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任韓國總統(tǒng)訪華時,都會到訪上海和重慶,主要目的地就是這兩座城市的韓國臨時政府舊址。
沒錯,上海和重慶都曾當過大韓民國的首都,重慶更是被稱為“韓國精神所在地”。
這段歷史要追溯到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時韓國的臨時政府是一個堅持反日獨立運動的流亡政府。
1896年,朝鮮的高宗在俄國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一個大韓帝國,但實際上被俄國控制。后來,日本打敗俄國后,控制了大韓帝國。
1910年8月,日本脅迫大韓帝國簽定《日韓合并條約》,想要吞并朝鮮,引發(fā)了朝鮮人的反抗,并且發(fā)表了當時的“三一獨立宣言”。
日韓合并條約
三一運動后,朝鮮獨立運動人士被迫流亡,其中大部分去了上海。
1919年4月10日,在華韓人在上海法租界神父路22號召開了代表會議,成立了臨時議政院。第二天,臨時議政院舉行了第一次會議,制定了《大韓民國臨時憲章》,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因此,韓國的首屆政府、首部憲法、首屆議會都是在1919年的上海誕生的,這一年也是韓國的“開國元年”。
上海淪陷后,韓國臨時政府輾轉(zhuǎn)遷到了杭州、南京、長沙、廣州等地,最后于1940年跟著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遷到了重慶,重慶也成為了中韓兩國共同的戰(zhàn)時首都。
韓國臨時政府變遷史
后來,中國幫助朝鮮的獨立運動領(lǐng)導人成立了韓國光復軍和韓國義勇軍,這兩支軍隊又在1941年被蔣介石編入中國軍隊序列,成為了抗戰(zhàn)大軍中的一支特殊部隊,在敵后戰(zhàn)場做出了很多貢獻。
韓國臨時政府 上海舊址
1945年,日本投降,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由蘇聯(lián)和美國分別占領(lǐng)。雖然他們的國家已被強行分割,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流亡近30年后終于回到了他們的故鄉(xiāng)。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