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附子見解
附子見解附子辛熱,大毒。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古方以一兩一枚者為力全,近時專取大者為勝。用鹽過多,雖一兩五六錢,制熟不及七八錢,且容易腐爛。若欲久藏,須同灶灰入罐中,置近火處,庶可經(jīng)久。其性熱有毒,必正氣、角少、頂細、臍正者為上,粗頂,有節(jié),多鼠乳者次之,傷缺偏縐者下。有兩岐者名烏喙,此稟氣不正專主大風頑痹。

       附子生用則散陰寒,熟用則補真元。生用去皮臍,熟用甘草、童便制。若欲久藏,一味甘草濃煎汁煮,汁盡為度。入陽虛補劑,用黃連、甘草制。凡中其毒,生萊菔汁及黃連解之。近時烏附多產(chǎn)陜西,其質(zhì)粗、其皮厚、其色白、其肉松、其味易行易過,非若川附之色黑、皮薄、肉理緊細,性味之辛而不烈,久而愈辣,峻補命門真火也。

       《本經(jīng)》:主風寒咳逆,邪氣寒濕,痿躄拘攣,腰痛不有行步,破徵堅積聚,血瘕血瘡。

      《本經(jīng)逢原》:附子氣味俱厚而辛烈,能通行十二經(jīng)無所不至,暖脾胃而通噎膈,補命門而救陽虛,除心腹腰膝冷痛,開肢體痹濕痿弱,療傷寒呃逆不止,主督脈脊強而厥,救寒疝綽號痛欲死,斂癰疽久潰不收及小兒脾胃慢驚,并須制熟用之。附子為陰證要藥,凡傷寒陰證厥逆直中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熱而脈沉細或浮虛無力者,非此不治。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至唇青囊縮者,急須生附以峻溫散之?!侗窘?jīng)》治風寒咳逆,當是陰寒呃逆,亥豕之謬。詳《本經(jīng)》所主諸證,皆陰寒之邪乘虛客犯所致。其主金瘡者,是傷久氣血虛寒不能收斂,非血出不止之金瘡也?!秳e錄》又主腰脊風寒,腳氣疼弱,心腹冷痛等病,總取溫經(jīng)散寒之力耳。

       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能,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培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qū)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然須并用生者方得開通經(jīng)絡。若氣虛熱甚宜少用熟附,以行參、芪之力。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jīng)。

       附子得干姜、炙甘草名四逆湯,主少陰經(jīng)寒證。得桂枝、甘草、姜、棗名桂枝附子湯,治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轉(zhuǎn)側。得白術、甘草、姜、棗名術附湯,治風虛頭重眩極。得麻黃、細辛名麻黃附子細辛湯,治少陰病發(fā)熱、脈沉。得大黃、芩連名附子瀉心湯,治心下痞而惡寒汗出。得大黃、細辛名大黃附子湯,治脅下偏痛,發(fā)熱,脈弦緊。得參、術、苓、芍名附子湯,治少陰病始得之,背惡寒。得茯苓、白術、芍藥、生姜名真武湯,治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疼痛自利。得干姜、蔥白名白通湯,治少陰病,利下、脈微。若厥逆無脈,干嘔而煩,面色赤,加蔥白以通陽氣,此皆得配合之神妙,能起死回生于反掌間。生熟各隨本方。

       趙嗣真云:生附配干姜補中有發(fā),熟附配麻黃發(fā)中有補,宜生、宜熟不出此中妙用也。至于崔氏八味丸用為少陰響導,后世認為補藥,誤矣。東坦陰盛格陽,面赤目赤,煩渴引飲,脈來七八至,但按之即散者,用干姜附子湯,加人參半斤,服之得汗而愈。

       時珍云:陰寒在下,虛陽在上,治之以寒,則陰氣愈盛,治之以熱,則拒而不納。熱藥冷服,下咽之后,冷性即消,熱性便發(fā),病氣隨愈,此熱因寒用之法也。附子性沉著,溫脾逐寒,烏頭性升發(fā),溫脾去風。若寒疾即用附子,風疾即用烏頭,二藥俱走而不守,故墮胎為百藥長。然妊娠脈弦,發(fā)熱、胎脹,惡寒,小便如扇,《金匱》用附子湯發(fā)安其胎,此神圣之妙用也。

       若傷寒發(fā)熱頭痛,皆除熱傳三陰而見厥逆脈沉,此厥深熱深之候證,必先發(fā)熱頭痛七八日或十余日后而見厥冷脈沉,此為陽厥,大便必不瀉而閉。及溫疫熱伏,厥逆與陰虛內(nèi)熱火郁于內(nèi)而惡寒者,誤用不旋踵告變矣。附子乃退陰回陽必用之藥。近世疑而不用,直待陰極陽竭而用已遲矣。且夾陰頭痛,足冷,上熱下寒,陰邪內(nèi)盛,陽氣外衰,急需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救之?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以四川江油為道地基點縣,夏至前后七天采挖,除去母根、須根及泥沙,習稱“泥附子”,加工成下列品種。

 ?。?)選擇個大、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過夜,再加食鹽,繼續(xù)浸泡,每日取出曬晾,并逐漸延長曬晾時間,直至附子表面出現(xiàn)大量結晶鹽粒(鹽霜)、體質(zhì)變硬為止,習稱“鹽附子”。

 ?。?) 取泥附子,按大小分別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水漂,縱切成厚約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調(diào)色液使附片染成濃茶色,取出,蒸至出現(xiàn)油面、光澤后,烘至半干,再曬干或繼續(xù)烘干,習稱“黑順片”。

        (3) 選擇大小均勻的泥附子,洗凈,浸入食用膽巴的水溶液中數(shù)日,連同浸液煮至透心,撈出,剝?nèi)ネ馄?,縱切成厚約的片,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曬干,習稱“白附片”。

       性狀:

       鹽附子:呈圓錐形,長4~7cm,直徑3~5cm。表面灰黑色,被鹽霜,頂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圍有瘤狀突起的支根或支根痕。體重,橫切面灰褐色,可見充滿鹽霜的小空隙及多角形形成層環(huán)紋,環(huán)紋內(nèi)側導管束排列不整齊。氣微,味咸而麻,剌舌。

  黑順片:為縱切片,上寬下窄,長1.7~5cm,寬0.9~3cm,厚0.2~0。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黃色,油潤具光澤,半透明狀,并有縱向?qū)Ч苁Y|(zhì)硬而脆,斷面角質(zhì)樣。氣微,味淡。

        白附片:無外皮,黃白色,半透明,厚約 。

       附子集解:

   1.《本草衍義》:烏頭、烏喙、天雄、附子側子凡五等,皆一物也,止以大小、長短、似象而名之。后世補虛寒,則須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圓大及半兩以上者,其力全,不僭。風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以其尖角多熱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此用烏頭、附子之大略如此。余三等則量其材而用之。

  2.張元素: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濕藥少加之引經(jīng)。益火之原,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jié),烏、附是也。

  3.《湯液本草》:附子,入手少陽三焦、命門之劑,浮中沉,無所不至,味辛大熱,為陽中之陽,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涼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4.朱震亨:氣虛熱甚者,宜少用附子以行參、芪,肥人多濕,亦宜少加烏、附行經(jīng)?!堆芰x》論附子有五等,同為一物,以其形命名而為用,至哉言矣,然猶未明也。仲景八味丸以附子為少陰向?qū)?,其補自是地黃為主,后世因以附子為補藥誤矣。附子之性走而不守,但取其健悍走下之性,以行地黃之滯,可致遠爾。

  5.《傷寒蘊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幖爸泻畩A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近世陰證傷寒,往往疑似不敢用附子,直待陰極陽竭而用之已遲矣。且夾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6.虞摶: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驅(qū)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濕。

  7.《本草蒙筌》:天雄,其氣親上,補上焦陽虛;附子,其氣親下,補下焦陽虛;烏頭,守而不移,居乎中者也;側子,其氣輕揚,宜其發(fā)四肢、充皮毛,為治風?之神妙也:烏喙,其氣鋒銳,宜其通經(jīng)絡、利關節(jié),尋蹊達徑,而直抵病所也。

  8.《本草綱目》:按《王氏究原方》云,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頭性輕疏,溫脾去風;若是寒疾,即用附子;鳳疾即用川烏頭。一云,凡人中風,不可先用風藥及烏、附,若先用氣藥,后用烏、附乃宜也。又凡用烏、附藥,并宜冷服者,熱因寒用也。蓋陰寒在下,虛陽上浮,治之以寒,則陰益甚而病增,治之以熱,則拒格而不納。熱藥冷飲,下咽之后,冷體既消,熱性便發(fā),而病氣隨愈,不違其情,而致大益,此反治之妙也。昔張仲景治寒疝內(nèi)結,用蜜煎烏頭;《近效方》治喉痹用蜜炙附子含之,咽汁;朱丹溪治疝氣,用烏頭、梔子,并熱因寒用也。烏、附毒藥,非危病不可用,而補藥中少加引導甚捷。有人才服錢匕即發(fā)燥不堪,而昔人補劑用為常藥,豈古今運氣不同耶?荊府都昌王,體瘦而冷,無他病,日以附子煎湯飲,兼嚼硫黃,如此數(shù)歲。蘄州衛(wèi)張百戶,平生服鹿茸、附子藥,至八十余,康健倍常。若此數(shù)人,皆其臟腑稟賦之偏,服之有益無害,不可以常理概論也。又《瑣碎錄》言滑臺風土極寒,民啖附子如啖芋、栗,此則地氣使然爾。

  9.《本草正》:附子,因其善走諸經(jīng),故曰與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溫中強陰,暖五臟,回陽氣,格陽喉痹,陽虛二便不通及婦人經(jīng)寒不調(diào),小兒慢驚等證。大能引火歸源,制伏虛熱,善助參、芪成功,尤贊術、地建效,無論表證里證,但脈細無神,氣虛無熱者所當急用。

  10.《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jié)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11.《本草經(jīng)讀》:附子,味辛氣溫,火性迅發(fā),無所不到,故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本經(jīng)》云,風寒咳逆邪氣,是寒邪之逆于上焦也。寒濕踒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是寒邪著于下焦筋骨也。癥堅積聚血瘕,是寒氣凝結,血滯于中也??肌洞笥^本草》,咳逆邪氣句下有溫中金瘡四字,以中寒得暖而溫,血肉得暖而合也。大意上而心肺,下而肝腎,中而脾胃,以及血肉筋骨營衛(wèi),因寒濕而病者,無有不宜。即陽氣不足,寒自內(nèi)生,大汗、大瀉、大喘,中風卒倒等癥,亦必仗此大氣大力之品,方可挽回,此《本經(jīng)》言外意也。誤藥大汗不止為亡陽,仲景用四逆湯、真武湯等法以迎之。吐利厥冷為亡陽,仲景用通脈四逆湯、姜附湯以救之。且太陽之標陽,外呈而發(fā)熱,附子能使之交于少陰而熱已;少陰之神機病,附子能使自下而上而脈生,周行通達而厥愈。合苦甘之芍、草而補虛,合苦淡之苓、芍而溫固。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補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法也。用附子之辛,亦有三法:桂枝附子湯、桂枝附子去桂加白術湯、甘草附子湯,辛燥以祛除風濕也;附子湯、芍藥甘草附子湯,辛潤以溫補水臟也;若白通湯、通脈四逆湯加入尿豬膽汁,則取西方秋收之氣,保復元陽,則有大封大固之妙矣。

  12.《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jīng)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nèi)徹外,凡三焦經(jīng)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陰用事,汩沒真陽,地加于天,倉猝暴癥之肢冷膚清,脈微欲絕,或上吐下瀉,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為功。而其他寒癥之尚可緩緩圖功者,則皆宜熟用較為馴良。惟此物善腐,市肆中皆是鹽制之藥,而又浸之水中,去凈咸味,實則辛溫氣味,既一制于鹽之咸,復再制于水之浸,久久炮制,真性幾于盡失,故用明附片者,必以干姜、吳萸等相助為理,方有功用,獨以錢許,其力甚緩。壽頤嘗于臨癥之余,實地體驗,附片二錢,尚不如桂枝三、五分之易于桴應,蓋真性久已淘汰,所存者寡矣。是以茍遇大癥,非用至一、二錢,不能有效,甚者必三、五錢,非敢孟浪從事,實緣物理之真,自有非此不可之勢。若用生附,或兼用烏頭、草烏,終嫌毒氣太烈,非敢操必勝之券矣。

  13.《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14.《名醫(yī)別錄》:腳疼冷弱,腰脊風寒,心腹冷痛,霍亂轉(zhuǎn)筋,下痢赤白,堅肌骨,強陰,又墮胎,為百藥長。

  15.《本草拾遺》:醋浸削如小指,納耳中,去聾。去皮炮令坼,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內(nèi),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16.《醫(yī)學啟源》:《主治秘要》云,去臟腑沉寒;補助陽氣不足,溫熱脾胃。

  17.李杲:除臟腑沉寒,三陰厥逆,濕淫腹痛,胃寒蛔動;治經(jīng)閉;補虛散壅。

  18.王好古:治督脈為病,脊強而厥。

  19.《本草綱目》:治三陰傷寒,陰毒寒疝,中寒中風,痰厥氣厥,柔痓癲癇,小兒慢驚,風濕麻痹,腫滿腳氣,頭風,腎厥頭痛,暴瀉脫陽,久痢脾泄,寒瘧瘴氣,久病嘔噦,反胃噎膈,癰疽不斂,久漏冷瘡。合蔥涕,塞耳治聾。

       20.《本草備要》:補腎命火,逐風寒濕。

       21.《本草從新》:治痘瘡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證。

薏苡附子散治風濕性心臟病的特效方

右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這個緩急的意思就是隨氣候而改變。比如說西醫(yī)說啊這個風濕性心臟病。你氣候一變冷它就開始痛,氣候一回溫它就好了。時好時壞。有時候發(fā)有時候不發(fā)。胸痞。那用薏苡附子。諸位解讀處方的時候,附子是去寒,薏苡是不是去濕?所以這個病人一定是寒濕嘛,所以才會有這個處方出來,所以你要反過來想,那當同氣相求,氣候當溫度下降以后,寒又帶點濕氣的時候,就會引發(fā)那個病,因為病人本來就是有寒濕在身體里面。所以溫度一改變,它開始就發(fā)病了??諝饫锩娴臐裉?,也會引發(fā),哦,所以時好時壞,這叫胸痞緩急者。那臨床上我們治療西醫(yī)講的哦風濕性心臟病,這兩味藥就夠了。一劑知、二劑已。那使用的時候薏苡仁,附子等量。

你......你看他怎么使用的啊,薏仁呢,哦,十五兩,哦,大附子,你不管它幾兩。十枚啊怎么樣,他是兩味藥把它打為散劑,是用粉劑來吃的,不是用湯劑。你不要去煮,把它打兩個是等量,那每次呢吃一個湯匙,湯匙就是我們現(xiàn)在喝的湯匙的平的湯匙一匙就好了啊,一天吃三次。那這種風濕性心臟病,只要覺得氣候改變的,氣候一變心臟痛通通可以用。

在大家在治療心臟病,哦,有個訣竅。哦,治心臟病呢一定要記得提醒病人保冷,被子少蓋一點,衣服少穿一件。老師這個很多人這個心臟病穿的比較溫暖怕得,怕發(fā)心臟病,反而穿得多。錯了,要冷,哦,我治療心臟病的時候,我就會跟病人說,我開始今天幫你治療啊,下完針,你現(xiàn)在開始每天啊,用冷水去沖腳,每天晚上睡覺前,或者有空沒事,在那邊,沒有事情的時候,電視少看一點,跑去沖,用冷水沖腳。哦,那他說為什么?哦,因為你冷水一沖腳的時候,那個冷的一刺激到腳,腳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剛開始一兩分鐘,一兩分鐘的時候覺得水很冰。哦,但是你一直在,用那個水冰水在沖腳的時候,心臟會收到訊號,誒,太冷了。心臟力量會心臟自己會刺激,刺激到心臟,心臟就會開始搏動,把熱導到腳上去。所以你同樣是冷水,你不斷的沖,一兩,一分鐘、二分鐘到第三分鐘以后,你以為水是熱的,然后你再去摸,誒,水還是冰的啊,哦,可是你感覺到水沖到腳上是熱的,為什么?就是因為你刺激他的心臟。讓心臟自己來痊愈。哦,那夏天的時候呢,你用洗冷水澡,冬天的時候叫心臟病的病人去洗冷水澡實在是折磨對不對,用冷水沖腳,夏天的時候最好洗冷水澡。哦,所以治心臟病要保冷,哦,保冷。所以很多人呢,冬天到出外去,心臟病的病人呢,少穿一件外套就不容易得心臟病,不容易發(fā)心臟病。反而你把身體包的太暖,反而容易得到心臟病,這都黃帝內(nèi)經(jīng)的。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

附子常用藥對配伍整理分析

臨床應用: 黃芪:生用:治自汗,盜汗,血痹,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

炙用:治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氣虛血脫,崩帶,及一切氣衰血虛之證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 黃芪配附子,見于《姜春華醫(yī)論集》實脾湯

各家論述:《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fā),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瘍

……同桂枝、附子則治衛(wèi)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

藥對名稱: 鹿茸、附子

性味: 鹿茸:甘咸、溫

附子:辛甘、熱、有毒

歸經(jīng): 鹿茸:歸肝、腎經(jīng)

附子:歸心、脾、胃經(jīng)

功效: 鹿茸:壯元陽,補氣血,益精髓,強筋骨

附子:回陽補火,散寒除濕

主治: 1、畏寒肢冷,腰膝酸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瀉

2、風寒濕痹

配伍機制: 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明,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
二藥配伍,相須互補,壯陽散寒、止痛效力劇增

用法用量: 鹿茸:2-6g

附子:6-12g

臨床應用:鹿茸:治虛癆羸瘦,精神倦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痿,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

附子:治陰盛格陽,大汗亡陽,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腳氣水腫,小兒慢驚,風寒濕痹,痿躄拘攣,陰疽瘡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

