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理论片,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人app,国产1级毛片,刘涛最大尺度戏视频,欧美亚洲美女视频,2021韩国美女仙女屋vip视频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儒演儒焉-宋明
從歷史的角度,解析儒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方法論等基本觀點是如何演變、發(fā)展和成型的。

儒家三觀可以參見《儒析儒兮》。

歷史部分,主要憑記憶而非考證寫就。人物思想部分,對照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梳理而來。多有舛誤,敬請雅正。

宋儒

周敦頤
這里跳過了韓愈。個人理解,韓愈在儒學歷史上的主要作用在于把思想界的目光從詩詞歌賦、政治作為、崇佛尊老拉回到儒家求“道”行“仁”、探索“生命的學問”這一主題上來。畢竟,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靠的可不只是文學。
李翱……你要說那位李敖我還能扯兩句。這位李翱我就真的兩眼一抹黑了……
同時,由于程朱和陸王要另開新篇,這里的“宋儒”,專指周敦頤、邵雍、張載等一代新風的開創(chuàng)之人。他們的生平,嗯,有點多,略過吧……
只順帶一提,周敦頤在我的家鄉(xiāng)做了四年小官。據(jù)說這個地方“儒學之風鼎盛,道家、佛教之風也不弱……這對于周敦頤將儒家思想與道、佛兩家思想結(jié)合起來逐漸形成自己的理學思想,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鶎佣惞佼?shù)降谌辍谶M一步研學論語等儒學經(jīng)典的基礎(chǔ)上,初步形成了后來自己理學中'陰陽’以及'仁’與萬物生成的關(guān)系等一些思想雛形,寫下了《論語序》一文,后來被收入劉黻的《濛川集》”。

歷史背景與時代之問

周敦頤、邵雍、張載都生活在北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朝。
這一時期算是北宋的巔峰期,自宋真宗澶淵之盟后,北宋歌舞升平了半個多世紀。五代十國的亂世之問——天下惡乎定,以及新生王朝的開國之問——合法性和國家體制問題,宋太祖、宋太宗已經(jīng)用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措施予以解決了。一時間,思想家們面前好像沒有什么重要或緊急的“時代之問”要解決了。
因此,宋儒們可以拿出時間精力,心無旁騖地專注于理論研究。而且,與魏晉時期不同,這些人不是出于政治壓力、而是出于理論興趣才轉(zhuǎn)向佛道,因而是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更加正面的方式來“援道入儒”、“援佛入儒”。
轉(zhuǎn)向理論研究的原因也許不止于此。漢朝獨尊儒術(shù)已過去一千多年。這一千多年里,儒家理論似乎在原地踏步,甚至應(yīng)該說在衰落——看看目錄,從董仲舒到宋儒之間,只有一個被我強行拉進儒家的“魏晉玄學”。到北宋開國,甚至鬧出了開國宰相“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笑話。中晚唐時雖有韓愈、李翱等人要恢復道統(tǒng),但他們的理論水平實在有點不敢恭維。
于是,宋儒回到了上一世代的時代之問,即韓愈李翱嘗試回答但未能解決的問題:如何深化理論、恢復道統(tǒng)?
順便一提,為什么隋唐時期沒人來解答兩個時代之問,從而發(fā)展出新的理論呢?
首先,不是每一次時代之問都能激發(fā)出理論創(chuàng)新,就像不是每次高考都能交出滿分作文一樣。也許受魏晉風度的影響,當時的知識分子們不再把目光放在理論和政治上,而是轉(zhuǎn)向了文學創(chuàng)作。從昭明文選文心雕龍,到宮體詩山水詩,從駢四儷六到五律七絕,文人墨客們用理論到實踐,創(chuàng)造了一個文學的、詩歌的盛世。
其次,隋唐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它們結(jié)束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漫長的亂世。黃巾起義于公元184年爆發(fā),唐朝于公元628年完成統(tǒng)一。在這444年間,只有西晉初的21年(從公元269年統(tǒng)一到公元290年八王之亂)以及隋朝初的23年(從公元589年統(tǒng)一到公元612年三征高句麗)有過短暫的和平,其余的400年里,中國始終被分裂或戰(zhàn)爭的陰云籠罩。經(jīng)歷了400年的“亂離人,不如太平犬”之后,隋朝為中原大地帶來了和平的希望,唐朝把這一希望變成了現(xiàn)實。誰還能提出更強的合法性嗎?
第三,隋唐已經(jīng)拿出了實質(zhì)性的體制創(chuàng)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就像后來的高考指揮棒一樣,大大增強了儒家的學問的生命,卻使得人們再次忽視了生命的學問。大概就是這種現(xiàn)狀提出來新的“時代之問”,并由韓愈李翱開始回答的“回歸道統(tǒng)”吧。

