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淺析書法傳播的符號和媒介
摘要:書法傳播學可作為我國傳播學本土化的一個研究范圍。繼有關學者首次提出“書法傳播學”之后,本文運用傳播學的視野和方法對書法傳播這一現(xiàn)象進行觀照,分析了在書法傳播中所運用的符號區(qū)別于一般信息符號的特殊性,簡要論述了書法媒介的形態(tài)和各種媒介在書法傳播當中的所起的作用和不同媒介傳播書法藝術的效果差異。

關鍵詞:書法傳播學符號傳播媒介

在我國,傳播學的研究已經從以往比較宏觀、單一的話題,開始細化、深化、分支化。1992年,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邵培仁教授出版了我國第一本《藝術傳播學》。此后,藝術傳播的探討逐漸興起。有不少對音樂、美術等傳播現(xiàn)象進行探討的文章,而對于我國獨特的本土藝術――書法的傳播現(xiàn)象的探討卻長期是一片空白。直到去年,才有學者對書法傳播的現(xiàn)象進行分析,并首次提出“書法傳播學”的概念,進而對其學科領域進行界定,試圖架構起書法傳播學的理論框架。(1)筆者認為,用傳播學的視野和方法去研究極具中國特色的書法是很有意義的,它體現(xiàn)了當代傳播學研究分支化和本土化的大趨勢。在書法傳播學學科尚未建構起來之時,對這一傳播現(xiàn)象進行探討是很有必要的,它有助于書法傳播學的建設和今后的發(fā)展。本文擬就對書法傳播中的符號和傳播媒介進行簡要分析,嘗試闡明書法傳播符號的獨特性以及其傳播媒介的發(fā)展和不同媒介傳播效果的差異。

一、書法符號的特殊性

筆者認為,書法是一種獨特的傳播現(xiàn)象,它與一般的信息傳播有很大的不同。書法傳播的符號就和信息傳播的符號有很大的不同。對于一般的信息傳播而言,符號是負載或承載信息的基元。(2)而對于書法而言,符號似乎并不為了向別人傳達什么,它本身就是意義。正如蘇姍·朗格所言,“按符號的一般定義,一件藝術品就不能被稱之為符號”。作為藝術的書法作品,它的符號是漢字的筆墨表現(xiàn)形式,是在某種載體上表現(xiàn)出來的筆墨線條的組合.書法傳播符號與信息傳播符號的區(qū)別可從書法的創(chuàng)作過程來看。

首先,書法傳播符號的獨特性表現(xiàn)在它往往是非理性的產物。有很多書法藝術作品往往是在書法家在外界的刺激下,產生了創(chuàng)作欲望,然后再進入一種心手相忘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我們都知道在信息傳播中,人們的傳播符號―語言、姿態(tài)、文字往往是理性思考的產物。人們?yōu)閭鞑ヒ欢ǖ囊饬x而采用適當?shù)姆枺腿缤覀兏贤饨徽剷r,往往使用外國人的語言和手勢,交談時往往會考慮到對方的地位、性格、跟自己親密程度而使用不同的符號表達,人們的傳播過程往往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而在書法傳播中,傳播符號并不都是理性的產物。在很多時候,書家的作品是在一種沖動下完成的,這時候表現(xiàn)出來的符號就是無意識的產物,正如保羅·克里所說“只有在沖動結束后,藝術家才明白他自己要干什么?!币蕴茝埿駷槔?,韓愈在《送高閑上人序》中就記載了張旭“喜怒窘窮,憂愁、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宋代朱長文在《續(xù)書斷》中也記載張旭“君性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下筆俞奇,”“既醒視之,以為神?!保?)酒醉中的張旭由于酒精的揮發(fā),理智處于沉睡狀態(tài),在一種藝術沖動下,創(chuàng)作了書法作品。醒來之后,自己也覺得作品如有神助,再寫的話就寫不出來。與此相類,王羲之曾多次創(chuàng)作《蘭亭序》,但就是沒有第一次寫的好,唐代書家懷素也有自敘云:“醉來得意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這種情況下書家使用的藝術符號--傾注到載體上的筆墨線條,往往不是信息傳播中的那樣一種有意選擇符號的過程,它是在一種藝術沖動下,一種情感高度集中的忘我狀態(tài)下無意識產生的。在創(chuàng)作時,書法家既不是想向別人傳達什么信息,也不是進行自我互動,進行“主我”、“客我”之間的交流。(4)創(chuàng)作過程中既沒有人際傳播的發(fā)生,也沒有通常意義上的人內傳播的發(fā)生。因為在這種真正藝術創(chuàng)作中,理性和思考,一切人為的東西都是排斥的。而最后宣泄到紙上的筆墨符號所具有的藝術效果并不是書法家所能把握的。