藥對出處:鹿茸附子,見于《世醫(yī)得效方》茸附湯

各家論述:《本經(jīng)逢原》:“鹿茸功用,專主傷中勞絕,腰痛羸瘦,取其補火助陽,生精益髓,強筋健骨,固精攝便,下元虛人,頭眩眼黑,皆宜用之

”《本草備要》:“附子,補腎命火,主風寒濕

藥對名稱: 當歸、附子

性味: 當歸:甘辛、溫

附子:辛甘、熱、有毒

附子之類,投之太多,適足以發(fā)其虛陽,緣內(nèi)無精血,不足當此勐劑

五勞者,五臟之勞也。皆因不量才力,勉強運為,憂思過度,嗜飲無節(jié),或病失調(diào)理,將積久成勞,其病頭旋眼運,身疼腳弱,心怯氣短,自汗盜汗,或發(fā)寒熱,或五心常熱,或往來潮熱,或骨蒸作熱,夜多惡夢,晝少精神,耳內(nèi)蟬鳴,口苦無味,飲食減少,此皆勞傷之證。五臟雖皆有勞,心腎為多。心主血,腎主精,精竭血燥則勞生。治勞之法,當以調(diào)心補腎為先,不當用峻烈之劑,惟當溫養(yǎng)滋補,以久取效。天雄、附子之類,投之太多,適足以發(fā)其虛陽,緣內(nèi)無精血,不足當此勐劑。不可因有熱,純用甜冷之藥以傷腎氣。獨用熱藥者,猶釜中無水而進火也;過用冷藥者,猶釜下無火而添水也。非徒無益,又害之耳。宜十全大補湯,或雙和散、養(yǎng)榮湯、七珍散、樂令建中湯,皆可選用。間進雙補圓。若有無故身體瘦軟,絕無力氣,別無他證,此平日作勞太過,血氣虛而筋失養(yǎng),宜劫勞散或和氣湯倍芎、歸。又有言語讀誦,過耗神氣,致成虛損,是為叫唿走氣,宜于十全大補湯等藥選用。

只要用藥正確、適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劑量超出醫(yī)書記載幾十倍都沒有危險。廣東省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yī)師毛煒表示,根據(jù)文獻,既有服用10克小劑量附子一次就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報道,又有在搶救危重病過程中,24小時內(nèi)用量超過500克而不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例子。其實劑量大小與會否中毒沒有絕對的正比關系,中毒與否還牽涉到其他多種誘因,而且不同的藥典記載的劑量范圍也不同,暫沒有統(tǒng)一結論。毛煒說。

  她表示,中醫(yī)界對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種觀點:一種畏附子如虎狼,索性棄用此類藥物;一種認為附子毒性劇烈,應當小劑量使用,如《中藥大詞典》中附子的用量為3克~9克;第三種觀點主張根據(jù)病情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差異選擇劑量,常用劑量在15克~60克;第四種是溫陽派主張的超大劑量使用附子,特別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癥和腫瘤等疑難病癥時,使用的劑量更大,起始劑量多在45克~75克之間。

  導致附子用量差異巨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古今劑量換算認識的不同。目前,藥典、教科書多認為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時期的1兩相當于現(xiàn)代的3克,但據(jù)現(xiàn)代一些醫(yī)史學家的考證,當時的一兩應相當于現(xiàn)代的15。625克,兩者相差5倍多。毛煒解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學術流派、不同醫(yī)家之間認識和經(jīng)驗的不同。

  附子被中醫(yī)奉為保命要藥

  據(jù)介紹,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味辛甘,性大熱,有毒。主要產(chǎn)于四川、陜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關于它功效的記載: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由于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濕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溫里補火要藥,也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把附子、人參、大黃、熟地共列為藥中四維,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藥。

  在現(xiàn)代臨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壓狀態(tài)、冠心病及風心病和多種疑難疾病。據(jù)統(tǒng)計,在500張常用著名方劑中附子的使用頻率為13。20%,是歷代醫(yī)家治療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的常用藥之一。

  中藥含附子熬時切莫加冷水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藥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毒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毛煒表示,附子中毒絕非只和劑量大小有關,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炮制方法包括藥材質(zhì)量不好、不當、長期過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shù)取?/u>

  我們臨床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不懂正確煎煮含附子的中藥。毛煒說。這類藥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時。掌握火候有一個訣竅:取一片煎過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沒有麻口的感覺,表明煎煮火候到了,這時可以放入其他藥物,如果仍感覺麻口,則需繼續(xù)煎煮。因此,很多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生通常會在處方中附子這味藥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藥一般耗時較長,有些市民煮藥時發(fā)現(xiàn)水干就中途加冷水。這樣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應屬大忌。毛煒說,煎藥前應充分估計好水量,一次性加夠;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水快煎干,應該先關火、待藥冷卻后再加入適量冷水,然后重新開始煎煮、計時;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開水。

  中藥材附子,有毒,使用不當可致人體呼吸中樞麻痹、引起心臟驟停;但同時它又被譽為中醫(yī)要藥,從醫(yī)圣張仲景到現(xiàn)代醫(yī)學名家,不少人用它讓患者起死回生。然而,不同的藥典、教科書、流派,對于附子的劑量使用范圍卻觀點大相徑庭。超出老祖宗經(jīng)典藥量用附子會否中毒?除劑量大小外,藥材不好、炮制、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shù)榷伎蓪е轮卸景l(fā)生。


附子配伍運用匯粹

附子味辛、甘,大熱。主入心、腎、脾經(jīng)。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陰盛陽衰,大汗亡陽,吐利厥逆,虛寒瀉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氣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無處不到”(《本草經(jīng)讀》),能上助心陽通脈,中溫脾陽健運,下補腎陽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最善溫腎氣、補元陽、救厥逆、祛寒濕、除痼冷,為溫里回陽,救逆固脫之要藥。虞摶謂:“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風寒;引溫里藥達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濕?!薄秱N要》謂:“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幖爸泻畩A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瓓A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建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薄侗静菡x》曰:附子“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jīng)重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nèi)徹外,凡三焦經(jīng)絡,諸臟諸腑,果真有寒,無可不治?!?br>附子是中醫(y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眾多名醫(yī)的推崇。如明代名醫(yī)張景岳把附子列為“藥中四維”之一。他說:“夫人參、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鼻宕t(yī)陸懋修稱:“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現(xiàn)代名醫(yī)吳佩衡則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黃、桂枝、細辛、石膏、大黃、芒硝、黃連列為中藥十大主帥,指出“此十味藥品,余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币压拭t(yī)何紹奇謂“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補,可寒可熱,可行可止,可內(nèi)可外,隨其配伍之異而變化無窮,用之得當,療效卓著,在群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它是‘百藥之長’,是并不過分的?!?從上述昔賢論述中,足見附子在名醫(yī)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漢張仲景以降,歷代善用附子之醫(yī)家舉不勝數(shù),近代更有以附子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吳附子(吳佩衡)、李附子(李彥師)、附子先生(傅夢商)等,他們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療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發(fā)揮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醫(yī)林佳名。然則,附子性大熱,力峻猛,有大毒,臨床應用顧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屢見不鮮,故有“終身視附子為蛇蝎”者。故惲鐵樵曾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之所以會出現(xiàn)附子中毒的情況,除認證欠準、劑量失宜、煎煮不當、服法欠妥、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當也屬常見。故本文擬對歷代著名醫(yī)家運用附子之經(jīng)驗中關于附子的配伍方面進行收集整理,為充分發(fā)揮附子之獨特療效,提高醫(yī)療質(zhì)量添一綿薄之力,不當之處,尚請賢達指正。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長于回陽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徹內(nèi)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陽通脈之功,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藥配伍,相須并用,干姜能增強附子回陽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說:“附子無姜不熱”。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減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減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陽證,常與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稱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湯即姜、附、草同用,以溫中散寒,回陽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溫腎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烏梅丸雖用姜附,卻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或大汗、大吐、大瀉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等亡陽證。
2、治脾腎陽虛之慢性腹瀉,如《附子配伍治六頑疾》治張男患慢性泄瀉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熱毛巾溫敷,其痛方緩,舌胖苔白膩,脈沉細。大便常規(guī)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黨參15g,炒白芍15g,烏梅6g,蒼術10g,隨證加減,調(diào)治20多劑而獲效。

二、附子配肉桂
二藥均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長于回陽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緩,長于暖下焦而溫腎陽,并引火歸元以攝無根之火,行氣通滯。相須為用則溫腎助陽,引火歸元,溫經(jīng)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下焦命門火衰,腎陽不足之腰膝酸軟,形寒足冷,陽痿,尿頻,睪丸冰冷,肢體厥逆,浮腫喘滿等癥。

三、附子與桂枝
附子溫腎陽,通行十二經(jīng),逐寒祛濕止痛,通利關節(jié),可祛深伏之寒濕。桂枝溫經(jīng)散寒,橫通肢節(jié),可解肌散表淺風寒。二藥合用,相得益彰,溫通心腎陽氣,散寒通經(jīng)止痛功效益增。
主要用于:
1、陽虛外感風寒濕邪的畏冷,四肢疼痛等癥(附大于桂)。
2、心陽虛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則心力不支,脈細弱或結代(桂大于附)。陳妙峰用二藥又配黨參、黃芪、麥冬、丹參、炙甘草治療陽虛型心律失常,認為附子強心,增加心肌供血,使竇房結功能興奮性增強,改善傳導功能,對緩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均可隨證選用10—30—45克。張伯叟經(jīng)驗治療心痹(冠心病、心絞痛),溫陽通陽善用附子、桂枝,特別是附子一味,既能溫陽又能通陽,尤于桂枝。

四、附子配烏頭
附子性大熱有毒,能散寒燥濕,除痹溫中,通陽止痛。烏頭性溫有大毒,辛散溫通,能搜風除濕,逐寒開痹,破積散結;二藥合用散寒袪濕功倍,除痹止痛效靈。
主要用于:風寒濕痹,肢體關節(jié)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

五、附子配細辛
附子溫里扶陽,散寒滯通經(jīng)脈。細辛外散風寒,內(nèi)祛陰凝,溫通腎氣,開通諸竅。二藥合用,溫通宣散,徹表入膀胱經(jīng),徹里入腎經(jīng),相得益彰,共奏溫陽散寒凝,蠲痰飲,暖胞宮之功。二藥表里兼顧,陽復表解,在內(nèi)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為止痛要對。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qū)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崩铌剑骸凹毿粒涡霸诶镏?,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br>主要用于: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骨節(jié)疼痛之癥。
2、風濕關節(jié)疼痛難忍,屈伸不利之證。
3、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屬陽虛寒凝者。但有觀察認為細辛有誘發(fā)心房纖顫之可能,故對有心房纖顫傾向者應慎用。
4、陽虛寒凝水飲咳喘,用為要藥。龔志賢自擬扶腎蠲飲湯,用附子30克、細辛6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方中取附子溫陽化飲,細辛散寒蠲飲之功,而有較好療效。
5、用于治療腎陽不足,寒凝胞宮之痛經(jīng)、閉經(jīng)、不孕。如朱久之用治子宮寒凝不孕可獲得溫陽暖宮散寒凝種子之效驗。

、附子配花椒
附子、花椒同為辛熱之品,有溫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腎經(jīng)而溫陽氣,溫腎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較峻?;ń飞谱咧薪苟⒑?,溫中止痛,暖脾止瀉作用較強,二藥并用,脾腎同治,相輔相助,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力極強。
主要用于:
1.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
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七、附子配半夏 
附子大辛大熱,補命火回陽救逆,溫中土散寒消陰,祛風勝濕,溫經(jīng)止痛,通行十二經(jīng)脈,上下表里,無所不到;而半夏辛溫,豁痰逐飲,消痞散結,降濁止嘔,降氣平喘。二藥配伍,散臟腑、經(jīng)絡、表里、上下的痰飲停滯,使陰寒得散,脾腎得溫,水濕得化,痰飲得消,則陽虛痰濁痞嘔諸癥自除。
主要用于:身冷畏寒,痰涎壅盛,脈沉遲弦緊或虛而無力等。吳佩衡常用四逆湯合二陳湯加麻黃、細辛治一切肺部痰飲陰證,如新老咳嗽、哮喘,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表證顯著者用小青龍湯加附子,皆用附子配半夏。
注:“本草名言十八反”明言半夏反烏頭,而川烏、附子同出一物,理應半夏亦反附子了。清·張璐《本草逢原》如是說,近代名醫(yī)張錫純亦稱“附子烏頭天雄皆反半夏”。近代習慣用法及當今教材,多認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應用。然而,半夏附子配用歷有記載。如《金匱》附子粳米湯,《扁鵲心書》附子半夏廣皮生姜湯,《傳言適用方》太一丹,《千金方》半夏湯、附子五積散,《證治準繩》小半夏湯,《張氏醫(yī)通》附子散。據(jù)陳馥馨氏統(tǒng)計,在《普濟方》和《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含十八反組對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數(shù)最多,達163方,可見其配伍應用的普遍性了。
  半夏反附子,畢竟是前人教訓的總結,出現(xiàn)了毒性,可能指生品鮮品,毒性過大;或炮制不得法,毒性殘留;或用量過大,毒性增加;或冷水煎藥,時間過短;或藥后飲酒,溫??;或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過高,使中毒因素增加;抑或個體差異,對二種藥物有不良反應等等。然而實踐證明,只要注意防范,如法應用,不必禁忌。

八、附子配鹿茸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陰,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二藥配伍,相須互補,溫命火填精髓,壯陽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瀉。白清佐經(jīng)驗用治此證每以鹿茸3克研末,熟附子15克煎湯送服。
2、風寒濕痹。

九、附子配艾葉
附子配艾葉溫經(jīng)暖宮。
主要用于:沖任虛寒,經(jīng)閉,腹痛等癥。

十、附子配胡蘆巴
附子配胡蘆巴,二藥皆能溫陽散寒止痛,相配則效力更著。
主要用于:陽虛寒濕內(nèi)盛之小腹及下肢冷痛等癥。

十一、附子配麻黃
附子大辛大熱,峻補元陽。麻黃辛溫,發(fā)汗解表。二者相配,一攻一補,助陽解表,用于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可以避免陽虛無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傷陽。使之汗中有補,汗出不傷正;補中有散,扶正而不礙邪。
附子具有溫腎壯陽,化氣行水之力,麻黃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合而使用,溫陽利水消腫之功頗佳。
另外,附子辛熱,溫通經(jīng)脈祛里寒。麻黃辛溫,宣通經(jīng)絡散外寒;相配則溫經(jīng)通脈,助陽散寒。
代表方劑: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主要用于:
1、外感病,如支氣管炎、哮喘、陽虛外感、寒性咳嗽等。
2、經(jīng)絡骨節(jié)病,如風濕痹證、面神經(jīng)癱瘓、半身不遂等。王大經(jīng)體會二藥合用能增強溫陽散寒除痹痛之功,善用二藥配伍治療寒濕痹痛。
3、心血管疾病,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應用的方面很廣,但鮮有用于水腫者。近年藥理發(fā)現(xiàn)麻黃、細辛、附子三藥配伍,能加強麻黃抗過敏反應的功能。
4、心腎陽虛咳喘。虛喘不忌麻黃,肺心病痰飲咳喘、水腫,可隨證選用三拗湯、越脾湯、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加減有較好療效。顏德馨治哮喘之偏于寒勝者,最喜冠此兩味。董建華也善配用二藥助陽平喘,對心腎陽虛,痰飲咳喘,或兼有外感風寒者,用之頗有溫陽化飲、宣肺平喘功效,常又與白果、五味子等配伍,虛喘用麻黃的劑量宜隨證酌定,有的體會虛喘用麻黃的劑量為治實喘的1∕2,一日量掌握在3-6克為宜。邱祖萍將附、麻與生脈散相伍為用治療肺心病合心衰,認為附子溫腎壯陽、化氣行水,麻黃宣肺平喘、發(fā)汗利水,且二者均具強心作用,故能茯效。
5、麻黃宣通寒滯提高心率以治標,附子溫心腎陽氣以治本,為治療心腎陽氣不足遲脈癥的常用有效配伍。附子能提高竇房結功能并改善房室傳導阻滯。范昌華治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逐漸增加凈麻黃60—120克,熟附子15—30克,并配伍細辛4—15克。范氏的經(jīng)驗用量可供參考。但有認為麻黃、細辛增加是拔苗助長。
6、陳耀堂運用二藥治療中風偏癱屬肝陽不足,陽虛生風者。
7、腎炎腎病屬陽虛表寒之水腫、咳喘。

十二、附子配人參
附子善溫陽散寒,具有回陽救逆作用。人參善補五臟元氣,具有益氣救脫作用。二藥配伍,互補協(xié)調(diào),上助心陽,下補腎陽,中益脾陽,補益元氣,回陽固脫,附子得人參則回陽而無燥熱傷陰之弊,人參得附子則補氣而兼溫里之功。
吳謙云:參附“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xiāng),傾刻生陽于命門之內(nèi),方之最神捷者也?!薄秱N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幖爸泻畩A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者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見A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人參回元氣于無何有之鄉(xiāng),王道也;黑附子回陽,霸功赫奕,”柯雪帆:“回陽救逆的附子與大補元氣的人參配伍是溫與補的結合,又是陽與氣的相互促進,有協(xié)同配合作用。單用附子溫陽,雖一時陽氣恢復,恐難持久?!秱摗酚小}暴出者死’之誡。若單用人參,元氣雖能恢復,元陽未振,陰寒之邪難以消散,有再次厥逆之險。參附相配才能有效挽救重危病人垂絕之陽氣。再者,附子辛熱,人參甘平,二者相配能起協(xié)調(diào)平衡作用?!?br>主要用于:
1、重病、久病、失血致元氣大虧、陽氣暴脫之大汗、肢厥、息微、脈沉微欲絕或浮大無根。
2、寒濕所致骨節(jié)、胸腹疼痛諸證。
3、附子配人參為參附湯,以此制成的參附注射液,臨床廣泛用于心衰、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癥搶救,使用方便,療效更著。
4、祝味菊亦常用之認為這是傷寒少陰病出現(xiàn)虛脫時的無上妙法。
參附相伍若用于扶陽復脈,附子宜生用;用以溫經(jīng)散寒止痛,附子宜炮用。
但因人參物稀價昂,近人經(jīng)驗,以黃精、甘草各一兩或黨參一兩代替人參,可收到同樣療效。

