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應(yīng)約寫了一篇詩詞寫作研究方面的文章,反響較好,很多朋友要求我繼續(xù)寫下去,這樣可以把“陽春白雪其和者寡”的詩詞,變成人人都會寫作的“其和者眾'的“下里巴人”。我覺得這個說法好,是應(yīng)當(dāng)把詩詞從象牙塔里拉出來的時候了。本著這個原則,今天我們就來探究《鷓鴣天》詞的寫法。
鷓鴣本是一種鳥名,古人因其叫聲凄清哀怨,故將一種笙笛類樂器吹出來的樂調(diào)也取名為鷓鴣,古人為表達(dá)心中的哀怨,常用“聽鷓鴣”來寄托,于是有很多人的詩作都提到了鷓鴣這種樂調(diào),尤以詩人許渾的《聽歌鷓鴣》詩最有名,其中有“南國多倩多艷詞,鷓鴣清怨繞梁飛”這樣兩句詩,更是寫得生動感人,因而宋人將其采為詞牌,取名為《鷓鴣天》。《鷓鴣天》成為詞牌,又有人將其改名為《思佳客》、《思越人》、《剪朝霞》、《驪歌一疊》等名字,但因為沒有原名那樣有韻味,因而大多數(shù)人還是較為認(rèn)可《鷓鴣天》這個詞牌,并且最終以此名流傳至今。
?據(jù)詞學(xué)大家龍榆生先生的考訂,《鷓鴣天》詞為雙調(diào),五十五字,分成上下兩片,上片四句二十八字,均為七字句,下片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一二句為三字句外,其余也為七字句。每片各有三句押平聲韻,且不能換韻。前片第三句和第四句,與過片的兩個三字句,一般要求對仗。其基本格式為: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平仄仄(句)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句)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另外要提請朋友們注意的是,上述格式中的“平”指平聲字,“仄”指仄聲字,“中”指可平可仄。
?我們考察一下《鷓鴣天》詞的基本格式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鷓鴣天》詞實際上是由兩首七絕變形以后合并而成的。與七絕不同的地方有如下三處:
(1)下片首句作了變形,即將原為七絕的一個七字句改成了兩個三字,并且規(guī)定了格律之外。這一點可能是最大的不同
(2)在平仄格律方面,除了上面提到的下片的兩個三字句與七絕首句的格律不同之外,還有上片的首句和尾句以及下片尾句第三個字平仄不能改變之外,其它各處均與七絕相同。
(3)在起句上只有仄起式一種,即上片首句的第二字只能是仄聲字,并且上片的第三、四句和下片兩個三字句一般要求對仗。
?如果搞清了上述規(guī)律,《鷓鴣天》詞的格式也就容易記住了。請看北宋詞人晏幾道按照上述格式要求填寫的《鷓鴣天》著名詞作:
彩袖殷勤捧玉鐘,
當(dāng)年拚卻醉顏紅。
舞低楊柳樓心月,
歌盡桃花扇底風(fēng)。
從別后,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
今宵剩把銀釭照,
猶恐相逢是夢中!
?朋友們?nèi)绻洸蛔 耳p鴣天》詞的基本格式,就只要記住晏幾道的詞,然后按每個字的平仄去填詞就行了。注意,除了上述平仄固定的句子之外,七字句的平仄變化可套用七絕的平仄變化規(guī)律。為了保證每個七字句的后三字不成為三平尾、三仄尾、孤平和孤仄之外,可以套用“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用字規(guī)律。
下面附上我和一位教授依《鷓鴣天》格律填寫的唱和詞,祈請方家斧正。
《鷓鴣天》
詞/壯圖山人
水遠(yuǎn)山高路正長,
人間處處是炎涼。
花開又遇陽春暖,
屋漏遍逢暴雨狂。
生寂寞,死蒼茫,
可憐白發(fā)對珠黃。
門前落雪頻頻掃,
月下聞梅細(xì)細(xì)香。
?附:《鷓鴣天》
詞/廣平先生
誤入歧途話短長,
春風(fēng)不敵晚秋涼。
投人麾下終為客,
解甲云游作道場。
心戚戚,意茫茫,
籬旁秋菊早知黃。
和君一曲同聲笑,
時令之花分外香。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