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料里挖掘歷史的另一種可能
貞觀14年是侯君集的人生頂點也是他凄慘命運的開始。
這一年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作為主帥領(lǐng)兵討伐雄踞西域的高昌。并以極小的代價歷時半年一舉將其滅國。
也是這一年他班師回朝后因平定高昌不經(jīng)請旨私自配沒無罪之人和私取高昌珍寶導(dǎo)致上行下效而被李世民下獄!
他一邊享受著滅國之功給他帶來的無上榮耀一邊又因罪受罰而耿耿于懷不惜鋌而走險導(dǎo)致身死族滅。
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聊初唐的歷史,侯君集絕對是一個繞不開的人物。
他是豳州三水人。史書說他:性矯飾,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藝,乃以武勇自稱。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這人不靠譜,說起話來侃侃而談滿嘴跑火車,沒個一技之長,牛逼卻吹的震天響,還偏說自己天下第一。
估計是忽悠人的功力甚是了得,他被太宗收入幕府。跟著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慢慢的混了個一官半職,經(jīng)過多年的歷練也成了李世民的心腹,并且還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謀劃。
畢竟也是第一次干殺兄屠弟這樣的缺德事,李世民心里直發(fā)毛,一直下不了決心。侯君集便與尉遲敬德日夜不停的在他耳邊叨叨。(敬德又與侯君集日夜進勸,然后計定)
于是在他們的慫恿和擁立之功的誘惑下,君臣親自下場,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玄武門之變。
李世民成功即位,侯君集當然也因功進封為潞國公,食邑千戶,瞬間實現(xiàn)了財務(wù)自由。
都說從0到1比較難,但只要突破了這個難關(guān),再從1到100就容易多了。
這話也適用于侯君集,他實現(xiàn)財務(wù)自由僅4年后,貞觀4年李靖滅了東突厥被太宗一個巴掌一顆棗的一番運作后由兵部尚書升為了尚書右仆射。這空出來的兵部尚書一職便給了吃喝不愁的侯君集,同時令其參議朝政。也就是以兵部尚書的職位享受宰相的待遇行使宰相的權(quán)力,很明顯這只是過渡,侯君集離拿到宰相編制只是時間問題。
明擺著李世民這是在重用侯君集。為了將他培養(yǎng)成如李靖那樣能獨當一面的軍事統(tǒng)帥,不僅讓他跟隨李靖學習兵法,還在貞觀9年作為李靖的副手爬上青藏高原胖揍吐谷渾,歷練鍍金攢軍功。
侯君集也不含糊,結(jié)結(jié)實實地展現(xiàn)了他的軍事才能。貞觀9 年 3月大軍剛到鄯州,侯君集建議:趁著吐谷渾不備,輕裝簡從,長驅(qū)直入,給吐谷渾來個突然襲擊,一定能討到便宜。否則等吐谷渾醒過勁來在人家的地盤上跟我們玩躲貓貓那就難辦了。
李靖采納了他的意見,秉著誰出主意誰干活的原則,讓他與李道宗打頭陣,在庫山將吐谷渾痛扁了一頓。
吐谷渾可汗伏允吃了虧,一琢磨這幫唐軍不是善茬便撒丫子開溜了。還一邊跑一邊放火燒了沿途的草場。
吐谷渾這招損人利己確實給李靖出了個難題。這野草沒了,馬就沒得吃,馬吃不飽就沒辦法追擊作戰(zhàn)。就好比李靖拿著航空母艦卻沒辦法加油,看著一望無際的青藏高原,諸將紛紛以馬無草,疲瘦為由,以為未可深入,主張撤兵。
只有在這樣的時刻,才能顯示出侯君集的戰(zhàn)略眼光和軍事才能。他義正嚴詞的駁斥了大家的看法,說:以前段志玄打完吐谷渾剛回到鄯州,吐谷渾便也追到城下。是因為吐谷渾用的遁地戰(zhàn)術(shù)而毫發(fā)無損,我軍剛走他便能集結(jié)部隊再次擾我邊境。如今他一敗之后,便鼠逃鳥散,君臣攜離,父子相失,連斥候都不見了,說明他已經(jīng)嚇破了膽,擊敗他就像彎腰拾起地上的樹枝一樣簡單?,F(xiàn)在如果不把握軍機,一定會后悔。
李靖再次聽從了他的意見,兵分兩路,在青藏高原上追了伏允一千多公里,打得他滿地找牙,直到伏允絕望自殺為止。
經(jīng)此一戰(zhàn),侯君集不僅發(fā)揮了他的軍事才干,還讓太宗確信他沒有看錯人,于是對他追加了投資。
貞觀12年侯君集由兵部尚書調(diào)為吏部尚書,職位上由武將變成文臣。
打小不學無術(shù)喜歡打打殺殺愛吹牛逼的侯君集,居然典選舉,定考課,出為將領(lǐng),入?yún)⒊?,并有時譽。
吏部這樣選官任官,篩選考核,人事變動的繁瑣工作居然被他打理得井井有條,還得到了百官的贊譽。
有時候真的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的天賦是另一個人終其一生都完成不了的目標。
這一時期的侯君集可謂炙手可熱,武能上馬定乾坤,文可提筆安天下。當時李道宗向太宗打小報告說:他雖然位居吏部尚書,卻恥居房玄齡和李靖之下,常有不平之語。太宗笑說:不要孟浪,妄加猜測,此人功勛才用,都非常人,朕怎么會吝惜重位,只是還沒輪到他罷了。
由此可見李世民也是將他當作未來的宰輔來培養(yǎng)的。如果就此發(fā)展下去侯君集定然會出將入相名冠青史。
然而月滿則虧,兩年后貞觀14年侯君集作為主帥領(lǐng)兵征討高昌。高昌王麹文泰沒想到唐軍在侯君集的指揮下竟然能越過毛都不長的天然屏障——方圓2500公里的庫木塔格沙漠。當他還做著以逸待勞的美夢時,侯君集卻兵臨磧口,這使麹文泰萬分錯愕竟然被活活嚇死了。
侯君集兵至柳谷候騎來報高昌王掛了,國人齊聚,正在舉辦喪禮。這不就是兵法所謂的哀兵必敗嗎!如假包換的兵機。諸將都建議掄起砍刀干他娘的。
但是侯君集堅決反對說了以下大義凜然的話:不可,天子以高昌驕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于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
翻譯過來就是我們是來替天行道以懲不臣的,如果趁人之危便不是仁義之師。
這番高論響徹云霄,侯君集卻在攻破高昌后便忘得一干二凈。不僅不請旨私自配沒無罪之人,還私取高昌珍寶,導(dǎo)致上行下效。哪還有半點仁義之師的樣子?