十三、附子配黃芪
附子入心、腎,溫補護陽,既溫腎陽,又溫脾陽。黃芪入肺、脾,健脾利水,益氣固表。二藥合用,心肺雙補,脾腎同治,補火生土,有溫陽利水,益氣固表止汗之功。
《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fā),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瘍。……同桂枝、附子則治衛(wèi)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br>主要用于:
1、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等癥。
2、水腫,小便不利,四肢不溫,畏寒等癥。

十四、附子配茯苓
附子辛甘大熱,補火助陽,溫腎散寒止痛;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滲濕。二藥配伍,溫腎健脾利水,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茯苓得附子則補火生土,使水有所歸;附子得茯苓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
主要用于:
1、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之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惡寒脈沉,或腹痛下痢。
2、陽虛寒濕內(nèi)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之證。

十五、附子配白術
附子溫腎暖脾,散寒除濕,補火生土。白術補益脾氣,溫運脾土,燥濕利水。二藥配伍,有溫陽散寒,健脾除濕,利水,通經(jīng)絡之功,并有脾腎兼治之作用。
張元素:“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濕藥少加之引經(jīng)?!?br>主要用于:脾腎陽虛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眩暈、便血及風濕關節(jié)痹痛等證。(注:術、附并用,若用于除痹,附子量宜大;若用于溫陽,利水止瀉,白術用量宜大。)

十六、附子配甘草
附子辛甘大熱,能回陽救逆,其性峻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jīng),驅(qū)散寒濕之邪。甘草甘平,具甘緩之性,與峻藥配合能起緩和作用;有補中益氣之功,與溫熱藥相配,能增強溫補功能;有解毒功能,能減輕附子的毒性。二藥配伍,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且甘草有補土伏火之功。實驗證明甘草與熟附子一起煎煮使后者的毒性大為降低。
《景岳全書·本草正》:“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緩;附子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調(diào)營衛(wèi)?!薄稖罕静荨罚骸案阶永碇杏酶什荩制滟陨弦?;調(diào)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
主要用于:
1、風濕痹證,骨節(jié)疼痛,不得曲伸。
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十七、附子配當歸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純陽無陰之品。當歸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二藥一散寒一補血,一溫經(jīng)一調(diào)經(jīng),一強陽一滋陰,互補為用,具陰陽兼顧、剛柔互濟之妙義,當歸滋潤可制附子溫燥,并引附子入血分,則溫運之力更宏,附子溫通可助當歸活血通經(jīng)。二藥配伍,補血而奏溫通之功,溫經(jīng)而具養(yǎng)血之效,助陽溫經(jīng)、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顯著。
《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陽,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br>主要用于:
1、血海虛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后期不行以及血證、痛經(jīng)之屬虛屬寒者。
2、胸痹,心痛。

十八、附子配生地
附子溫通心陽,而較剛燥,生地養(yǎng)陰,通心脈,而柔潤。二藥合伍,溫陽以生陰,滋陰以化陽,剛柔相濟,陰陽兩調(diào)。
主要用于:
1、用于治療心臟疾病。陳蘇生經(jīng)驗,生地黃強心,兼能清熱養(yǎng)陰,得附子之通利,有利于心臟傳導功能的恢復和心肌炎的消除。二藥剛柔相濟,削減附子之燥烈,發(fā)揮附子“是心臟之毒藥,有是心臟之圣藥”的配伍效應。附子溫陽強心、生地滋陰強心,含有益于心臟功能的微量元素,能促進組織復新,恢復某些激素的正常功能。故二藥合伍對多種心臟疾病很是適宜。風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等屬心陰陽兩虛或心陽不足者均可選用且用為要藥。張伯叟體會心律失常屬寒熱夾雜,陰陽互損之證,用附子配伍地黃、麥冬,??扇⌒?。
2、類風濕關節(jié)炎用之頗宜。姜春華認為,生地黃,《本經(jīng)》稱之有“除痹”、“逐痹”之功。故治頑痹常用大劑量地黃,用至150克,加入溫經(jīng)通絡復方中,溫痹清營,扶正驅(qū)邪,剛柔相濟,療效較激素加抗風濕藥為勝。
3、慢驚風屬陰陽兩敗之證,涼潤有忌,溫補有慮。二藥合伍甚為適宜。程門雪善用附子理中地黃湯治之,可獲良效。

十九、附子配熟地
附子溫腎助陽,性燥烈。熟地黃補陰養(yǎng)血,性滋膩。附子稟純陽而主動,走而不守;熟地黃稟純陰而主靜,守而不走。二藥一溫陽、一補陰,互補協(xié)調(diào),陰陽雙益。附子可制熟地黃之滋膩,熟地黃可緩附子燥烈。二藥合用,補而不膩,行而不散,補陽之中寓以陰配,益陰中寓以陽助,為兩補陰陽之妙劑。
《本草經(jīng)讀》:“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不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之法?!?br>主要用于:
1、陰陽兩虧的疾病,祝味菊對此均用附子與熟地,再配合巴戟天、淫羊藿等,頗有效果。
2、陰疽,祝氏曰:陰疽之病,皆緣人體正氣無力抵抗外來之細菌。治療之法必須增加人體之力量,使其由陰轉(zhuǎn)陽,方為順事。故祝氏治陰疽,每以陽和湯為主,再加附子。

二十、附子配白芍
附子溫陽散寒通經(jīng),回陽救逆。白芍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和營柔肝。附子以溫腎之真陽推動臟腑氣血,助白芍滋養(yǎng)陰血。白芍酸收斂陰,兼緩附子燥烈,使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耗血。二藥一陽一陰,一熱一寒,一散一收,一剛一柔,一動一靜,合用回陽而益陰,溫陽而養(yǎng)血,祛寒而止痛,溫而不燥,養(yǎng)而能通,共奏溫陽散寒,養(yǎng)血和營,養(yǎng)陰和陽,緩急止痛之功?!豆沤衩t(yī)方論》趙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則火能生土,而水有所歸矣;腎中得附子,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更得芍藥之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备阶优浒咨郑娪凇秱摗犯阶訙?br>主要用于:
1、虛勞里急,腹痛攣急拘緊屬陽虛血弱者用之頗有效驗。
2、陽虛肝寒脅痛,少腹拘急,痛經(jīng)等用之也宜。何子淮用附子回陽逐寒,芍藥和營止痛,治寒凝胞宮之痛經(jīng),溫陽逐寒而不傷陰動血。

周映霖【超附子量不中毒的秘密、附子配伍運用匯粹】2
                                 

                              優(yōu)質(zhì)無膽 附子片

附子溫中通陽,散寒止痛;薏苡仁上清肺金之熱,下利腸胃之濕,能舒筋緩急,通利關節(jié),附子配薏苡仁溫陽化濕,除痹止痛。
主要用于:
1、寒濕痹痛,關節(jié)痛甚者及小腿腓腸肌痙攣疼痛。
2、現(xiàn)代用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治療慢性闌尾炎、闌尾膿腫、闌尾包塊效果較好。

二十二、附子配蒼術
附子辛甘大熱,補火助陽,散寒止痛。蒼術辛散苦燥,能祛風濕。二藥合用散寒除濕。
主要用于:急慢性關節(jié)炎及痛風等。

二十三、附子配虎骨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虎骨辛通溫補,壯骨強筋,散寒通絡、止痛。相配有強筋骨、散寒止痛作用。
主要用于:風濕痹證之關節(jié)筋骨疼痛。
(注:現(xiàn)在虎骨屬于禁用藥品,此藥對列此僅供參考)

二十四、附子配丹參
附子為強心要藥,丹參能入心包絡破淤,二藥合用,可直達心包絡溫陽活血。
主要用于:胸痹心悸脈結代。

二十五、附子配酸棗仁
附子溫通心陽,興奮強壯,強心。酸棗仁滋養(yǎng)陰血,益心肝安心神。二藥辛通酸收,溫陽養(yǎng)陰并施,溫而不燥,養(yǎng)而能通,興奮寓靜養(yǎng),共奏溫心陽養(yǎng)心陰安神之功。
主要用于:
1、祝味菊經(jīng)驗,二藥配伍具有強心之效力,勝于西藥之毛地黃,夫毛地黃之強心,固為西醫(yī)所推崇,但藥效不能持久,何況毛地黃對有些病人有副作用,而附子、酸棗仁之強心則無此流弊。常于辨證中加用二藥,重用附子18克,酸棗仁30克,有較好溫養(yǎng)強心作用。
2、陳蘇生經(jīng)驗,二藥合用能調(diào)節(jié)心血管系統(tǒng)植物神經(jīng)功能之紊亂,治心動過速,脈來早搏有效。從中醫(yī)辨證應以心陰陽兩虛,陽虛無以溫陽心神,心陰血不足無以柔養(yǎng)而虛煩不寐,心悸,心動過速,脈細數(shù)或脈律不齊者為宜。
3、藥理研究認為,二藥各自有導致心律不齊或心搏停止的可能。臨床雖然多配伍應用,但仍需注意觀察。

二十六、附子配磁石
附子藥性剛燥,氣雄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健運,下補腎陽以益火,回陽救逆,散寒止痛,為溫里扶陽要藥。磁石辛寒,為重鎮(zhèn)安神、益腎納氣、潛陽要藥。二藥合用,一主興奮主強壯,一主靜主抑制,動靜相合,溫陽不失升浮燥烈,鎮(zhèn)靜不失于沉降郁遏,共奏溫陽鎮(zhèn)靜安心神之功。附子得磁石之使,功擅溫腎潛陽,有溫下之力,而無熱上之弊。用磁石之重鎮(zhèn),制附子票悍不守之性,令其直趨下焦溫腎陽,益命火。
此藥對祝味菊善用之,并稱之為溫潛法,并云:“附子興奮,磁石鎮(zhèn)靜,興奮伍鎮(zhèn)靜,則失其興奮鎮(zhèn)靜而為強壯矣?!薄皻馓摱d奮特甚者,宜與溫潛之藥”,“神經(jīng)衰弱者,易于疲勞,又易于興奮”;章次公、陳蘇生也善用二藥配伍。章氏謂:“有些失眠患者,單純用養(yǎng)陰安神、鎮(zhèn)靜藥物不佳時,適當加入桂、附一類興奮藥,每獲佳效?!标愂戏Q:“附子加磁石,興奮加鎮(zhèn)靜,具強壯之功,能抑制虛性興奮?!?br>主要用于:
1、用治心腎陽虛,虛陽上浮,擾心神而心悸心慌、不寐、耳鳴耳聾、眩暈、咳嗽、咯血、口糜等有良好溫養(yǎng)鎮(zhèn)潛之功。陳蘇生善用二藥相伍治心悸、失眠等神經(jīng)衰弱癥有卓效,但有房室傳導阻滯不用磁石。陳氏用二藥又配棗仁,體會有安撫調(diào)節(jié)作用,對長期失眠,形神具憊之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心動過速,脈來早搏有較好效驗。朱良春對失眠久治不愈,疊進養(yǎng)陰鎮(zhèn)靜藥無效時,恒用溫補鎮(zhèn)攝選磁石配仙靈脾收效較佳。
2、徐仲才經(jīng)驗,高血壓病人脈細,夜尿頻多者,特別是第二、三期的病人,常表現(xiàn)為上盛下虛。附子配伍磁石、石決明、二至丸,或黃芩、地龍。以溫下引火歸原,鎮(zhèn)靜平肝,取得較好療效。
3、程門雪則喜用附子與牡蠣、石決明、地骨皮、白薇配伍,有纈抗緩和之義。胡國俊也用附子配牡蠣交通心腎治心腎不交諸證。
4、祝味菊治感冒正虛陽浮,邪氣外干者,取桂枝、白芍、杏仁加附子、磁石、石決明等。

二十七、附子配羚羊角
附子回陽救逆,溫陽散寒,通絡止痛。羚羊角清熱散血解毒,平肝熄風。二藥一動一靜,一溫一寒,合用具有兩大作用:1、交濟陰陽肝旺于上,腎虧于下,肝腎不交,母子分離。今用羚羊角鎮(zhèn)肝逆,使其從上達下,附子鼓動腎陽,蒸發(fā)腎水,使其從下涵上,二者得交,則肝腎同歸于平矣。2、扶陽長陰“陽無陰則不長,陰無陽則不生。”在育陰滋水的同時,可兼用扶陽以促進腎水的蒸發(fā),因此,古人亦多用附子配合滋腎藥中。且羚羊角能制肝木之剛,附子能固腎中之陽,兩者并用,即扶陽長陰之義。
主要用于:
1、祝味菊經(jīng)驗,羚羊角治腦,附子強心,體虛而有腦癥狀者最宜。對陽虛而沉寒痼冷滯于脈絡所致頑固性偏正頭痛如掣,畏寒喜包裹等用之甚宜。
2、陽虛型高血壓,頭眩頭痛肢麻而冷用為要藥。對中風閉脫互見者,程門雪善用二藥配伍與人參、竹瀝、姜汁、至寶丹、導痰湯同服,頗收效驗。

二十八、附子配石決明
制附子能鼓動命門之陽,蒸發(fā)腎水,使其從下濟上。石決明能鎮(zhèn)肝陽之上逆,使其從上達下,二藥寒熱并用,水火交濟,可促使陰平陽秘。
主要用于:水火不交之心悸、怔忡;肝陽夾痰熱上犯清竅之頭目昏痛;腎陽衰微,肝火亢盛之失眠、癲狂等神志病,每獲良效。徐小圃用附子配磁石、龍齒育陰潛陽,亦與此法相同。

二十九、附子配代赭石
張錫純云:代赭石“能生血兼能涼血,其質(zhì)重墜”,苦而微寒,主入肺經(jīng),和辛熱又走而不守的附子相配,一寒一熱,一靜一動,有調(diào)燮陰陽,固澀沖任之效。
主要用于:
1、崩漏,胡翹武認為凡體素虛寒或陰病及陽,血分有熱之崩漏者,如用止血劑少效,可試用赭石配附子。
2、近人還有將二藥共配甘松、藜蘆、凌霄花、石菖蒲治癲癇的報道。

三十、附子配生石膏
附子溫通心陽,回陽救逆。生石膏清宣肺熱平喘,清透陽明氣分邪熱,生津除煩。二藥辛寒辛熱并行,溫陽清泄并施,相輔相成,清不傷陽,溫不傷陰,陰陽互化。
主要用于:
1、姜春華經(jīng)驗生石膏有減弱心力的副作用,與附配伍,互制互濟,溫陽清熱,各展其長。溫熱病,氣分邪熱熾盛,耗傷心陽,心力不支而致虛脫、休克、心力不足用為要藥。如肺熱壅盛之肺炎合并心衰,可用麻杏石甘湯合附子,甚者又加人參龍牡,有溫陽救脫,清宣肺熱之功。
2、近代祝味菊先生以附子配石膏治高熱,認為二藥同用,一以制炎而解熱,一以扶陽而固本。附子之溫,固可減低石膏之寒涼,然不能消除其制止分泌之功;石膏之寒,已是抵消附子之溫,然附雖失其熱,而不減其強心之作用。體質(zhì)虛弱而炎熱不過盛,可重附而輕膏;體質(zhì)略虧而炎熱頗盛,又可重膏而輕附。
3、徐小圃先生治小兒暑熱癥(又曰夏季熱)有以附子、石膏同用者。此病主癥為發(fā)熱、頭額干灼、煩躁、口渴多飲,但又兩足不溫、小便頻多且清。徐先生認為是元陽虛于下,邪熱淫于上,故創(chuàng)制清上溫下方來治療。清上用黃連,溫下用附子,又伍以磁石、龍齒、覆盆子、菟絲子、桑螵蛸、縮泉丸、蛤粉、天花粉等,有時也加石膏清熱。徐氏哲嗣徐仲才先生也曾治很多小兒暑熱癥,主用清上溫下法,清上用石膏、黃連、蓮子心等,溫下主要用附子效果良好。又如走馬牙疳重癥,癥見唇腐齒脫,腮穿腭破,一般總以為胃火熾盛,徐小圃先生治此,也以清胃泄熱為主,但遇兼見腎陽虛征象者敢用附子于清熱藥中。
4、用于陽熱在上,陰寒在下,心煩發(fā)熱,肢冷腹痛,屬陽明厥陰二經(jīng)同病者及重癥消渴證。如清代舒馳遠治天慶班小生患痢,其癥上身發(fā)熱,下身作冷,認為陽熱在上,陰寒在下,心中煩熱為陽明里熱,用石膏;口苦咽干為少陽腑證,用黃芩;食不下屬太陰用黃芪、白術、半夏、砂仁;身重多汗為少陰亡陽,用熟附子、炮姜、破故紙;厥逆腹痛為厥陰里寒,用生附子、吳茱萸,一劑病減。又如譚一松治一口渴患者,主訴口干欲冷飲,多飲多尿,尿色清,納呆,畏寒,舌苔黃厚白膩,舌質(zhì)淡。證屬上熱下寒,氣不布津,擬升清降濁,清上溫下。其方用石膏20g配附子2g,意在借附子的辛熱,推動石膏發(fā)揮止渴作用。
5、胡翹武認為二藥性味功用殊異,但不論時病或雜病,凡本虛標實或寒熱相雜出現(xiàn)下列三種情況之一者,即可放手運用:①肺經(jīng)蘊熱,腎氣虛寒;②里熱熾盛,表虛自汗;③風熱上受,寒水下搏。
6、治風水、咳喘、疹出難透、外科癰腫、痹證(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表現(xiàn)為局部關節(jié)紅腫熱痛,卻又畏寒喜暖即是)等。如張伯臾先生治一慢支繼感、肺心病患者,癥見咳嗽、氣急、口渴,四肢不溫,兩足浮腫,寒熱錯雜,治頗棘手。因之擬麻、杏、石、甘、魚腥草、開金鎖清熱豁痰以治標,附子、黨參固本扶陽以治本,剿撫同施,頗獲效果。相類似的如孟澍江先生治一慢支、肺心病患者,初診投以麻杏石甘湯3劑。藥后身熱減退,咳喘較平,但心悸、胸悶頗甚,氣不接續(xù),下肢浮腫,小溲短少。二診于上方中加入附子、澤瀉,5劑后諸癥悉平。病家一面新感外邪,痰熱較盛,一面素體不足,心腎陽虛,初診急者治其標,復診則標本兼顧,清熱扶陽同施,起到了清而不損陽,溫而不助熱的效果。又如何紹奇先生治一患兒,4歲,麻疹5日尚未出齊,疹色紫紅而黯,神昏譫妄,手足抽搐,咳喘痰鳴,體溫38.7℃,面色蒼白,額汗不溫,手足發(fā)涼,山根發(fā)青,心率128次/分,脈細數(shù),舌質(zhì)紅,苔薄黃膩。認為是痰熱壅肺,熱入心營,引動肝風,邪實于內(nèi),而正已不支,為內(nèi)閉外脫之危癥。方用麻杏石甘、羚、鉤、銀、翹等味,配合參、附、龍、牡,3日后痊愈出院。

