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加鐵 可防貧血-偏方秘方
全球最常見的三種微量營養(yǎng)不良是碘、鐵和維生素A缺乏。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有超過20億的人口患貧血 (其中大多數(shù)為缺鐵性貧血),近20億人口存在碘營養(yǎng)不良,2.54億學齡前兒童存在維生素A缺乏。
婦女兒童缺鐵危害大
最近的全國營養(yǎng)與健康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全國城市男女貧血患病率為13.4%和21.5%,農(nóng)村男女貧血患病率為 16.7%和24%,5歲以下兒童、育齡婦女和老年人貧血患病率分別為18.8%、 22.6%和28%。
2000年我國22個省的居民膳食成分的初步實際測定結(jié)果表明,成年男性鐵的平均攝人量為13.03毫克,未達到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的鐵適宜攝人量(A1) 15毫克。根據(jù)新的(2004版)食物成分數(shù)值計算,我國有46.2%的居民僅到達推薦量的80%。
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會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多方面的影響,但并不是都出現(xiàn)臨床癥狀,即所謂潛在的饑餓。潛在饑餓中最常見的就是:微量礦物質(zhì)鐵、碘以及維生素 A、葉酸等缺乏。這種輕度微量元素缺乏也能對人體造成危害,尤其是嬰幼兒和育齡婦女。
鐵缺乏是貧血主因
我國居民普遍存在的鐵缺乏及較高的貧血率,既有生物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也存在鐵攝人不足的問題。雖然維生素 B6、B12、葉酸缺乏也可導致營養(yǎng)性貧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鐵缺乏。
每人每天實際可吸收1毫克鐵。在正常情況下,成年男子和育齡婦女每天可分別丟失1毫克和1.5毫克鐵。這個量也被視為鐵的生理需要量。將鐵的生理需要量轉(zhuǎn)化為膳食參考攝人量,必須考慮膳食鐵的生物利用率,并根據(jù)膳食類型來調(diào)整膳食鐵的參考入量。
三種主要干預措施
食物多樣化:這是進行營養(yǎng)干預的首選方式。但需要食物資源豐富,很長的時間和進行充分宣教,因此,不適合短期內(nèi)貧困人群的微營養(yǎng)缺乏狀態(tài)的改善。
營養(yǎng)素補充劑:這種方法吸收好,見效快,是特殊人群補充的優(yōu)選方式。但成本高,依從性差,難以持續(xù)。
食物強化:這是低成本改善居民的膳食習慣,依從性好。但存在難推動,不能完全滿足特殊人群的營養(yǎng)需求等缺點。
用鐵醬油補鐵有5個好處
為改善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問題,世界各國普遍采用了食物強化的方式。例如歐美國家在上世紀40 年代就開始使用碘鹽,在面粉中添加維生素Bl、鐵、鈣等。目前美國和加拿大 90%以上的面粉為強化面粉,其鐵的強化量為44毫克/公斤。英國面粉的鐵強化量為16.4毫克/公斤。
我國衛(wèi)生部自1999年即批準將乙二胺四乙酸鈉鐵作為鐵營養(yǎng)強化劑。 2002年衛(wèi)生部又批準在醬油中強化應用乙二胺四乙酸鈉鐵。
選擇醬油作為食物強化的載體,其好處有:1.人們普遍食用覆蓋面廣。2.醬油的食用量有自限性,不容易食用過量。 3.安全性與其他鐵劑相同。4.生物利用率高。5.沒有鐵腥味,容易被人們接受。具體點說,鐵強化醬油是在醬油中添加高吸收的鐵劑,不改變醬油的食用方法和口感,是更為安全,經(jīng)濟快速的補鐵方式,因此,鐵強化醬油就是我國居民的最佳選擇。
特約專家、北京市解放軍部隊醫(yī)院副主任醫(yī)師 肖祥云
寶寶貧血是何因-偏方秘方
孩子貧血主要是缺鐵性貧血。究其原因有:
先天不足
主要是胎內(nèi)供鐵不足,孕育中的胎兒需要大量鐵。造血主要靠鐵,骨骼成長也要鐵,胎內(nèi)肝臟還要儲存一部分鐵,以備出生后迅速生長之需。這些鐵主要靠孕婦供給,然而,由于孕婦患缺鐵性貧血者很多(40%),孕期又未及時補充,遠遠未能滿足胎兒所需,致使其肝內(nèi)鐵儲備很少,這就為胎兒出生后貧血留下病根。
后天喂養(yǎng)不當
1.放棄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含一定量的鐵,且70%能被孩子所吸收,足夠半歲前嬰兒所需。但不少媽媽未給孩子享用,而給以牛奶喂養(yǎng)。牛奶含鐵雖同人奶一樣多,但孩子吸收困難,僅能吸收其中的 20%,大部分被排出體外。故牛奶喂養(yǎng)的孩子,半年后極易得缺鐵性貧血。
2.輔食添加過遲。媽媽們迷信牛奶,有的孩子長得白白胖胖,認為牛奶萬能,樂此不疲。殊不知牛奶含鐵,被吸收者少得可憐。故牛奶喂養(yǎng)者半年后極易患貧血癥。即使母乳喂養(yǎng),也會因孩子生長迅速,母乳中鐵也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如不適時加輔食,同樣會患貧血。
3.輔食添加不當。重視蛋黃,輕視魚肉。蛋黃中雖含較多的鐵,但同時含有妨礙鐵吸收的高磷蛋白,所以,能被吸收利用的并不很多。魚、肉中含豐富的血紅素鐵,且能在腸道中被孩子直接吸收,利用率很高。可惜的是部分父母遲遲不給孩子吃。這也許是因魚中有刺,怕魚骨喉;或許是初加肉食易造成拉肚,故淺嘗即止。這就一錯再錯,最終導致孩子貧血。
4.聽任挑食。聽任孩子吃零食,輕視主食。有的只吃素,不碰葷,以為孩子吃了雞蛋牛奶,白白胖胖,就高枕無憂了。殊不知這些習慣足可導致缺鐵性貧血。女孩貧血比男孩多1倍以上,偏食可能是其主要原因。
這些誘發(fā)貧血的原因,孩子們是不懂的,主要責任在于父母。故防止孩子貧血,還得從提高孩子父母們的認識方面著手。
