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均來自網絡)
上次講了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是怎么爆發(fā)的(《第一次中東戰(zhàn)爭是如何爆發(fā)的?》),今天開始聊聊猶太人的歷史。因為較長,還是先發(fā)上半部分。
早期猶太人生活的地方位于尼羅河到美索不達米亞(也就是中東的兩河流域)之間的“新月沃土”,被稱為迦南,主要靠近地中海東岸,就是如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等地。猶太文明被包裹在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之間,緊靠小亞細亞高原和阿拉伯半島的沙漠地帶,自古成為文明交會之地。
《希伯來圣經》稱以色列人的共同祖先是雅各。根據《創(chuàng)世紀》,雅各和他的12個兒子原本生活在迦南,因為一場嚴重的饑荒,逃難到了埃及北部的歌珊地,逐漸繁衍生息形成了十二部落。此后,埃及法老統(tǒng)治并奴役了雅各和他兒子們的后代400年。為了解放這些以色列人。上帝耶和華派遣希伯來先知摩西帶領他們逃出埃及,返回了祖先的家鄉(xiāng)迦南地。
(◥黑色為傳統(tǒng)認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線,紫色和綠色為其他可能的路線。但是還要強調一點,現代考古學并沒有發(fā)現任何證據能證明這一事件的真實性,反而為我們呈現出另一個可能:猶太人或以色列人并沒有離開迦南地。長達一個多世紀的考古學和埃及學研究顯示,猶太人的起源應該就是在迦南,而非在埃及。)猶太人從埃及的奴役下獲得解放后,在西奈半島的沙漠中生活了40年,其間,猶太人與上帝訂立契約,也就是摩西十誡。隨后在約書亞(摩西的助手及繼任者)的帶領下,于公元前1400年征服了迦南。迦南被分成了12塊土地,分別給與了十二部落。往后數百年,十二部落形成了部落聯盟。
約在公元前1000年時,掃羅統(tǒng)一十二部落,建立以色列王國,其后兩任國王就是著名的大衛(wèi)王和所羅門王。大衛(wèi)王統(tǒng)治時期,耶路撒冷成為了王國的首都以及猶太宗教信仰的中心。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亞山(也就是如今的圣殿山)上修建了猶太教的第一圣殿。所羅門王死后,王國出現了分裂,北方10個部落與南方2個部落爆發(fā)內戰(zhàn),分別建立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和南方的猶大王國。
公元前8世紀,亞述國王提格拉特帕拉沙爾三世征服了北部的以色列王國。從此,北方10個部落便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其命運結局不得而知。南方的猶大王國抗擊住了亞述的入侵,但在公元前587年被巴比倫軍隊征服,摩利亞山上的第一圣殿也被摧毀。王國的精英和大部分百姓都被俘虜到了巴比倫,剩下的少部分則逃到了埃及。從此,猶太教開始在他們的傳統(tǒng)圣殿之外慢慢發(fā)展,并不再依托特定宗教場所的存在。
(◥巴比倫軍隊押解猶太人返回巴比倫,并放火焚燒了第一圣殿)公元前540年,巴比倫被波斯帝國征服,波斯允許一些猶太信徒返回到迦南,重建耶路撒冷城,并提供了資金上的支持。公元前516年,猶太人在摩利亞山上重建了猶太圣殿,稱為第二圣殿。
(◥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第二圣殿想象復原圖)公元前332年,波斯帝國被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打敗。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帝國領土被他的將軍們瓜分,塞琉古帝國建立。伴隨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希臘文明向東傳播,迦南(此時已被稱為黎凡特,本文往后也將稱其為黎凡特地區(qū))也被希臘文化所侵染。在此期間,猶太教被公元前3世紀開始發(fā)展的希臘哲學所影響,得到迅速發(fā)展,其標志就是在埃及亞歷山大城的猶太人完成了《舊約圣經》的希臘譯本編寫。
然而,凡事都由兩面,希臘文化對猶太教的影響也導致希臘化的猶太人與正統(tǒng)猶太人之間出現裂痕,雙方關系的惡化使塞琉古國王安條克四世頒布敕令,禁止某些猶太宗教傳統(tǒng)和儀式。這一禁令使正統(tǒng)猶太人在哈斯摩(猶太人曾用的國號)家族的領導下發(fā)動暴動,并建立了獨立的猶太王國,史稱哈斯摩王朝(公元前165年至公元前63年)。王朝最終在王位爭奪戰(zhàn)正中分崩離析。而普通的猶太百姓,不愿意受一個世俗的國王統(tǒng)治,而是希望由具有神權的宗教領袖領導,因此向當時的羅馬共和國求助。公元前63年,羅馬“前三頭同盟”之一的龐培率領大軍前來,征服了整個猶太人王國。
羅馬征服哈斯摩王朝后,把它變成了羅馬的附屬國,扶植希律王成為猶太人的統(tǒng)治者,但羅馬拒絕承認其為國王。公元6年,這里又成為羅馬敘利亞總督統(tǒng)治下的衛(wèi)星國。由于羅馬人的統(tǒng)治冷酷殘暴,公元66年,猶太人開始反抗羅馬統(tǒng)治。公元70年,羅馬在對耶路撒冷的圍城戰(zhàn)中摧毀了第二圣殿,并洗劫了圣殿中的無數猶太珍寶。