世界觀

宋儒們深化理論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了世界觀層面。
宋儒提出的世界觀,基本都可以說是從《易經(jīng)》出發(fā),結(jié)合道家、佛家的一些觀點而來。粗略點說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爻……”,并以此作為世界的本原和基礎(chǔ)規(guī)律。當然,各人有別。如周敦頤重點在“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邵雍著眼點在“八卦六十四爻”;張載則用“氣”來提綱挈領(lǐng),認為這一切都是“氣”的運動規(guī)律和外在表現(xiàn)。

邵雍的宇宙發(fā)生論
不管哪種解釋,宋儒的世界觀都指向兩點:第一,天地自有其規(guī)律;第二,按這種規(guī)律發(fā)展到最后,就是人性中的仁義道德、社會關(guān)系中的三綱五常。
此前孟子講“浩然之氣”,在含糊其辭中帶著點神秘主義。荀子講“天行有常”,和人性徹底脫了鉤。董仲舒講“天人合一”,雖然填補了這一環(huán),可是因為太過具體、太過“外向”,最終被拋棄了。魏晉玄學和荀子的問題類似,盡管比董仲舒更“精妙”得多,可是和人性關(guān)系偏弱。
到了宋儒,儒家的“泛道德化”世界觀才算真正完備了。
唯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fā)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注:無欲故靜),立人極焉。
——周敦頤
“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br style="outline: 0px;-webkit-tap-highlight-color: transparent;cursor: inherit;">——邵雍
我有位朋友曾說過:“所謂真實,分主觀的真實和客觀的真實。例如,我們看到紅橙黃綠各種顏色,認為這是物體真實的顏色,其實這只是主觀的真實。物體的客觀的真實是不同波長的光波。這兩種真實,都是真實:這一點上它們是統(tǒng)一的。但對我們的生活、研究來說,以哪個真實為準,又會產(chǎn)生巨大的差異?!?/section>
宋儒世界觀中的“天地”和“人性”與之類似,有統(tǒng)一、也有對立。在求仁行仁時,著眼于統(tǒng)一還是對立,或者說以誰為準以誰為先,宋儒之間產(chǎn)生了分歧。分歧的一端,是程頤和朱熹的程朱理學;另一端則是程顥、陸九淵和王守仁的陸王心學。這是后話。

價值觀

通過完善世界觀,宋儒把人性和世界緊密地關(guān)聯(lián)了起來。由此,“仁義”就超越了社會道德的范疇,成為了“與天地同心”的超越價值了。
同樣的,這種世界觀把“三綱五?!泵枋龀闪耸澜缁疽?guī)律,為“外王”價值觀中的等級制度、社會秩序加上了無上的權(quán)威,也為“守祖宗成法”提供了強力的依據(jù):于后來君王,“守祖宗成法”是孝;于歷朝臣子,“守祖宗成法”是忠;忠孝是人性根本、是天地至理,為人子、為人臣,怎么能做不忠不孝之事、怎么能不“守祖宗成法”呢?
因而,王安石為了變法,不得不從推廣“荊公新學”開始,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就是“天人不相干”。由此可以說,王安石不僅在政治、利益上與“舊黨”針鋒相對,在學術(shù)理論上也與儒家傳統(tǒng)不合。“荊公新學”幾乎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中銷聲匿跡,應(yīng)該不止是因為變法的失敗。
夫天之為物也,可謂無作好,無作惡,無偏無黨,無反無側(cè),會有其極,歸有其極矣。
——王安石