其次,書法傳播符號具有信息傳播符號不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書家在忘我狀態(tài)下產生的書法作品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書家的性情、學養(yǎng)和創(chuàng)作時的情感狀態(tài),但這畢竟不同于信息的傳播。信息傳播中符號只不過是為了傳播信息而采用的手段,它可以被其他具有相同功能的符號所代替。就如人們可以選擇用語言還是文字、手語進行交流,用本國語還是外語進行交流,這些符號并不是固定的,同樣的意義用不同符號可獲得同樣的傳播效果。而書法所表現(xiàn)的筆墨符號往往無法被其他符號所取代,其他符號也不具備這種功能。有時候是外界的觸動激發(fā)書法家的欲望,有時候是來自書法家本能或習慣的召喚使書家產生創(chuàng)作欲望,使得書家操起筆墨,盡情傾瀉。最終傾瀉在載體上的筆墨符號,如筆墨線條的疏密、枯濕、方圓、輕重、疾徐等等,除了文字所表達的意義外,它們獲得了一種獨立的價值。文字表達的意義可以用另一種符號來傳達,而筆墨符號的“意義”卻無法用另一種符號來傳達,這種符號具有自身特定的審美的效果,其他符號是不能代替的。

再次,書法傳播符號和信息傳播符號傳播的效果不同。我們知道信息的傳播效果包括傳播行為在受傳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態(tài)度和行為的變化,這種效果既有直接產生的,又有間接產生的,既有有意產生的,又有無意產生的,既有顯在的變化,又有潛在的變化。(5)也就是信息傳播活動既有符合傳播者主觀意圖的效果,又有相伴隨的不曾預想的效果。而書法傳播符號的效果似乎更多是間接產生的,無意產生的。為了說明二者的區(qū)別,這里以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的創(chuàng)作過程為例。唐明皇天寶年間,安祿山起兵造反,顏真卿和其堂兄杲卿、堂侄季明等奮起反抗。杲卿與季明二人死于戰(zhàn)時。戰(zhàn)后顏真卿求訪得二人遺骨,歸葬長安。《祭侄文稿》本為祭奠季明的祭文的草稿,是顏真卿在一種情感悲憤的狀態(tài)下創(chuàng)作的,因其筆力遒勁厚重,書風奇?zhèn)ィ⒂凶瓡P意著稱?!都乐段母濉防镉屑久骺箶扯龅氖录肥?,有對季明個人的頌揚及吊唁,有對逆賊的聲討,這些應該都是這篇文稿的信息傳播內容了,這些內容所引起的傳播效果,如祭奠死者,使其他人對死者產生敬仰等可算是符合傳播者-顏真卿主觀意圖的、直接產生的、有意的傳播效果。假如有人被文稿中“孤城圍逼,父陷子死”的事跡激發(fā)而更加愛國或者立志報國的話,那就是文稿的傳播者-顏真卿不曾預想的、無意產生的、間接的傳播效果,這些都是信息傳播的效果.而從顏真卿這篇文稿書寫隨便、不計工拙、時有涂抹和遺漏來看,書法的效果并不是作者所想傳達的效果?!都乐段母濉匪故镜钠?zhèn)?、厚重、遒勁、篆意等傳播效果是間接產生的無意產生的。文稿的書寫本為對死者的頌揚和吊唁,這里書家為的是傳播信息,而不是書法藝術。然而就在這種隨意書寫中,書法作為一種信息傳播的附屬物產生了。就是說書家為的是傳播信息,但沒想到用來傳播信息的文字書寫獲得了藝術的傳播效果,被他人把玩,欣賞。(按:為書法而寫的的現(xiàn)象并非沒有,不過不占主流,古來大家名帖似都不如此)