三十一、附子配知母
附子溫心腎陽氣,溫經(jīng)止痛。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二藥溫陽寒潤并用,相輔相成。氣怯而津液不足者,于附、桂等溫燥劑中,重用知母,使其無溫燥之弊,而大有生津之功。
主要用于:
1、傷寒病人有津液不足者,二藥溫陽以生津,確有功效。
2、陽損及陰,陰損及陽,陰陽兩虛之煩熱、口干消渴、不寐均可選用。
3、凡是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有低熱者,不論實熱、虛熱皆可應用,王大經(jīng)認為知母滋陰清熱,消腫,附子配知母,既能祛其邪熱,又可制約附子之燥烈。
4、尚可治熱病口渴欲飲而心陽不振。

三十二、附子配大黃
附子溫心陽通脈,溫脾陽助健運,溫腎陽益火,溫經(jīng)散寒止痛。大黃蕩滌胃腸積滯而泄?jié)幔瑸a血分實熱,清熱解毒,祛血熱瘀滯。二藥寒溫并用,溫清并施,補瀉兼顧,清熱無傷陽之弊,溫陽無劫陰之害,溫陽之中具有導滯之功,通而拔邪,推陳出新,共奏溫陽活血,泄?jié)峤舛局Α!按簏S與附子為伍者,皆非尋常之癥。凡頑固偏僻難拔者,皆涉于陰陽兩端。為非常之配伍。”清代醫(yī)家徐靈胎指出"附子補火以溫積寒,大黃通閉以除結熱。寒熱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方治"陽虛熱結,心煩,惡寒汗出,便閉,脈沉者"。溫病學家吳鞠通則將附子大黃用于寒疝之痛,稱其配伍為"苦辛溫下法"。清末四川著名傷寒學家鄭欽安,善用附子瀉心湯加肉桂治療淋癥,他說:"方書多用利水清熱之品,是治熱結一法,而遺化精一法。余意方中加安桂二三錢,以助附子之力,而又能化氣,氣化精通,熱解邪出,何病淋之患哉?"
主要用于:
1、腎陽衰微無以溫陽化氣利水排毒,濕毒滯留或泛濫均可選用。如慢性腎炎尿毒癥屬陽氣虛衰者,用之得當,對緩解病情有利。附子大黃,寒熱并用,溫陽降濁?,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大黃可使腸道再吸收增加,致合成尿素的原料氨基酸量減少,使血中的必需氨基酸濃度增加,致尿素氮合成體蛋白;可抑制體蛋白分解,致血中尿素氮及肌酐下降,促進肝腎組織合成尿素減少;可促進尿中尿素氮的排泄。
2、陽虛寒濕痹痛,血脈瘀滯,濕濁痹阻,又配伍細辛,取大黃附子細辛湯治之有較好療效。類風濕關節(jié)炎胃腸有積熱郁結,大便干結,血沉增快者用之甚宜。張伯叟治療痹痛日久,寒熱錯雜者,常將大黃與附子或烏頭合用,取得很好療效。
3、陽虛熱痞,吐血衄血,口舌生瘡,頭暈痛也宜選用。常用附子瀉心湯,取其辛通苦降,泄熱消痞,溫陽降火之功。
4、對寒疝、睪丸腫痛、睪丸鞘膜積液等有較好療效。《止園醫(yī)話》:“中醫(yī)治疝之藥,率用川楝子、小茴香、青木香、橘核、荔枝核、山楂核、炒玄胡等,輕證疝氣自當有效。甚則用附子,其效卓著。然以余之經(jīng)驗,最效之方,則為附子與大黃合劑。此種用藥,系大寒大熱同時并用,縱有古方,未免駭然。然余實已經(jīng)過數(shù)十年之臨床經(jīng)驗,以附子、大黃,加入普通治疝氣之藥中迅收特效?!?br>5、呂中體會,凡寒凝氣滯,瘀積腫脹等病變形成之臟腑、經(jīng)絡等局部疼痛用之頗效,配伍丹參效果更佳。瘡瘍紅腫疼痛、胃脘痛、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尿路灼熱澀痛、乳房腫痛、帶狀皰疹在應證方中配用三藥有較好鎮(zhèn)痛作用。
6、用于痢疾、泄瀉:近代祝味菊先生用附子之溫配大黃之攻下治阿米巴痢疾,其功甚偉,嘗謂:治阿米巴痢疾雖用芍藥湯最驗,但必須與附子、熟大黃共用,效力方著。常用處方為黃附片(先煎)、當歸、芍藥、桔梗各12克,制大黃、肉桂、花檳榔、煨木香、陳枳殼各9克,黃連4克,炙甘草6克。章次公也善用二藥合伍再配白芍、杏仁、桔梗、當歸、地榆、馬齒莧、炮姜治下痢腹痛里急,頗有療效。
7、董建華治療中風后遺癥半身不遂,對年老腎元早衰,肢體發(fā)涼,脈沉細無力,即于活血通絡方中加附子。一則取其溫腎助陽,二則取其溫腎化飲而痰濁自消。又加熟大黃與附子相伍,一寒一熱,相得益彰,協(xié)增療效。
8、祝味菊又善用二藥相伍治療頑固性蕁麻疹,也是取其溫陽活血泄?jié)嶂?。常用處方為黃附片(先煎)、黃芪、白芍、海桐皮各12克,生大黃、黃芩、防風、烏梅各9克,黃連3克。徐仲才治療慢性蕁麻疹寒熱夾雜型,用附子瀉心湯意,重用附子以振奮機體抗病能力,寓溫陽于寒涼之中,寒熱并行不悖,攻補各奏其功。
9、張伯叟治療老年冠心病凡心陽不足,兼有胃腸積熱或瘀熱互阻者,用附子合大黃。
10、賈何先、王輝武經(jīng)驗,附子配大黃治咯血、胸痛、泄瀉。寒凝絡阻之咯血,陰結不通之胸痛,沉寒痼冷之腹瀉,皆可用之,一熱一寒溫通并行,性味功用雖相反可促使相成而收功。
11、近年來廣泛用于治療慢性結腸炎、慢性菌痢、復發(fā)性口腔潰瘍、慢性盆腔炎、慢性膽囊炎、尿毒癥、慢性闌尾炎、慢性結腸炎、腎功能衰竭、晚期腫瘤等,凡見陽虛寒積、瘀滯不解者,均可使用。
附子與大黃的配伍應用,應注意:凡大便稀薄者,用制大黃;而大便秘結者,用生大黃。

三十三、附子配黃連
附子辛溫燥烈,回陽救逆之力最強,為峻補元陽,溫經(jīng)散寒之要藥。黃連為苦寒瀉火解毒之要藥,尤長于瀉心胃實熱,止?jié)駸崃〖病6幒嫌?,一熱一寒,寒溫并用,補泄兼施,辛開苦降,陰陽相濟。即王旭高所謂:“黃連配附子能交水火于傾刻。”而尤在徑認為:“按此證,邪熱有余,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或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瀉并投互治,誠不得已之苦心,然使無法以制之,鮮不混而無功矣?!秉S連配附子,出自《傷寒論》附子瀉心湯。
主要用于:
1、寒熱互結所致的心下痞滿,脘腹痞悶作痛,泄瀉不暢,嘔惡心煩而兼見陽虛不固,汗多惡寒,肢冷脈弱等癥。對慢性胃炎屬胃陽不足,濕熱中阻用之較宜。
2、咯血、嘔血、口瘡、口糜、心煩不寐、足脛冷等屬上熱下寒者。
3、脾腎陽虛濕熱蘊結,寒熱夾雜之慢性瀉痢也用為要藥。
3、濕溫后期便溏。濕溫后期,發(fā)熱稽留不退,濕阻中焦,腑氣失和又致大便溏瀉不實,治療頗為棘手,此時若用附子配黃連,參入方中,可收意外之效。黃連燥濕泄熱,附子辛熱溫陽,可鼓舞中陽,透熱外出,又可反佐黃連厚腸胃而止瀉。
4、小兒肢冷無汗,渴飲尿多之夏季熱,療效也很好。(賈何先、王輝武《提高中醫(yī)療效的方法》重慶大學出版社 1986年145-146頁)
5、心悸屬寒熱錯雜,陰陽互損,用之甚宜。藥理研究證明黃連小劑量能興奮心肌,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抗心律失常。二藥溫心陽清心定心悸作用較佳。張伯叟善用二藥合伍治療寒熱錯雜之心律失常而感心悸。

三十四、附子配柴胡
附子溫補心腎陽氣。柴胡疏肝解郁,宣暢氣血。二藥合用,溫陽助疏達,條達助溫陽,相輔相成,共奏溫陽疏肝條達氣機之功。此為祝氏的配伍用藥經(jīng)驗,是祝氏配伍運用附子最多的獨特經(jīng)驗。
主要用于:
1、祝氏治寒熱往來之瘧疾用附子配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有較好療效。
2、肝腫大脅下脹滿,祝氏又配當歸、芍藥,重者加三棱、莪術,可使肝大縮小。
3、祝氏用三藥合伍配控涎丹、丹參、桂枝、白芥子、白芍等治療胸膜炎胸膜積液有一定療效。

三十五、附子配栝蔞
二藥相反,經(jīng)驗不一。
1、張伯叟經(jīng)驗,二藥相伍,溫陽寬胸,用治胸痹屬陽虛寒凝者,療效甚佳,并未見到毒副反應。因附子與烏頭雖屬同一植物,但畢竟不是一物。古人只論烏頭反栝蔞,未云附子反栝蔞。
2、祝氏經(jīng)驗,《金匱要略》栝樓薤白白酒湯治胸痹甚效,近世所謂風濕性心臟病頗類乎此,并認為若再加附子等振陽之品,其效更彰。
3、黃增峰經(jīng)驗,附子配栝蔞薤白半夏湯治膽石癥有獨特療效,并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4、施奠邦曾遇見一全身關節(jié)疼痛患者,伴胸悶不適,投附子栝蔞后,病人心中懊憹,惡心脘痛,嘔出大量咖啡樣液體,大便潛血試驗強陽性,這可能是疾病本身所引起,但前人有過記載,應該注意。

三十六、附子配茵陳蒿
附子助陽散寒,長于溫腎暖脾。茵陳蒿清熱利濕,專于退黃。二藥配伍,互補為用,攻補兼施,茵陳蒿得附子則陽復濕消,利濕退黃之功明顯,而避苦寒傷陽之弊。
主要用于:黃疸屬于寒濕阻滯者。

三十七、附子配梔子
附子辛溫大熱,走而不守,溫陽散寒止痛;梔子苦寒,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二藥一熱一寒,一溫一清,清熱而不傷陽,溫陽而不助熱。
主要用于:胸腹疼痛見寒熱錯雜,脈細數(shù)而舌淡白,但口苦而小便清,陣痛反喜按,內(nèi)熱肢反涼,用辛熱走散之附子,配苦寒解郁之焦梔子治此癥最為合拍。

三十八、附子配瞿麥
附子辛溫大熱,歸脾腎二經(jīng),功能祛寒助陽,溫腎止痛。瞿麥苦寒,歸小腸經(jīng),功能清熱通淋,活血通經(jīng)。這兩味藥同用顯然是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但又是很少見的配伍。附子配瞿麥早見于《金匱要略》栝蔞瞿麥丸(附子、瞿麥、栝蔞根、茯苓、淮山藥)。后世對此方誤認為是治療水腫的利尿劑,或認為與腎氣丸功能相近,因而未被重視,近代臨床上將附子瞿麥這一藥對用于治療前列腺增生排尿不暢,取得較好效果。同時又發(fā)現(xiàn)石竹(瞿麥為石竹科植物)根對人體膀胱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因而栝蔞瞿麥丸這一方劑從新受到重視。

三十九、附子配龍膽草
附子溫脾陽助氣化強肝用。龍膽草清肝膽濕熱實火,解毒。兩藥大辛大熱與大苦大寒并用,辛以開通,苦以泄降,寒以清解,溫以暖肝,相反相成,共奏溫陽清泄,強肝解毒之功。
主要用于:
1、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或素體脾陽不足,感受濕熱之邪;或因過服苦寒之品,清泄太過而傷陽。濕熱見證中有畏寒便溏,舌苔黃膩或黃白相兼者,用之有溫陽清肝解毒降轉(zhuǎn)氨酶之功。藥理研究認為,溫陽扶正可激化或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陳蘇生認為二藥溫養(yǎng)強肝治慢肝有效。有的則用龍膽草或與制川烏,或與桂枝配伍,治療陽虛濕熱蘊結之慢性肝炎。
2、王大經(jīng)體會用治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屬陽虛而兼有肝陽上亢者,其降血沉效果也好,多用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兼有高血壓者。

四十、附子配石見穿
二藥溫陽散寒與祛風活血并用,增溫通止痹痛之功;溫陽與解毒并施,增解毒之效。
王大經(jīng)體會,石見穿清熱解毒,對降低血沉有一定作用,凡類風濕關節(jié)炎偏寒型而血沉快者,或肝功能不正常,轉(zhuǎn)氨酶升高者,兩藥同用,寒熱互濟,效果較佳。

四十一、附子配全蝎
附子溫陽祛寒,通經(jīng)止痛,全蝎熄風止痙,祛風通絡止痛。二藥合用,溫陽以熄風,取日麗風自和之意;通陽以開痹,取陽通陰寒自散之旨。
主要用于:
1、祝氏常用附子與全蝎同用治療抽搐。
2、陽虛寒濕痹痛頑麻、偏頭痛也用為要藥。

此外尚有:
附子配橘核、川楝子治療寒疝作痛。厥陰之脈絡陰器,厥陰失于疏泄,加以中陽不足,氣虛下陷,而致疝氣作痛,治當祛寒疏泄。橘核、川楝子以疏泄,附子以祛寒,使陽氣盛而寒氣祛,疝痛自解。
附子配鹿角、仙茅、仙靈脾峻補元陽、溫補督脈。治療督脈為病,背強而厥,以及代謝低下之疾病。
附子配白薇、銀柴胡治療低熱、虛熱,表現(xiàn)為形寒怯冷,虛汗倦怠,而用一般退熱藥無效者。
附子配小柴胡湯治療惡寒發(fā)熱日久不解。虛人外感后正不勝邪,身熱不退,邪難外透,若投辛溫發(fā)散多易傷陰,予辛涼解表又恐遏陽,惟宜投小柴胡湯和解樞機,少入附子安中托邪,方為兩全之法。
附子與清熱藥的配伍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七

張仲景《傷寒論》114方,有名有藥者113方,用附子者23方;《金匱要略》205方,有名有藥者199方,用附子者26方。在這些應用附子的經(jīng)方中,既有與干姜、桂枝、川烏等辛熱藥的配伍,也有與大黃、黃連、黃芩等苦寒藥的配伍。這些配伍后世雖都有繼承與發(fā)展,但是相對而言,附子與同類藥物的配伍方法人們易知易用;而與清熱藥配伍的意義與方法,人們的闡釋和運用就顯得遠遠不夠了。

附子與清熱藥配伍,屬于寒熱并用。人們往往將寒熱并用歸屬于相反相成的配伍方法。而相反相成一語,筆者一直持保留意見。何為“相反”?何為“相成”?籠而統(tǒng)之,含糊不清,甚至似是而非??尚械淖龇ㄊ?,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把每一種可能的配伍羅列出來,并仔細分析一下,看一下到底為什么要寒熱并用,寒熱并用能夠獲得怎樣的效果。

(一)、取附子之性用,去清熱藥之性而存其用,用治寒證

如薏苡附子散治“胸痹緩急”。古代注家認為,本方證病緣濕寒。方中薏苡仁雖能泄?jié)裰鹚禎?,然其性甘淡清涼有助寒之弊。也就是說薏苡仁的效用對本方證而言是需要的,但它的藥性是不需要的,是副作用。那么它的涼性怎么解決,可用附子之溫來制約薏苡仁之涼。而附子本身溫陽散寒之性,止痛之用,對本方證而言都有效用。又如大黃附子湯證原文作“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原文既有“以溫藥下之”之語,且用大黃,故一般認為本方證當有大便不通之癥。“脈緊弦”,主寒主痛,故本方治寒實內(nèi)結證。方中附子大辛大熱,散寒止痛,與大黃同用去大黃寒涼之性而存其通下走泄之用。

(二)、取清熱藥之性用,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用治熱證

如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尤怡認為本方證“腸內(nèi)有癰,營郁成熱”,故用“薏苡破毒腫、利腸胃為君;敗醬草一名苦菜,治暴熱火瘡,排膿破血為臣;附子則假其辛熱以行郁滯之氣爾。”本方證“其身甲錯”,為氣血郁滯之象,故尤怡說用附子“假其辛熱以行郁滯之氣”,而程林則直接說用附子“破癥堅”。甘肅王致讓老中醫(yī)治一慢性闌尾炎患者,用本方加乳香、蒲公英、枳殼、甘草5劑而愈,自謂用附子乃逐寒散結義。(《中醫(yī)醫(yī)案醫(yī)話集錦》第330頁,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編輯并出版)“行郁滯之氣”、“破癥堅”與“散結”意思大抵一致,但此功效是否緣于附子辛熱之性呢?筆者認為附子辛熱之性固然是毫無異議的,但與行氣化瘀散結的功效并無因果關系。而在治療“腸內(nèi)有癰,營郁成熱”的病癥時,辛熱之性也未必需要,故用薏苡仁、敗醬草之清熱正可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