毫無懸念的侯君集班師回朝后便被李世民下了大獄。
按照以往的慣例,主帥立功凱旋后都會被皇帝以各種理由給予敲打。態(tài)度好,認錯快,不牢騷,沒怨言,便會得到重用。
中書侍郎岑文本對李世民的用人標準摸的是門清,于是主動遞了把梯子。為了照顧皇帝的權(quán)威和尊嚴,還不惜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外加引經(jīng)據(jù)典湊了篇替侯君集求情的奏章。
摘抄其中一段以供觀賞:雖乃君集等自掛網(wǎng)羅,而在朝之人未知所犯,恐海內(nèi)又疑陛下唯錄其過,似遺其功。
岑文本這話明顯是顛倒黑白,侯君集未曾請旨私自配沒無罪之人,又私取珍寶,致使部下爭相模仿,其罪昭昭。怎么能叫在朝之人未知所犯?既如此,那你岑文本是怎么知道的?就算在朝之人不知道侯君集犯了什么事,將他下獄之前也可把他的罪名公之于眾吧!之所以如此就是岑文本窺知了李世民的真實意圖,他只是想敲打一下立了滅國之功的侯君集,并非真的要治他的罪。李世民見目的達到便順著岑文本給的臺階就坡下驢,將侯君集釋放。
但當事人侯君集卻耿耿于懷較起了真,他大概是覺得岑文本說的都是實情,李世民就是只問其過不錄其功,卻看不透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于是心生怨恨怏怏不平。
老話說家丑不可外揚,侯君集的喜怒哀樂卻天天掛在臉上。連住在深宮的太子李承乾都知道了,此時李承乾與李泰斗得不可開交,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如果有軍方實權(quán)人物侯君集的支持,進可使自己如虎添翼,退則讓皇帝投鼠忌器。
李承乾覺得侯君集的怨憤正好可以利用,于是讓他的女婿任職東宮千牛的賀蘭楚石從中牽線搭橋。侯君集一合計造反這事咱老侯熟啊,倆人一拍即合。
侯君集又覺得李承乾暗弱,如果助他登上皇位這擁立之功外加軍方背景,不免生出了伊霍之志。于是出入宮禁日夜謀劃,和當初勸李世民發(fā)動政變一樣支持李承乾陰圖不軌。
這是侯君集人生的最后一次抉擇。
在政變前夕,太子詹事張亮離京任洛州都督。侯君集試圖激怒他并將其拉下水拱火道:是誰排擠你?
張亮一琢磨這是來者不善啊回道:是你排擠我,還想冤枉誰?
侯君集反駁道:我平定一國回朝后卻觸了天子的霉頭,怎么排擠你?
他越說越激動挽起袖子大放厥詞道:真是活不下去了,你能造反嗎?我與你一起反了吧!
張亮嚇了一身冷汗,轉(zhuǎn)身就告訴了太宗。但李世民就像當初李道宗打侯君集小報告時的態(tài)度一樣,以孤證不立為由沒有追究,并待侯君集別無二致。
直到幾個月后紇干承基告發(fā)太子謀反,侯君集在女婿賀蘭楚石的指證下做實了謀反的罪證。就算如此太宗還是不敢相信這是真的,親自到獄中要一個解釋。侯君集無言以對,被斬于鬧市,只留一子奉其祭祀。
侯君集的一生,恰似冰火兩重天。功是滅國之功,謂之大功。過是謀反之罪,是為大過。
行文至此不禁要問,他下獄的那一刻真的看不透太宗的真實意圖嗎?
他天資聰穎,不管是軍事還是政事都天賦異稟。從軍從政都是一把好手,這證明太宗的眼光沒有錯,并且他還得到魏征的多次推薦,認為他有宰相之才,魏征的見識毋庸置疑,他推薦的人也差不到哪去。
但他為何看不出太宗將他下獄的真實意圖?
合理的解釋是:可能與他的性格和自身經(jīng)歷有關(guān)。他自負才華所以目空一切,生于亂世卻每次押寶都能押對,玄武門之變他押對了,滅吐谷渾他又押對了,滅高昌他還押對了。抉擇的能力給了他彎道超車的機會,因此帶給他的輝煌又讓他極具玻璃心受不得半點委屈,稍有挫折便迷失自我!
以他的智力不會猜不透李世民的帝王權(quán)術(shù)。他只是太驕傲了,一路的鮮花和掌聲讓他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他不相信也不愿相信有一天這些掌聲會小鮮花會枯。即使這一天真的來臨他也要為了永久占有而不惜鋌而走險以命相搏。
因為那便是他的命!
?星標點個『在看』和『關(guān)注』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