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的重要病害,尤其大棚草莓受害嚴重。發(fā)生嚴重時,病葉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Sphaerotheca aphanis稱羽衣草單囊殼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是一種專性寄生菌。菌絲體外生,具1個子蘘,子蘘含8個子蘘孢子且與菌絲相互糾結(jié)。北方以閉囊殼隨病殘體留在地上或塑料大棚瓜菜作物上越冬;南方多以菌絲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經(jīng)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飛散,重復侵染,加重危害。產(chǎn)生分生孢子適溫為20℃左右,在氣溫15-25℃范圍內(nèi)蔓延快。保護地栽培比露地栽培的草莓發(fā)病早,危害時間長,受害重。
白粉菌屬低溫性病菌,在5℃以下和35℃以上均不發(fā)病。相對濕度40%-80%發(fā)病重。病菌孢子以晴天下午飛散最多,遇水滴孢子則不能萌發(fā)。草莓生長期間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xiàn)時,發(fā)病加重。生產(chǎn)上栽植密度過大、通風透光條件差,易導致白粉病的加重發(fā)生。
土壤板結(jié),田間郁蔽通風透光性差,植株長勢弱等更易感染白粉病草莓白粉病主要侵害葉片和嫩尖,另外花、果、果梗及葉柄也會受害。發(fā)病初期在葉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層。隨病情加重,葉面布滿白粉。葉緣逐漸向上卷起呈湯匙狀,葉片上發(fā)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和白色粉狀物。后期呈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焦枯,逐漸形成黑褐色小粒狀閉囊殼。葉背癥狀與正面相似。發(fā)病嚴重時,果柄、莖、葉柄上也會布滿白粉。花蕾受害,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并干枯。果實受害,初期出現(xiàn)圓形白色粉斑。隨著病情逐漸擴展,后期果面覆有一層白粉,失去果實光澤并硬化,著色緩慢并喪失商品價值,嚴重影響漿果質(zhì)量。草莓白粉病危害葉片初期癥狀:葉片正反面可見明顯的白色粉狀物,葉質(zhì)變脆草莓白粉病危害葉片后期癥狀:葉片呈現(xiàn)紅褐色病斑,葉緣萎縮,最后病葉逐漸枯黃白粉病危害草莓的典型田間癥狀:葉緣向上卷曲呈湯匙狀草莓白粉病危害葉柄癥狀:葉柄表面覆蓋一層薄霜狀白色粉狀物草莓白粉病危害花蕾癥狀:花柄、花瓣呈粉紅色,花蕾不能開放草莓白粉病危害成熟果實癥狀:果面覆蓋白色粉末,果實著色差,失去商品價值草莓白粉病危害青果癥狀:幼果停止發(fā)育,形成僵果草莓白粉病危害果實嚴重時癥狀:果實布滿白粉,嚴重影響漿果質(zhì)量草莓白粉病的防治重點在于預防,發(fā)病嚴重后防治效果有限。所以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必須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控制”的方針,通過實施農(nóng)業(yè)、藥劑等綜合配套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農(nóng)業(yè)防治。選用抗病品種;栽植前后要清潔園地;生長期間及時摘除病殘老葉和病果,并集中銷毀;多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和微生物菌肥,合理施用氮磷鉀等復合肥,避免徒長,因為葉面大而嫩綠的植株易患白粉病。合理密植,保持棚室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加強肥水管理,培育健壯植株;大棚及溫室內(nèi)要適時放風,控制棚內(nèi)濕度,晴天注意通風換氣,陰天適當開棚降濕。2、藥劑防治。以花前預防為主,可采用硫磺熏蒸的方法預防保護地白粉病的發(fā)生,一般在10月下旬就要進行預防,每100平方米安裝1臺硫磺熏蒸器,熏蒸器內(nèi)放入99.5%硫磺粉15-20克,每天熏蒸2小時,每周2次,連續(xù)2周即可,能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在白粉病發(fā)病期每天熏蒸8小時,連用7-10次。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聯(lián)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32.5%苯醚甲環(huán)唑·嘧菌酯懸浮劑1000-15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等。草莓白粉病的抗性較強,在特別難防治的情況下,注意不同作用機理的藥劑混配用藥,3-5天連用兩次。在草莓生長中、后期,白粉病發(fā)生時,可用下列藥劑: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500-2000倍液;30%氟菌唑可濕性粉劑2000-3000倍液;4%四氟醚唑水乳劑1000-1500倍液;30%醚菌酯可濕性粉劑1500-2500倍液;25%乙嘧酚懸浮劑800-1000倍液;43%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20%烯肟菌胺·戊唑醇乳油1000-1500倍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