首先要認識到孩子貧血的嚴重后果。貧血不但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fā)育,還會影響其智力發(fā)展。其次是到醫(yī)院檢查孩子有無貧血。如有下列情況,應注意檢查孩子是否有貧血:媽媽孕期貧血,生產(chǎn)后牛奶喂養(yǎng),半歲后又未及時添加輔食,或僅加蛋黃未給魚肉輔食;孩子乏力、易倦、頭暈、耳鳴、眼花、異食癖、厭食、易激動、易感染(常感冒發(fā)熱等),舌苔過于平滑,指甲白易斷裂,脫發(fā)等。如有上述情況,應及時去醫(yī)院做血液化驗,并作相應的處理。
預防很重要
1.糾正孕期貧血,可服硫酸亞鐵或鐵維隆等藥物,同時服維生素C,以促進鐵的吸收。
2.堅持母乳喂養(yǎng)。
3.及早加輔食,4-6個月后可加些蛋黃、肉松、魚松,由少到多。這對牛奶喂養(yǎng)的孩子尤為重要。
4.不讓孩子養(yǎng)成挑食、偏食習慣。除米、面主食外,葷素不能偏廢。魚肉中不僅富含易被吸收的鐵,還可促進糧食、蔬菜中鐵的吸收和利用。水果中的維生素C也可促進鐵的吸收。餐后忌濃茶可避免鐵的流失。
5.合理烹飪。蔬菜中的植酸、磷酸妨礙鐵的吸收。菠菜、魚頭等均含高植酸食物,炒前用開水燙一下即可除去或減少這類植酸。發(fā)酵面制品也可減少植酸,從而有利于鐵的吸收。
食物中多點 “紅”與“黑”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飲食中可多吃一些紅色、黑色的食品,如紅小豆、帶紅衣的花生仁、枸杞子、大棗等。大棗不僅富含各種營養(yǎng)素,而且含鐵豐富,可每天煮粥時放幾個棗,堅持服用。也可每天將紅小豆、花生、紅棗等燉食,用紅糖調(diào)味后,每天空腹趁熱吃一小碗。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品也富含鐵+也可多吃。此外,動物內(nèi)臟、瘦肉、動物血、雞蛋黃都含有豐富的鐵,且易于吸收,常吃可改善貧血狀況。
藥膳有一定的治療或輔助治療作用:
阿膠瘦肉湯:瘦豬肉 100克,阿膠10克。先將肉切片放沙鍋內(nèi),加水適量,文火燉熟加阿膠烊化,調(diào)味后飲湯食肉,隔天1次。
枸杞大棗粥:大棗15 枚,枸杞子10克,與50克大米共熬為粥,用紅糖調(diào)味,每天3-4次。
黑木耳大棗湯:黑木耳 15克,紅棗15個,將黑木耳與紅棗泡發(fā),洗凈后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和紅糖,置鍋中蒸1個小時后服用(慢性腹瀉者慎食)。
當歸大棗燉排骨:當歸20克,大棗10克,排骨 200克,將二味藥材洗凈,排骨切塊,共放入沙鍋中加清水及姜、蔥鹽等調(diào)料燉至排骨熟爛為止,飲湯食肉,每日1次。
純紅再生障礙性貧血中醫(yī)驗方-偏方秘方
黃某某,女,5歲。1992年10月確診“純紅再生障礙性貧血”。曾在上海兒科醫(yī)院血液科住院治療,用強的松、大力補等治療,并輸血6~7次,每次200~600ml,但病情反復,每遇感冒等感染后血紅蛋白及紅血球即明顯下降,強的松與大力補減量時也下降。1993年12月18日來診,就診時患兒面色蒼白,神萎,乏力,煩躁不安,食欲不振,大便尚稠,曾多次有尿路感染。查體溫偏低,聲音粗啞,伴乳房脹痛,觸之更甚,心肺無異常,苔薄膩,舌淡,脈細,患兒有遺尿病史,并時有腹痛。血常規(guī):血紅蛋白60g/L,紅細胞2×109/L,血小板計數(shù)377×109/L。收住入院。
患兒有遺尿病史,為腎氣不足;肺氣不足,表衛(wèi)欠固,則時有外感,食欲不振,又時伴腹痛,為脾運失常,中焦違和;神疲乏力,又煩躁不安,為心陰不足而心火較亢,肝陰不足而肝陽上擾?;純何迮K均有欠缺,故致病程延長且時反復,所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腎為先天之源,腎氣虛弱,命門火衰,無蒸騰之氣以滋養(yǎng)他臟;脾胃為后天之本,脾胃運納失常,則乏生化精微之源;肺氣不暢則運送精微也不力;精微本式微,心氣又虛弱,更無力化精微為血液以滋養(yǎng)全身。故患者蒼白無力,此先天后天陰陽失和,脾腎的失職是主因,肺氣不足是誘因,余臟皆因之而病,聲音粗啞與用激素藥有關。
治病應求其本,調(diào)正患兒的“自然體質(zhì)”為第一要義,損有余而補不足,達到“陽生陰長”的自然生發(fā)之機。故首先治以健脾益氣,兼以祛邪,用補中益氣湯出入。處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當歸9克,白術9克,防風5克,升麻5克,柴胡5克,甘草5克,云苓9克,茯神9克,遠志5克,棗仁9克。14劑,水煎服。
兩周后患兒面色好轉(zhuǎn),神也安,食欲漸增,無外感病癥,聲音仍粗啞,乳房脹稍減輕,仍間有遺尿。治以人參養(yǎng)榮湯加減,益氣安神。處方:黃芪15克,黨參15克,白術9克,炙甘草5克,當歸9克,芍藥9克,熟地9克,黃芪15克,肉桂3克,遠志5克,補骨脂9克,菟絲子9克,韭菜子9克。14劑,水煎服。
藥后患兒面色漸有華澤,神安,納香,便調(diào),遺尿偶有,乳房尚有脹感,聲音仍粗沙啞。以十全大補湯合左歸丸,或以無比山藥丸加減服用,補腎滋陰,溫腎益精,填髓生血。配合飲食調(diào)養(yǎng),以山藥、薏苡仁、陳皮等煮粥,開胃增食欲,繼以牛骨髓粉,填髓生血,可同時適當進服血肉有情之品,緩緩收功。
強的松在4個月中逐步停藥。服大力補1年后逐步停服?;純好嫔鸩匠霈F(xiàn)紅潤,神振而安,語音也逐漸轉(zhuǎn)細而清亮,食欲振,便調(diào),但仍偶有遺尿。
出院時血紅蛋白134g/L,紅細胞4.77×109/L,血小板計數(shù)251×109/L。臨床痊愈,2年后隨訪無復發(fā),現(xiàn)已上大學。
缺鐵性貧血偏方食療-偏方秘方
貧血偏方a、菠菜250克,雞蛋1個。共同加水煮湯,調(diào)味后服食,每日1-2次。
貧血偏方b、黑木耳10克,大棗15枚,冰糖10克。共同加水蒸熟食用,食木耳與棗而飲其湯,每日2次。
貧血偏方c、紫菜30克,豬血150克。共同煮湯,調(diào)味后服食,每日1-2次。
貧血偏方d、何首烏30克,菠菜300克。先將何首烏加水煎煮兩次取湯,再用首烏湯煮菠菜,調(diào)味后服食,每日1次,10-15日為1個療程。
中藥湯劑在治療貧血癥中的運用-偏方秘方
血液是維護人的肌體生命重要因素,主要成分為血漿、血細胞和血小板。血液內(nèi)含有各種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成分、無機鹽類、氧代謝產(chǎn)物、激素、酶和抗體等,具有營養(yǎng)組織、調(diào)節(jié)人體器官活動和防御有害物質(zhì)的作用。