(三)、附子與清熱藥并施而不悖,治療寒熱夾雜證(這里一般指實熱與虛寒夾雜)

寒熱夾雜證,病機復雜,單用清熱藥與單用溫陽藥都無法解除病苦,必須寒熱并用。如附子瀉心湯主治“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尤怡認為“此證邪熱有余而正陽不足,設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或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瀉,并投互治”,李士材說本方“寒熱互用,攻補并施而不?!薄!安⑼痘ブ巍迸c“并施而不?!钡恼f法較“相反相成”要符合實際。又如附子與石膏同用,筆者曾在本報撰文介紹現(xiàn)代名醫(yī)用此法治療外感熱病中的陽脫熱熾證、上熱下寒證及痹癥中寒熱夾雜證的經(jīng)驗。

(四)、扶正有助于祛邪,祛邪有助于正復,用于虛寒證或?qū)崯嶙C

正與邪是一對矛盾,扶助正氣有助于祛除邪氣,祛除邪氣有利于正氣的恢復。因此,正虛邪實,如前述的虛寒實熱夾雜證,將附子與清熱藥同用,攻補兼施、寒熱并用,自無疑義。但是在一些虛寒證、實熱證中,雖無明顯的夾雜熱或寒的表現(xiàn),但若存在著正邪矛盾的病機,也可考慮用附子。比如一些感染性疾病,只見實熱之象,但若病程較長且經(jīng)清熱藥治療仍不效,可考慮在大隊清熱藥物中試用附子振奮人體正氣,正氣來復則邪有化機。又比如慢性尿路感染,不少患者無尿路刺激征等濕熱下注的表現(xiàn),只是尿常規(guī)有白細胞增多,如表現(xiàn)為虛寒征象,則可用附子、參、芪、術、歸等扶助正氣,稍佐一二味清熱通淋之品。

(五)、附子與清熱化濕藥同用,治療濕熱證

濕熱證與一般的實熱證不同。一般的實熱證,以清熱之品為主可治??蓾駸岵“Y,系濕與熱合,糾結不清,治之之法,務必濕熱分消。治濕之法頗多,因濕為陰邪,非溫不克,故采用辛熱藥與苦寒藥配伍之辛開苦降法頗為常用。仲景立半夏瀉心湯為后世垂范,干姜、半夏與黃連、黃芩,借辛藥之宣散通陽以除濕,苦味之清寒以泄熱,共奏開宣氣機,廓清濕熱之功。附子辛熱之性尤勝干姜,現(xiàn)代醫(yī)家對此多有發(fā)明。如馬云翔老中醫(yī)、陳樹人老中醫(yī)用附子治療濕溫,傅夢商老中醫(yī)用附子治療暑濕,孫浩老中醫(yī)用附子治療濕熱水腫療效頗著。

以上從五個方面分析了附子與清熱藥配伍的目的、作用,并舉例作了說明。筆者認為,只有條分縷析才能對事物有更清晰更全面的認識。若用相反相成來解釋則顯然空洞、玄虛、牽強,甚至錯誤。但是這里還要做個說明,就是這五個方面,基本上涵蓋了附子與清熱藥配伍的各種可能性。至于舉例用的經(jīng)方,古人認識上本就有差異,筆者所選取的是個人比較認同的,認為比較符合原意的。在此基礎上,把它作為附子與清熱藥配伍的例子作出闡述。如果讀者根據(jù)別家的注文和方論,顯然可以作出不同的理解。而且這些方劑流傳下來,引申發(fā)展,其應用已經(jīng)超越了原文的范圍。對于一首方劑更可以有多方面的理解。如大黃附子湯,原方證仲景認為“此寒也”,當“以溫藥下之”,所以筆者認為此方是取附子之性用,去大黃之性而存其用,用治寒證。但是后世用于寒熱夾雜證,如尿毒癥見畏寒肢冷,神萎乏力,下肢浮腫,口臭口苦,大便秘結,舌質(zhì)淡胖苔黃膩,則附子與大黃又當理解為并施而不悖了。又如薏苡附子敗醬散治腸癰,按仲景原意,筆者認為是取清熱藥之性用,去附子之性而存其用,用治熱證。但后世常用本方治療慢性盆腔炎、慢性尿路感染屬寒熱夾雜者,癥見畏寒肢冷,神萎乏力,或小腹隱痛黃帶穢臭,或小便頻數(shù)而黃,舌質(zhì)淡胖苔黃膩,則配伍之意也當為并施而不悖。再如附子與石膏配伍,筆者將此引為并施而不悖治療寒熱夾雜證的例子。而治熱痹可佐附子,此時取石膏、寒水石、生地、羚羊角清熱蠲痹之性用,去附子溫熱之性,存其開痹止痛之效用,筆者治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屬熱證者亦常用之。則又是另一種配伍意義了。由此可見,附子與清熱藥配伍的五種可能方法是固定不移的,但是附子與具體藥物的配伍則可根據(jù)醫(yī)者之巧思,靈活用于各種不同的情況。

十、現(xiàn)代擅用附子名家選介(上)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八

注:《危癥難病倚附子》出版之前,我撰寫了系列文章10篇約2萬字,供報紙發(fā)表,實際上并非拙作導論,但無以名之,姑且算作導論。實際上拙作導論共3萬字,內(nèi)容有的與此10篇相同,有的不同。特作說明。

筆者主編《危癥難病倚附子》一書,收錄現(xiàn)代69位名醫(yī)應用附子及附子復方的經(jīng)驗。因篇幅關系,這里重點介紹其中有代表性的醫(yī)家若干位。

祝味菊(1884-1951),浙江山陰人。童年隨父入蜀,1917年入四川軍醫(yī)學校攻讀二年,隨后東渡日本考查醫(yī)學。1926年由川入滬,曾任中國醫(yī)學院教授,神州醫(yī)學總會執(zhí)行委員等職。祝氏治學推崇仲景、景岳諸家。著有《傷寒質(zhì)難》,提出五段論傷寒的辨證方法。臨證擅用附子,有“祝附子”之美譽。

祝氏認為溫扶元陽首推黃附片,沉寒痼冷可用生附片。服用各類附子,必須先以熱水煎煮至半小時以上,再納他藥同煎,則附子之麻味消失,雖溫而勿僭矣。川產(chǎn)黃附片乃鹽鹵所制,其性純正,故稱為佳品。祝氏在傷寒中擅用附子。他認為神經(jīng)中樞為指揮抗戰(zhàn)之首府,神衰者附子以壯之;其為虛性興奮也,龍、磁以潛之。心臟為血液運輸之樞紐,其疲勞而有衰憊之象者,附子配伍棗仁以強之。至于形虛氣怯、神萎力疲者,獨任附子振奮細胞,活躍抗力,以奏捍邪之功。

祝氏闡發(fā)溫潛之法,為其臨證用附子一大特色。他認為虛人而躁甚者,氣怯于內(nèi),陽浮于上也。其為興奮,乃虛性之興奮也。甘涼之劑可令小安,緩和之效也。因其小效而頻服之,則氣愈怯而陽愈浮矣。此非亢陽之有余,乃陽衰不能自秘也。大凡神經(jīng)衰弱者,易于疲勞,又易于興奮,滋陰清火之法,雖有緩解興奮之效,然其滋柔陰膩之性,足以戕賊元陽,非至善之道也。宜與溫潛之藥。溫以壯其怯,潛以平其逆,不可因其外形之興奮而濫與清滋之藥也。常用附子配磁石,其門人陳蘇生先生為之注解:“附子興奮,磁石鎮(zhèn)靜,興奮伍鎮(zhèn)靜,失其興奮鎮(zhèn)靜而為強壯”。溫潛之法,當伴祝氏醫(yī)名而不朽。

吳佩衡(1886-1971),生于四川省會理縣,1921年至云南行醫(yī),1939年任昆明市中醫(yī)師公會理事長,建國后任云南中醫(yī)學院院長。吳氏從事中醫(yī)臨床、教學60年,擅長內(nèi)婦兒科,尤對仲景學說有深入探究。吳氏臨證賞用附子,應用范圍廣,投藥劑量大,配伍方法多,每能起大癥、救沉疴,因而有“吳附子”之雅號。

吳氏曾撰《中藥十大“主帥”》一文,將附子列為主帥之首。他用附子劑量很大,用量最大者,為一虛寒胃痛患者,一劑藥中竟用附子450克(其中白附片300克、生鹽附子150克),而一僅10天的嬰兒患目赤腫痛,一劑藥中附子也竟用10克。他認為附子之應用貴在煮透,不在制透,必須煮至不麻口為度。凡有附子之方劑,必先用較大之煮藥器,加多量開水,以猛火將附子煮熟,劑量五錢至二兩者,煮沸二至三小時,如加量,則應增加煮沸時間,若久煮水已減少,可酌加開水,煮熟后,由他人先試嘗藥液少許;總以不麻口為度,可免服后中毒,試嘗后半小時內(nèi),如已不麻口,再加入余藥繼續(xù)煮十至二十分鐘,即可服用。并囑服藥后三至四小時內(nèi),須忌食生冷水果,并避風雨。

《吳佩衡醫(yī)案》收錄傷寒、瘟疫及各科雜病88例,運用附子者57例,占醫(yī)案總數(shù)的65%,其中不乏危重癥、疑難病,特別是真寒假熱證辨識的經(jīng)驗尤當重視。

徐小圃(1887-1959),名放,上海寶山人。幼承家學,盡得其父杏圃公之傳,擅長治療兒科痧痘驚疳,經(jīng)驗宏富,聲譽卓著。徐氏行醫(yī)之初,曾偏重于“小兒純陽,無煩益火”的理論,用藥主“清”。后來由于其子患“傷寒病”垂危,請摯友祝味菊先生診治,用附子等藥化險為夷,乃虛心向祝氏求教,從此外感廣用麻桂,里證重用姜附,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溫陽派大家。觀徐氏醫(yī)案,其用附子常與潛陽藥磁石、龍骨等配伍,可以發(fā)現(xiàn)祝味菊先生的影響。但是,徐氏專攻兒科,在兒科領域里廣用附子且多創(chuàng)新,又有超越祝氏處。

如徐氏治小兒丹痧、濕溫等熱病身熱肢冷,常溫清并用;暑熱渴飲溺長,溫清潛澀兼施;噤口痢雖涕淚俱無,口渴引飲,亦毋需專事養(yǎng)陰而以附子建功;盜汗、不寐氣陰兩虛,寓溫陽于育陰中;走馬牙疳腐爛出血,口氣穢惡,并兼小便清長,乃胃火熾盛而腎陽不足,寒藥中加一味附子一劑即效。

特別是在1930年代,上海地區(qū)小兒盛行一種疾病,癥見發(fā)熱持續(xù)不退,起伏少汗,頭額干灼而兩足不溫,煩躁,口渴多飲,小便頻多且清,俗稱“吃茶出尿病”,后來中西醫(yī)兒科將其命名為“暑熱癥”,徐氏是該病最早發(fā)現(xiàn)者之一。他認為此病是陽虛于下,熱淫于上,創(chuàng)制清上溫下方治療本病很有療效,其方由附片、川連、磁石、龍齒、蛤粉、天花粉、補骨脂、菟絲子、桑螵蛸、白蓮須、縮泉丸組成。此方在當時影響很大,至今還有一些老中醫(yī)會回憶起當年徐氏用此方治暑熱癥的事跡。

十一、現(xiàn)代擅用附子名家選介(中)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九

周連三(1889-1969),河南人。1908年開始懸壺,行醫(yī)六十余載。周氏平生深研《內(nèi)》、《難》,對仲景典著極為推崇,漢以下則對黃元御學說研究頗深。由于他長期行醫(yī)于農(nóng)村,解放前人民生活饑寒交迫,所以接觸到的病人多為正虛陽弱。從實踐中,他認識到:“陽虛之證十之七八,陰虛之證十無二三。”因此臨床善用溫陽之法,對附子之應用尤廣。

周氏認為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后期應多用溫陽之法,若出現(xiàn)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白唇淡,呼吸微弱,聲音低微,舌苔淡白,脈微欲絕之危證,必用回陽救逆,以挽命于頃刻。常用茯苓、桂枝各30克,附片、潞參各15克,干姜、炙甘草各12克。認為附子為溫腎陽之主藥,桂枝為通心陽之佳品,二藥合用,一溫一通,多能收效。周氏擅用附子溫陽治療脫疽。他認為本病是由于心陽不足,功能紊亂,影響到氣血的運行,使氣滯、血瘀,當寒邪內(nèi)侵,腎陽式微,一派寒象相繼出現(xiàn)。心腎失調(diào),肝郁不舒,則經(jīng)絡阻塞,氣血不通,不通則痛,諸證叢生,此乃心、肝、腎三經(jīng)之證,病屬陰證范疇。治療主張以溫腎舒肝,通陽復脈之法。常用炮附子、桂枝、潞參、白芍、白術、茯苓各30克,干姜、甘草各15克,黃芪60克,治療各種脫疽多能收效。

周氏晚年對精神病的中醫(yī)治療也頗有研究,嘗謂:“癲狂之疾,屬熱癥者有之,屬寒者亦為常見?!本売谄獠簧?,運化失調(diào),痰濁內(nèi)生,痰氣上逆,蒙蔽清竅,正陽不足,運化無權,以致濁陰填塞于上,亦能發(fā)病,故每見沉默癡呆,語無倫次,時悲時喜,四肢厥冷,六脈沉微,汗出遺尿等陽虛之證,治療即以溫腎補土,助陽扶正。常用茯苓、牡蠣、龍骨各30克,炮附子、潞參、干姜各15克,甘草9克為基本方,若痰盛者瓜蒂散先吐之,再以上方加陳皮、半夏治之。

李翰卿(1892-1972),字華軒,山西省靈丘縣人。李氏自幼隨舅父習醫(yī),15歲即能診治一般疾病,后在山西省立醫(yī)學傳習所學習,畢業(yè)后由于醫(yī)術高明,就醫(yī)者絡繹不絕,成為山西四大名醫(yī)之一。解放后曾任山西省中醫(yī)研究所所長。與西醫(yī)同行合作,用中西醫(yī)結合非手術療法治療宮外孕獲得成功,該成果被評為全國十大醫(yī)學科研成果、全國科學大會重大貢獻一等獎。

李氏對附子頗有研究。他認為同樣是用附子溫陽,溫心腎必佐以補陰之品而以小劑量為佳,溫脾腎則不必佐用養(yǎng)陰之藥而劑量宜大。附子散寒止痛,若與小茴香、吳茱萸、干姜諸藥比較,附子偏重于入腎,癖痛、胃痛、腹痛等兼有腎陽虛者,用附子效果最好,至若單純由于肝寒所致疝痛、腹痛則小茴香、吳茱萸效佳,單純胃寒作痛則以干姜為好。特別要提出的是:李氏認為附子治療心力衰竭時劑量宜小,治亡陽證兩便失禁、肢厥脈微時劑量宜大。

當代山西名醫(yī)朱進忠先生是李氏弟子,所著《中醫(yī)臨床經(jīng)驗與方法》(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記載了李氏以小劑量附子治療心衰的案例?;颊吆履衬?,女,36歲。21歲結婚,婚后不久即心悸氣短,偶有咳血,某院診斷為風心、二尖瓣狹窄、房顫。3年前產(chǎn)第2胎后病情加劇,反復咳血,手術治療后出現(xiàn)房顫、心衰、腹水,治療2年無效。其癥見呼吸極度困難,不能平臥,心悸心煩,全身浮腫,胸腹積水,發(fā)紺,口干渴,舌紫暗,苔少,脈細數(shù)促,手足心灼熱而指趾反見厥冷。某醫(yī)以為心腎陰虛,急予滋陰清熱。藥后腹部墜脹,氣短難續(xù),并時見神昏譫語。請李氏急會診。云:此病陰陽大衰,正虛邪實,攻補兩難,若不急救心腎之陽,則病者不久于人世矣。急處:附子0.3克、茯苓1克、白術0.3克、白芍3克、人參1克、杏仁1克、桂枝1克。服藥2小時后,氣短心悸好轉(zhuǎn),1小時后開始排尿,后又連續(xù)排尿4次。次日已可平臥,呼吸困難明顯好轉(zhuǎn),浮腫與腹水亦明顯減輕。繼進3劑,浮腫全消,能下地活動。一醫(yī)云:如此重病,竟用如此輕劑,豈能頂事。改用較大劑量真武湯合生脈散,服藥1劑,病情又劇,再請李氏會診,改用小劑真武而好轉(zhuǎn)。如此重病,僅用0.3克附子而獲奇效,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朱卓夫(1893-1969),字先敬,湖南湘潭縣人,著名中醫(yī)學家。因曾祖身患痼疾五年,遍延名醫(yī)不救,悲而學醫(yī)。1957年組建湘潭市中醫(yī)院任業(yè)務院長,1959年受聘為湖南省中醫(yī)藥研究所特約研究員。著有《臨證心得》一書,《湖南省老中醫(yī)醫(yī)案選》(第一輯)亦選載其部分醫(yī)案。

