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次四經》又有崦嵫山:“崦嵫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鸮,蜼身犬尾,其名自號也,見則其邑大旱?!?/div>
三處記載都有鳥,且均位于西方,于是學者猜測這是個以鳥為圖騰位居西方的上古氏族,但也僅僅是個猜測而已。
除《山海經》外,《路史·前紀三》有弇茲氏,但作者并沒有做任何解釋,只記錄了這三個字,可能至羅泌所處的南宋時代,關于弇茲氏的資料已經極其匱乏。
上述所提及的弇茲,看不出性別,更看不出與燧人氏有何關系,然而經過當代學者對北方薩滿教傳說以及南方侗族、黎族等少數(shù)民族傳說的搜集整理,弇茲氏竟一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始祖母,言其發(fā)明結繩記事,并與燧人氏世代聯(lián)姻,共播文明火種于后世。
據傳說整理,弇茲氏與燧人氏立挺木牙交于昆侖山上,觀測周天歷度,其族以鳥為圖騰,有三大支,名大鵹,少鵹,和青鳥,合稱三青鳥,后幾經遷徙,廣布天下。
有趣的是,三青鳥與弇茲神同在《大荒西經》中,《西次三經》有三危山,是三青鳥的居所,《海內北經》言三青鳥專門負責為西王母尋找食物,而對這個西王母的詳細描述恰恰也出自《大荒西經》,而所謂挺木牙交,出現(xiàn)在《海內西經》,亦位于西方,在昆侖山附近。
觀《山海經》,西王母與弇茲氏,明顯不能等同,但三青鳥既然為西王母取食,又何以成弇茲氏的支族呢?傳世文獻中,能將西王母和弇茲氏聯(lián)系到一起的恐怕只有《穆天子傳》了。
《穆天子傳》:“天子遂驅升于弇山,乃紀丌于弇山之石,而樹枝槐,眉曰西王母之山?!蹦敲此^弇山,或即是弇州之山,屬昆侖山系。由此我們推測,西王母與弇茲氏或許有些關系,但具體什么關系,無考。
考慮到傳說所涉及到的少數(shù)民族大多是建國之后才有文字,其傳說僅是靠歷代口耳相傳,其源于何時,是否真實可靠,與《山海經》有什么關系?皆不可考,所以著實難可依從。
不過,從文字字形上講,弇茲氏或者真與鳥和結繩記事有關。附圖如下:
弇字好似三鳥圍繞太陽在飛,而茲字恰似繩索與繩結。
另外,有學者考證,中國薩滿教源自東夷-九黎-蚩尤部落,后因敗于黃帝,分遷南北,在南為蠻,在北為胡,考慮到至今南北少數(shù)民族風俗都有薩滿文化遺存,關于弇茲氏的傳說或許古已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