當一個人血液的生理功能失常,就會出現(xiàn)病理現(xiàn)象,臨床上常見的有血虛。血虛是人體內(nèi)血液不足所出現(xiàn)的病理現(xiàn)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失血過多或生血不足所致導貧血。因各種原因失血過多后,體內(nèi)新血一時未能補充;消化吸取機能減退或發(fā)生障礙,或因為“氣化”功能不足,以致食物中的精華物質(zhì)不能吸收以化生血液;淤血不去,新血不生,以及身體慢性病灶遷延不愈,腸寄生蟲病等都能夠?qū)е卵撔?/span>貧血?;颊唧w內(nèi)陰血虧損的病理現(xiàn)象存在,屬于中醫(yī)“黃肝病”、“虛勞”范疇。人體內(nèi)由于氣與血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血虛又容易引起氣虛,而氣虛不能化生血液,又為形成血虛的一個重要貧血原因。
血虛性貧血的主要癥侯為:患者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血色,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fā)麻,舌質(zhì)淡,脈象虛細等。
對于血虛性貧血癥的中醫(yī)治療,宜以補養(yǎng)氣血為主。臨床上常用當歸、熟地、白芍、黨參、黃芪、首烏、阿膠、旱蓮草等中藥,對癥治療,方劑可選用“四物湯”等加減調(diào)理治療。通常分型辨癥施治如下:
1.氣血兩虛型貧型證侯:患者面色胱白,萎黃少華,口唇或指甲淡白無血色,身體疲乏無力,氣少納差,頭暈眼花,容易健忘,心慌失眠,氣短甚至頭足浮腫,容易暈倒,女性月經(jīng)偏少,月經(jīng)期錯亂甚至閉經(jīng)等。診察其舌象舌質(zhì)淡,脈象細弱;治療宜補益氣血為主,組成方藥如下:黨參15克,黃芪20克,白術12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茯苓12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川芎6克,雞血藤20克,桂圓肉15克,阿膠6克(烊化),炙甘草6克,清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溫服。
2.肝腎陰虛型貧血證侯:患者耳鳴重聽,頭暈目眩,兩眼干澀,視物不清,腰酸腿軟,男性遺精,毛發(fā)枯槁,指甲凹陷,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診察其舌象舌質(zhì)紅苔少,脈象細數(shù)或弦數(shù);治療宜滋陰養(yǎng)血,滋補肝腎為主,組成方藥如下:熟地15克,菟絲子12克,山萸肉12克,女貞子10克,淮山藥12克,枸杞子10克,丹皮10克,旱蓮草15克,茯苓10克,桑椹15克,澤瀉10克,肉蓯蓉10克,當歸12克,龜板15克,白芍10克,天冬10克,清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溫服。
3.脾腎陽虛型貧血證侯:患者面色萎黃或胱白,神疲乏力,胸悶腹脹,納差,便溏等。診察其舌象舌質(zhì)淡,脈象沉細;治療宜益氣健脾,溫陽補腎為主,組成方藥如下:黨參15克,白術12克,茯苓12克,熟地15克,炒山藥10克,枸杞子12克,山萸肉10克,肉桂5克,姜制杜仲10克,制附子9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仙靈脾10克,鹿角片12克,巴戟10克,炙甘草6克,清水煎服,每日一劑,分3次溫服。
體會:臨床上血虛性貧血癥病人,由于造血供血機能失調(diào),往往導致患者全身機能衰退,同時出現(xiàn)氣短乏力納差等情形。在中醫(yī)中藥治療上合理運用氣血雙補偏重于補氣,酌情運用補氣之藥物能夠推動及早恢復血液的正常運行,促進血液造血新生的作用,中醫(yī)認為“氣能生血”。另外,中藥湯劑中的補氣藥物多有增強消化吸收的功能,可以促使人體內(nèi)血液的供給,氣足血旺,使患者身心能夠早日康復。方劑中運用當歸、熟地、白芍、黨參、黃芪、首烏、阿膠、旱蓮草等藥物,能滋養(yǎng)氣血、生血旺血,有益于恢復脈道的通利,促進人體血液正常循環(huán)。因此,運用中醫(yī)中藥在血虛性貧血癥狀的治療中,具有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小兒貧血 中醫(yī)療法
貧血指末梢血單位容積內(nèi)紅細胞數(shù)或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值。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資料,血紅蛋白值的低限,6個月~6歲者為110g/L;16~14歲為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紅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稱為貧血。6個月內(nèi)嬰兒,由于生理性貧血等因素,血紅蛋白值變化較大,目前尚無統(tǒng)一標準。我國小兒血液學會議暫定:新生兒血紅蛋白(Hb)<145g/L,1~4個月Hb<90g/L,4~6個月Hb<100g/L者為貧血。貧血不但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而且是一些感染性疾病的誘因。
辨證論治
1.脾胃虛弱證
[證候] 面黃少華或淡白,食欲缺乏,神倦乏力,或有腹瀉便溏。唇舌色淡,苔薄,脈弱。
[治法方藥] 健脾和胃,益氣養(yǎng)血。參苓白術散加減。
2.心脾兩虛證
[證候] 面色萎黃或淡白,發(fā)焦易脫,倦怠無力,食少納呆,心悸氣短,口唇黏膜蒼白,爪甲色淡。舌質(zhì)淡胖,苔薄,脈虛細。
[治法方藥] 補脾養(yǎng)心,益氣生血。 歸脾湯加減。
3.肝腎陰虛證
[證候] 兩顴嫩紅,目眩耳鳴,腰腿酸軟,潮熱盜汗,口舌干燥,指甲枯脆,肌膚不澤。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
