經亦云。若知如來常不說法。是名具足多聞。即寂多聞。則善解藥病。不礙隨化。下二句。許說勸聽。
分別觀內身 此中誰是我 若能如是解 彼達我有無
疏 後九頌。別答前問。文勢多含。畧為二釋。一者。一一別答。謂初三答隨身。次一隨命。三一頌答隨觀察。四一頌答隨行及方便。五一頌。答隨心樂及解。六一頌。答隨言論。七一頌。答隨思惟。時通此九。二謂依前五隨。答後四隨。亦時通於九。今依此消文。文分為六。初三頌教。依隨何身時。隨其心樂。修其方便。思惟觀察。此四徧於五段。二有一頌。依命時。三二頌依行時。四一頌依解時。五一頌依言論時。六一頌教離二取。通結上文。今初三頌。若著我時。作界分別觀。分別觀身。皆無我故。若愛染身時。作念處觀。觀於內身。及心法故。總相而言。即二空觀。初一我空。次一法空。後一類通一切。今初。上半即尋思觀。觀於內身。四大五蘊。若即若離。尋求主者。不可得故。下半觀益。如實知於假我則有。計實我無。
鈔 上半尋思觀者。斯為方便。即顯下半。是如實觀。
此身假安立 住處無方所 諦了是身者 於中無所著
疏 次偈觀身實相。法無我觀。上半諦了身空。謂攬緣假立。來無所從。故本無住處。緣盡謝滅。去無所至。無停積處。虛假似立。實無所住。下半觀益。
於身善觀察 一切皆明見 知法皆虗妄 不起心分別
疏 後偈類通。以身觀身。既明見自身二我皆空。則知萬法。皆是虛妄。此觀亦寂。故不起心。
鈔 以身觀身者。即借老子之言。彼云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此觀亦寂者。此釋不起心分別。此句有二意。一既物我皆虛。故不分別。物我皆異。此意則淺。故畧不出。今明知空之心。即是此觀。二我既寂。觀何由生。若觀不亡。非見空矣。則空病亦空。能所雙寂矣。
疏 若作念處釋者。內身揀於外器。及池身故。念處有二。一通。二別。通則身等皆無我等。別則觀法無我。今是通也。復有二種。一小。二大。此中是大。觀身性相。同虛空故??諢o二我。誰是我言。已兼二我。次偈觀受不在內外中間。故無方所。後偈觀心及法。不得善法及不善法。故云知法虛妄。心如幻故。不起分別。
鈔 內身下。然四地中。有於三身。智論瑜伽。各有解釋。今即瑜伽意。一以自身為內身。二以外器。瓶衣車乘等為外身。三以外有情。妻子男女等為內外身故。今揀於後二。念處有二下。釋此中誰是我句。謂有問言。準念處觀。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今何觀身為無我耶。故今答云。有通有別。上以別難。今約通說。故於觀身。得作無我。及苦無常不淨之觀。今但舉無我耳。復有二種下。通釋一偈。以為通妨。謂有問言。下既別觀受及心法。法應無我。何無不淨苦等觀耶。故今答云。約大說故。然大乘中。具有二觀。謂約世諦。則觀身等為不淨等。約第一義。則觀身等同虛空等。今約大小對辨。則不淨等唯屬小乘。觀身性相同虛空等。唯屬於大。誰是我下。上約界分別觀釋。誰是我。但遣人空。次第二偈。方遣法我。今約大乘念處。故兼二我。謂於四大五蘊。求其主宰。了不可得。但蘊等合。則人無我。觀蘊等相。緣成故空。則法無我。
疏 又別則身受不同。通則受等皆身。是故三偈。皆致身言。
鈔 又別則身受不同下。此亦通妨。謂有問言。大小二觀。皆觀身受心法。今何三偈。皆有身言。故此通以身受心法。但合五蘊。五蘊皆身。亦猶淨名方便品云。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焰。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此則如次。喻於五蘊。皆名是身。若別說者。應言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熱時燄。諸行如芭蕉。諸識猶如幻。今皆言身。明知四處皆得稱身。故云通則受等皆身。
疏 前問意云。眾生既空。云何如來隨其身化。今釋意云。以彼不知身本空寂。教如是觀故。說如來隨眾生身而教化也。下皆準之。