朱氏平生最喜用附子,也最善用附子。他認為凡見癥有面蒼、汗出、溲清、舌淡,即可放膽使用。戴陽之面赤如妝,虛陽上浮之舌紅少津,陽虛陰必走之吐血,過用寒涼使實熱化為虛寒之麻疹,脾陽不運胃津之消渴等等陰陽疑似之癥,在辨證準確之后,也當機立斷,重用附子。如遇真陽衰竭,脫癥蜂起,奄奄一息,頃刻待斃之際,附子不僅重用60克以上,且常用生附子直追殘陽,挽回生機。大吐大瀉,陽隨陰脫,用大劑量附子理中湯加木瓜;朝食暮吐,反胃重癥,用生附子炭劑,乘熱投入姜汁研末蜜丸作根治法;腎陽虛水濕內(nèi)停之水腫,水氣上泛之眩暈,水泛為痰之咳喘,均用大劑真武湯加味;腎虛水腫,經(jīng)久不愈之慢性腎炎用濟生腎氣丸;消渴引飲,飲一溲二之下消用腎氣丸加烏梅、花粉等,都是以附子為主藥而重用。但在上熱下寒,從陽引陰,引火歸元的辨治中,附子用量則較輕微。誤表戴陽之傷寒壞癥,面赤身熱煩渴,大便反瀉,舌苔兩邊白潤舌中紅燥,乃上熱下寒,用益元湯,扶陽滋陰并用,附子用量中等。陽氣不得入于陰致陰虛失眠盜汗,用附子以為補陰響導從陽引陰,每用二加龍骨湯加棗仁、浮小麥;陰虛于下,虛陽上浮的虛火喉癥,用李紀方鎮(zhèn)陰煎;腎不納氣,虛陽上浮的氣喘,用《馮氏錦囊》全真一氣湯,以附子與淮牛膝配伍引火歸元,則附子用量又極輕微。

十二、現(xiàn)代擅用附子名家選介(下)

——《危癥難病倚附子》導論之十

傅夢商(1895-1988),浙江人,行醫(yī)六十余年,屢起大證,享譽遐邇。平生探究傷寒,尤其對厥少兩經(jīng)的虛寒證辨析入微,篤信《內(nèi)經(jīng)》“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之旨,因此臨證主張溫補,處方善用附子,有“附子先生”之稱。

傅氏處方擅長溫補,用藥贊賞附子,頗多卓識。如見脈弱舌紅,陰藥之中少佐附子以促進運化,龜版配附子能收引虛陽以返窟宅。又如脈濡舌黃不專事芳化,投附子辛熱走竄,開郁達邪,穿透濕熱屏障,而迅速獲得轉(zhuǎn)機。至于諸虛百疾,常在辨證用藥基礎上加附子一味,以振奮陽氣,疏通氣血,則一陽來復,遍體皆春,故取效甚佳。

李彥師(1906-1978),四川省大足縣人,出生于中醫(yī)世家,后由川入黔,一直行醫(yī),1958年任貴陽中醫(yī)學院中醫(yī)系傷寒教研室主任。李氏對《傷寒》、《金匱》研究精深,著有《傷寒金匱條辨》。臨證重視陽氣,擅長補火,有“李附子”之美稱。

李氏善用附子補火回陽,常用量15~30克,甚達50克以上,療效顯著而從未發(fā)現(xiàn)中毒癥狀,認為關鍵在于注重附子的炮制與煎服法,指出處方中附子必標明“另包先煎”,煎藥前先將附片放在火上烤微焦起泡,再用足量冷水浸泡,先煎1小時,嘗無麻味后,再加余藥同煎;或先用童便浸煮附子,取出清水洗凈后與它藥同煎;或方中配伍生甘草、白蜜、生姜等可以緩毒。治虛寒久瀉內(nèi)服附子粳米湯加減,外敷方用附片30g(用熱酒泡軟,打爛),赤石脂末30g,加食醋與熱米飯同搗如稀泥,每晚敷于神闕至關元穴處,用繃帶纏腰固定,療效較佳。

姜春華(1908-1992),字實秋,江蘇南通縣人。姜氏幼承庭訓,復從陸淵雷先生游,后執(zhí)教于上海中醫(yī)專科學校、新中國醫(yī)學院等,解放后歷任上海第一醫(yī)學院中醫(yī)教研室主任、華山醫(yī)院、中山醫(yī)院中醫(yī)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科委中醫(yī)專業(yè)組成員等,是現(xiàn)代杰出的中醫(yī)學家。

姜氏對經(jīng)方以及后世各家用附子進行研究,善用附子治療心力衰竭和一切虛寒疾病。他治療風心病舌絳、咯血用附子毫不猶豫,指出附子能強心,改善肺循環(huán),肺循環(huán)改善則郁血改善,郁血改善,則血可止。此不止之止,正是古人‘毋見血而止血’的明訓,是符合祖國醫(yī)學辨證論治的精神的。他治療慢性炎癥善將附子與清熱解毒藥同用,認為溫陽益氣藥有興奮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調(diào)整內(nèi)分泌的功能,保護和促進免疫機能的作用,能提高機體的抗應激能力;清熱解毒藥能抑菌、抑毒、抗病原,并有抑制免疫變態(tài)反應作用。與清熱解毒藥配伍,既有促進,又有抑制,起到相反相成增加療效的結果。用此法治療多年沉痼、慢性炎癥,往往做到迎刃而解,取得顯著療效。

陳蘇生(1909-1999),江蘇武進人,現(xiàn)代著名中醫(yī)學家。他曾先后師事沈仲芳、鐘符卿、祝味菊等名中醫(yī),與祝味菊先生合著之《傷寒質(zhì)難》頗獲時譽。陳氏臨證繼承乃師祝味菊先生用附子之經(jīng)驗,并結合多年之實踐,以附子為主,運用溫陽四法,頗得配伍之妙諦。

溫潛法,是指溫陽藥與潛鎮(zhèn)藥同用。本法溫陽藥用量較少,潛鎮(zhèn)藥用量偏大,有引火歸元、導龍入海的作用,適用于陽浮于上、上盛下虛之類病癥。溫滋法,是指溫陽藥與滋陰藥同用。適用于陽衰而陰亦不足,證見虛煩懊農(nóng)、失眠怔忡、肢節(jié)酸楚者。溫通法,即溫陽藥與通利藥同用,臨床常用來治療痰飲諸癥。因為痰飲為陰邪,最易傷人陽氣,正因陽氣不足,所以召致陰邪凝聚。茍患者陽用彰明,何致產(chǎn)生飲癥?《金匱》云:“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此治飲大法,實際上仍然是扶持陽用的一法。溫泄法,即溫陽藥與解毒泄?jié)崴幫?。此常用于陽氣衰微,穢濁凝聚諸癥,一方面是陽氣之不足,一方面是陰霾之凝滯,故益火溫陽與解毒泄?jié)嵬茫稣恢?,祛邪而不傷正,有相輔相成之功。

徐仲才(1911-1991),上海寶山人。是徐小圃先生哲嗣,祝味菊先生高足,擅長治療內(nèi)、兒科疾病,曾任上海龍華醫(yī)院副院長。徐氏對附子的應用得自家傳和師授,又有他自己獨到的經(jīng)驗。

徐氏擅用附子治療一些急性傳染病。如麻疹,一般認為是熱毒,以清涼宣透為主,當麻疹肺炎合并心衰時,則可加用附子溫陽強心;對白喉的治療以養(yǎng)陰清熱為主,但當白喉外毒素引起中毒性心肌炎而出現(xiàn)心臟危象時,就必須在養(yǎng)陰清熱方中加附子,以強心防脫。對于霍亂、吐瀉引起脫水,口干瘦癟,固然表現(xiàn)為明顯的陰虛,其實陽也隨之而虛,如手足冷、脈細弱。有時補陰反而增加腹瀉,此時需要用附子理中,才是治本之策。解放前,治療很多小兒暑熱證,表現(xiàn)為喝水特多,小便特多,用徐小圃先生的清上溫下法,效果非常好。清上用石膏、黃連、蓮子心等,溫下主要用附子。

周康(1931-),主任醫(yī)師。祖?zhèn)髦嗅t(yī),1947年攻讀中央國醫(yī)館醫(yī)療專業(yè),1950年畢業(yè)后參加上海市高級醫(yī)學進修班進修現(xiàn)代醫(yī)學3年,畢業(yè)后一直致力于精神病的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歷任中華全國中醫(yī)腦病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精神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委員、華東地區(qū)中醫(yī)腦病研究協(xié)作組組長、上海市中醫(yī)腦病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被譽為“新中國第一代精神科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治療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者”。

周氏長期在精神科臨床第一線工作,通過親身實踐推陳出新,突破了前人的局限,提出了不少新的觀點。就附子用治精神分裂癥而言,周氏早在1966年即發(fā)表自擬桂附壯陽劑進行治療的臨床研究論文。此后又進一步摸索發(fā)展,簡化處方為附、桂、姜、草四味(四逆加桂湯)。尤其對附子之運用不斷增量,最高達120克,病人陽氣不足之征象方始改變,并在1980年發(fā)表了大劑附子論治精神分裂癥的論文。其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敢于懷疑古人,獨立思考的精神值得后輩學習發(fā)揚。

限于篇幅,在最后三講中只簡要介紹了12位名醫(yī)的生平和運用附子的經(jīng)驗,難免掛一漏萬,讀者諒之。

十三、、現(xiàn)代名醫(yī)運用附子經(jīng)驗之“祝味菊篇”

祝味菊(1884-1951),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童年隨父入蜀,1917年入四川軍醫(yī)學校攻讀二年,隨后東渡日本考查醫(yī)學。1926年由川入滬,曾任中國醫(yī)學院教授,神州醫(yī)學總會執(zhí)行委員等職。祝氏治學推崇仲景、景岳諸家。著有《傷寒質(zhì)難》,提出五段論傷寒的辨證方法。臨證擅長運用溫藥,尤擅用附子,有“祝附子”之美譽。

《危癥難病倚附子》一書選錄有關祝氏運用附子經(jīng)驗包括3部分內(nèi)容。一是輯錄散見于《傷寒質(zhì)難》中的有關附子的內(nèi)容,裨讀者能有一較系統(tǒng)認識。二是介紹祝氏附子配伍的經(jīng)驗。三是祝氏醫(yī)案10則。這里摘錄醫(yī)案2則。

案一:傷寒

翁,男,1941年3月9日初診。

癥狀:肌熱一周未解,苔膩,無汗,寐不安,脈浮緩。

病理:寒邪外束,中濕遏阻,營衛(wèi)不和,三焦失化。

診斷:傷寒濕阻。

治法:當予溫潛辛化。

處方:靈磁石30克,水炙麻黃6克,紫石英30克,姜半夏12克,蘇梗6克,大腹皮9克,云茯神12克,川桂枝6克,黃附片12克,生茅術12克,黃郁金6克,白杏仁9克,生姜9克。

二診(3月10日):汗猶末徹,苔膩,泛嘔,脈浮緩。再予溫潛辛化。

靈磁石45克,云茯神12克,水炙麻黃4.5克,酸棗仁15克,大腹皮9克,黃郁金6克,烏附塊12克,姜半夏18克,川桂枝6克,生茅術12克,蘇梗6克,白蔻仁6克,生姜9克。

三診(3月12日):肌熱平,苔膩,作嘔,脈息沉緩。表和中陽未化,食物阻滯。再予溫潛淡化。

上方去麻黃、郁金、白豆蔻,加焦枳實9克、淡干姜6克、炒白芍6克、炒麥芽12克。

四診(3月14日):熱平,苔化,納呆,便秘,脈息虛緩。病去正虛,心脾不足。再予扶陽益脾。

靈磁石30克,酸棗仁15克,炒茅術12克,云茯神12克,帶皮砂仁6克,炒麥芽12克,烏附塊15克,生牡蠣30克,姜半夏18克,蘇梗6克,淡干姜4.5克,大腹皮9克。

邢斌按:肌熱一周未解而無汗,兼見苔膩、寐不安,顯系寒邪外束,中濕遏阻所致。故用麻黃、桂枝調(diào)溫排毒;茅術、半夏宣發(fā)中陽,助麻、桂以收達表之效;蘇梗、郁金宣和其壅;由于神經(jīng)中樞為指揮抗戰(zhàn)之首府,故用附子以壯之;其為虛性興奮也,磁石、紫石英以潛之。二診加酸棗仁與附子配伍,強其心臟。三診因肌熱平而去麻黃,加白芍配桂枝調(diào)和營衛(wèi),又以枳實、干姜、麥芽健中陽,化食滯。最后病去正虛,心脾不足,以扶陽益脾善后。

案二:傷寒壞癥

樊,男,1939年8月1日初診。

癥狀:病經(jīng)月余,肌熱復熾,神衰語亂,筋惕肉潤,腹硬滿,脈微欲絕。

病理:傷寒正虛邪戀,心力衰憊已呈虛脫之象。

診斷:傷寒壞癥。

治法:姑予潛陽強心。

處方:黃附片24克,別直參12克,上安桂3克(研沖),炮姜炭6克,生龍齒30克,靈磁石60克,酸棗仁45克,朱茯神18克,甘枸杞9克,龍眼肉15克。

二診(8月2日):筋惕稍瘥,已得寐,大便通,腹部略軟,脈息虛細而略緩。心力稍佳,腑氣已行。再予前法損益。

上方別直參改用9克,加紫貝齒45克、仙半夏15克、雞子黃一枚(打沖)。

邢斌按:病經(jīng)月余,正虛邪戀,中樞指揮無力,心力已呈虛脫之象,必須匡扶正氣,使正勝邪卻,可收化逆為順之功。附子溫陽,配棗仁則強心,如擊鼓行軍,而使之氣壯;附子興奮,龍、磁鎮(zhèn)靜,同用則變?yōu)閺妷?。祝氏曾謂“傷寒機轉(zhuǎn)在表,人參固表,堵塞其邪機發(fā)泄之路,故曰閉邪”,因而“傷寒而正氣虛者,寧用附子而不用人參”,但當此“心力衰憊已呈虛脫之象”,則又當參附同用,急則治標也。

十四、現(xiàn)代名醫(yī)運用附子經(jīng)驗之“李繼昌篇”

邢斌按:李繼昌(1879-1982),云南昆明人。李氏出生于中醫(yī)世家,其父為名醫(yī)李明昌。一生鉆研《傷寒論》與溫病學說,著有《傷寒衣缽》,曾任昆明市盤龍區(qū)醫(yī)院院長?!段0Y難病倚附子》一書選錄李氏用附子之醫(yī)案4則。這里摘錄醫(yī)案1則。

案一:傷寒誤治變證

同道孫某某之孫,男,16歲。因高熱5日不退而邀余往診。據(jù)云初病起于風寒,因誤作濕溫而服三仁湯加石膏1劑,以致病勢轉(zhuǎn)增。診視患者,惡寒發(fā)熱,無汗,頭身疼,四肢酸楚,神志迷蒙,肢冷,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緊。此屬傷寒失汗,誤用滲利清里,導邪入于少陰而太陽之邪未罷之候。當即投以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1劑,以溫少陰之里而祛太陽未罷之寒。處方:

麻黃6克,附片30克(開水先煎透),細辛6克,甘草3克,生姜2片,大棗2個。

二診:上方服后,夜間煩熱加劇,繼則得汗而熱退,頭身疼痛亦覺減輕,唯肢冷脈弱,大便微溏,此為太陽表寒已解,少陰里寒未罷,陽氣未復,兼有水濕之故,以真武湯續(xù)治:

附片30克,(開水先煎透),茯苓18克,白術9克,杭芍9克,生姜3片。

三診:上方服1劑后各癥均減,手溫思食,二便正常,仍覺精神倦怠,此陽氣漸復;故守上方以干姜9克易生姜,以助其回陽溫里之力,連服2劑。

四診:各癥均解,脈和神復,以補中益氣湯調(diào)理善后。

生口芪15克,潞黨參12克,白術9克,當歸9克,炙柴胡3克,陳皮3克,炙升麻3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大棗2個。

附注:附片(包括制川烏、制草烏)的煎煮方法:此類藥物有劇毒,且方中用量較大,故須先煎3小時左右,以熟透嘗之無麻辣味為度,然后再將其他藥物放入同煎半小時后,方可服用。煎煮過程中,一律用開水煎煮。

邢斌按:傷寒誤治,雖見神志迷蒙,但仍有惡寒、無汗、頭身疼、四肢酸楚等太陽見證,又見肢冷、舌質(zhì)淡、脈沉緊等少陰見證,故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加味助陽解表。藥后太陽表解,但里寒未罷,兼有水濕,再以真武湯而取效,最后以補中益氣湯善后。足見李氏順風轉(zhuǎn)舵,隨證變化之功。尤須注意前后兩診運用附子之指征及麻黃附子細辛湯、真武湯運用之差異。

十五、現(xiàn)代名醫(yī)運用附子經(jīng)驗之“徐小圃篇”

編者按:徐小圃(1887-1959),名放,上海寶山人。幼承家學,盡得其父杏圃公之傳,擅長治療兒科痧痘驚疳,經(jīng)驗宏富,聲譽卓著。徐氏行醫(yī)之初,曾偏重于“小兒純陽,無煩益火”的理論,用藥主“清”。后來由于其子患“傷寒病”垂危,請摯友祝味菊先生診治,用附子等藥化險為夷,乃虛心向祝氏求教,從此外感廣用麻桂,里證重用姜附,成為民國時期著名的溫陽派大家。

徐氏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晄、肢清、脈軟、舌潤、小便清長、大便溏泄不化,但見一、二癥,便放手應用。用藥果敢及時,毫無患得患失之心。其用附子,常與潛陽藥磁石、龍骨等配伍,可能得之于祝味菊先生。

本文原作者是徐小圃先生哲嗣徐仲才教授。

附子,辛、甘,大熱,入十三經(jīng)(十二經(jīng)加督脈經(jīng))。功能去表里沉寒,逐水氣,治四肢厥冷、沉重,骨節(jié)疼痛,腹痛,遺精,下利,惡寒,制浮陽虛熱。若與補氣藥同用,可追復亡失之元陽;與補血藥同用,可滋補不足之真陰;與發(fā)散藥同用,能逐在表之風寒;與溫里藥同用,能祛在里之寒濕。先父用附子的指征是神疲,色晄,肢清,脈軟,舌潤,小便清長,大便溏泄不化,但見一、二癥,便放手應用。他認為既有所見,自當大膽應用,以求心之所安。常謂:“寧曲突徙薪,勿焦頭爛額?!薄瓣柼摪Y端倪既露,變幻最速,若疑懼附子辛熱而舉棋不定,必待少陰證悉具而后用,往往貽噬臍莫及之悔?!币虼?他臨床應用附子的范圍較廣,且果敢及時,毫無患得患失之心,而以辨證精細,審證明確為前提。至于川烏頭,與附子同屬一物,以散寒止痛見長,多用治于寒證腹痛等疾患。