[治法方藥] 滋養(yǎng)肝腎,益精生血。 左歸丸加減。
4.脾腎陽虛證
[證候] 面色、口唇淡白,畏寒肢冷,食少便溏,消瘦或浮腫,自汗神疲。舌質(zhì)淡胖,脈沉。
[治法方藥] 溫補脾腎,益精養(yǎng)血。右歸丸加減。
經(jīng)驗方
1.驗方一
[藥物組成] 仙鶴草30~60克,制黃芪10~15克。
[功效] 健脾益氣養(yǎng)血。
[適應證] 小兒貧血之氣血兩虛證。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2.驗方二
[藥物組成] 桂圓500克,薏苡仁300克,阿膠150克。
[功效] 健脾益氣,養(yǎng)血補陰。
[適應證] 小兒貧血之脾腎虛弱證。
[用法用量] 濃縮成膏,每次15克,每日3次。
3.蔡化理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 黃芪30克,黨參30克,白術9克,茯苓9克,桔梗9克,知母6克,川貝母6克,甘草6克。
[功效] 健脾補肺,扶正驅(qū)邪。
[適應證] 小兒貧血。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4.復血湯
[藥物組成] 山萸肉9克,黃精9克,生黃芪9克,當歸9克,阿膠9克,玉竹9克,生地黃9克,熟地黃9克,何首烏15.6克,旱蓮草15.6克,生山藥15.6克。
[功效] 補益脾腎,養(yǎng)陰補血。
[適應證] 再生障礙性貧血。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5.王鵬飛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 黃芪、何首烏、白及、焦山楂、千年健等。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健脾和胃。
[適應證] 小兒營養(yǎng)不良性貧血。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6.李佩文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 羊肉500克,枸杞子100克,大棗20枚。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溫補肝腎。
[適應證] 用于因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面色萎黃、疲乏無力、頭暈目眩等氣血虛弱癥狀。
[用法用量] 羊肉切塊,加水適量,慢火煲至羊肉爛熟,酌加鹽及調(diào)料,吃肉喝湯。
7.三紅湯
[藥物組成] 紅棗7枚,紅豆50克,花生紅衣適量。
[功效] 補脾生血。
[用法用量] 熬湯,連湯共食之。
8.加味四君子湯
[藥物組成] 黨參9~18克,茯苓、白術各6~9克,炙甘草、當歸、阿膠(烊化)各3~6克,紅棗6~12克,紅糖適量(兌服)。
[功效] 補氣生血,益氣養(yǎng)血。
[適應證] 脾胃氣虛型小兒貧血。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服,療程3~6周。
9.黎炳南教授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 當歸5克,太子參5克,雞血藤10克,熟地黃5克,黃芪5克,白術5克,白芍5克,雞內(nèi)金5克,茯苓5克,炙甘草3克。
[功效] 溫補脾腎,益氣養(yǎng)血。
[適應證] 脾胃氣虛型小兒貧血。
[用法用量] 水煎兩次,混合藥汁后濃縮,每日一劑,分3次服。
適宜技術
1.針灸法
體針:取膈俞、血海、足三里、合谷、懸鐘,用補法,留針30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
2.推拿法
方法一:補脾經(jīng)(左側(cè)),推三關(左側(cè)),各100次,摩腹3~5分鐘,捏脊3~5次。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方法二:用手指掐揉神門、大陵、腎俞,反復操作5分鐘。再用手指點揉陽谷和足三里,反復點揉3分鐘。后用兩手沿脊柱兩旁由下至上捏拿患兒肌膚,兩手交替,邊捏拿邊向上推進,自尾髂部開始,捏拿至枕頸部,反復操作3~5遍。最后用單手4指螺紋面繞肚臍周圍做順時針摩腹5分鐘。每次反復操作兩遍,每日兩次。
3.捏脊療法
以推、拿、提、按、揉、搓、搖、捻等手法,施術于患者脊背督脈及其兩側(cè)腦穴,每日一次,療程一個月。治療小兒營養(yǎng)性缺鐵性貧血。
4.貼敷法
取人參(以紅參為佳)15克,補骨脂、當歸、紅花各10克,附子、干姜、血竭各6克,共研為細末,裝瓶備用。取中脘、血海和雙側(cè)脾俞、胃俞、肝俞、足三里,用生理鹽水將藥末調(diào)成膏狀,取適量置于穴位并用膠布固定。每3日換藥一次,連續(xù)5~10次。
5.食療法
參棗湯:黨參10~15克,大棗15~20枚,水煎,去黨參,食棗喝湯。用于營養(yǎng)性貧血,體質(zhì)虛弱、消瘦、疲倦者。
當歸紅棗骨髓湯:當歸15克,大棗10枚,懷山藥15克,生姜3片,豬或牛、羊脊骨或肩胛骨250克。水開后,將材料放入,煮開后轉(zhuǎn)慢火煲湯,去油,飲湯吸骨髓。治療脾腎兩虛之貧血。
貧血食療驗方-偏方秘方
中醫(yī)認為貧血有因腎虛引起,有因肝不藏血引起,亦有因心脾損傷引起,還有因失血過多等引起。輕此對癥食療常會取得較好療效。現(xiàn)介紹幾則行之有效的食療驗方,供患者選用。
.花生仁30克,大棗10枚,蜂蜜15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0天為1個療程。
.豬血100克,醋30毫升,油、鹽等適量,炒熟,1次吃完,每日1次。
.綠豆、紅棗各15枚,紅糖適量。綠豆在鍋內(nèi)煮開花,紅棗煮熟,加糖食用,每日1次,15天為1療程。適于缺鐵性貧血。
.羊骨250克,黑豆30克,枸杞20克,大棗20枚。一同加水煮沸20分鐘后去骨,加入少許食鹽調(diào)味,飲湯食棗與豆。適用于再生障礙性貧血。
.豬皮100克-150克,黃酒半碗,紅糖50克。以黃酒加等量清水煮豬皮,待豬皮爛熟調(diào)入紅糖,每日2次分服。適用于失血性貧血。