壽命因誰起 復因誰退滅 猶如旋火輪 初後不可知
疏 二一頌。令於壽命。思惟觀察。命謂命根。能令色心連持。故名為命。壽謂壽限。即命根體。實謂由業(yè)種力。引一期報。眾同。分體。住時。分限。假立壽命。
鈔 命謂下。先釋壽命二字。先依小乘。即俱舍根品偈云。命根體即壽。能持暖及識。論引對法云。云何命根。謂三界壽。謂有別法。能持暖識。說名命根。此有三法。壽為能持。故名為體。疏云色心。色即是暖。暖必依色。實謂由下。約大乘釋。即唯識第一。廣破小乘。離色心外。別有命根竟。示正義云。然依親生此識種子。由業(yè)所引功能差別。住時決定。假立命根。而疏云。引眾同分體者。通大小乘。大乘是假。小乘有實。故俱舍云。依同分及命。令心等相續(xù)。又云。同分有情等。同謂身形等同。互相似故。分者因義。謂由此分。能令有情身形等同。言有情者。同分所依。揀非情也。等者。揀於不等。正顯能依同分義也。論云。別有實物。名為同分。彼言眾同分者。眾多同分故。唯識廣破竟。示正義云。然依有情身心相似分位差別。假立同分。即大乘義具如疏文。
疏 從業(yè)緣起。起即無起。業(yè)盡便滅。滅無所滅。本無主者。況剎那生滅。實無自性。
鈔 從業(yè)緣起下。通顯上半。先以因緣門釋。後況剎那下。以生滅門釋。
疏 喻以火輪。謂旋火速轉。不見始終。生滅遄流。寧知本際。又薪火不續(xù)。識鈍謂輪。命實遷流。妄謂相續(xù)。又輪資火有。命假心明。待他而成。固無自體。
鈔 生公云。如杖薪之火。旋之成輪。輪必資火而成照。有情亦如之。必資心而成用也。以彼情依於心。類此命依於心。
智者能觀察 一切有無常 諸法空無我 永離一切相
疏 三二偈。令依行時。思惟觀察。成四種觀。一無常觀。二空觀。三無我觀。四無相觀。於中初偈畧標其四。一切有者。三有也。亦一切有為。然無常等。經論異說。今且依辨中邊論。以三性釋之。初約徧計。名無性無常。以性常無故。約依他起名生滅無常。有起盡故。約圓成實。名垢淨無常。位轉變故。空亦有三。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zhí)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無我亦三。一無相無我。我相無故。二異相無我。與妄所執(zhí)我相異故。三自相無我。無我所顯為自相故。無相亦三。一相都無故。二相無實故。三無妄相故。然皆融攝則此宗意。而偈正意。多約前二性辨。
眾報隨業(yè)生 如夢不真實 念念常滅壞 如前後亦爾
疏 後一偈畧顯二觀。上半明空觀。報從業(yè)生。如夢從思起。不實故空。下半明無常觀。由上不實故。念念無常。前即過去。已滅事顯。例後現(xiàn)未。當滅不殊。
世間所見法 但以心為主 隨解取眾相 顛倒不如實
疏 四一偈。依解令入唯識量觀。境即心變。故心為主。然此唯識。畧有二分。一相。二見。今隨其見。分之解。取其相分之相。心外取故。為顛倒也。
鈔 然此唯識者。以唯識第二。四師不同。謂安惠唯立一自證分。難陀立二。謂相見二分。陳那立三。加自證分。護法立四。於前三上。加證自證分。依彼論宗。即以四分。而為正義。若通作喻者。絹如所量。尺如能量。智為量果。即自證分。若尺為所使。智為能使。何物用智。即是於人。如證自證分。人能用智。智能使人。故能更證。亦如明鏡。鏡像為相。鏡明為見。鏡面如自證。鏡背如證自證。面依於背。背復依面。故得互證。亦可以銅為證自證。鏡依於銅。銅依於鏡。此上四分。即護法之後。方有此義。論如是四分?;驍z為三。第四攝入自證分故。果體一故。論或攝為二。後三俱是能緣性故。攝論為二。亦攝入見故。論或攝為一。體無別故。如入楞伽伽陀中說。由自心執(zhí)著。心似外境轉。彼所見非有。是故說唯心。如是處處。說唯一心。此一心言。亦攝心所。故識行相。即是了別。了別即是識之見分。釋曰。此上論文。釋偈了字。雖開合不同。今但畧舉相見二分。故彼論初。便立二分。處處多說。相及見故。若了相分唯心所變。此非顛倒。謂相為外。心外取故。是名顛倒。