最后,信息傳播中的符號是信息的載體,而在書法傳播中,符號本身就是要傳達的意義。加拿大傳播學者麥克盧漢曾說“媒介即信息”,引起了眾人的不解,事實上,麥克盧漢是為了強調媒介的重要性,意義及價值,強調媒介開創(chuàng)的可能性及帶來的社會效果。在信息傳播中的媒介始終是信息的載體,信息是媒介傳播的信息,這是不難區(qū)分的。我們都知道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質載體,符號是為傳達意義而采用的。正如伽答默爾所說,“符號無非只是其功能所要求的東西”,也就是除去其功能(指示和指代)它就什么也不是。在信息傳播中卻是如此。書法傳播中,符號并不具備信息傳播通常意義上的符號的功能和特點,它本身就是書法家的目的,并不是為承載某種信息而采用它。書法的筆墨符號表現(xiàn)卻既不是一種純粹的指示,也不是一種純粹的替代。對書法傳播的受傳者來說,欣賞一件書法作品并不是為了解讀筆墨符號而從中體會書家要表達的意義,形式本身――筆墨線條符號就是要欣賞的內容,筆墨線條的枯濕、濃淡、輕重、方圓、疏密、疾徐展現(xiàn)的空間美和韻律美就是信息的內容全部。不同于信息傳播,如我們看信件是為了從文字書寫中了解書寫者要傳達的信息,而決不是去欣賞信件文字書寫的形式。正是這種與書法相適應的中間位置使書法提升到一個完全屬其自身的存在的等級上。我們很難像信息傳播中那樣明確地說在書法傳播中什么是符號,什么是意義。如果說它傳遞了什么意義的話。那么,它的符號本身就是意義,符號本身就是書家要傳達的內容。如果把麥克盧漢的“媒介即信息”一說中的“媒介”看作是符號的話,那么在書法傳播中充當符號的筆墨線條本身就是信息。在書法傳播中,“媒介“(筆墨線條符號)本身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信息。

二、書法傳播媒介的發(fā)展及其傳播效果差異

中國書法的歷史源遠流長。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習俗的變遷,各朝各代人們所使用的傳播載體也并不一樣。其中出現(xiàn)了獸骨、龜甲、青銅器、竹簡、木牘、石碑、摩崖巖石、帛、絹、紙、大眾媒介以及現(xiàn)在的網絡媒體。在不同年代每種媒體都為書法傳播起到主要或次要的作用。作為既是信息傳播載體,又是書法藝術傳播載體的媒介,它們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對信息傳播載體來說,它的要求多是輕便、易于保存、承載信息量大、形式適合傳播內容等等。而作為書法傳播媒介,它的要求則更在于傳播載體表現(xiàn)美感和宣泄感情的可能性。例如紙質媒介,作為信息載體,對它的要求是輕便,易于保存,書寫清晰就可以了。而從藝術傳播學角度看,它的手觸感、潤墨性,還是張力、光潔度都會影響到它表現(xiàn)書法藝術以及他人欣賞的效果。筆者不拘淺陋,以下對不同傳播媒體的傳播特點及其傳播效果進行分析:

1、龜甲、獸骨

龜甲和獸骨是三千多年前商周人用來記載占卜結果的載體,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大約有二十多萬片。因為傳播載體質表堅硬,往往是直接由刻刀刻成,或者用毛筆寫后刻就?!坝捎诘度腥牍?,兩硬相契,產生的是線而不是面,使得甲骨文線條挺拔尖利纖細,卻有強烈的契形立體感。”(6)“甲骨文以刀代筆,由于刀有鈍有銳,甲骨有堅硬疏松之別,自然形成筆畫粗細方圓的變化。”“且筆畫交叉處崩剝粗重,具有挺勁樸拙之美?!保?)對甲骨文字當時的社會傳播效果不屬于書法傳播學的討論范圍,因為我們需要探討的是文字的表現(xiàn)形式所具有的傳播效果。從藝術傳播學的角度看,甲骨文的挺拔尖利,勁直方折,纖硬爽朗的美學效果是由其特定的載體決定的。這些龜甲、獸骨長期埋藏在地下,得以保存。直至公元1899年(清光緒二十五年),小說家劉鶚和古文字學家王懿榮偶然發(fā)現(xiàn)藥店里的“龍骨”藥竟有殷代的文字,由此而帶來一個劃時代的發(fā)現(xiàn)。時至今日,我們對出土的甲骨文上的文字能識讀的不到兩千,很多文字至今仍有爭議。然而,甲骨文所傳遞的藝術效果仍然使我們震撼,歷代從甲骨文吸取藝術營養(yǎng)的書法和篆刻家也不乏其人。

2、青銅器

事實證明,在廣泛使用龜甲、獸骨刻字的殷周年代,人們已經開始使用青銅器作為書法藝術的傳播載體。青銅器上的銘文往往被稱作“金文”、“鐘鼎文”或“吉金文”,這是以其載體而命名的。金文一般用毛筆書寫,再經過泥范澆鑄,原字的筆形、筆意立體化地體現(xiàn)出來。由于經過金屬溶液澆鑄的過程,金文顯得粗細均勻、豐滿圓光、渾厚遒勁,與甲骨文的兩頭尖利,轉角方折的特征完全不同。在這里,不同的傳播媒體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書法形式。由于是金屬載體,金文比紙質媒體和竹木媒體更易保存。青銅器上面那疑重渾厚,圓轉遒勁的線條傳播給我們的決不僅是其作為文字符號所要傳達的意義,它本身也就成為一種可以獲得美感的藝術符號。毫無疑問,書法藝術本身不是人們最初所想傳播的意義,但在青銅器上,超出其所傳達的意義之外,文字符號本身又獲得了另一種意義,這就是文字形式的美。(按:金文多用于嚴肅莊重場合,例如祭祀,筆意有所喪失。)
3、竹簡、木牘

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最早竹簡實物是戰(zhàn)國早期的竹簡。古人把竹或木削成細長條,每根竹木片叫簡,用繩穿在一起叫策。版牘是薄木板,尚未寫字的叫版,寫上字的叫牘。采用竹木作為書法的傳播媒體跟當時的科技條件有關。竹木多為日常所用,但是其笨重,難以傳送,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不便。早在漢代,就有王溥把自己寫在竹簡上的字攤在地上,待價而沽,一天下來,所得財物竟裝滿一車。據說王溥用賣字所得的一億貫錢捐了中壘校尉的官銜。(8)作為文字載體的竹木在這里就充當了書法傳播媒介的功能。作為書法傳播媒介的竹簡、木牘與具有同樣功能的龜甲、獸骨、青銅器相比是它沒有經過契刻和澆鑄的過程,而是直接以筆墨形式出現(xiàn)的,所以其表現(xiàn)的更為自然、隨意,也更有利于書寫者個人性靈的揮發(fā)。對于已經不用這種媒介的后世人來說,保留下來的古代竹簡、木牘無疑是學習古人筆法的好材料。而龜甲、獸骨和青銅器與之相比畢竟失去了筆墨的原味。