.山藥30克,人參6克,大棗10枚,瘦豬肉250克。加水適量,煮熟同食,至愈為止。
.龍眼肉10克,與冰糖適量泡開水代茶飲,每日1劑。
.黑木耳20克-30克,熬湯后加適量白糖溫服,每日1劑。
.熟地30克-50克,牛脊骨500克切塊,水適量,煮湯。加食鹽調(diào)味服食。有補血、滋陰,強筋骨之功,適用于貧血、四肢乏力等。
.菠菜250克,開水煮熟,打入雞蛋1—2個,吃菜喝湯。每日1次。適用于貧血、心悸者。
.烏骨雞1只,去毛及腸雜,斬塊加水適量,與50克北芪放瓦鍋,隔水燉至雞肉酥爛,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佐餐飲湯食雞。用于腎氣不足、陰血虧虛者。
.海參(干品)50克,大棗10枚,豬骨200克。開水沖服,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每個療程間隔2-4天。再續(xù)服1療程。適用于各種貧血。
貧血癥食用核桃大棗荔枝-偏方秘方
核桃仁拌芹菜治貧血癥
取芹菜300克,核桃仁50克,精鹽、芝麻油、味精各適量。將芹菜擇凈、洗凈,切成細絲,用沸水焯2分鐘,撈出用涼開水沖一下,使其涼透,瀝干后加精鹽、味精、芝麻油入盤。核桃仁用開水泡后,剝?nèi)?nèi)皮,再用開水泡5分鐘,取出放在盤中芹菜上,吃時拌勻。此方適用于各類型貧血。
大棗荔枝干治貧血癥
取荔枝干、大棗各7枚。將荔枝干與大棗水煎。每日1劑,分2次服用。此方可補氣血,適用于失血性貧血癥。
山藥巧治貧血-偏方秘方
山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無論脾陽虛或胃陰虛,皆可應用?,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山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礦物質(zhì),故具有補血、助眠、清涼、退火、止血散瘀等功效。山藥還能消除精神疲勞和失眠癥狀,適用于貧血、面色無華、頭暈乏力、心悸氣短、食欲不振者食用。
貧血患者,可每天取山藥50克,打碎,水煎分2次服用。本方具有健脾、除濕、補氣、益肺、固腎、益精和補血的功效,主治貧血。
“吃喝”也可治貧血
飲食在防治貧血的過程中以及康復痊愈后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貧血患者在飲食治療中要遵循“五谷為養(yǎng)、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草為充”的原則,即飲食多樣化,營養(yǎng)均衡,易于消化吸收,在吃喝當中促進身體康復。
桂圓糯米粥桂 圓肉15克、糯米150克。將淘冼干凈的糯米入鍋加水1000毫升,用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煮至米半熟時再加入桂圓肉,攪勻后再煮,粥熟即可食用。每日晨起和睡前各服1次,加熱后服用??裳a血強心脾、養(yǎng)血安神。
雞汁粥 老母雞1只、粳米100克、花生(帶紅衣)50克、大棗30克。將老母雞剖洗干凈,切小塊加適量水,煮至肉爛,取原汁雞湯與淘干凈的粳米、花生、大棗一同入鍋,用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煮熟。每日服2-3次,溫熱后服,感冒或發(fā)熱時不宜服用。滋養(yǎng)五臟,補益氣血,適用于貧血患者、年老體弱、病后虛弱等氣血不足之癥。
豬趣燒豆腐 豬血500克、豆腐300克、豬瘦肉100克、胡蘿卜100克、蒜苗30克、蒜片15克、生姜末10克、豬油50克、精鹽10克、味精1克、胡椒粉少許。將豬血及豆腐、豬肉及胡蘿卜切成片狀。油燒至5成熱,放入生姜末,蒜片略炸,加入鮮湯、胡蘿卜、胡椒粉,燒開再加人豬肉、豆腐、豬血燒至熟透,再加入精鹽、味精、蒜苗,調(diào)勻即可,佐餐食用。補血養(yǎng)血,適用于病后血虛、貧血、體弱等癥。
參棗茶 紅棗10克、黨參20克。放入沙鍋中,加水300毫升,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代茶飲,每日1劑。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
丹參黃精茶 丹參10克、黃精10克。將丹參、黃精共研為粉末,放入蓋杯中沸水加蓋泡10分鐘,代茶飲,每日1劑?;钛a血,填髓,適用于貧血和白細胞減少。
人參圓肉茶 人參10克、桂圓肉15克。將人參搗碎后與桂圓肉一同洗凈放入蓋杯中,用沸水沖泡,泡10分鐘即可,代茶飲,每日1劑。補益氣血,養(yǎng)血安神。
產(chǎn)后貧血調(diào)理有方-偏方秘方
產(chǎn)后貧血患者除了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積極治療外,還可以用藥膳輔助治療。
海參豬肝湯:海參60克,泡發(fā),與豬肝60克,共燉湯,調(diào)味服食。每日1劑,連用10-15日,對產(chǎn)后貧血有輔助治療作用。
花生大棗豬蹄湯:花生米100克,大棗10枚,豬蹄2只,共放鍋中加水煮熟,調(diào)入少許食鹽,對治療產(chǎn)后貧血有效。
大棗鵪鶉湯:鵪鶉1只,洗凈,加入大棗10枚,黃芪9克,豬肝50克,共入鍋中,加水燉湯服食。每日1劑,連用7—10日為1療程,可輔助治療產(chǎn)后貧血。
桂圓桑椹湯:桂圓肉15克,桑椹子30克,共人鍋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調(diào)蜜飲,連用10-15日為一療程,可輔助治療產(chǎn)后貧血。
木耳紅棗湯:黑木耳30克,浸泡30分鐘后,撈出,與大棗20枚共煮湯,調(diào)入紅糖適量服食。對產(chǎn)后貧血有輔助治療作用。
貧血系血虛草木巧來補-偏方秘方
中醫(yī)認為,貧血該病屬于血虛范疇,引起血虛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失養(yǎng)。后天失養(yǎng)主要為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血虛者以女性最多,小兒亦常見。這和現(xiàn)。代人喜歡吃辛辣、煎炸食品以及早晨不吃飯有很大關系。另外各種創(chuàng)傷、出血性疾病、消耗性疾病等也可導致血虛。
