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明萬歷年間;形制特點:八角十三級樓閣式磚塔,高54·7米;現(xiàn)狀:2006國保
永祚寺(雙塔寺)雙塔,亦稱宣文塔,位于太原市迎澤區(qū)郝莊鎮(zhèn)雙塔寺內。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雙塔別稱文筆雙峰,南北對峙,相距16丈(50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數(shù)表圓滿無盡”之意。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創(chuàng)建于先的“文峰塔”,一個是繼建于後的“舍利塔”。
舍利塔的原名叫做宣文塔(與文峰塔同名),創(chuàng)建于明代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歷時五年竣工,由高僧佛登和尚(又稱妙峰祖師)主持修建,而且塔內藏有佛舍利子,所以又叫做宣文佛塔,或舍利塔。舍利塔位于塔院的北端(西北隅),所以也有人按方位把它叫做北塔。北塔全部用秦磚砌筑,平面呈八角形,共13層,琉璃剪邊,色彩絢麗,是不可多見的明代磚雕藝術品。塔內有石階直至塔頂。舍利塔塔頂?shù)乃x,由銅、鐵兩種金屬鑄制。剎座為覆盆仰蓮式須彌座,用生鐵鑄成。剎頂則為銅質寶瓶式,制于覆盆仰蓮座中。
文峰塔與舍利塔比目并立,位于塔院東南隅,也叫宣文塔、宣文寶塔。它所以叫文峰塔,是因為它創(chuàng)建的原因本是為補輔太原府城“西北高東南低”,不利于發(fā)展文化的地形不足,用以“開山川之形勝,創(chuàng)文運之興盛”。從建筑特色看,文峰塔雖然略早于舍利塔問世,但是,它們必竟同屬于明代中葉的作品,有著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平面都是八角形狀,都是十三層建筑,高低也僅有 2厘米之差。然而,它們也有不少不容忽視的差別,那就是,文峰塔沒有塔基座,僅開一門,沒有佛龕,沒有“阿彌陀佛”刻字,塔檐也不用琉璃瓦剪邊,塔的主體塔身,也有很大的差別;文峰塔上下直徑幾乎相同,基本為直上直下,沒有明顯收分,外形呈直線形;而舍利塔卻是上下直徑相差很大,有明顯的收分,尤其是七層以上更為突出,使整個塔的外形呈弧狀流線形。這些大大小小的差別,無疑正反映著兩塔的設計者和建造者在造形、技藝和風格上的不同。
兩座塔形制相似,八角十三層磚結構,高五十四點七米。塔檐下雕刻斗拱,檐上飾有琉璃脊獸,絢麗壯觀。塔內有階梯踏道可登頂層。雙塔寺雙塔為太原的標志。2016年永祚寺古建筑群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圖片資料:安東老王原創(chuàng)(更多圖片請見:太原永祚寺:雙塔奇觀)
一、雙塔全景圖
二、雙塔之文峰塔
太原永祚寺文峰塔,創(chuàng)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599年-1602年),樓閣式磚塔,八角十三級,高54.76米。
文峰塔塔剎
文峰塔塔基
文峰塔塔身
文峰塔塔局部
三、雙塔之宣文塔
宣文塔塔剎
宣文塔塔基
宣文塔塔身
宣文塔內部結構
宣文塔局部特寫
補充資料:
雙塔寺始建于明代萬歷中葉,大約在萬歷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間(1597—1602),高僧佛登奉敕建造。那時,僅建了一座補輔太原“文運”不足的文峰塔,取名“宣文塔”。緊靠塔而建的幾間簡陋寺舍,而今早已蕩然無存。當時,寺叫“永明寺”。關于“永明寺”和“宣文塔”的起建原因,明萬歷本《山西通志》和萬歷本《太原府志》都曾作過明確記載。
宣文塔和永明寺問世不久,萬歷三十五年(1607),晉藩第十一代王——晉穆王朱敏淳覺得永明寺宣文塔規(guī)模簡陋,與省城太原地位不相稱,就下書五臺山顯通寺,邀請該寺主持福登和尚,來太原主持擴建“大塔寺殿宇”工程。福登來到太原,見宣文塔微向西北傾斜,建議另建一新塔于舊塔之左,并用了四年時間,即萬歷三十六年春至四十年九月(1608—1612),新建了寺院的三座大殿(即永祚寺大雄寶殿、三圣閣、兩廂方丈和兩廊配殿),同期建成了在舊塔西北方的新塔,形成了“兩峰插天”,“樓閣巍然”的大觀。萬歷四十年秋天九月,完成新塔之后,佛登抱病返回五臺山,不久即圓寂于顯通寺。這個終未能完工的塔寺,遂更名“永祚寺”,兩塔均定名為“宣文塔”。
永祚寺雙塔,兩個塔的平面都做八角型,各做13層均為樓閣式塔,塔的內部構造方式,合為“壁內折上式”,北做得細致,每層都有平座,不過平座沒有欄桿,人們登上易有危險。雙塔即是供奉兩尊佛的意義,從一般的寺院來看,雙塔都并列殿前,而永祚寺的雙塔建筑為前后排列,這種布局比較少見,山西僅有兩例。另一例是晉東南陽城縣的海慧寺,它也是雙塔,作前后排列的方式。在唐宋遼各時代,雙塔都是采取并列的方式,一般建在大雄寶殿之前,宮殿的交錯,有遠有近,而雙塔總是并列的,這是一種古制。到明代建筑前后排列的雙塔,只在山西有。
相關資料:
雙塔寺,原名永祚寺,因寺內筑雙塔,故改名為雙塔寺。清 順治十五年(1658),陽曲縣地方官曾對雙塔寺進行過一次修葺,新筑兩塔之間的過殿。這次修寺,曾準備新建該寺山門,后不知何故而未蓋成。直至康熙三十年(1691),才由陽曲縣繼任知縣劉江召集工匠,砌起從東配殿至西配殿的寺院圍墻,并辟建一簡陋之極的山門。民國十六年(1927),楊子端等人積極活動,組織募集捐款,維修塔寺,并在修舊的基礎上,在大雄寶殿對面,東西配殿北端,破土動工建起六間單坡式北房,在原天王殿的位置上新辟院門,構成傳統(tǒng)的四合院式布局。
詳見安東老王:太原永祚寺:古剎禪院;太原永祚寺:磚藝磚雕;太原永祚寺:雙塔奇觀
附錄:永祚寺雙塔舊照珍藏
太原永祚寺雙塔(前為舍利塔后為文峰塔) (清代明信片);此自七寶莊嚴(新浪塔友)
1900-1910(法)拉里貝攝
山西太原永祚寺(雙塔寺)遠景克拉克探險隊于1908年5月至9月拍攝
永祚寺雙塔舊照,此圖拍攝年代不詳
1957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1978年山西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1989年太原郵政局出版的明信片
雙塔寺雙塔欣賞
更多原創(chuàng)圖片參見:太原永祚寺:雙塔奇觀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