王安石

方法論

周敦頤講“主靜”、“無欲”,張載講“生,吾順事”,都是要求人們保持自己與天地同心的信念、順應(yīng)天地帶給人們的本心,不要受私欲影響。
同時,思辨的風從先秦名家、道家玄學、佛家禪宗,終于刮到了儒學門內(nèi)。宋儒們從道家、佛家吸收了大量營養(yǎng),從儒家自己的形上學典籍《易經(jīng)》入手,完成了這次理論創(chuàng)新。
順帶一提,為什么宋儒們都從《易經(jīng)》入手研究世界基本規(guī)律呢?個人理解,這是因為《易經(jīng)》本身講的就是形而上的、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盡管古人的認識比較樸素,但是非?!稗o近旨遠”——用具體的意向概括抽象的概念,所以看上去神秘而且費解。
從宋儒開始,無論程朱還是陸王,主流的學術(shù)理論都強烈地傾向形而上學。進入形而上的領(lǐng)域也是理論日趨成熟的一種標識。但是,這種扎入故紙堆中鉆研形而上學的研究風氣,卻帶著后世儒家們逐漸與時代脫節(jié)。
例如,北宋中期其實出現(xiàn)了新的時代之問,也就是“三冗”問題。但是用理論創(chuàng)新和政治變革應(yīng)對的是王安石;二程等理學家都堅定地站在了司馬光一邊。在此之后,儒家理論與其說是執(zhí)政者的大政方針,不如說是新舊兩黨的黨爭大棒。
加之政治權(quán)力越來越集中、越來越不容他人置喙,儒家的內(nèi)圣之學雖越發(fā)精微,外王之學卻日薄西山。最終,士大夫們“無事袖手談心性”,“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能夠“臨危一死報君王”的已是個中翹楚了。
當然,說后世儒家們“與時代脫節(jié)”,并不嚴謹。也許應(yīng)該說,是儒家理論通過“釋經(jīng)權(quán)”對統(tǒng)治者施加影響改變社會的能力變?nèi)?,而統(tǒng)治者通過“選妃權(quán)”來選擇理論維護統(tǒng)治的能力變強了。

程朱理學

朱熹

生平簡述

程頤與前述幾位宋儒生活的時代相近,少年時兄弟二人都從學于周敦頤。他對做官沒有什么興趣,一心治學、教書。只在司馬光等人的舉薦下,兩次入朝教皇帝讀書,可謂教書匠天花板。在黨爭的覆巢之下,他也被免職、外貶,甚至宋徽宗還下旨燒毀他的全部著作。要不是門人偷藏,程頤的學說只怕就絕后了。到宋徽宗大觀元年時,程頤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由于黨爭未竟,他的門人弟子中,只有四人前來吊唁。
朱熹生活在南宋初年宋高宗、孝宗、光宗、寧宗時期。他幼年喪父,隨母親搬家到崇安(這個劇情有點眼熟?。?。他是“二程”的再傳弟子,學問淵博而精深。不僅如此,朱熹官運也不錯,一度出為地方大員、入為帝王之師。然而,他也沒逃過程頤的命運,在政治斗爭中敗下陣來,不僅自己被罷官免職,他的學術(shù)理論還被斥為“偽學”。于是朱熹回到建陽講學著書,直到七十一歲病逝于斯。
程朱兩人相似的經(jīng)歷和遭遇,似乎也印證了前面的觀點:儒家理論通過“釋經(jīng)權(quán)”來影響決策、改造社會的時代過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統(tǒng)治者(包括進入統(tǒng)治層的士大夫們)通過“選妃權(quán)”來選擇理論、維護統(tǒng)治的時代。