4、石質媒介

這都是以石頭為書法的傳播媒介的,如摩崖巖石、碑碣、墓志、石經等等。摩崖刻石一般是在刻在高大的山巖石壁上的書法,多為紀事敘功之用。碑碣都是指墓旁的刻石,方形為碑,圓頂為碣,后世混用。墓志往往是記載死者姓名、籍貫、生平事跡等,它一般埋在地下。而石經則一般是由政府倡導而立的。摩崖刻石往往雄渾恣肆,氣勢博大,這與其位處高山險壁上相得益彰。這種媒體與書法的結合往往讓后人心懷瞻仰。石經的傳播效果更是影響巨大。漢靈帝時,蔡邕等人在洛陽城南太學門前立下《熹平石經》,一時觀者如云,以致街陌填塞。本為訂正六經之用的石經由于是由大書法家蔡邕所寫,石經文字的書寫形式的反響已經超越了其書寫內容。由于石質媒體的笨重和非己有性,人們往往用傳拓和摹刻的方法對石質媒體上的書法藝術進行傳播。歷經千百年風吹、雨打、日曬和傳拓的石質媒體往往會剝蝕嚴重。然而,這種具模糊殘缺美的書法由于石質媒體的耐久性得以保存至今,獲得的是另外一種美感。正如有些學者所言“時間的力量能使不美者美,美者更美,”(9)石質媒體的耐久性獲得了一種歷時性的力量,隨著時間流程的加碼,其書法古雅的特質也逐漸增厚豐滿。今天我們在紙上欣賞的那黑底白字的書法無不有種殘剝蒼茫的美,黑底白字的冷色調也給人一種其他傳播媒體難以傳達的金石氣,具有獨特的藝術傳播效果。(10)

5、紙質媒介

紙質媒介也許是書法傳播運用最廣,也是時間最久的傳播媒介。目前最早出土的紙是1957年在西安灞橋出土的西漢紙。(11)西漢以后的各代對紙的形態(tài)和制作都有所改良?,F(xiàn)今傳世最早的紙質名家作品是陸機的《平復帖》。毫無疑問,紙質媒介輕巧,吸水性能好,更能表現(xiàn)出筆墨線條的枯澀、潤澤、濃淡、疾徐等特色。而這些都是其他傳播載體所難以具備的。雖然竹簡、木牘可以表現(xiàn)紙質媒體的一部分效果,但是其笨重、狹窄,既不便于攜帶,又難以縱情疾書。草書在已經廣泛使用紙質傳播媒體的東漢興起絕對不是一種偶然的事情,因為只有紙質媒體才具有表現(xiàn)草書那縱橫淋漓,奔放飄逸、變化無窮的線條的可能性。毫無疑問,紙質媒介使書法更具有表現(xiàn)力,它對書法藝術的傳播效果是以上所列的其它傳播媒介難以相比的。而且,不論是石質媒介的傳拓,還是名家法書的刻帖,最終都要靠紙質媒介來進行承載。就這一點,它的作用也足以讓人稱道。紙質媒介中,尤以安徽涇縣產的宣紙為世人所重。據《舊唐書》記載,唐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東都產紙進貢,宣城郡一地獻紙尤為精美。直至今日,我們的許多書法愛好者和書法家以宣紙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媒介。

6、大眾傳播媒介

大眾傳播媒介是一般包括印刷傳媒和電子傳媒。前者一般有書籍、報紙、雜志等等,后者一般有廣播、電視、電影、及聲像錄制品等。這些媒介對書法傳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一,以下進行分別論述。(1)印刷媒介印刷媒介對書法藝術的傳播功能巨大,主要表現(xiàn)在它對書法作品復制的保真度高,以及復制快,傳播范圍廣。在古代社會,一些名家墨寶,碑帖原拓本往往被珍藏在皇宮或官宦之家,一般的讀書人往往難有一見,而市場上的一些善本又往往價格珍貴。北宋詩人、書家黃庭堅曾有詩曰:“孔廟虞書貞觀刻,千兩黃金哪購得”。如今我們能看到古人難得一見的書畫珍寶固然得助于我們政府的開放性,但印刷媒介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珂羅版印刷的作品保真度遠高于古代的雙鉤摹本。目前我們在書店里隨處可見逼真的古代的名家碑帖和當代的名家墨跡,這都是印刷術的功勞。另外,我們在書籍,報紙,雜志上也經??梢钥吹綍ǖ膫鞑?。特別是一些書法類的雜志、書籍和報紙。它們傳播的不僅是書法,而且還有很多書法相關信息,如書法界的動態(tài)新聞,書家生平,書法理論,書法歷史等等。(2)電子媒介電子媒介區(qū)別于印刷媒介的優(yōu)點是它不僅能逼真地傳遞書法作品,更能夠把書家的創(chuàng)作過程完整地記錄下來,供學習者研究。從印刷媒介上,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幅幅以不同節(jié)奏和墨色的線條表現(xiàn)出來的作品,只有行家里手才能辨別出書家運筆的技法。而在電子媒介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書家的執(zhí)筆,每一點畫的起筆、收筆、行筆,以及運筆的速度變化等。書本上講的方筆、圓筆、中鋒、側鋒、提按、折鋒、絞轉、平動在這里都得到了形象化的闡釋。(12)電子媒介提供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幅幅優(yōu)秀的可欣賞的書法作品,更提供了作品創(chuàng)造的動態(tài)過程。古人對書法的技巧往往密不示人,清代的包世臣的《藝舟雙輯》一書中就記載了清代劉墉“對客作書,則為龍睛法,自矜為運腕”,而自己作書,則用“使筆如滾龍,左右盤辟,管隨指轉”之法。(13)如此一來,尋常人就算幸運能看到名家法書的拓本摹本能學到其字形,也往往不得筆法。而如今的電子媒介改變了這一切?,F(xiàn)在,我們既可以從電視屏幕上或音像制品中欣賞到名家書法作品,又可以從他們的運筆中學到技法。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一套名家書法輔導系列叢書,配以光盤,里面都是上海書家的運筆錄像。總之,電子媒介對書法傳播的作用不可估量。