單味驗方妙補血
《本草綱目》講:“填骨髓、長肌肉、生精血、補五臟內(nèi)傷不足、通血脈、利耳目、黑須發(fā)、男子五勞七傷、女子上中崩漏、經(jīng)侯不調(diào)、胎產(chǎn)百病。”
1.熟地30克,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5—7天。有補氣血、滋腎水、益神明的作用。
2.當歸20克,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5—7天。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的作用。因其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活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
3.阿膠20克,烊化服,每天1次,連服5~7天。有補血滋陰、止血安胎的作用,為“養(yǎng)血潤燥,養(yǎng)肺除熱”要劑。久服可輕身益氣。
4.雞血藤30克,水煎服,每天1次,連服5~7天。有補血活血、祛淤生新、舒筋脈、去風濕的作用。對體虛血少,血不養(yǎng)筋而經(jīng)絡不舒之癥最為相宜,尤以老人婦女更為適合。
選用成藥巧補血
復方阿膠漿: 有養(yǎng)血滋陰、補中益氣的作用。適用于久病體虛、血虧陰傷、目暗不明、食欲不振以及年老體弱、長期接觸化學藥品的人群。服用方法:每次1支,每日3次。
當歸養(yǎng)血膏: 有養(yǎng)血益、活血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適用于血虛、血虧兼有血淤氣虛所導致的眩暈乏力、心悸神疲、肌肉消瘦、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服用方法:每次15克,每天2次。
歸芍地黃丸: 有補血滋陰的作用。適用于血虧陰虛導致的頭痛眼花、失眠多夢、潮熱盜汗等癥。服用方法:每次1丸,每天2次。
健脾生血顆粒: 有補脾生血的作用。適用于氣血兩虛脾胃不足所導致的面色萎黃、吃飯不香、腹脹脘悶、大便不調(diào)、煩躁多汗、倦怠乏力以及小兒脾胃虛弱及心脾兩虛型貧血;成人氣血兩虛型貧血。服用方法:每次1包,每大3次。
四物合劑: 有養(yǎng)血活血的作用。適用于血虛兼淤所致的小腹脹痛、月經(jīng)有淤塊者。服用方法:每次15~20毫升,每天3次。
以上成藥均連服5~7天。
貧血的常用食療方-偏方秘方
鮮藕50-100克,紅棗7枚,粳米、紅糖各適量,共煮粥,常食用。
黑木耳20-30克、紅棗10-20克,粳米、紅糖各適量,共煮粥,做早、晚餐或點心服用。
花生30-50克,山藥15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煮粥食用。
綠豆30-50克,紅棗10枚,粳米、紅糖各適量,共煮粥,常食用。
桂圓肉15克,桑椹20-30克,糯米50-100克,共煮粥,粥成也可調(diào)入適量蜂蜜食用。
枸杞子15克,黑豆30克,紅棗10枚,粳米適量,共煮粥,常食用。
香菇(切絲)50-100克,熟牛肉(切?。担翱耍c粳米50-100克煮粥,將熟時加入蔥、姜、鹽、味精等,稍煮即可食用。
人參粉1-3克,黃芪30-50克,共泡當茶飲用。
老年貧血,吃吃這些-偏方秘方
貧血是人到老年的一種常見病,老年貧血最多見的便是缺鐵性貧血。當人體內(nèi)缺乏鐵元素時,會直接影響血紅素的合成而導致貧血,醫(yī)學上稱之為缺鐵性貧血。治療貧血的藥很多,但都沒有食療來得方便而安全,現(xiàn)介紹幾款治療老年貧血的食療譜,供君選用。
.淮杞燉雞:雞半只,淮山藥30克,枸杞子15克,生姜數(shù)片。先將姜加水煮沸,把切好之雞塊倒入稍燙即取出,以去除腥味,然后移入燉鍋中,加入山藥杞子及開水適量,加蓋,文火燉約1小時,調(diào)味食用。此款的功效是養(yǎng)血活血,扶脾補虛。對貧血及病后體弱尤為有效。
.歸參燉母雞:當歸20克,黨參25克,母雞肉250克;生姜、蔥、料酒、食鹽適量。將母雞宰殺后,去內(nèi)臟,洗凈;再將洗凈切片的當歸、黨參放入雞腹內(nèi),置沙鍋中,加入姜、蔥、料酒等,人適量清水,武火煮至沸后,改用文火煨燉:,至雞肉爛熟,可一次佐膳或分餐食肉喝湯。此款的功效是養(yǎng)血、益氣、補虛;主治肝脾血虛及年老體弱,產(chǎn)后、病后血虛氣弱,癥見面色萎黃、頭暈、心悸、肢體倦乏,或月經(jīng)推遲、量少色淡質(zhì)薄等癥。
.當歸紅棗羊肉湯:羊肉200克,當歸20克,胡桃2個,紅棗5個,胡椒1克,桂圓肉10克。把羊肉洗凈切塊,與少許蔥、姜及適量上湯置深鍋中,煮至沸,去浮渣,不加蓋,再煮10分鐘,再加入胡桃仁、當歸片、胡椒粒、紅棗、桂圓肉等,用文火稍煮片刻調(diào)味后即可食用。此款的功效是溫腎補血。對貧血、低血壓、頭昏目眩者頗有助益。
.參須烏雞湯:約500克重的烏骨母雞1只,人參須15—20克,米酒少量。將雞洗凈,去內(nèi)臟,參須切成小段,加水適量及少許米酒,隔水燉熟后吃。此款湯的功效是益氣養(yǎng)血,暖胃溫陽。對貧血,虛弱,手腳冷者,具有補益元陽之效。
.蓮子桂圓湯:蓮子、桂圓各30克,大棗10枚,冰糖適量。把蓮子用水泡發(fā)后去皮、去芯,紅棗去核,與桂圓肉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煮至蓮子酥爛,加入冰糖調(diào)勻飲用,或睡前飲湯,亦可吃蓮子、桂圓肉,每周1—2次。此款的功效是補心血,健脾胃。用于貧血、乏力、心悸、怔忡、健忘、睡眠不安等。
再生障礙性貧血治療方-偏方秘方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因骨髓造血組織明顯減少,導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綜合征,屬于中醫(yī)的“虛勞”、“血證”等范圍。多數(shù)病人的原因不明,稱原發(fā)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能查明原因的稱繼發(fā)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貧血,如長期用抗腫瘤藥物、氯霉素、磺胺藥、保泰松等藥物,或因大量X線照射及其他放射性物質(zhì)照射,也可因傷寒、粟粒性結(jié)核等菌的毒素引起。