歷史背景與時代之問

北宋的時代之問,前面已經(jīng)提及,這里略過。
南宋的時代之問,雖然答得很沒說服力、很讓人咬牙切齒,但好歹算是讓他糊弄過去了。在合法性上,宋朝畢竟占著“華夷之辯”、面對的是外部矛盾。所以即使“作(一聲)”出了靖康之恥、岳飛之死、“臣構(gòu)言”、“南人歸南北人歸北”等種種幺蛾子,南宋還是克服了種種內(nèi)部矛盾,站穩(wěn)了腳跟。至于國家體制,從前面種種作死行為來看,南宋很明顯就是要“直把杭州作汴州”,專心偏安一隅了。即使后來搞過幾次北伐,也不過是政治正確、政治投機罷了。
但是,很難說朱熹的理論學說的源起與它們有什么直接關(guān)系。

世界觀

程朱的世界觀承宋儒們而來,堅定地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為的,都有其理”。同時,朱熹傳程頤之學,強調(diào)“天理”與“人性”的區(qū)別,認為人雖同受天理得到“天地之性”,但同時各具氣稟而生出“氣質(zhì)之性”。
“理”“氣”誰先?朱熹說“理在氣先”。只是這里的“先”,不是說時間順序上的先后。按《中國哲學簡史》的觀點,這是一種該邏輯上的先后。從事實上講,“氣”與“理”自天地之始就同時存在,沒有先后關(guān)系;但邏輯上講,“理”是永恒的,有“氣”無“理”是邏輯上不可能,而有“理”無“氣”卻存在理論可能——“若理則只是個凈潔空闊的世界”、“未有這事,先有這理”,就透露出他的這一觀點。

價值觀

前輩宋儒們提出的形而上的世界觀,已經(jīng)有一些權(quán)威主義的味道了。程朱理學繼承了這一點。按朱熹的說法,國家與世間萬物一樣,未有國家之前、先有國家之理。遵循此“理”,國家就安定繁榮;反之就會混亂、滅亡。
這個“理”,在儒家語境下自然就是君權(quán)父權(quán)的等級制度。理學把它抬到了亙古不滅、與天地齊的“圣王之道”的地位上。這樣一個大帽子扣下來,試問天下誰敢不從?
那么,怎樣可以證明一個國家遵循了“圣王之道”呢?它能建立起自己的統(tǒng)治,并且能夠創(chuàng)造安定繁榮。一個國家遵循了“圣王之道”會有怎樣的結(jié)果呢?它建立起了自己的統(tǒng)治,并且創(chuàng)造了安定繁榮。
——是不是有點循環(huán)論證、“上帝選民論”的感覺?反正論證來論證去,怎么都是你有理、你最大。
因此,雖然很難說朱熹的理論與南宋的“合法性之問”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但是程朱理學的確可以給南宋——以及其它封建王朝——提供合法性依據(jù)。只要茍住不撲街,我就敢說自己秉承了國家之理,我的臣民就要把我當天地神明一樣尊崇。
然而縱觀兩宋,無論秉持理學的“洛學”(程頤)、“閩學”(朱熹),還是“新學”(王安石)、“蜀學”(蘇軾)……都成為了黨爭的工具。直到元朝一統(tǒng),忽必烈和元朝知識分子們才意識到“理學”的政治價值:用“君臣大義”來壓制“華夷之辯”。由此,程朱理學正式成為官學,并一直統(tǒng)治到清朝。
在內(nèi)圣方面,程朱理學認為“性即理也”,這是其世界觀的必然推論,也是其對“性本善”的解釋。同時,朱熹用“氣稟”解釋了人性中不夠善的一面,也就是惡的起源。
“性即理也”,帶來了兩個小問題。一個即《中國哲學簡史》中提到的:“如果萬物各有一太極,那太極不是分裂了嗎?”。朱熹用一個形而下的比喻來回答了這個形而上的問題:“月印萬川”。勉強算是過關(guān)了吧。
另一個問題,雖然“性即理也”,但是人性卻受到氣稟的影響,不能完全的展現(xiàn)“理”。這樣一來,我們要探求“理”,就不能“求諸己”了、而要訴諸外物了。這似乎又要走上董仲舒“天人感應(yīng)論”的老路了。
程朱理學當然沒有重蹈覆轍。他們用新的方法論解決了這一問題。