世間所言論 一切是分別 未曾有一法 得入於法性
疏 五一偈。依言論時。令尋思名等。入如實觀。謂了名等。唯意言分別。無別名等。意即意識分別。言即名言。名言既唯意之分別。名下之義。亦無別體。故所言論。以兼名義。
鈔 令尋思名等者。此借唯識加行位中。四尋思觀。四如實觀。以解經文。四尋思者。一名。二義。三自性。四差別。今云名等。等取下三。謂了名等下。即以意言釋尋思觀。
疏 既隨分別。則妄計意流。尚未了唯心。安入法性。
鈔 尚未了唯心者。上躡前分別之義。為不入法性之由。此下舉況。釋不入義。然其要觀。畧有二種。一唯心識觀。二真如實觀。唯心觀淺。尚未能了。真如觀妙。彼安能入。法性即是真如異名。
疏 若能如是自覺通達。是入唯識之方便也。即復此心。無相可得。妄想不生。便入法性。上約心乖。體非不即。又不入者。妄想體虛。無可入故。
鈔 上約心乖等者。通難重釋。謂有難言。如淨名等。一切皆如。文字性離。即是解脫。下經亦云。一切法皆如。諸佛境亦然。三毒四倒。皆亦清淨。如何言說。不入法性。今通有二。一約修人。心不入理。非約法體。不即法性。二約所觀。亦無可入。故下文云。如來深境界。其量等虛空。一切眾生入。而實無所入。
能緣所緣力 種種法出生 速滅不暫停 念念悉如是
疏 六一偈通結。亦近結次前二偈。能緣所緣。即見相也。又觀一切法。唯是意言。未能除遣此境。亦為能所也。以此為方便。得入唯心。種種法出生者。此相見二分。由無始數習。有種種法相似生。謂能緣心生。則種種境生。所緣境起。則種種心起。起法必滅。安得蹔停。
鈔 六有一偈。通結五段。令離能所。亦可近結前二偈者。能所相顯。初明前偈。又觀一切下。明結後偈。以意言觀??v成如實。亦有能所。云未除遣。加行偈云?,F(xiàn)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故。但為方便。得通達位。方入唯心。此相見二分等者。即唯識意。而言似者。顯其無真。但似二相。若執(zhí)有實。便成徧計。起法必滅下。釋下半。然躡上半起。上既心境相藉。則皆從緣生。生法必滅。一向絕故。剎那不住。故云安得蹔停。
疏 若了相無相。生無有生。名了種種。則了唯心。若了無性。心境兩亡。則住無分別自覺智境。不動法界。名入法性。
鈔 若了相下。正顯偈意。上順釋偈文。明二取之失。今令了之。則令離二取。是經之意。是則反釋經文。而順經意。則了唯心。成唯心識觀。若了無性下。成真如實觀。心境兩亡。則住無分別。如上所引。通達位偈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自覺智境。即楞伽意。不動法界。即大般若意。文殊室利分云。繫緣法界。一念法界。不動法界。知真法界。不應動搖。謂若言我入法界。已動法界。能所兩亡。入相斯寂。故不動法界。是入法性。
疏 故末後偈。結上諸觀。令亡觀相也。佛如是化。應如是知?;萌嘶?。皆無化化也。
鈔 佛如是化下??傦@答意。
論 第二爾時文殊師利菩薩已下五行經。是文殊師利問財首菩薩如來十種方便隨時之法。初舉非眾生。即約覺首所答業(yè)體純真。後問如來十種隨時之化。何緣而有。財首為成信心。約實而答。隨時是假。如下十行頌中具明。於此十行頌中。義分為三。一科其頌意。二釋菩薩名。三配隨位因果。一科頌意者。此十行頌中。一行一頌。初一行頌中。初二句歎所問法非小器所堪。是多聞者之境界。次兩句。今如問當說。及勸聽。已下九行頌。是財首以實而答。如文具明。二釋菩薩名者。為將如下頌中。善達真假法財而惠施眾生。故名為財首。以十信心中法財。初始益生之行名之為首。世界名蓮蕐色者。明此信中。以法聖財。饒益眾生。令其自他性無染著。號世界名為蓮蕐色。以法施人。破迷成智。名為滅暗智佛。明當位信中。自具法門理。行智之因果故。財首是當位之行。已下例然。三配隨位因果者。常以自心根本不動智佛。文殊師利為信心之因。進修得解脫智佛。財首菩薩是隨位之行果。故佛是智果。餘者例倣此。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