(◥羅馬軍隊圍攻耶路撒冷)公元132年至136年,猶太人再一次發(fā)動暴動,這一次羅馬軍隊在鎮(zhèn)壓暴動后,將猶太人的城市和村莊全部夷為平地,平民慘遭屠殺。大量猶太人逃離黎凡特地區(qū),沒能逃脫的幸存者則被變賣為奴。隨后,羅馬頒布法令,宣布猶太人除了在禁食節(jié)當天可以返回耶路撒冷朝拜外,平時被禁止進入城內。耶路撒冷被重新更名為艾利亞卡皮托林納(Aelia Capitolina),猶太故地也被重命名為敘利亞-巴勒斯坦。
與正統(tǒng)猶太教徒不同的是,希臘化的猶太人早已分布在羅馬帝國全境內。正統(tǒng)猶太教徒將耶路撒冷視為其身體和精神上的歸宿,而希臘化的猶太人對于耶路撒冷更多的是一種情感的寄托,這種寄托逐漸演變成為希臘化猶太人的一種信仰,而這種信仰隨著猶太人所遭受的宗教迫害而逐漸強化,成為連接猶太人身份認同最強有力的紐帶,使這一民族雖然散布世界,卻仍保持了獨特而有生命力的文化。
(◥一名也門猶太人身著禱告時的傳統(tǒng)服裝,手持猶太教經文護符匣,正在進行晨禱,油畫繪制于1914年)更為重要的是,羅馬將耶路撒冷變成廢墟以及猶太圣殿的毀滅,使猶太教從依托猶太圣殿,需要統(tǒng)一固定場所的儀式型宗教,變成了一種流散狀態(tài)下,依靠語言和傳統(tǒng)維系的精神和意識上的信仰。這對猶太人未來的歷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
回過頭來接著講,雖然猶太人的暴動被鎮(zhèn)壓,大批猶太人被流放和屠殺,仍有不少猶太人留在了過去以色列王國的土地上,,在接下來的幾百年里,在一波又一波外來占領者的統(tǒng)治下猶太人又經歷了無數的沖突、暴動與對抗。
公元363年,羅馬帝國皇帝朱利安二世為了緩和境內各民族矛盾,對抗薩珊波斯帝國,允許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重建生成和圣殿。但是猶太人還沒來得及建設圣殿,朱利安二世就在與薩珊波斯作戰(zhàn)中喪命,圣殿從此永遠失去了重建的機會。
隨后登基的羅馬皇帝,均信奉基督教。基督教滋養(yǎng)下的羅馬帝國對猶太人的敵意逐漸增長。在基督徒的布道中,經常出現“猶太病菌”“反對猶太人”等口號,羅馬帝國境內,特別是安條克(現土耳其南部城市)和康斯坦丁堡(現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大規(guī)模猶太人定居點遭到了普遍的敵視和仇恨。
公元4世紀末,最后一位統(tǒng)治東西羅馬帝國的皇帝狄奧多西一世頒布了一系列法令對猶太人進行限制。根據法令,猶太人不得擁有奴隸,不得建設新的猶太教會堂,不得擁有公共辦事機構,不得對非猶太人發(fā)起訴訟。猶太人與非猶太人通婚以及從基督教改宗猶太教將被判死刑。到了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公元527年-565年在位)期間,猶太人的公民權利被進一步剝奪。猶太人被禁止使用希伯來語進行禮拜,違者將會受刑、流放或者剝奪財產。
但是由于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繼任者除了猶太人外,還有太多問題需要解決,而且沒有足夠的軍隊在猶太人聚居區(qū)推行這些規(guī)定,因此公元5世紀反而出現了一波猶太教會堂修建的高峰。此后由于阿拉伯半島上伊斯蘭教的爆炸式發(fā)展,拜占庭帝國對猶太人的統(tǒng)治日益放松。
伊斯蘭教將黎凡特地區(qū)視為穆斯林的圣地(the Holy Land)。公元636年,穆斯林軍隊在雅莫科河戰(zhàn)役(位于如今敘利亞和約旦邊境上)打敗拜占庭,并在638年徹底將拜占庭軍隊驅逐出了圣地。阿拉伯穆斯林占領了耶路撒冷、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最初,阿拉伯人穆斯林對猶太人相當寬容,為他們提供了經濟、社會等全方位發(fā)展的政策基礎。阿拉伯帝國哈里發(fā)歐麥爾允許猶太人在時隔500年之后再次重返耶路撒冷。所以猶太教傳統(tǒng)中將歐麥爾視為仁慈的君主以及“以色列的朋友”。到法蒂瑪王朝(公元909年–1171年)時期,許多猶太人已經在政府機構擔任官職。
(◥阿拉伯帝國倭馬亞王朝最鼎盛時期的疆域圖)從公元8世紀到11世紀初期這段時間,被稱為猶太人的黃金歲月。在早期阿拉伯人的統(tǒng)治下,猶太人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巨大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歐洲大陸西南角的西班牙。西班牙穆斯林王國的猶太人致力于從事科學研究、商業(yè)和手工業(yè),特別是絲綢和奴隸貿易,因此這一時期猶太人的商業(yè)擴張十分迅速。同時,猶太人還將阿拉伯文獻翻譯成羅曼語(羅曼語族屬于印歐語系下的一大語族,包括法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加泰羅尼亞語等),并將希臘和希伯來文獻翻譯成阿拉伯語,對東西方文明的交流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猶太人對植物學、地理、醫(yī)藥、數學、詩歌和哲學的發(fā)展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伊比利亞半島上的穆斯林王國)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