方法論

程朱理學提倡的方法,主要是兩個方面:“致知”和“用敬”。
“致知”,承其世界觀而來:由于“性”受到了“氣”的蒙蔽,因此個人修養(yǎng)要向外求“理”,而不能一味地向內(nèi)求“性”。
同時,為了避免走董仲舒的老路,程朱提出了“用敬”。也就是在向外求“理”的時候,必須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是見內(nèi)在的“性”。
程朱理學一般會與陸王心學對照。作為鋪墊,簡單說下程朱理學中的“心”。按程朱的觀點,“心”不是“性”、不是“理”,而是理在人身上的一種體現(xiàn),同時也是認識理、思考理的工具。從這一點上來說,“心”是一種“氣”,而不是“性”或“理”。

陸王心學

王守仁

生平簡述

雖然陸王心學中沒有“程”,但是這一學派發(fā)軔于二程中的程顥。
程顥是程頤的哥哥,同樣生活在北宋文治最昌隆的時期。他的官運比弟弟平順——既沒有做到那么高,也沒有跌得那么慘。王安石變法時,他因反對變法而不被重用,于是退而潛心治學。神宗去世,哲宗剛想啟復程顥,程顥就因病去世,享年五十四歲。
陸九淵比與朱熹小九歲。他的官運同樣比朱熹平順,最高光時刻也只是御前奏對,最出色政績也只是治理荊門。其它時候基本上不是在國子監(jiān)教書就是自己回家教書。最后,陸九淵在荊門任上去世,享年也是五十四歲。
前面兩位都是宋朝人;王守仁是明朝人。他一開始追隨朱熹的理學,卻在“格竹”事件后對程朱理學產(chǎn)生了懷疑。此后他雖登仕途,卻因得罪大太監(jiān)劉瑾被貶到貴州。在此期間他觸發(fā)了“龍場悟道”事件,對《大學》思想有了新的領(lǐng)悟。此后他走上了出將入相的成圣之路,成為了明朝文臣封爵的三人之一。嘉靖元年他父親去世,王守仁辭官守孝,開始居家講學。嘉靖六年,王守仁再度出山,總督兩廣、平定叛亂。一年后因肺病加重告老還鄉(xiāng),死在歸鄉(xiāng)的船上,享年五十七歲。

歷史背景與時代之問

兩宋的歷史背景與時代之問,前面已經(jīng)提過,按下不表。
到了王守仁生活的明朝成化、弘治、嘉靖年間,中國政治史的一條主要脈絡(luò)日益凸顯、且日見成效。這條脈絡(luò)就是集權(quán):中央集權(quán)、君主集權(quán)。從宋朝強干弱枝、異論相攪,到元朝并三省六部為一省六部,再到明朝不設(shè)宰相(宰相與內(nèi)閣之異同按下不表)、后來清朝的軍機處……君權(quán)日盛、君威日隆。這也許只是政治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許與程朱理學脫不開干系。
然而,文官系統(tǒng)和皇帝絕不是鐵板一塊,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君權(quán)日益集中,文官們用來制衡君權(quán)、謀取利益的相權(quán)就會日漸衰微,急需一種能夠從“理學”手中、從君權(quán)手中奪回釋經(jīng)權(quán)的學術(shù)理論。這可以算是高度集權(quán)時代下新的時代之問。
與程朱理學類似,陸王心學并不起源于這一時代之問。但是,當心學至王守仁而集大成、成體系之后,時代選擇了以他作為對抗理學、制衡君權(quán)的旗幟。