如一病兒,外感風邪,發(fā)熱四日,多汗肢冷,面晄神煩,畏寒踡臥,小溲清長,舌苔白,脈濡數(shù)。治以溫潛解肌。藥用:川桂枝、白芍、黃厚附片、活磁石、煅龍骨、煅牡蠣、生姜。二劑后熱退肢和,諸癥悉除而愈。

編者按:此桂枝加附子湯合桂枝加龍骨牡蠣湯治例。

又如一病兒,丹痧密布,遍體肌紅,身熱汗微,喉關白腐,脈濡數(shù),病已四日,白苔未化,不渴溺清。乃陽虛之質(zhì),感受時邪,治予兼顧。藥用:荊芥穗、炒防風、牛蒡子、射干、馬勃、蟬衣、桔梗、甘草、黃附片、活磁石。

編者按:體質(zhì)學說有“從化”之論,一般而言,陽虛體質(zhì)容易感受風寒之邪,陰虛體質(zhì)容易感受風熱之邪,但此其常也。臨證也有陽虛體質(zhì)感受風熱時邪,本案就是例證。本書主編也有銀翹桑菊合附子細辛同用治療陽虛體質(zhì)感受風熱之邪的案例。

又一病兒,白喉五日,咽喉蒂丁塊狀白腐,兩項腫脹,面色灰白,口唇青紫,頭汗涔涔,哮咳音嘶,氣急鼻煽,四肢厥冷,心煩不安,舌苔白膩,脈細弱。時行疫毒內(nèi)陷,心陽不振,浮陽欲脫,急予回陽救逆,佐以解毒祛腐之品。藥用:黃厚附片、桂枝、干姜、龍骨、牡蠣、龍齒、人中白、馬勃、甘草。另用別直參煎汁沖服。一劑后心煩氣急略減,頭汗稍斂,四肢漸溫,苔略化,脈較緩,予上方加射干,續(xù)進一劑。三診時咽喉白腐漸消,氣平,煩躁已安,知饑索食,再守前法,原方去龍齒,加銀花。二劑后,諸癥均除,惟面白、神疲、自汗,乃予玉屏風散加味善后。

編者按:本例時行疫毒內(nèi)陷,心陽不振,浮陽欲脫,故回陽救逆,解毒祛腐雙管齊下。

再如一病兒,面目俱黃,神倦納呆,四肢清冷,舌白膩,脈濡軟。黃疸五日,治以和中溫化。藥用:茵陳、黃厚附片、厚樸、焦茅白術、當歸、砂仁、木香、赤苓、車前子、萆薢。另用生熟谷芽、生熟苡仁煮湯代水以煎藥。

節(jié)選自《先父徐小圃學術思想暨臨證經(jīng)驗簡介》(徐仲才撰寫),錄自《兒科名家徐小圃學術經(jīng)驗集》(陸鴻元、鄧嘉成著),上海中醫(yī)學院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書由陸鴻元先生提供。

附子配伍技巧

    附子一藥,古而有之。此藥乃毛莨科植物烏頭的肥大塊根。藥書謂此藥性味大辛,大熱,有毒??扇胄?、脾、腎三經(jīng)。一般認為此藥有回陽救逆,溫陽脾腎,散寒止痛之功能。

    此藥的應用歷史悠久,是一味十分難得的中藥材。中醫(yī)臨床應用此藥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早在一千多年的,《淮南子》一書中已有記載:“天雄,烏喙,藥之大毒也,良醫(yī)以活人。”古之醫(yī)家善用附子者首推漢代張仲景,在其所著《傷寒論》一書中,用附子者20方,37條:《金匱要略》有11方,16條。(內(nèi)有烏頭,附子并用者未計算在內(nèi))。其中對附子的品種的選擇,以炮附子為最多,用生附子者次之。用烏頭者有5方6條,用天雄者只有1方.著名的方劑如附子湯、附子桂枝湯、桂枝加附子湯、大黃附子湯,麻黃細辛附子湯、干姜附子湯,附子瀉心湯,附子理中湯、真武湯,術附湯等。應用得當,頗有立桿見影之功效。明代著名醫(yī)家張介賓也十分推崇附子,認為此藥乃藥中之“四維”,《景岳全書》有語指出附子與大黃為藥中之良將,人參、熟地為藥中之良相。此語十分客觀而有見地。好用溫熱藥的竇材曾在《扁鵲新書》中曾言:保命之法,艾灸第一, 丹藥第二,附子第三。推崇附子為續(xù)命起死之要藥。善用衰竭;輕清藥物著稱的一代大醫(yī)家葉天士在其《臨診指南醫(yī)案》中也有應用附子為主方的醫(yī)案。至于近代名醫(yī)應用附子善治雜病者也是為數(shù)眾多。而且對此藥的配伍應用已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近代名醫(yī)張錫純在其所著《衷中參西錄》中云:審證既確,用藥以勝病為主。用石膏附子,不必拘泥常規(guī),有病則病當之也。近代醫(yī)家陳耀堂也曾說:余臨證40年,遇大癥、危癥,用附子每收到意外的療效。近代名醫(yī)祝味菊,眾人戲稱祝附子,臨證善用附子治療疾病,每獲奇效。

    筆曾師從當代名醫(yī)陳蘇生先生,其早年師從祝味菊,亦善用附子治病救厄,取得非常好的療效。筆者剛習醫(yī)之初,在淮南山區(qū)學采草藥,遇一老婦病危,全身高度水腫,腰以下尤其,尿量減少,四肢欠溫,神疲怯寒,面色灰滯,舌色淡,舌質(zhì)胖,舌苔白,脈膊沉細,尺脈弱。辨為腎陽不足,命門火衰,水濕內(nèi)盛。即予溫腎利水,處以真武湯變化,重用附子而獲奇效,使準備后事的家人欣喜若狂,備感驚奇。也曾重用附子為一旅日華僑治療雙下肢寒冷疼痛而獲良效。

    附子單味應用有效,配伍應用則更顯其將軍之風。例如四逆湯中的附子與干姜、甘草配伍,其回陽救逆之功更勝一籌?!蹲C治要訣》云:“附子無干姜不熱,得甘草則性緩,得桂則補命門?!毙熹凇短m臺規(guī)范》中云:方之既成,能使藥之癥各全其能,亦能使藥各失其性,此成方之妙也,歷代擅長應用附子的醫(yī)家對附子的配伍提供了許多成功的經(jīng)驗。如人參配附子(參附湯),溫陽而益氣,提高了救逆的功效,可用于治療心力衰竭之癥;黃芪加附子(芪附湯),可促進固本之能,溫陽而固表,治氣虛自汗之癥;白術加附子(術附湯),增加溫中健脾之功,溫脾燥濕,治脾虛泄瀉之癥;地黃加附子(地附湯),增強補血生血之功,治療血虛低熱之癥;當歸加附子(溫經(jīng)湯),增強溫經(jīng)養(yǎng)血之功,治婦人月經(jīng)延期,血海虛寒之癥;桂枝加附子,增強通陽疏絡之功,溫經(jīng)通絡而止痛,治風濕相博,肢體酸楚之癥;石膏加附子(千金越婢湯),起到了清熱強心作用,用于治療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確有良效。亦有取附子之溫以抵消主治藥物的消伐作用。如麻黃加附子(麻附細辛湯),溫經(jīng)發(fā)表而散寒。因慮麻黃發(fā)汗過度而懼其亡陽,加附子則汗出而陽不虛脫也,可治傷寒失表,心陽不振之癥;大黃加附子(大黃附子湯),溫陽通便而逐邪,使其通下而不傷中,可治傷寒心下痞實之癥;黃連加附子(附子瀉心湯),扶陽而瀉熱,取其黃連瀉心,附子護陽,虛人汗出心下痞者宜用之;龍膽瀉肝湯嫌其寒,可加附子以去其寒而強肝,方為柴牡附龍煎,對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療效。此外,蝎附同用,可治小兒慢驚虛風抽搐;梔附同用,治寒熱疝病;椒附同用,治中寒泛酸;氣逆吐清水者;苓附同用,可溫腎利水,治陰水浮腫,少腹賬滿;敗附同用(苡仁附子敗醬草)治慢性腸癰;羚附同用,治頭風偏頭痛久治不愈者。

    又如:麻黃附子同用,強心發(fā)汗,可用于心力衰竭而兼表證惡寒無汗者;杏仁附子同用,可用于左心衰竭而兼見肺有郁血、口唇紫紺者;磁石附子同用,興奮加鎮(zhèn)靜,具強壯之功,可抑制虛性興奮,治神經(jīng)衰弱之失眠者;棗仁加附子,辛通加酸收,有緩和作用,可治療心動過速,心悸早搏者:知母加附子,辛熱加甘寒,有溫潤作用,可治療熱性病心陽不振而兼口渴欲飲者;附子與肉桂相配,可增加命門之火,以溫煦全身陽氣,以消陰翳,用于陽氣虛衰者。

    以上為筆者臨癥與讀書之心德,撰寫如上,敬請指正為盼。

    作者簡介:董鴻涌,男,浙江鎮(zhèn)海人,主治醫(yī)師。

    附子誠大將軍之藥。其溫里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是其它中藥難以代替的。因此古人開方每用之,今人因其有毒(實其真性情所在)開方唯恐避之不及。很是可惜。

超附子量不中毒的秘密、附子配伍運用匯粹

只要用藥正確、適合患者病情,哪怕附子劑量超出醫(yī)書記載幾十倍都沒有危險。廣東省中醫(y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醫(yī)師毛煒表示,根據(jù)文獻,既有服用10克小劑量附子一次就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報道,又有在搶救危重病過程中,24小時內(nèi)用量超過500克而不出現(xiàn)中毒反應的例子。其實劑量大小與會否中毒沒有絕對的正比關系,中毒與否還牽涉到其他多種誘因,而且不同的藥典記載的劑量范圍也不同,暫沒有統(tǒng)一結論。毛煒說。

  她表示,中醫(yī)界對附子的用量主要有四種觀點:一種畏附子如虎狼,索性棄用此類藥物;一種認為附子毒性劇烈,應當小劑量使用,如《中藥大詞典》中附子的用量為3克~9克;第三種觀點主張根據(jù)病情的不同以及個體的差異選擇劑量,常用劑量在15克~60克;第四種是溫陽派主張的超大劑量使用附子,特別是在救治心衰等危重癥和腫瘤等疑難病癥時,使用的劑量更大,起始劑量多在45克~75克之間。

  導致附子用量差異巨大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古今劑量換算認識的不同。目前,藥典、教科書多認為張仲景所處的東漢時期的1兩相當于現(xiàn)代的3克,但據(jù)現(xiàn)代一些醫(yī)史學家的考證,當時的一兩應相當于現(xiàn)代的15。625克,兩者相差5倍多。毛煒解釋。而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學術流派、不同醫(yī)家之間認識和經(jīng)驗的不同。

  附子被中醫(yī)奉為保命要藥

  據(jù)介紹,附子是毛茛科植物烏頭的旁生塊根。味辛甘,性大熱,有毒。主要產(chǎn)于四川、陜西、云南等地。早在我國第一部藥學專著《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有關于它功效的記載: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由于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逐濕等功效,因此是常用的溫里補火要藥,也被譽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明代著名醫(yī)家張景岳把附子、人參、大黃、熟地共列為藥中四維,即是治病保命的要藥。

  在現(xiàn)代臨床中,附子常用于救治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休克、低血壓狀態(tài)、冠心病及風心病和多種疑難疾病。據(jù)統(tǒng)計,在500張常用著名方劑中附子的使用頻率為13。20%,是歷代醫(yī)家治療危急重癥和疑難雜癥的常用藥之一。

  中藥含附子熬時切莫加冷水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附子是有毒中藥的典型代表,用好了可以拯救患者,使用不當會造成嚴重毒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毛煒表示,附子中毒絕非只和劑量大小有關,引起附子中毒的原因很多,炮制方法包括藥材質(zhì)量不好、不當、長期過量使用、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shù)取?/u>

  我們臨床發(fā)現(xiàn),很多市民不懂正確煎煮含附子的中藥。毛煒說。這類藥一般要先煎附子1~2小時。掌握火候有一個訣竅:取一片煎過的附子,咬一口慢慢咀嚼,如果沒有麻口的感覺,表明煎煮火候到了,這時可以放入其他藥物,如果仍感覺麻口,則需繼續(xù)煎煮。因此,很多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生通常會在處方中附子這味藥的右上角或后面注明先煎,去麻。

  另外,煎煮含有附子的中藥一般耗時較長,有些市民煮藥時發(fā)現(xiàn)水干就中途加冷水。這樣可能增加附子的毒性,應屬大忌。毛煒說,煎藥前應充分估計好水量,一次性加夠;如果中途發(fā)現(xiàn)水快煎干,應該先關火、待藥冷卻后再加入適量冷水,然后重新開始煎煮、計時;即使中途加水,也一定要加開水。

  中藥材附子,有毒,使用不當可致人體呼吸中樞麻痹、引起心臟驟停;但同時它又被譽為中醫(yī)要藥,從醫(yī)圣張仲景到現(xiàn)代醫(yī)學名家,不少人用它讓患者起死回生。然而,不同的藥典、教科書、流派,對于附子的劑量使用范圍卻觀點大相徑庭。超出老祖宗經(jīng)典藥量用附子會否中毒?除劑量大小外,藥材不好、炮制、配伍不合理和煎煮方法不恰當?shù)榷伎蓪е轮卸景l(fā)生。


附子配伍運用匯粹

附子味辛、甘,大熱。主入心、腎、脾經(jīng)。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善治陰盛陽衰,大汗亡陽,吐利厥逆,虛寒瀉痢,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附子氣味俱厚,走而不守,“火性迅速,無處不到”(《本草經(jīng)讀》),能上助心陽通脈,中溫脾陽健運,下補腎陽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最善溫腎氣、補元陽、救厥逆、祛寒濕、除痼冷,為溫里回陽,救逆固脫之要藥。虞摶謂:“附子稟雄壯之質(zhì),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jīng),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yǎng)不足之真陰;引發(fā)散藥開腠理,以祛除在表之風寒;引溫里藥達下焦,以除在里之冷濕?!薄秱N要》謂:“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幖爸泻畩A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之功?!瓓A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建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薄侗静菡x》曰:附子“其性善走,故為通行十二經(jīng)重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痼冷,徹內(nèi)徹外,凡三焦經(jīng)絡,諸臟諸腑,果真有寒,無可不治。”
附子是中醫(yī)臨床的一味要藥、峻藥和猛藥,因其能起沉疴、拯垂危而受到古今眾多名醫(yī)的推崇。如明代名醫(yī)張景岳把附子列為“藥中四維”之一。他說:“夫人參、熟地、附子、大黃,實乃藥中之四維……人參、熟地者,治世之良相也;附子、大黃者,亂世之良將也?!鼻宕t(yī)陸懋修稱:“藥之能起死回生者,惟有石膏、大黃、附子、人參。有此四藥之病一劑可以回春,舍此之外則不能?!爆F(xiàn)代名醫(yī)吳佩衡則把附子、干姜、肉桂、麻黃、桂枝、細辛、石膏、大黃、芒硝、黃連列為中藥十大主帥,指出“此十味藥品,余暫以十大主帥名之,是形容其作用之大也?!币压拭t(yī)何紹奇謂“附子一物,可上可下,可攻可補,可寒可熱,可行可止,可內(nèi)可外,隨其配伍之異而變化無窮,用之得當,療效卓著,在群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它是‘百藥之長’,是并不過分的?!?從上述昔賢論述中,足見附子在名醫(yī)心目中地位之重。
自漢張仲景以降,歷代善用附子之醫(yī)家舉不勝數(shù),近代更有以附子為名者如祝附子(祝味菊)、吳附子(吳佩衡)、李附子(李彥師)、附子先生(傅夢商)等,他們十分推崇附子的卓越療效,并善用附子而充分發(fā)揮附子的功用,以此博得醫(yī)林佳名。然則,附子性大熱,力峻猛,有大毒,臨床應用顧忌重重,加之附子中毒屢見不鮮,故有“終身視附子為蛇蝎”者。故惲鐵樵曾說附子“為最有用亦最難用”。之所以會出現(xiàn)附子中毒的情況,除認證欠準、劑量失宜、煎煮不當、服法欠妥、機體對藥物的敏感性等之外,配伍不當也屬常見。故本文擬對歷代著名醫(yī)家運用附子之經(jīng)驗中關于附子的配伍方面進行收集整理,為充分發(fā)揮附子之獨特療效,提高醫(yī)療質(zhì)量添一綿薄之力,不當之處,尚請賢達指正。

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長于回陽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徹內(nèi)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陽通脈之功,守而不走,溫中回陽。二藥配伍,相須并用,干姜能增強附子回陽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說:“附子無姜不熱”。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減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減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陽證,常與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稱為“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湯即姜、附、草同用,以溫中散寒,回陽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溫腎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烏梅丸雖用姜附,卻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陽氣衰微,陰寒內(nèi)盛或大汗、大吐、大瀉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脈微欲絕等亡陽證。
2、治脾腎陽虛之慢性腹瀉,如《附子配伍治六頑疾》治張男患慢性泄瀉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熱毛巾溫敷,其痛方緩,舌胖苔白膩,脈沉細。大便常規(guī)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黨參15g,炒白芍15g,烏梅6g,蒼術10g,隨證加減,調(diào)治20多劑而獲效。

二、附子配肉桂
二藥均有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長于回陽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緩,長于暖下焦而溫腎陽,并引火歸元以攝無根之火,行氣通滯。相須為用則溫腎助陽,引火歸元,溫經(jīng)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下焦命門火衰,腎陽不足之腰膝酸軟,形寒足冷,陽痿,尿頻,睪丸冰冷,肢體厥逆,浮腫喘滿等癥。