臨床表現(xiàn)為進行性貧血,程度不一??谇弧⒀例l、鼻腔處出血,女性可有月經(jīng)過多。重者出現(xiàn)顱內(nèi)出血。有的因機體抵抗力下降而反復發(fā)生感染,甚至出現(xiàn)敗血癥。
根據(jù)病程長短,病情輕重等可分為急性、慢性兩型。急性型起病急,發(fā)展快,短期內(nèi)可因出血、感染等而死亡,平均病程約8個月。慢性型則起病緩慢,進展也相對的緩慢平穩(wěn),貧血為主要表現(xiàn),癥狀較輕,病程多在4年以上。本病的治療,可選用以下驗方:
.百合200克,白芍30克,仙桃草6克,田三七2克。共研細末,每次3克,每日2次,飯前用白糖開水送服,連服1月。
.雞肉250克,制首烏、當歸、枸杞子各25克,鹽適量。將以上4種配料一起入鍋,加水適量,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燉至肉爛,加入鹽即可食用。每日1劑,分2次吃完。
.羊肝1具(以青灰色山羊的肝為最佳),黑芝麻100克。將羊肝蒸熟,竹刀切片,瓦上焙干,去筋雜,黑芝麻炒黃。將2味共研細末,每天早晚各服10克,溫開水送服。
.芡實、白扁豆、淮山藥、薏苡仁、茯苓、蓮肉、黨參、白術各6克,水適量。煎煮40分鐘,再加入淘洗干凈的大米150克,煮爛成粥,分頓調(diào)糖食用。
.黃芪3ff克,生地18克,首烏、黨參各15克,阿膠(烊化)、白術、茯苓各12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烊人阿膠,分3次服,每服送下紫河車粉6克。
.海參(干品)100克,大棗20枚,豬骨500克。將海參泡發(fā)洗凈、紅棗洗凈,豬骨斬段,一同入鍋加水燉煮至海參熟爛,喝湯食海參與紅棗。每天1劑,20天為1個療程。主治再障,全血細胞下降,可在各種療法的基礎上,配用本食療方。
.鮮羊骨1000克,大米100克,蔥、姜、鹽各適量。將鮮羊骨搗碎,加水煎熬取湯;將大米淘凈,人羊骨湯內(nèi),熬煮成稀粥。出鍋前加入鹽、姜、蔥即可分次服食。每天1劑,可多吃常服。
.黃芪60克,黨參、黃精各30克,仙靈脾、枸杞子、補骨脂各15克,仙茅、鹿角膠、阿膠珠各10克。水煎服,日3次,每天1劑。
.葡萄堇120克,母雞1只。先將母雞宰殺去毛雜和內(nèi)臟,與葡萄堇加水同煮爛,去藥渣,吃雞喝湯。分3-4次服完,隔2-4日可再服。
貧血的中醫(yī)治療-偏方秘方
貧血在中醫(yī)稱之為“血虛”,主要是由于失血過多或生血不足兩大原因造成。
中醫(yī)診斷血虛證,如出現(xiàn)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夢、面色不華等癥狀者,可歸為心血虛;
出現(xiàn)頭暈目眩、耳鳴、驚悸不安,或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甚則閉經(jīng)、肌膚甲錯、面色白等癥狀者,可歸為肝血虛;
出現(xiàn)面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頭暈眼花等癥狀者可歸為脾血虛等。
臨床常用補血藥有熟地黃、當歸、白芍、首烏、川芎、阿膠、紫河車、大棗、龍眼肉等。心血虛者,應選當歸、川芎,既補血又活血;配合黃芪、黨參,益氣養(yǎng)血,推動血行;加五味子、遠志、酸棗仁可以養(yǎng)心血、安心神。肝血虛者,應選白芍、熟地黃,可以補血養(yǎng)肝。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應選當歸、阿膠,既能補血又能調(diào)經(jīng)。兼有頭發(fā)枯黃或灰白不榮者,加何首烏可養(yǎng)血生發(fā)。脾血虛者,應選大棗、當歸,可養(yǎng)血健脾;配伍黃芪,太子參,可益氣健脾;伍用茯苓、白術,可健脾生血。若遇急性大出血而致血虛者,可先用人參10~15克,煎服,以防止血脫(失血性休克)之證。應用補血藥時還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是補血藥大都比較滋膩,故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稀者,宜少量服用或配伍健脾之品;二是補血藥容易戀邪,故有外感發(fā)熱者須待熱退病愈后,方可服用。下面介紹家庭常用補血藥膳兩則:
?。保敋w羊肉羹
原料當歸20克,黃芪20克,龍眼肉20克,羊肉250克,蔥、姜、料酒、食鹽、味精、薯粉適量。
制作將羊肉洗凈切丁或絲,另把當歸、黃芪、龍眼肉裝入紗布袋內(nèi),扎好口,一并置砂鍋或鋁鍋內(nèi),再放入蔥、姜、食鹽、料酒和適量的水,然后武火燒沸,再文火煨燉至羊肉爛熟。
用法食用時將藥袋取出,加入薯粉和味精適量,文火調(diào)成羹狀,即可食用。
功效益氣養(yǎng)血。適用于血虛證及病后氣血不足的各種貧血。
2.當歸燉母雞
原料母雞一只(約1000克),當歸20克,人參10~15克,蔥、姜、料酒、食鹽各適量。
制作將母雞去內(nèi)臟并洗凈,把當歸、人參、蔥、姜、料酒、食鹽放入雞腹中,置于砂鍋內(nèi),文火煨燉至肉爛,即成。
用法可分餐食用,吃肉喝湯。
功效補血益氣。適用于久病體衰,產(chǎn)后失血等各種貧血。
冶缺鐵性貪血方-偏方秘方
缺鐵性貧血是體內(nèi)鐵的儲存不能不是滿足不會正常紅細胞生成的需要而發(fā)生的貧血。是一般由于鐵攝入量不足,吸收量減少,需要量增加,鐵利用障礙或丟失過多所至。形態(tài)學表現(xiàn)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F(xiàn)介紹治療缺鐵性貧血中藥方
處方:黃芪30克,烏梅12克,黨參15克,白芍12克,桂枝5克,首烏15克,五味子5克,醋煅代赭石30克。水煎服,每日1劑,30天為1個療程。
功效:益氣補血,甘酸養(yǎng)胃,治療缺鐵性貧血,面色萎黃,肢體虛浮,頭暈無力,睡眠不實,腰酸陽痿,舌淡,脈細弱者
白細胞減少癥中藥方與食療-偏方秘方