世界觀

一言以蔽之,心學的世界觀是“心即理”。程顥在這一點上語焉不詳,最多算是開了個頭。到陸九淵,就明白地說出了了“心即理”、“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這個“宇宙”相信不是天地萬物,而是萬物之理。王守仁不僅繼承了陸九淵所說的“心即理也”,并充分地完善了這一理論,提出“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總之,“心是宇宙的立法者,也是一切理的立法者”。心學家們并不否認世間有“理”這么一個至高無上的規(guī)律或者準則,但他們認為這個理只存在于人的“心”中——大概可以理解為只存在于人的認識過程和認知理念當中。人怎樣認識世界、得到怎樣的認知,他所見所聞所感的世界就是什么樣子。
由此可以說,陸王心學是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待世界的。這個世界的客觀的真實,也許壓根看不見摸不著,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是主觀的真實,卻是可感可知、相伴左右的。因而,我們所有的認知、實踐和討論,都應(yīng)建立在主觀的真實、認知的世界上。認知之外的,任憑他“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就好了。
基于主觀認知、而非客觀存在來定義世界,自然而然地就把世界規(guī)律與人性本原統(tǒng)一起來了。世界即是我心,我心即是本性,“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由此繼續(xù)推演,就與儒家“人性-家庭-社會”的環(huán)節(jié)對接上了。
不過,心學家們似乎并沒有專門論證“人性本善”。也許在這一點上,他們與程朱理學并無分歧;二者的爭論主要在于“理”與“心”的關(guān)系,而不在于“理”、“心”是怎樣的。

價值觀

心學家雖然仍承認“理”的至高無上,卻不認可“心外之理”,因此也不認可由這種“理”建立起來的君權(quán)——有點“我不要你(皇帝)覺得,我要我覺得”的意味。大概出于這個原因,心學不僅成了明以后士大夫們津津樂道的思想學說,而且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反對君主專制的心學家。如王艮、顏鈞、何心隱、李贄、黃宗羲、王夫之等等。當然,這些人有的已經(jīng)和陸王心學做了“清算”,是否應(yīng)該把他們歸入“心學”仍有爭議。

“異端之尤”李贄
“內(nèi)圣”方面,陸王心學似乎沒有做太多的論述。其實也不用專門論述。既然心學家們已經(jīng)論證了人性本心即天地至理,既然天地之大德曰生,那么人性之大道自然就是仁了。

方法論

理解了“心即理”的理念,就很容易理解王守仁如何把《大學》中的“三綱領(lǐng)”、“八條目”整合到“致良知”上了。要而言之,就是“找回初心”——不被私欲蒙蔽的赤子之心、“良知”。
人心是天淵,無所不賅。原是一個天,只為私欲障礙,則天之本體失了?!缃衲钅钪铝贾?,將此障礙窒塞,一齊去盡,則本體已復,便是天淵了?!还?jié)之知,即全體之知;全體之知,即一節(jié)之知。總是一個本體。
進一步問:怎么找回初心?心學講“用敬”,與理學一樣又不一樣。理學的“用敬”,是在格物致知時,牢記自己要“窮天理”的本心。心學的“用敬”,有點“難言也”……個人理解,就是在認識事物時,時刻留意自己的認知過程、思維方式,從中找出自己的“初心”、“良知”,據(jù)此對認知和思維進行強化或改造。
再進一步問:怎樣下功夫?王守仁講“知行合一”,心學傳承大體上延續(xù)了這一思想,并從中延伸出經(jīng)世致用的涵義。但是,心學同樣繼承了宋儒的思辨?zhèn)鹘y(tǒng),而且非常重視個人認知和感受。因而還是有很多人借心學之名空談“心性”。
如果認可心學的世界觀是一種基于認識論的世界觀,那么我們還可以從其它角度理解心學的其它方面。
例如,為什么王守仁的“龍場悟道”是從《大學》開始的?因為《大學》本身就是儒家講方法論的書——認識論是方法論的一個分支。
為什么心學家也愛講“頓悟”?因為要跨入心學大門,首先要(也許是“只需要”)把自己的認知從“客觀真實”切換到“主觀真實”上來;而改變認知的過程往往就是剎那間的“頓悟”。
王守仁為什么講“知行合一”?因為從認識論上來說,“知”的起點、過程和終點都是“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