7、網絡媒介

網絡媒介的一個最大特征似乎就是它的融合性。在網絡上,我們既能看到古代碑帖,又能瀏覽到網上的當代名家作品,也往往能看到傳到網上的名家書法錄像。對這些網絡上的作品,既可以放大瀏覽,也可以保存細看。名家書法錄像更是可以下載觀看。應該說,在這一點上網絡是集中了其它諸多媒介的優(yōu)點。網絡對書法作品的傳播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范圍廣,瀏覽和保存方便上。受到像素的影響,網絡傳播的書法作品的逼真一般不及印刷出版的作品,當然更不能跟原作相比。另外,同大眾媒介相比,網絡對書法相關信息的傳播更是體現(xiàn)了其海量,快速,互動等特點。尤其是書法類的專業(yè)網站,《書法網》上,我們既可以看到書壇動態(tài)的新聞,又可以與書家和愛好者進行在線交流。既能對某一名家作品進行不同角度的評價,又能把自己的作品傳上供人批評。既能看到歷代書作書論,又能了解到藝廊書作拍賣情況。(14)這一點同大眾媒介一樣,都是在傳播書法的同時,又能傳遞了書法相關信息。只是網絡具有更方便、快速、海量和更具交互性的特點。當然,書法相關信息的傳播歸根結底還是信息傳播的大范疇,對書法本身的傳播來說,網絡最大的特點還是它對其它書法傳播媒介優(yōu)點的融合性以及范圍廣、欣賞和保存方便等。

當然,書法傳播媒介遠不止以上所述的這些,還有像絹帛、墻壁、磚坯、瓦當?shù)鹊?。這些媒介有的價格高昂,僅在一時為少數(shù)人所用,如絹帛。有的書寫刻畫隨意,未達到藝術境界,如磚文。有的對后世影響較大,但已從書法領域劃分出去,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篆刻方面,如瓦當。還有的雖興盛于一時,但千百年后,書跡無存。如墻壁歷來是文人墨客題字的媒介,據說書法大師張旭、懷素和楊疑式都是題壁書寫高手,但是受載體本身和其他原因,影響僅在一時。所以以上僅就幾種應用范圍廣,影響較大的書法傳播媒介進行闡述。

總之,書法傳播學尚在孕育之中,對書法傳播學的不同探討將有助于它的形成。每一們學科的成長都有一個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這需要眾多學者的從各個角度和層面的探討。以上對書法傳播符號和媒介的探討僅僅是整個學科的一個方面,幼稚之處,還需更多的思考和探討來予以完善。

作者:李祥,男,1981年生,現(xiàn)為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新聞法與傳媒管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藍色周一 | 從專業(yè)教材《傳播學概論(第二版)》出發(fā),解讀社會流行的密碼
什么是5W理論_
5W傳播模式
如何搭建傳播學知識體系
傳播學概論(試題庫)
《傳播學教程》來撈人了!| 考前必背的基礎知識劃重點!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