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做人做事,只有心靜和心凈才能輕松自在”,這句話使人感悟,給人啟迪!
心靜,就是內(nèi)心平靜、心里安靜、寧靜,保持一種清明、清爽的心態(tài)。古往今來,大凡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把“靜以修身”、“寧靜致遠”奉為“座右銘”,借以磨練淡泊明志的心胸、高風亮節(jié)的氣度。可以說,心靜是塑造人格魅力、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一條傳統(tǒng)原則:心凈,就是內(nèi)心清靜,是一種對功利和私念的超越,體現(xiàn)出對生活的從容和淡泊。它可以沉淀出生活中的紛繁和浮躁,過濾掉人性中的膚淺和粗俗。
心靜與心凈,是相互關(guān)聯(lián)、相互促進的。心靜是表現(xiàn),心凈是根本。心不凈,心靜也是一時的,表面的;只有心凈了,心才能靜得自然、長久。所以,心凈了才能真正做到心靜,這樣才會有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面對一切才能從容淡定。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心靜呢?
要心靜必須節(jié)欲。哲人叔本華曾說:“人的生命是團欲望,欲望不能滿足便痛苦。”從這個角度來說,無欲最好。但沒有欲望的人既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不健康的。自古以來,先賢都提倡少欲、戒欲??鬃泳透嬲]人們,“戒之在得”,“無欲則剛”。程子曾說:“節(jié)嗜欲”。就是奉勸人們應(yīng)遠離名利物欲,不要奢求它。托爾斯泰說得更明確:“欲望越小,人生就越幸福。”這些說明一個道理:人的欲望就像自己映在地上的影子,是永遠也追不上的,只有加以節(jié)制、限制、使欲望在主客觀允許的范圍滋長,你的心才能平靜、純靜。
要心凈,必須拒惑。人是生活在凡塵中的,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里,很多時候人的眼里、嘴里、耳里、心里塞滿了太多的誘惑。有人這樣形容:誘惑像火,心靜如水。水可以滅火,理智可以控制欲念。只有將誘惑的烈火澆滅了,人的心才能清靜、平靜。所以,抵制誘惑態(tài)度要堅決,意志要堅定,而且方法要正確。這樣斬斷了思想上的名韁利索,解開了心理上的思怨,去掉了德行上的拖累,人才能進入一種極靜的境界,一種極佳的心境,獲得真正的心凈。
要心凈,必須善比。人為什么會心不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攀比不當引起的。要人不攀比是不可能的,可人性的一個普遍弱點卻是習慣于往上比,眼睛往上盯,這樣越比越想不通,心理就越不平衡。古人有“耳目見聞為外賊,外賊不除,何來心凈?”著名的“”補白大王鄭逸梅先生一生屢遭坎坷,不但著述頗豐,還活到98歲。他心凈的秘訣就是:“不與富交,我不貧;不與貴交,我不賤。自感不貧不賤,就能常處樂境?!?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