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戀花·春景
蘇軾
花褪殘紅青杏小。
杏花退紅花瓣已經(jīng)凋落,枝頭杏兒又青又小。
?花褪殘紅:殘花凋謝。
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
枝上柳綿吹又少,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
天涯何處無芳草!
但是莫擔心,天涯處處都長滿了青青的芳草。
?天涯:指極遠的地方。
墻里秋千墻外道,
墻里秋千搖,墻外的行人道。
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
墻外的行人聽到墻里佳人的笑聲,
笑漸不聞聲漸悄,
慢慢的,墻里的笑聲聽不見了,
多情卻被無情惱。
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無情所傷害。
我們都知道,蘇東坡一生姬妾眾多,風流韻事層出不窮。他先后娶過三房妻室,結發(fā)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輕貌美,知書達禮,16歲嫁給蘇軾。她堪稱蘇軾的得力助手,有“幕后聽言”的故事。
王弗與蘇軾生活了十一年之后,1605年病逝。蘇軾依父親蘇洵言“于汝母墳塋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頭,親手種植了幾十棵松樹以寄托哀思。又過了十年,蘇軾為王弗寫下了被譽為悼亡千古第一詞的《江城子·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的第二任妻子叫王閏之,是王弗的堂妹,在王弗逝世后第三年嫁給了蘇軾。她比蘇軾小十一歲,自小對蘇軾崇拜有加,生性溫柔,處處依著蘇軾。王閏之伴隨蘇軾走過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25年,歷經(jīng)了“烏臺詩案”,黃州貶謫,在蘇軾的宦海浮沉中,與之同甘共苦。
二十五年之后,王閏之也先于蘇軾逝世。蘇軾痛斷肝腸,寫祭文道:“我曰歸哉,行返丘園。曾不少許,棄我而先。孰迎我門,孰饋我田?已矣奈何!淚盡目乾。旅殯國門,我少實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嗚呼哀哉!”
本文主要敘述的是跟隨蘇軾不離不棄、直到病亡于蘇軾之前的第三任妻子王朝云。朝云原是蘇軾妻王閏之在杭州為蘇軾買來的侍妾,那年蘇軾39歲,王朝云比蘇軾小二十六歲。后來朝云曾經(jīng)為蘇軾生下過一個兒子,不幸的是在一歲那年夭折。但朝云身體一直很孱弱,在蘇軾被貶離開杭州來到惠州的三年零七個月最困頓的歲月里,她從未離開過自己的丈夫,她最懂丈夫的心,所以她是蘇軾的紅顏知己。蘇軾寫給王朝云的詩歌最多,稱其為“天女維摩”。紹圣三年七月,王朝云病逝于惠州,葬于惠州西湖。
話說,元祐五年(1090年),蘇軾任龍圖閣學士知杭州事在杭州任上,將家中所有資財用于修建蘇堤。后來,紹圣元年(1094年),在他被貶謫到廣東惠州時,沒有薪水,過著依靠朋友接濟的窮困潦倒日子。去惠州前,蘇軾將身邊的姬妾一律遣散送人,這其中據(jù)說還有兩妾已經(jīng)身懷有孕,他也無暇過問。只有王朝云死活不肯離開,于是蘇軾只好帶她和自己的小兒子蘇過,一同來到惠州。在惠州蘇軾過著被貧窮、疾病、恐懼纏繞的日子。許多時候遇到朋友來訪,他都沒有什么好東西招待客人。
那一日,他們夫妻在庭院閑坐時,蘇軾對朝云說:“你不是最喜歡我寫的《蝶戀花》嗎,何不唱上一曲?”當朝云婉囀歌喉,準備唱時,卻已潸然淚下。蘇軾奇怪,遂問朝云因何垂淚,朝云回答道,是她想到詞中“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兩句詞,覺得老爺對朝廷一片忠心,朝廷卻對老爺沒有半點憐憫,竟與屈原在遭到楚國國君流放時寫的“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相似,故而傷感。蘇軾聽后連連點頭稱是,“知我者,惟朝云也!”朝云病故后,蘇軾再也沒有叫人彈唱過這首他最喜歡的《蝶戀花》詞。
《蝶戀花·春景》一詞,上片寫傷春:“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觸目紅花紛謝,柳綿日少,青杏初結,普天芳草,充滿了繁華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片寫傷情:借“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意象,寓意詞人對朝廷一片癡心,但卻被朝廷貶官遠謫的惆悵,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仕途坎坷、飄泊天涯的失落心情。這才使這首詞真正成為能表達蘇軾心情的絕世佳作。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