白細胞減少癥,屬祖國醫(yī)學“虛勞”范疇。是指周圍白細胞計數(shù)持續(xù)下降所引起的一組癥狀。典型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肢體酸軟,食欲減退,精神萎靡、低熱。中醫(yī)治療白細胞減少癥采用益氣養(yǎng)血,補腎益精,健脾養(yǎng)胃諸法。
溫補升白湯
組成 雞血藤、太子參、大紅棗各30克,北黃芪、枸杞子各15克,仙靈脾、巴戟天各10克,紅花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溫補脾腎、益氣養(yǎng)血。
主治 原因不明的白細胞減少癥。
備注 服藥期間,停服中、西補血成藥,禁食酸醋、蘿卜、蟹、蝦、干咸魚等。
丹首生血靈
組成 丹參30克,何首烏、雞血藤、仙靈脾、黃芪各15克,茜草4 5克,枸杞子、肉蓯蓉各9克,紅參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3歲以下者服1/3劑,3-6歲者服1/3~2/3劑,6~12歲者服2/3~1劑。
功用 溫腎壯陽、益氣補血。
主治 粒細胞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
備注 本方也可用于治療脫發(fā)。
升血湯
組成 生黃芪、黃精、生苡仁各30克,杞子15克,補骨脂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 補氣、健脾、益腎。
主治 白細胞減少癥。
食療方:
羊的脊髓或骨髓,能補陰補髓。 生羊脛骨即羊四肢的長骨12根,敲碎,加紅棗10-20個,糯米適量,同煮稀粥,1日2次分服,15天為1療程,適宜白細胞減少癥者眼食。
紅細胞增多癥中醫(yī)治方-偏方秘方
紅細胞增多癥又叫“多血癥”,可分兩類:一是由紅細胞本身引起的,叫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一是在患了某種疾病后作為多血癥的一種癥狀而表現(xiàn)的,叫癥狀性紅細胞增多癥。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多見于中老年人。其臨床表現(xiàn)為:臉紅,特別是嘴唇、鼻子、面頰、耳垂、口腔黏膜、眼結(jié)膜及指甲等呈深紅色。也肩。的可出現(xiàn)頭痛、失眠、全身倦怠、胸痛等癥狀。此外,還有鼻子及牙齦出血。約有近半數(shù)的患者分別有高血壓及脾腫大。其病情發(fā)展緩慢,在此期間可出現(xiàn)心臟與血管障礙,或嚴重出血而并發(fā)感染、白血病等,有的可導致死亡。
真性紅細胞增多癥中醫(yī)認為其主要病機為“血淤”,病因主要有嗜酒和恣食肥甘等。嗜酒及恣食肥甘,痰濕偏盛,與熱搏結(jié),化燥灼津,以致血行不暢,脈絡受阻而成淤血。
中醫(yī)配方及服法:鱉甲、雞血藤各30克,川芎、香附、丹參各15克,當歸、赤芍各12克,三棱、桃仁各10克,紅花6克。水煎服,每日一劑。
癥狀性紅細胞增多癥,一般是在連續(xù)嘔吐與腹瀉后致使血液濃縮,或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支氣管擴張癥、肺氣腫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以及一氧化碳等中毒時發(fā)生。
一般來說,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經(jīng)過放射性伺位素、變態(tài)反應素等治療,多可恢復健康;癥狀性紅細胞增多癥,則主要針對病因治療。
花生紅衣專治血小板減少癥-偏方秘方
我曾經(jīng)患有血小板減少癥。那時,遇事愛著急,生點氣就犯病,血從鼻子里往外冒,用紗布都堵不住。多方求醫(yī)效果不理想。后來偶得一食療方,是專治血小板減少癥的。
方法是用蜂蜜泡紅皮生花生米,置于陰涼處。一周后每日清晨起床空腹嚼服10—20顆,堅持不斷。不等這瓶吃完,另一瓶又泡上了。一年后血小板減少癥痊愈,再沒有犯過。
后來聽一位大夫說,生花生紅衣具有補血作用。中醫(yī)認為,花生紅衣能補脾胃之氣,所以能起到養(yǎng)血止血的作用。西醫(yī)認為,花生紅衣能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增加血小板的含量,改善血小板的質(zhì)量,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加強毛細血管的收縮機能,促進骨髓造血功能,所以對血小板減少癥有明顯的療效。另外,也適用于其他出血及出血引起的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不宜熟吃,因為生吃其補血生血效果最好。 (王浩)
貧血方【主治虛寒性貧血癥】-偏方秘方
處方與用法:三七適量,浸泡于清水中,2日后取出,切成薄片,風干或曬干,或烘干。將三七片投入雞油中,以文火煎炸,至微黃色為度。撈出,研細末。取童子雞1只,去內(nèi)臟,將熟三七粉15~20克撒入雞腹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或黃酒,文火燉爛,飲湯食肉,日分2~3次食完。
另法:雞蛋l(fā)枚,打成蛋花,加入熟制三七粉5克,攪勻,燉熟食用,日服1次。
功效:補血生血,主治虛寒性貧血癥,效果佳。
補血藥粥-偏方秘方
貧血患者體弱乏力,食欲不佳及消化機能不良者,可以食用下列藥粥,簡述如下:
紅棗粥:將米洗凈后加入干凈的紅棗數(shù)枚,加水適當,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大棗羊骨粥:羊前腿骨1-2根(搗破),大棗20枚,糯米50-100克,以小火煮成稀飯,食鹽調(diào)味,分次食用,適用于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班癥。
阿膠粥:糯米洗凈入鍋煮熟,加入阿膠適量,待溶化后,加紅糖少許即可食用。
菠菜粥:帶根新鮮菠菜150克,洗凈后切之,與粳米100克放入砂鍋加水800毫升,煮至稠狀,即可食用,適用于缺鐵性貧血。
龍眼肉蓮子粥:龍眼肉5克,蓮子肉1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