三、附子與桂枝
附子溫腎陽,通行十二經(jīng),逐寒祛濕止痛,通利關節(jié),可祛深伏之寒濕。桂枝溫經(jīng)散寒,橫通肢節(jié),可解肌散表淺風寒。二藥合用,相得益彰,溫通心腎陽氣,散寒通經(jīng)止痛功效益增。
主要用于:
1、陽虛外感風寒濕邪的畏冷,四肢疼痛等癥(附大于桂)。
2、心陽虛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則心力不支,脈細弱或結代(桂大于附)。陳妙峰用二藥又配黨參、黃芪、麥冬、丹參、炙甘草治療陽虛型心律失常,認為附子強心,增加心肌供血,使竇房結功能興奮性增強,改善傳導功能,對緩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均可隨證選用10—30—45克。張伯叟經(jīng)驗治療心痹(冠心病、心絞痛),溫陽通陽善用附子、桂枝,特別是附子一味,既能溫陽又能通陽,尤于桂枝。

四、附子配烏頭
附子性大熱有毒,能散寒燥濕,除痹溫中,通陽止痛。烏頭性溫有大毒,辛散溫通,能搜風除濕,逐寒開痹,破積散結;二藥合用散寒袪濕功倍,除痹止痛效靈。
主要用于:風寒濕痹,肢體關節(jié)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

五、附子配細辛
附子溫里扶陽,散寒滯通經(jīng)脈。細辛外散風寒,內(nèi)祛陰凝,溫通腎氣,開通諸竅。二藥合用,溫通宣散,徹表入膀胱經(jīng),徹里入腎經(jīng),相得益彰,共奏溫陽散寒凝,蠲痰飲,暖胞宮之功。二藥表里兼顧,陽復表解,在內(nèi)之寒附子溫之細辛助之,在外之寒細辛疏之附子輔之,加強溫陽解表、散寒止痛功效,為止痛要對。
《本草匯言》:“細辛,佐姜、桂能驅(qū)臟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諸疾之冷?!崩铌剑骸凹毿粒涡霸诶镏?,故仲景少陰證用麻黃附子細辛湯也?!?br>主要用于:
1、陽虛感冒,形寒肢冷,頭身疼痛,骨節(jié)疼痛之癥。
2、風濕關節(jié)疼痛難忍,屈伸不利之證。
3、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屬陽虛寒凝者。但有觀察認為細辛有誘發(fā)心房纖顫之可能,故對有心房纖顫傾向者應慎用。
4、陽虛寒凝水飲咳喘,用為要藥。龔志賢自擬扶腎蠲飲湯,用附子30克、細辛6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方中取附子溫陽化飲,細辛散寒蠲飲之功,而有較好療效。
5、用于治療腎陽不足,寒凝胞宮之痛經(jīng)、閉經(jīng)、不孕。如朱久之用治子宮寒凝不孕可獲得溫陽暖宮散寒凝種子之效驗。

、附子配花椒
附子、花椒同為辛熱之品,有溫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腎經(jīng)而溫陽氣,溫腎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較峻?;ń飞谱咧薪苟⒑?,溫中止痛,暖脾止瀉作用較強,二藥并用,脾腎同治,相輔相助,通陽散寒,溫中止痛之力極強。
主要用于:
1.中焦虛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
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

七、附子配半夏 
附子大辛大熱,補命火回陽救逆,溫中土散寒消陰,祛風勝濕,溫經(jīng)止痛,通行十二經(jīng)脈,上下表里,無所不到;而半夏辛溫,豁痰逐飲,消痞散結,降濁止嘔,降氣平喘。二藥配伍,散臟腑、經(jīng)絡、表里、上下的痰飲停滯,使陰寒得散,脾腎得溫,水濕得化,痰飲得消,則陽虛痰濁痞嘔諸癥自除。
主要用于:身冷畏寒,痰涎壅盛,脈沉遲弦緊或虛而無力等。吳佩衡常用四逆湯合二陳湯加麻黃、細辛治一切肺部痰飲陰證,如新老咳嗽、哮喘,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表證顯著者用小青龍湯加附子,皆用附子配半夏。
注:“本草名言十八反”明言半夏反烏頭,而川烏、附子同出一物,理應半夏亦反附子了。清·張璐《本草逢原》如是說,近代名醫(yī)張錫純亦稱“附子烏頭天雄皆反半夏”。近代習慣用法及當今教材,多認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應用。然而,半夏附子配用歷有記載。如《金匱》附子粳米湯,《扁鵲心書》附子半夏廣皮生姜湯,《傳言適用方》太一丹,《千金方》半夏湯、附子五積散,《證治準繩》小半夏湯,《張氏醫(yī)通》附子散。據(jù)陳馥馨氏統(tǒng)計,在《普濟方》和《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中含十八反組對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數(shù)最多,達163方,可見其配伍應用的普遍性了。
  半夏反附子,畢竟是前人教訓的總結,出現(xiàn)了毒性,可能指生品鮮品,毒性過大;或炮制不得法,毒性殘留;或用量過大,毒性增加;或冷水煎藥,時間過短;或藥后飲酒,溫浴;或季節(jié)環(huán)境溫度過高,使中毒因素增加;抑或個體差異,對二種藥物有不良反應等等。然而實踐證明,只要注意防范,如法應用,不必禁忌。

八、附子配鹿茸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有陽無陰,走而不守,有回陽救逆之力。鹿茸壯腎陽,退虛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攝精固陰。二藥配伍,相須互補,溫命火填精髓,壯陽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陽痿遺精,宮寒不孕,久痢,久瀉。白清佐經(jīng)驗用治此證每以鹿茸3克研末,熟附子15克煎湯送服。
2、風寒濕痹。

九、附子配艾葉
附子配艾葉溫經(jīng)暖宮。
主要用于:沖任虛寒,經(jīng)閉,腹痛等癥。

十、附子配胡蘆巴
附子配胡蘆巴,二藥皆能溫陽散寒止痛,相配則效力更著。
主要用于:陽虛寒濕內(nèi)盛之小腹及下肢冷痛等癥。

十一、附子配麻黃
附子大辛大熱,峻補元陽。麻黃辛溫,發(fā)汗解表。二者相配,一攻一補,助陽解表,用于素體陽虛復感風寒之證,可以避免陽虛無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傷陽。使之汗中有補,汗出不傷正;補中有散,扶正而不礙邪。
附子具有溫腎壯陽,化氣行水之力,麻黃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腫之功,合而使用,溫陽利水消腫之功頗佳。
另外,附子辛熱,溫通經(jīng)脈祛里寒。麻黃辛溫,宣通經(jīng)絡散外寒;相配則溫經(jīng)通脈,助陽散寒。
代表方劑:麻黃附子甘草湯、麻黃附子細辛湯。
主要用于:
1、外感病,如支氣管炎、哮喘、陽虛外感、寒性咳嗽等。
2、經(jīng)絡骨節(jié)病,如風濕痹證、面神經(jīng)癱瘓、半身不遂等。王大經(jīng)體會二藥合用能增強溫陽散寒除痹痛之功,善用二藥配伍治療寒濕痹痛。
3、心血管疾病,如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應用的方面很廣,但鮮有用于水腫者。近年藥理發(fā)現(xiàn)麻黃、細辛、附子三藥配伍,能加強麻黃抗過敏反應的功能。
4、心腎陽虛咳喘。虛喘不忌麻黃,肺心病痰飲咳喘、水腫,可隨證選用三拗湯、越脾湯、小青龍湯合真武湯加減有較好療效。顏德馨治哮喘之偏于寒勝者,最喜冠此兩味。董建華也善配用二藥助陽平喘,對心腎陽虛,痰飲咳喘,或兼有外感風寒者,用之頗有溫陽化飲、宣肺平喘功效,常又與白果、五味子等配伍,虛喘用麻黃的劑量宜隨證酌定,有的體會虛喘用麻黃的劑量為治實喘的1∕2,一日量掌握在3-6克為宜。邱祖萍將附、麻與生脈散相伍為用治療肺心病合心衰,認為附子溫腎壯陽、化氣行水,麻黃宣肺平喘、發(fā)汗利水,且二者均具強心作用,故能茯效。
5、麻黃宣通寒滯提高心率以治標,附子溫心腎陽氣以治本,為治療心腎陽氣不足遲脈癥的常用有效配伍。附子能提高竇房結功能并改善房室傳導阻滯。范昌華治療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逐漸增加凈麻黃60—120克,熟附子15—30克,并配伍細辛4—15克。范氏的經(jīng)驗用量可供參考。但有認為麻黃、細辛增加是拔苗助長。
6、陳耀堂運用二藥治療中風偏癱屬肝陽不足,陽虛生風者。
7、腎炎腎病屬陽虛表寒之水腫、咳喘。

十二、附子配人參
附子善溫陽散寒,具有回陽救逆作用。人參善補五臟元氣,具有益氣救脫作用。二藥配伍,互補協(xié)調(diào),上助心陽,下補腎陽,中益脾陽,補益元氣,回陽固脫,附子得人參則回陽而無燥熱傷陰之弊,人參得附子則補氣而兼溫里之功。
吳謙云:參附“二藥相須,用之得當,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xiāng),傾刻生陽于命門之內(nèi),方之最神捷者也?!薄秱N要》:“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nèi)幖爸泻畩A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者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退陰回陽之力,起死回生。……且夾陰傷寒,內(nèi)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jīng)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叭藚⒒卦獨庥跓o何有之鄉(xiāng),王道也;黑附子回陽,霸功赫奕,”柯雪帆:“回陽救逆的附子與大補元氣的人參配伍是溫與補的結合,又是陽與氣的相互促進,有協(xié)同配合作用。單用附子溫陽,雖一時陽氣恢復,恐難持久?!秱摗酚小}暴出者死’之誡。若單用人參,元氣雖能恢復,元陽未振,陰寒之邪難以消散,有再次厥逆之險。參附相配才能有效挽救重危病人垂絕之陽氣。再者,附子辛熱,人參甘平,二者相配能起協(xié)調(diào)平衡作用?!?br>主要用于:
1、重病、久病、失血致元氣大虧、陽氣暴脫之大汗、肢厥、息微、脈沉微欲絕或浮大無根。
2、寒濕所致骨節(jié)、胸腹疼痛諸證。
3、附子配人參為參附湯,以此制成的參附注射液,臨床廣泛用于心衰、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癥搶救,使用方便,療效更著。
4、祝味菊亦常用之認為這是傷寒少陰病出現(xiàn)虛脫時的無上妙法。
參附相伍若用于扶陽復脈,附子宜生用;用以溫經(jīng)散寒止痛,附子宜炮用。
但因人參物稀價昂,近人經(jīng)驗,以黃精、甘草各一兩或黨參一兩代替人參,可收到同樣療效。

十三、附子配黃芪
附子入心、腎,溫補護陽,既溫腎陽,又溫脾陽。黃芪入肺、脾,健脾利水,益氣固表。二藥合用,心肺雙補,脾腎同治,補火生土,有溫陽利水,益氣固表止汗之功。
《本草逢源》:“黃芪,能補五臟諸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發(fā),有汗則止,入肺而固表虛自汗,入脾而托已潰癰瘍。……同桂枝、附子則治衛(wèi)虛亡陽汗不止,為腠理開闔之總司?!?br>主要用于:
1、氣虛陽弱,虛汗不止、肢體倦怠等癥。
2、水腫,小便不利,四肢不溫,畏寒等癥。

十四、附子配茯苓
附子辛甘大熱,補火助陽,溫腎散寒止痛;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滲濕。二藥配伍,溫腎健脾利水,溫陽散寒,除濕止痛。茯苓得附子則補火生土,使水有所歸;附子得茯苓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
主要用于:
1、脾腎陽虛,水氣內(nèi)停之四肢浮腫,小便不利,惡寒脈沉,或腹痛下痢。
2、陽虛寒濕內(nèi)侵,氣血凝滯而見骨節(jié)疼痛,惡寒肢冷,脈微而沉之證。

十五、附子配白術
附子溫腎暖脾,散寒除濕,補火生土。白術補益脾氣,溫運脾土,燥濕利水。二藥配伍,有溫陽散寒,健脾除濕,利水,通經(jīng)絡之功,并有脾腎兼治之作用。
張元素:“附子以白術為佐,乃除寒濕之圣藥,濕藥少加之引經(jīng)?!?br>主要用于:脾腎陽虛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泄瀉、眩暈、便血及風濕關節(jié)痹痛等證。(注:術、附并用,若用于除痹,附子量宜大;若用于溫陽,利水止瀉,白術用量宜大。)

十六、附子配甘草
附子辛甘大熱,能回陽救逆,其性峻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經(jīng),驅(qū)散寒濕之邪。甘草甘平,具甘緩之性,與峻藥配合能起緩和作用;有補中益氣之功,與溫熱藥相配,能增強溫補功能;有解毒功能,能減輕附子的毒性。二藥配伍,取長補短,相得益彰,且甘草有補土伏火之功。實驗證明甘草與熟附子一起煎煮使后者的毒性大為降低。
《景岳全書·本草正》:“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緩;附子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調(diào)營衛(wèi)?!薄稖罕静荨罚骸案阶永碇杏酶什荩制滟陨弦?;調(diào)胃承氣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藥用之非和也,皆緩也?!?br>主要用于:
1、風濕痹證,骨節(jié)疼痛,不得曲伸。
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

十七、附子配當歸
附子溫陽散寒止痛,純陽無陰之品。當歸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止痛。二藥一散寒一補血,一溫經(jīng)一調(diào)經(jīng),一強陽一滋陰,互補為用,具陰陽兼顧、剛柔互濟之妙義,當歸滋潤可制附子溫燥,并引附子入血分,則溫運之力更宏,附子溫通可助當歸活血通經(jīng)。二藥配伍,補血而奏溫通之功,溫經(jīng)而具養(yǎng)血之效,助陽溫經(jīng)、補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顯著。
《湯液本草》:“當歸,入手少陰,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陽,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陰,以其肝藏血也。從桂、附、茱萸則熱;從大黃、芒硝則寒?!?br>主要用于:
1、血海虛之月經(jīng)不調(diào)、后期不行以及血證、痛經(jīng)之屬虛屬寒者。
2、胸痹,心痛。

十八、附子配生地
附子溫通心陽,而較剛燥,生地養(yǎng)陰,通心脈,而柔潤。二藥合伍,溫陽以生陰,滋陰以化陽,剛柔相濟,陰陽兩調(diào)。
主要用于:
1、用于治療心臟疾病。陳蘇生經(jīng)驗,生地黃強心,兼能清熱養(yǎng)陰,得附子之通利,有利于心臟傳導功能的恢復和心肌炎的消除。二藥剛柔相濟,削減附子之燥烈,發(fā)揮附子“是心臟之毒藥,有是心臟之圣藥”的配伍效應。附子溫陽強心、生地滋陰強心,含有益于心臟功能的微量元素,能促進組織復新,恢復某些激素的正常功能。故二藥合伍對多種心臟疾病很是適宜。風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等屬心陰陽兩虛或心陽不足者均可選用且用為要藥。張伯叟體會心律失常屬寒熱夾雜,陰陽互損之證,用附子配伍地黃、麥冬,常可取效。
2、類風濕關節(jié)炎用之頗宜。姜春華認為,生地黃,《本經(jīng)》稱之有“除痹”、“逐痹”之功。故治頑痹常用大劑量地黃,用至150克,加入溫經(jīng)通絡復方中,溫痹清營,扶正驅(qū)邪,剛柔相濟,療效較激素加抗風濕藥為勝。
3、慢驚風屬陰陽兩敗之證,涼潤有忌,溫補有慮。二藥合伍甚為適宜。程門雪善用附子理中地黃湯治之,可獲良效。

十九、附子配熟地
附子溫腎助陽,性燥烈。熟地黃補陰養(yǎng)血,性滋膩。附子稟純陽而主動,走而不守;熟地黃稟純陰而主靜,守而不走。二藥一溫陽、一補陰,互補協(xié)調(diào),陰陽雙益。附子可制熟地黃之滋膩,熟地黃可緩附子燥烈。二藥合用,補而不膩,行而不散,補陽之中寓以陰配,益陰中寓以陽助,為兩補陰陽之妙劑。
《本草經(jīng)讀》:“仲景用附子之溫有二法:雜于苓、芍、甘草中,雜于地黃、澤瀉中,如冬日可愛,不虛法也;佐以姜、桂之熱,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陽之法?!?br>主要用于:
1、陰陽兩虧的疾病,祝味菊對此均用附子與熟地,再配合巴戟天、淫羊藿等,頗有效果。
2、陰疽,祝氏曰:陰疽之病,皆緣人體正氣無力抵抗外來之細菌。治療之法必須增加人體之力量,使其由陰轉(zhuǎn)陽,方為順事。故祝氏治陰疽,每以陽和湯為主,再加附子。

二十、附子配白芍
附子溫陽散寒通經(jīng),回陽救逆。白芍養(yǎng)血斂陰,緩急止痛,和營柔肝。附子以溫腎之真陽推動臟腑氣血,助白芍滋養(yǎng)陰血。白芍酸收斂陰,兼緩附子燥烈,使溫陽散寒而不傷陰耗血。二藥一陽一陰,一熱一寒,一散一收,一剛一柔,一動一靜,合用回陽而益陰,溫陽而養(yǎng)血,祛寒而止痛,溫而不燥,養(yǎng)而能通,共奏溫陽散寒,養(yǎng)血和營,養(yǎng)陰和陽,緩急止痛之功?!豆沤衩t(yī)方論》趙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則火能生土,而水有所歸矣;腎中得附子,則坎陽鼓動,而水有所攝矣。更得芍藥之酸,以收肝而斂陰氣,陰平陽秘矣?!备阶优浒咨?,見于《傷寒論》附子湯。
主要用于:
1、虛勞里急,腹痛攣急拘緊屬陽虛血弱者用之頗有效驗。
2、陽虛肝寒脅痛,少腹拘急,痛經(jīng)等用之也宜。何子淮用附子回陽逐寒,芍藥和營止痛,治寒凝胞宮之痛經(jīng),溫陽逐寒而不傷陰動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